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巷道布置特点 2、巷道布置特点: ·阶段运输大巷(1)和回风大巷(2)均布置在距煤层15 ~20m的底板岩石中。 ● 各分层采用集中(共用)上山、集中(共用)区段 平巷 联合布置方式之一 1521 17 1114 20 7,8 22.9
2、巷道布置特点 2、巷道布置特点: • 阶段运输大巷 (1)和 回风大巷 (2) 均布置在距煤层15 20m的底板岩石中。 • 各分层采用集中(共用)上山、集中(共用)区段 平巷 联合布置方式之一 11 4 5 18 3 9 10 14 20 12 7 8 22 1 19 6 17 13 2 21 15
1521 17 3 1114 20 9 巷道布置特 27.8 22 Π9 集中上山 点 轨上(5)和运上(4)均布置在距煤层15m 左右的底板岩石中, 错距:≮2m 位置:运“上”在下,轨“上”在上
•集中上山 轨上(5)和运上(4)均布置在距煤层15m 左右的底板岩石中, 错距:≮2m 位置:运“上”在下,轨“上”在上 11 4 5 18 3 9 10 14 20 12 7 8 22 1 19 6 17 13 2 21 15 巷 道 布 置 特 点
巷道布置特点 1521 3 20 9 1114 127,8 22、09 ●区段集中运输巷(10)布置在距煤层8~10m的 底板岩石中。 ·区段集中轨巷(9)提前在下区段顶分层回风 巷位置开掘,超前(10)掘进,为(10)定向
•区段集中运输巷(10)布置在距煤层810m的 底板岩石中。 •区段集中轨巷(9)提前在下区段顶分层回风 巷位置开掘,超前(10)掘进,为(10)定向。 11 4 5 18 3 9 10 14 20 12 7 8 22 1 19 6 17 13 2 21 15 巷道布置特点
·从(9)每隔200m左右开 (11)沟通各分层。 最后一个(11)距采区边界约200m 。 集中区段平巷与分层平巷间联系 (10) (12)一沟通各分层机巷(14、20) (9) (11)一沟通各分层机巷(14、20) 从最后一个(12)反向掘(14)至采区边界 从最后一个(13)反向掘(15)至采区边界
• 从(9)每隔200m左右开(11)沟通各分层。 最后一个(11)距采区边界约200m • 集中区段平巷与分层平巷间联系 (10) —(12 ) —沟通各分层机巷(14、20) (9) — (11)— 沟通各分层机巷(14、20) 从最后一个(12)反向掘(14)至采区边界 从最后一个(13)反向掘(15)至采区边界 9 13 12 11 10 13 13 13 10 9 14 11 12
3、顶分层采面回采巷道 13 顶分层(14)、(15)超 前采面两个(12)掘进。 (14)一开切眼一(15) 顶分层工作面。 15 1114 10
3、顶分层采面回采巷道 顶分层(14)、(15)超 前采面两个(12)掘进。 (14)— 开切眼—(15) 顶分层工作面。 9 13 12 11 10 13 13 13 11 9 10 14 12 13 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