的结论之前,会把他的手放进火中许多次。象在这些情 况下,要求大量观察是不适宜的。在其他情况下,这个要求 似乎比较合理。例如,我们理所当然地不愿仅仅根据一个正 确的预言就认为算命者有超自然的力量。仅仅根据一个重度 吸烟者患肺癌的证据就作出吸烟和肺癌之间有着因果联系的 结论,也是不正确的。我想,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得很清楚, 如果归纳原理要成为合理的科学推理的指南,那末,“大 量”这一条款需要加以详细规定。 当仔细审查观察必须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进行这一要求 的时候,朴素归纳主义者的立场进一步受到威胁。情况的哪 些变异才算是有意义的呢?例如,当我们研究水的沸点时, 是否有必要去改变水的压力,纯度,加热的方法和时间,对 前两点的回答是:“是”,后两点的回答是:“否”。但是 这些回答的根据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重要的,因为变异的 单子可以通过添加种种进一步的变异,诸如改变容器的颜 色、实验者的身分、地理位置,如此等等而无限扩展。除非 能够排除这些“多余的”变异,否则使归纳推理成为合理的 所必需的观察数目将是无限的大。那末,根据什么理由认为 大量的变化是多余的呢,我认为回答是够清楚的。把有意义 的变异与多余的变异加以区别就要诉诸我们关于情况和各种 起作用的物理机制的理论知识。但是,承认这一点就是承认 在观察之前理论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朴素归纳主义者不可能 作出这种承认。然而,继续讨论这一点将导致我留待下一章 的对归纳主义的批判。这里我仅仅指出,在归纳原理中的 “各种情况”这一条款,给归纳主义者提出了严重的问题。 2.向概率退却 有一个相当明显的方法可以使得在上一节受到批评的极 端的朴素归纳主义者的立场冲淡一些,以便试图反对某种批 评意见。捍卫一种较为冲淡的立场可论证如下: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许多次每天观察到日落,就百分之百 地确定,太阳将每天落下。(确实,在北极和南极,有些太
的结论之前,会把他的手放进火中许多次。象在这些情 况下,要求大量观察是不适宜的。在其他情况下,这个要求 似乎比较合理。例如,我们理所当然地不愿仅仅根据一个正 确的预言就认为算命者有超自然的力量。仅仅根据一个重度 吸烟者患肺癌的证据就作出吸烟和肺癌之间有着因果联系的 结论,也是不正确的。我想,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得很清楚, 如果归纳原理要成为合理的科学推理的指南,那末,“大 量”这一条款需要加以详细规定。 当仔细审查观察必须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进行这一要求 的时候,朴素归纳主义者的立场进一步受到威胁。情况的哪 些变异才算是有意义的呢?例如,当我们研究水的沸点时, 是否有必要去改变水的压力,纯度,加热的方法和时间,对 前两点的回答是:“是”,后两点的回答是:“否”。但是 这些回答的根据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重要的,因为变异的 单子可以通过添加种种进一步的变异,诸如改变容器的颜 色、实验者的身分、地理位置,如此等等而无限扩展。除非 能够排除这些“多余的”变异,否则使归纳推理成为合理的 所必需的观察数目将是无限的大。那末,根据什么理由认为 大量的变化是多余的呢,我认为回答是够清楚的。把有意义 的变异与多余的变异加以区别就要诉诸我们关于情况和各种 起作用的物理机制的理论知识。但是,承认这一点就是承认 在观察之前理论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朴素归纳主义者不可能 作出这种承认。