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生理学(人卫九版)》课程教学资源(练习资料,含答 案) 第一章绪 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人体各部分体液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 D.淋巴E.脑脊液 2.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形式是() A.神经反射B.激素远距分泌C.活性物质旁分泌D.神经分泌E.自身调节 3.肾血液量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 A.神经反射B.激素远距分泌C.神经分泌D.旁分泌E.自身调节 4.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 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 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 5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 A.非自动控制系统 B.负反馈控制系统 C.正反馈控制系统 D前馈控制系统 E.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6.下列哪一生理或病理过程属于正反馈() A.体位由卧位转变为直立时,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回升 B.激素水平降低时,相应受体的亲和力和在膜上表达的数量均增加 C大失血使血压降低,心脏血供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而进一步降低血压 D.应激反应中,血中ACTH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持续升高 E.有关寒冷信息通过视.听等感觉传入中枢即引起产热增加 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 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负反馈控制D正反馈控制E.前馈控制 8.与反馈相比,前馈控制的特点是() A.快速生效B.产生震荡C.无预见性D.适应性差E.不会失误 【选择题答案】 1.C2.B3.E4.B5.C6.C7.E8.A
护理学专业《生理学(人卫九版)》课程教学资源(练习资料,含答 案) 第一章 绪 论 一、选择题 (一)A 型题 1.人体各部分体液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血浆 D.淋巴 E.脑脊液 2.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形式是( ) A.神经反射 B.激素远距分泌 C.活性物质旁分泌 D.神经分泌 E.自身调节 3.肾血液量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 ) A.神经反射 B.激素远距分泌 C.神经分泌 D.旁分泌 E.自身调节 4.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 ) A.非自动控制系统 B.负反馈控制系统 C.正反馈控制系统 D.前馈控制系统 E.自主神经系统 5.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 ) A.非自动控制系统 B.负反馈控制系统 C.正反馈控制系统 D.前馈控制系统 E.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6.下列哪一生理或病理过程属于正反馈( ) A.体位由卧位转变为直立时,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回升 B.激素水平降低时,相应受体的亲和力和在膜上表达的数量均增加 C.大失血使血压降低,心脏血供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而进一步降低血压 D.应激反应中,血中 ACTH 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持续升高 E.有关寒冷信息通过视.听等感觉传入中枢即引起产热增加 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 ) A.非条件反射 B.非自动控制 C.负反馈控制 D.正反馈控制 E.前馈控制 8.与反馈相比,前馈控制的特点是( ) A.快速生效 B.产生震荡 C.无预见性 D.适应性差 E.不会失误 【选择题答案】 1.C 2.B 3.E 4.B 5.C 6.C 7.E 8.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K+由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跨膜转运属于()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 D出胞 E.入胞 2.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幅度B.组织反应强度C.动作电位频率 D.静息电位水平E.引起兴奋的阈值 3.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任何一处产生的动作电位都可传遍整个细胞膜 B.动作电位的传导靠局部电流进行 C.传导速度取决于刺激强度 D.动作电位幅度不会因传导距离的不同而改变 E.有髓鞘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快 4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哪种离子通透性较大() A.K+B.Na+C.Ca2+D.CI-E.H+ 5.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兴奋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 C.多巴胺 D.Ca2+ E.肾上腺素 6.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 A.收缩活动B.分泌活动C.静息电位D.跨膜物质转运 E.动作电位 7.神经纤维膜电位由+3-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 A.超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 E超射 8.比正常兴奋性低,但可引起更大振幅动作电位的时期是()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有效不应期 9.下列生理过程需直接消耗能量的是() A维持静息电位的钾外流 B.