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2012-2013学年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1.本试题卷共4页,24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共4页)谷在试题卷上一律无效。 、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1)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 》)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4)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6)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古诗词中写到“云”的诗句很多,请写出完整两句(上下句):▲,▲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钢铁侠Ⅲ》的精彩内容,引得同学们津津乐道 B.22年的足球生涯让贝克汉姆家喻户晓,而他的退役则宣告一个足球时代的结束 C.在花果山20峰校的引领下,我市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协调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4南京青奧会吉祥物“砳砳”的创意源于雨花石,形象生动活泼且极富内涵。 B.莫言作品大多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C.海上云台山风景区的开园,对提升我市旅游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D.海滨中学开展的“拒抽第一支烟”签名活动,是为了青少年引起对烟草危害健康的重视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8分) 文学是一个绚烂迷人的世界.文学是一漬梁圆润的点你尽可团目凝神,倾听莺歌燕 语冫▲_,文学是一麇诧紫红的花园你尽可敞开心e〔▲)呼吸秋菊漬。走进 这个世界,我们能d(▲)砺闪光的智慧,丰富纯洁的情感,熏陶高贵的灵魂。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3)请仿照前后的句式,将▲续写完整。(2分) (4)海滨中学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成立了“浪花”文学社,请你为该文学社拟写一条宣 传标语。(2分) 5.名著阅读题。(6分) (1)鲁滨逊在荒岛上坚持写日记,后因墨水用完才终止,请列举他日记中的主要内容(3分) (2)《西游记》中孙悟空曾多次进到妖怪肚中,请说出其中的三次。(3分) 、理解·感悟(6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5分)
1 连云港 2012—2013 学年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1.本试题卷共 4 页,24 小题,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共 4 页),答在试题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运用(30 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 分) (1) ▲ ,铁马冰河入梦来。 (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晴空一鹤排云上, ▲ 。 (刘禹锡《 ▲ 》) (3) ▲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4)沾衣欲湿杏花雨, ▲ 。 (志南和尚《绝句》) (5)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 (6)抽刀断水水更流, ▲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古诗词中写到“云”的诗句很多,请写出完整两句(上下句): ▲ ,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钢铁侠Ⅲ》的精彩内容,引得同学们津津乐道 .... B.22 年的足球生涯让贝克汉姆家喻户晓 ....,而他的退役则宣告一个足球时代的结束。 C.在花果山 20 峰校的引领下,我市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 ....。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 ....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协调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2014 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的创意源于雨花石,形象生动活泼且极富内涵。 B.莫言作品大多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C.海上云台山风景区的开园,对提升我市旅游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D.海滨中学开展的“拒抽第一支烟”签名活动,是为了青少年引起对烟草危害健康的重视。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8 分) 文学是一个绚烂迷人的世界。文学是一首清翠圆润的古曲,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 语; ▲ ,文学是一座诧紫嫣红的花园,你尽可敞开心 fēi( ▲ ),呼吸秋菊清香 。走进 这个世界,我们能 dǐ(▲ ) 砺闪光的智慧,丰富纯洁的情感,熏陶高贵的灵魂。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 ) (3)请仿照前后的句式,将 ▲ 续写完整。(2 分) (4)海滨中学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成立了“浪花”文学社,请你为该文学社拟写一条宣 传标语。(2 分) 5. 名著阅读题。(6 分) (1)鲁滨逊在荒岛上坚持写日记,后因墨水用完才终止,请列举他日记中的主要内容(3 分) (2)《西游记》中孙悟空曾多次进到妖怪肚中,请说出其中的三次。(3 分) 二、理解·感悟(60 分) (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6—7 题。(5 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呈现出的画面。(2分) 7.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字,请说说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 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节选) 【乙】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州人。少精敏无不通达。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名声大振 元和中,谪守柳州。既至叹日;“是岂不足为政邪?″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等,则 没为奴婢。子厚与之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当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 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干人。衡、湘以南为进土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 有法度可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吾尝疑乎是/尝贻余核舟 B.悉如外人/悉令赎归 C.比至陈化比一岁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悉有法度可观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当归其质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分) 2)是岂不足为政邪?(3分) 11.结合两段文字中具体内容,请你对柳宗元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4题。(10分) 做人和做事 周国平 ①做人最重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在自己良心的法庭上公正地审视自己,既不护己之短, 也不疑己之长,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足以使他哪怕在全世界 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淡然面对哪怕来自全世界的误解和不实的责骂
2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呈现出的画面。(2 分 ) 7.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字,请说说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3 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15 分) 【甲】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 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节选) 【乙】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州人。 少精敏, 无不通达。 取进士第, 崭然见头角, 名声大振。 元和中, 谪守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等,则 没为奴婢。子厚与之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当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 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 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 悉 有法度可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吾尝.疑乎是/尝.贻余核舟一 B.悉.如外人/悉.令赎归 C.比.至陈/比.一岁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悉有法度可观.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 分)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当归其质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 分) (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 分) (2)是岂不足为政邪?(3 分) 11.结合两段文字中具体内容,请你对柳宗元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2-14 题。(10 分) 做人和做事 周国平 ①做人最重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在自己良心的法庭上公正地审视自己,既不护己之短, 也不疑己之长,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足以使他哪怕在全世界 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淡然面对哪怕来自全世界的误解和不实的责骂
②做事即做人。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都注重做事的精神意义,通过做事来提升自己的 精神世界,始终走在自己的精神旅程上,只要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意义的,而所做之事的成 败则变得不很重要了 ③做事有两种境界。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关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于是做事时必定会 充满焦虑和算计。二是道德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都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灵魂 修炼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因此,做事时反而有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 ④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跳得岀是站得正的前提,唯 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如果说站得正是做人的道德,那么,跳得出 就是人生的智慧。人为什么会堕落?往往是因为陷在尘世一个狭窄的角落里,心不明,眼不亮,不 能抵挡眼前的诱惑。释迦牟尼说“无明是罪恶的根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⑤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恶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折磨和伤害弱者。比如一个办事员,手里 有了一点小小的权力,即使办一个正常的手续,他也会百般刁难,以显示他的重要。而善人几乎本 能地运用权力造福和帮助弱者。他们都从中获得了快乐,但这不同的快乐,体现了多么不同的人品 啊。一切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富等,都貝有这样的效应,能彰显其拥有者的善和 ⑥天赋,才能,眼光,魄力,这一切都还不是伟大,必须加上真实,才成其伟大。真实是一 切伟人的共同特征,它源自对人性的真切了解,并由此产生一种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诚实和坦然。 精神上的伟人必定是坦诚的,他们足够富有,无须隐瞒自己的欠缺,也足够自尊,不屑于用做秀、 演戏、不懂装懂来贬低自己。(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2.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做人与做事”的关系。(3分) 13.文章用了那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作分析(3分) 14.结合文本,请说说你对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8题。(12分) 从微博到微信陆高峰