然而,继续讨论这一点将导致我留待下一章 的对归纳主义的批判。这里我仅仅指出,在归纳原理中的 “各种情况”这一条款,给归纳主义者提出了严重的问题。 � 2.向概率退却 有一个相当明显的方法可以使得在上一节受到批评的极 端的朴素归纳主义者的立场冲淡一些,以便试图反对某种批 评意见。捍卫一种较为冲淡的立场可论证如下: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许多次每天观察到日落,就百分之百 地确定,太阳将每天落下。(确实,在北极和南极,有些太
阳是不落的。)我们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下一块坠落 的石头不会往上“掉”。然而,虽然借合理的归纳所达到的 概括并不能保证完全是真的,它们却很可能是真的。根据证 据,很可能的是:在悉尼,太阳总是落的,当石头坠落时总 是向下掉的。科学知识不是业已证明的知识,但是它的确代 表着很可能是真的知识。形成归纳基础的观察数目愈大,这 些观察在其中进行的条件愈是多种多样,所得概括是真的可 能性就愈大。 假如采用这种修改形式的归纳,那末,归纳原理也将被 代之以如下表述的一种概率形式的归纳原理:“如果大量的 A在各种条件下被视察到,又如果所有这些观察到的A无例外 地具有B性质,那末,所有A很可能具有B性质。”这种重新 表述并没有克服归纳问题。重新表述的原理仍然是一个全称 陈述。它的意思是,在有限数量的成功的基础上,对这原理 的所有应用将导致一个很可能是真的一般结论。试图诉诸经 验来证明概率形式的归纳原理必定试图证明归纳原理原有形 式同样的缺陷。这种证明运用的论证就是被认为需要证明的 那种论证。 即使概率形式的归纳原理能被证明,我们更加谨慎的归 纳主义者仍面临着进一步的问题。这些进一步的问题与这样 一些困难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试图准确地知道,根据特定的 证据定律或理论有多大可能时就遇到这些困难。当普遍定律 所受到的观察性支持增加时,它是真的概率也就增加,这在 直觉上似乎是有理的。但是这个直觉经不起检验。大家知 道,根据任何标准的概率论,对世界有所主张的任何全称陈 述的概率等于零,不管观察性证据是什么。不用专门术语来 立论,即:任何观察性证据都是由有限数目的观察陈述组 成,而全称陈述对无限数目的可能存在的情况有所主张。于 是普遍性概括是真的概率就等于有限数除以无限数,不管构 成证据的观察陈述的有限数增加多少,概率仍然是零。 这个问题,连同根据一定的证据将概率赋予科学定律和 理论的尝试一起,已经引起了一个详尽的专门的研究计划, 这个研究计划在最近几十年里,已为归纳主义者所顽强地实
阳是不落的。)我们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下一块坠落 的石头不会往上“掉”。然而,虽然借合理的归纳所达到的 概括并不能保证完全是真的,它们却很可能是真的。根据证 据,很可能的是:在悉尼,太阳总是落的,当石头坠落时总 是向下掉的。科学知识不是业已证明的知识,但是它的确代 表着很可能是真的知识。形成归纳基础的观察数目愈大,这 些观察在其中进行的条件愈是多种多样,所得概括是真的可 能性就愈大。 假如采用这种修改形式的归纳,那末,归纳原理也将被 代之以如下表述的一种概率形式的归纳原理:“如果大量的 A在各种条件下被视察到,又如果所有这些观察到的A无例外 地具有B性质,那末,所有A很可能具有B性质。”这种重新 表述并没有克服归纳问题。重新表述的原理仍然是一个全称 陈述。它的意思是,在有限数量的成功的基础上,对这原理 的所有应用将导致一个很可能是真的一般结论。试图诉诸经 验来证明概率形式的归纳原理必定试图证明归纳原理原有形 式同样的缺陷。这种证明运用的论证就是被认为需要证明的 那种论证。 即使概率形式的归纳原理能被证明,我们更加谨慎的归 纳主义者仍面临着进一步的问题。