引起动作电位去极相的钠内流 C.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相的钾外流D肌质网摄入钙 E.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进入细胞 10.下列有关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B.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选择题 (一)A 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K+由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跨膜转运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入胞 2.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动作电位幅度 B.组织反应强度 C.动作电位频率 D.静息电位水平 E.引起兴奋的阈值 3.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任何一处产生的动作电位都可传遍整个细胞膜 B.动作电位的传导靠局部电流进行 C.传导速度取决于刺激强度 D.动作电位幅度不会因传导距离的不同而改变 E.有髓鞘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快 4.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哪种离子通透性较大( ) A.K+ B.Na+ C.Ca2+ D.Cl- E.H+ 5.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兴奋的递质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多巴胺 D.Ca2+ E.肾上腺素 6.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 ) A.收缩活动 B.分泌活动 C.静息电位 D.跨膜物质转运 E.动作电位 7.神经纤维膜电位由+3-mV 变为-70mV 的过程称为( ) A.超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射 8.比正常兴奋性低,但可引起更大振幅动作电位的时期是(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有效不应期 9.下列生理过程需直接消耗能量的是( ) A.维持静息电位的钾外流 B.引起动作电位去极相的钠内流 C.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相的钾外流 D.肌质网摄入钙 E.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进入细胞 10.下列有关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B.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C.双向传导D.不衰减扩布 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少 11.膜两侧电位倒转称为( A.去极化B.复极化 C.超极化D.反极化E.极化 12.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上镶嵌的各种膜蛋白及糖链中,具有主动转运功能的是 () A.载体蛋白B.通道蛋白C泵蛋白 D.受体蛋白 E.G蛋白 13.生理情况下,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是( A.单收缩B.完全强直收缩 C.等张收缩 D.等长收缩E.不完全强直收缩 14.cAMP作为第二信使,它的主要作用是激活( A.腺苷酸环化酶B.磷脂酶CC.蛋白激酶CD.蛋白激酶GE.蛋白激酶A 15.下列哪项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A.肾小管重吸收尿素 B.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 C血液中糖进入组织细胞 D.二氧化碳排出细胞 E.肾小管重吸收氨基酸 16.骨骼肌发生完全性强直收缩是由于() A连续的阈下刺激发生总和 B.在收缩期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复合 C.在舒张期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复合D.在收缩期发生单收缩的复合 E.在舒张期发生单收缩的复合 17.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 ) A.属于神经纤维的跨膜电位B.具有“全或无特征 C无不应期 D.其幅度与刺激强度有关E.单向传递 18.微终板电位是由() A神经末梢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引起的 B.是由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 C.是由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 D.是由一个ACh分子,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 E.神经末梢产生数次动作电位引起的 19.增加细胞外液中K+的浓度,静息电位变化的规律是膜内电位的绝对值(
C.双向传导 D.不衰减扩布 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少 11.膜两侧电位倒转称为( ) A.去极化 B.复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极化 12.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上镶嵌的各种膜蛋白及糖链中,具有主动转运功能的是 ( ) A.载体蛋白 B.通道蛋白 C.泵蛋白 D.受体蛋白 E.G 蛋白 13.生理情况下,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是( ) A.单收缩 B.完全强直收缩 C.等张收缩 D.等长收缩 E.不完全强直收缩 14.cAMP 作为第二信使,它的主要作用是激活( )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脂酶 C C.蛋白激酶 C D.蛋白激酶 G E.蛋白激酶 A 15.下列哪项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 A.肾小管重吸收尿素 B.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 C.