3 ②做事即做人。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都注重做事的精神意义,通过做事来提升自己的 精神世界,始终走在自己的精神旅程上,只要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意义的,而所做之事的成 败则变得不很重要了。 ③做事有两种境界。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关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于是做事时必定会 充满焦虑和算计。二是道德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都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灵魂 修炼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因此,做事时反而有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 ④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 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如果说站得正是做人的道德,那么,跳得出 就是人生的智慧。人为什么会堕落?往往是因为陷在尘世一个狭窄的角落里,心不明,眼不亮,不 能抵挡眼前的诱惑。释迦牟尼说“无明是罪恶的根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⑤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恶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折磨和伤害弱者。比如一个办事员,手里 有了一点小小的权力,即使办一个正常的手续,他也会百般刁难,以显示他的重要。而善人几乎本 能地运用权力造福和帮助弱者。他们都从中获得了快乐,但这不同的快乐,体现了多么不同的人品 啊。一切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富等,都具有这样的效应,能彰显其拥有者的善和恶。 ⑥天赋,才能,眼光,魄力,这一切都还不是伟大,必须加上真实,才成其伟大。真实是一 切伟人的共同特征,它源自对人性的真切了解,并由此产生一种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诚实和坦然。 精神上的伟人必定是坦诚的,他们足够富有,无须隐瞒自己的欠缺,也足够自尊,不屑于用做秀、 演戏、不懂装懂来贬低自己。(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2.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做人与做事”的关系。(3 分) 13.文章用了那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作分析(3 分) 14.结合文本,请说说你对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5—18 题。(12 分) 从微博到微信 陆高峰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 硏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 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 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微博和微信以及二者的差异。 ④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 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 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 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 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 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 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 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 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摇”和“咐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 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⑥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 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 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
4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 月 31 日市场 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 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 40%,腾讯微博 更是可怜,以接近 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 年 1 月 15 日, 微信注册用户过 3 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微博和微信以及二者的差异。 ④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 140 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 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 QQ 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 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 5 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 4 亿,微信用户数是 3 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 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 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 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 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 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 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 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⑥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 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 ..........”,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 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
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 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⑦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 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但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 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选自《青年记者》,有删改) 15.通览全文,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3分 16.请结合具体内容,列举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17.划线句中“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8.试分析第⑥节中微博能成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的原因(4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段,完成19-23题。(18分) 亲爱的麦子周涛 我想说:“亲爱的麦子。” ②我想,对这种优良的植物应该这么称呼。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而且我还想,对 它,对这种呈颗粒状的、宛如掉在士壤里并沽满了士末的汘珠般的东西,人类平时的态度是不是有 些过于轻视和随便了呢? ③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它从土壤里生长 出来,依旧保持了土壤的颜色,不刺目.不耀眼,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这就使它带有了土地的精 华的含义。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汘珠的形状,仿佛它不是自己种孑的果实,而是汘珠滴λ土 壤后的成熟。 ④这一切使它更美。麦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它 使我们想到天空的阳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积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挥动着的肢体,想到饥馑、 战争、死亡等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这就是麦子掩藏在朴素后面的那种深刻的美。 ⑤我是—个热爱粮食的人,因此,我非常乐意在春天里翻弄麦子。我们住的地方没有面粉厂
5 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 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⑦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 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但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 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自《青年记者》,有删改) 15.通览全文,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3 分) 16.请结合具体内容,列举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 分) 17.划线句中“截止本文写作时 .......”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18.试分析第⑥节中微博能成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的原因(4 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段,完成 19—23 題。(18 分) 亲爱的麦子 周 涛 ①我想说:“亲爱的麦子。” ②我想,对这种优良的植物应该这么称呼。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而且我还想,对 它,对这种呈颗粒状的、宛如掉在土壤里并沾满了土末的汗珠般的东西,人类平时的态度是不是有 些过于轻视和随便了呢? ③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它从土壤里生长 出来,依旧保持了土壤的颜色,不刺目.不耀眼,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这就使它带有了土地的精 华的含义。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汗珠的形状,仿佛它不是自己种子的果实,而是汗珠滴入土 壤后的成熟。 ④这一切使它更美。麦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它 使我们想到天空的阳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积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挥动着的肢体,想到饥馑、 战争、死亡等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这就是麦子掩藏在朴素后面的那种深刻的美。 ⑤我是一个热爱粮食的人,因此,我非常乐意在春天里翻弄麦子。我们住的地方没有面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