这些进一步的问题与这样 一些困难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试图准确地知道,根据特定的 证据定律或理论有多大可能时就遇到这些困难。当普遍定律 所受到的观察性支持增加时,它是真的概率也就增加,这在 直觉上似乎是有理的。但是这个直觉经不起检验。大家知 道,根据任何标准的概率论,对世界有所主张的任何全称陈 述的概率等于零,不管观察性证据是什么。不用专门术语来 立论,即:任何观察性证据都是由有限数目的观察陈述组 成,而全称陈述对无限数目的可能存在的情况有所主张。于 是普遍性概括是真的概率就等于有限数除以无限数,不管构 成证据的观察陈述的有限数增加多少,概率仍然是零。 这个问题,连同根据一定的证据将概率赋予科学定律和 理论的尝试一起,已经引起了一个详尽的专门的研究计划, 这个研究计划在最近几十年里,已为归纳主义者所顽强地实
行和发展。业己创立的人工语言,有可能使普遍性概括 具有独一无二的、不等于零的概率,但是这些语言受到如此 的限制,以致它们并不包含普遍性概括。这些语言离科学语 言很远。 另一个挽救归纳主义者计划的试图是放弃将概率赋予科 学定律和理论的想法。代之以注意个别的预见的正确性的概 率。按照这种方法,例如,科学的目的是估计明天日出的概 率,而不是太阳永远升起的概率。我们期待科学能提供保证 设计的某座桥梁能耐受各种压力而不倒塌,但并不保证那种 设计的所有桥梁都令人满意。沿着这些思路发展了某些系 统,使得个别的预见能够具有不等于零的概率。这里要提到 对它们的两点批评。第一,科学与一组个别预见的产生有 关.而不是与表现为全称陈述总和的知识的产生有关,这种 思想至少可以说仅是直觉的。第二,即使当我们将注意力限 制在个别的预见上时,也可以争辩说:科学理论,因而全称 陈述,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一个成功的预见的可能性的估 计。例如,在“可能的”这个词的某种直觉的非专门的意义 里,我们可以断言,一个重度吸烟者将死于肺癌,在某种程 度上是可能的。支持这个断言的证据大概是可以得到的统计 材料。但是,如果有一个说明吸烟和肺癌之间因果联系的言 之有理和有充分根据的理论,这种直觉的概率就将大为增 加。同样,一旦考虑到支配太阳系运动规一律的知识,对太 阳明天将会升起的概率的估计将会增加。但是预见正确性的 概率对普遍定律和理论的这种依赖,破坏了归纳主义者使个 别预见具有不等于零的概率的试图。一旦明显涉及全称陈 述,根据所有标准的概率论,个别预见正确性的概率将再一 次有等于零的危险。 3.对归纳问题的可能回答 面对归纳问题和有关问题,归纳主义者试图把科学解释 为能够根据已知证据确立为真的或可能真的一组陈述,业已 陷入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他们在后卫战中的每一个巧计都使 他们进一步离开象科学这种激动人心的事业的直觉观念。他
行和发展。业已创立的人工语言,有可能使普遍性概括 具有独一无二的、不等于零的概率,但是这些语言受到如此 的限制,以致它们并不包含普遍性概括。这些语言离科学语 言很远。 另一个挽救归纳主义者计划的试图是放弃将概率赋予科 学定律和理论的想法。代之以注意个别的预见的正确性的概 率。按照这种方法,例如,科学的目的是估计明天日出的概 率,而不是太阳永远升起的概率。我们期待科学能提供保证 设计的某座桥梁能耐受各种压力而不倒塌,但并不保证那种 设计的所有桥梁都令人满意。沿着这些思路发展了某些系 统,使得个别的预见能够具有不等于零的概率。这里要提到 对它们的两点批评。第一,科学与一组个别预见的产生有 关.而不是与表现为全称陈述总和的知识的产生有关,这种 思想至少可以说仅是直觉的。第二,即使当我们将注意力限 制在个别的预见上时,也可以争辩说:科学理论,因而全称 陈述,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一个成功的预见的可能性的估 计。例如,在“可能的”这个词的某种直觉的非专门的意义 里,我们可以断言,一个重度吸烟者将死于肺癌,在某种程 度上是可能的。