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外部影响敏感 ◆反应体系中微量杂质、反应器的形状、 光线照射等对反应速率、历程有影响。 ◆对动力学研究的实验设备的要求较高, 制约了早期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u反应体系中微量杂质、反应器的形状、 光线照射等对反应速率、历程有影响。 u对动力学研究的实验设备的要求较高, 制约了早期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3. 外部影响敏感
六、化学动力学发展回顾 特点:相对于热力学发展较晚,不系统。 1)19世纪中叶起,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 a.浓度对反应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b.温度对反应的影响→Arrhenius经验式 (1891年); c.活化能概念的提出:反应物必须得到一 定的能量才能起反应
六、化学动力学发展回顾 特点:相对于热力学发展较晚,不系统。 1)19世纪中叶起,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 a. 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质量作用定律;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b.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Arrhenius 经验式 (1891年); c. 活化能概念的提出:反应物必须得到一 定的能量才能起反应
2)20世纪前叶:宏观反应动力学向微观动 力学研究的过渡-反应速率理论的创 立 a.碰撞理论: 把反应看作两个反应球体碰撞的结果; b.过渡态理论(1935年 Eyring) 产生中间活化络合物的历程。 链反应
2)20世纪前叶:宏观反应动力学向微观动 力学研究的过渡-反应速率理论的创 立 a. 碰撞理论: 把反应看作两个反应球体碰撞的结果; b. 过渡态理论(1935年 Eyring) : 产生中间活化络合物的历程。 链反应
3)1950年代后,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 (分子反应动态学) 利用激光、交叉分子束等新实验手段,研究 某一量子态的反应物变化到某一确定量子 态的产物的速率及反应历程(态-态反应的 层次);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观反应动力 学,使得化学动力学最得了新的进展
利用激光、交叉分子束等新实验手段,研究 某一量子态的反应物变化到某一确定量子 态的产物的速率及反应历程(态-态反应的 层次);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观反应动力 学,使得化学动力学取得了新的进展。 3)1950年代后,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 (分子反应动态学)
◆交叉分子束反应,李远 哲等人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我校化学物理系激光化学实验室的 研究工作之一就是致力于分子反应 动态学的研究
u交叉分子束反应,李远 哲等人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u 我校化学物理系激光化学实验室的 研究工作之一就是致力于分子反应 动态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