支持这个断言的证据大概是可以得到的统计 材料。但是,如果有一个说明吸烟和肺癌之间因果联系的言 之有理和有充分根据的理论,这种直觉的概率就将大为增 加。同样,一旦考虑到支配太阳系运动规一律的知识,对太 阳明天将会升起的概率的估计将会增加。但是预见正确性的 概率对普遍定律和理论的这种依赖,破坏了归纳主义者使个 别预见具有不等于零的概率的试图。一旦明显涉及全称陈 述,根据所有标准的概率论,个别预见正确性的概率将再一 次有等于零的危险。 � 3.对归纳问题的可能回答 面对归纳问题和有关问题,归纳主义者试图把科学解释 为能够根据已知证据确立为真的或可能真的一组陈述,业已 陷入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他们在后卫战中的每一个巧计都使 他们进一步离开象科学这种激动人心的事业的直觉观念。他
们的专门研究计划导致概率论内的有趣进展,但是,这 没有产生对科学性质的新的见解。他们的计划已经退化。 对归纳问题有一些可能的回答。其中之一是怀疑论的回 答。我们能够接受科学是基于归纳的,同时又接受体谟的论 证:归纳不能诉诸逻辑或经验来证明,因而得出结论:科学 不能用理性证明。休谟自己采取了这样一种立场。他认为对 定律和理论的信念不过是一种心理习惯,这种习惯我们是作 为反复进行有关观察的结果而获得的。 第二种回答必定会削弱所有非逻辑的知识必须导源于经 验这一归纳主义的要求,并以某些其它理由来论证归纳原理 的合理性。然而,把归纳原理或者类似的某种东西看作“显 而易见的”,是不能接受的。我们把什么东西视为显而易见 的,过于依赖于和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成见和我们的 文化,因而不能把“显而易见的”作为可靠的指南来判定什 么东西是合理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许多文化来 说,地球是平的这点是显而易见的。在伽利略和牛顿的科学 革命之前,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物体要运动,那末它 就需要力或者某种原因去使它运动。对于没有受过物理学教 育的本书的某些读者来说,这一点也许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这是错误的。如果要把归纳原理作为合理的原理来捍卫,那 就必须提供某种比诉诸显而易见性更为成熟的论证。 对归纳问题的第三种回答包含着否认科学基于归纳。如 果能确认科学并不包含归纳,归纳问题就可避免。证伪主义 者,尤其是卡尔·波普尔试图这样做。我们将在第四、第 五、第六章中详细地讨论这些试图。在第十二章中简述的唯 物主义科学观中也避免了归纳问题。从那种观点看来,归纳 问题是由于错误的科学概念而产生误解的问题。或许未来的 一本论述科学性质的入门书能将这一章中曾考虑过的这些乏 味的问题作为历史的怪事来处理,并限于在一个脚注中提到 它们。 在本章,我的口气太象一个哲学家。在下一章,我将对 归纳主义作出更有趣、更有力、更有成效的批判
们的专门研究计划导致概率论内的有趣进展,但是,这 没有产生对科学性质的新的见解。他们的计划已经退化。 对归纳问题有一些可能的回答。其中之一是怀疑论的回 答。我们能够接受科学是基于归纳的,同时又接受体谟的论 证:归纳不能诉诸逻辑或经验来证明,因而得出结论:科学 不能用理性证明。休谟自己采取了这样一种立场。他认为对 定律和理论的信念不过是一种心理习惯,这种习惯我们是作 为反复进行有关观察的结果而获得的。 第二种回答必定会削弱所有非逻辑的知识必须导源于经 验这一归纳主义的要求,并以某些其它理由来论证归纳原理 的合理性。然而,把归纳原理或者类似的某种东西看作“显 而易见的”,是不能接受的。我们把什么东西视为显而易见 的,过于依赖于和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成见和我们的 文化,因而不能把“显而易见的”作为可靠的指南来判定什 么东西是合理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许多文化来 说,地球是平的这点是显而易见的。在伽利略和牛顿的科学 革命之前,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物体要运动,那末它 就需要力或者某种原因去使它运动。对于没有受过物理学教 育的本书的某些读者来说,这一点也许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这是错误的。如果要把归纳原理作为合理的原理来捍卫,那 就必须提供某种比诉诸显而易见性更为成熟的论证。 对归纳问题的第三种回答包含着否认科学基于归纳。如 果能确认科学并不包含归纳,归纳问题就可避免。证伪主义 者,尤其是卡尔·波普尔试图这样做。我们将在第四、第 五、第六章中详细地讨论这些试图。在第十二章中简述的唯 物主义科学观中也避免了归纳问题。从那种观点看来,归纳 问题是由于错误的科学概念而产生误解的问题。或许未来的 一本论述科学性质的入门书能将这一章中曾考虑过的这些乏 味的问题作为历史的怪事来处理,并限于在一个脚注中提到 它们。 在本章,我的口气太象一个哲学家。在下一章,我将对 归纳主义作出更有趣、更有力、更有成效的批判。 �
阅读文献 休漠论归纳问题的史料在D.休谟的《论人的本性》 (伦敦1939年,邓特出版社)第3篇。B.罗素的《哲学问 题》(牛津1912年,牛津大学出版社)第6章对这个问题作 了另一经典性的讨论。一个归纳主义的同情者对休漠论证结 果十分透彻而专门的研究和讨论是D.C.斯托夫的《概率和 体模的归纳怀疑论》(牛津1973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波 普尔关于已解决了归纳问题的主张总结在K.P.波普尔的《推 测性知识:我对归纳问题的解决》中,此文载于他的《客观 知识》(牛津1972年,牛津大学出版社)第1章。从一个证 伪主义同情者的观,点对波普尔立场所作的批评是|.拉卡托斯 的《波普尔论分界和归纳》载P.A.施尔普编:《卡尔·R.波 普尔的哲学》(伊利诺州拉萨尔1974年,欧本·克特出版 社)第241一273页。拉卡托斯在他的《归纳逻辑问题的变 化》一文中写了引人议论的归纳主义纲领发展史,此文载于 1.拉卡托斯编:《归纳逻辑问题》(阿姆斯特丹1968年,北 荷兰出版公司)第315一417页。从不同于本书的观点对归纳 主义所作的批评见下列经典著作,P.杜恒的《物理学理论的 目的和结构》(纽约1962年,艾瑟尼姆出版社)。 上一页牋牋牋牋下一页 回目录
阅读文献 休谟论归纳问题的史料在D.休谟的《论人的本性》 (伦敦 1939年,邓特出版社)第3篇。B.罗素的《哲学问 题》(牛津1912年,牛津大学出版社)第6章对这个问题作 了另一经典性的讨论。一个归纳主义的同情者对休谟论证结 果十分透彻而专门的研究和讨论是 D.C.斯托夫的《概率和 体模的归纳怀疑论》(牛津1973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波 普尔关于已解决了归纳问题的主张总结在K.P.波普尔的《推 测性知识:我对归纳问题的解决》中,此文载于他的《客观 知识》(牛津1972年,牛津大学出版社)第1章。从一个证 伪主义同情者的观点对波普尔立场所作的批评是I.拉卡托斯 的《波普尔论分界和归纳》载P.A.施尔普编:《卡尔·R.波 普尔的哲学》(伊利诺州拉萨尔 1974年,欧本·克特出版 社)第 241—273页。拉卡托斯在他的《归纳逻辑问题的变 化》一文中写了引人议论的归纳主义纲领发展史,此文载于 I.拉卡托斯编:《归纳逻辑问题》(阿姆斯特丹1968年,北 荷兰出版公司)第315-417页。从不同于本书的观点对归纳 主义所作的批评见下列经典著作,P.杜恒的《物理学理论的 目的和结构》(纽约1962年,艾瑟尼姆出版社)。 � 上一页牋牋牋 牋�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