血液中糖进入组织细胞 D.二氧化碳排出细胞 E.肾小管重吸收氨基酸 16.骨骼肌发生完全性强直收缩是由于( ) A.连续的阈下刺激发生总和 B.在收缩期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复合 C.在舒张期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复合 D.在收缩期发生单收缩的复合 E.在舒张期发生单收缩的复合 17.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 ) A.属于神经纤维的跨膜电位 B.具有“全或无”特征 C.无不应期 D.其幅度与刺激强度有关 E.单向传递 18.微终板电位是由( ) A.神经末梢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引起的 B.是由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 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 C.是由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 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 D.是由一个 ACh 分子,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 E.神经末梢产生数次动作电位引起的 19.增加细胞外液中 K+的浓度,静息电位变化的规律是膜内电位的绝对值( )
A.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E.减小 20.减小神经纤维周围组织液中Na+的浓度,动作电位幅度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 21.终板电位() A.有去极化的,也有超级化的B.幅度与AC释放量有关 C.是终板膜Ca2+内流引起的D.可沿细胞膜不衰减的扩布 E.有不应期 22.细胞膜内.外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主要是由于() A.安静时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 B.安静时膜对Na+有较大的通透性 CNa+泵的作用 DNat.K+易化扩散的结果 E.兴奋时膜对Na+有较大的通透性 23.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不包括() A.递质是AChB.有时间延搁C.单向传递 D.ACh大部分被轴突末梢重摄取取并反复利用 E.ACh以量子式释放 24.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与兴奋后的低常期相对应( ) A.负后电位B.正后电位C.锋电位升支 D.锋电位降支E.去极化期 25.当前负荷不变而增大后负荷时,以下错误的叙述是() A.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B.肌肉缩短开始的时间推迟 C.肌肉缩短的初速度减小D.肌肉缩短的程度增大 E.肌肉缩短的程度减小 26肌肉收缩中的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 A.收缩力量和缩短速度B.初长度C.传导性D.兴奋性E.收缩能力 2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A.与电流在导线上传导一样B.其锋电位的幅度不衰减 C.只能由胞体传向末梢D.频率较高时可发生总和E.只能由末梢传向胞体 28.细胞内可使功能蛋白磷酸化的酶是() A.磷脂酶CB.磷酸二酯酶C.腺苷酸环化酶D.蛋白激酶E.胆碱酯酶 29.回收胞浆中Ca2+的Ca2+泵主要分布在() A.JSR膜 B.LSR膜 C横管膜 D.肌膜E线粒体膜 30.与细胞因子跨膜信号转导有关的受体主要是()
A.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减小 20.减小神经纤维周围组织液中 Na+的浓度,动作电位幅度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E.先增大后减小 21.终板电位( ) A.有去极化的,也有超级化的 B.幅度与 ACh 释放量有关 C.是终板膜 Ca2+内流引起的 D.可沿细胞膜不衰减的扩布 E.有不应期 22.细胞膜内.外 Na+和 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主要是由于( ) A.安静时膜对 K+有较大的通透性 B.安静时膜对 Na+有较大的通透性 C.Na+泵的作用 D.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E.兴奋时膜对 Na+有较大的通透性 23.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不包括( ) A.递质是 ACh B.有时间延搁 C.单向传递 D.ACh 大部分被轴突末梢重摄取取并反复利用 E.ACh 以量子式释放 24.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与兴奋后的低常期相对应( ) A.负后电位 B.正后电位 C.锋电位升支 D.锋电位降支 E.去极化期 25.当前负荷不变而增大后负荷时,以下错误的叙述是( ) A.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 B.肌肉缩短开始的时间推迟 C.肌肉缩短的初速度减小 D.肌肉缩短的程度增大 E.肌肉缩短的程度减小 26.肌肉收缩中的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 ) A.收缩力量和缩短速度 B.初长度 C.传导性 D.兴奋性 E.收缩能力 2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 A.与电流在导线上传导一样 B.其锋电位的幅度不衰减 C.只能由胞体传向末梢 D.频率较高时可发生总和 E.只能由末梢传向胞体 28.细胞内可使功能蛋白磷酸化的酶是( ) A.磷脂酶 C B.磷酸二酯酶 C.腺苷酸环化酶 D.蛋白激酶 E.胆碱酯酶 29.回收胞浆中 Ca2+的 Ca2+泵主要分布在( ) A.JSR 膜 B.LSR 膜 C.横管膜 D.肌膜 E.线粒体膜 30.与细胞因子跨膜信号转导有关的受体主要是( )
A.促离子型受体B.G蛋白耦联受体C.酪氨酸激酶受体 D.促代谢型受体E.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3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钾平衡电位B.钠平衡电位C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钠钾平衡电位之和 32.有关cAP描述正确的是() A.可作为第二信使B.在细胞外产生C给机体提供能量 D.前体为GTPE.不能被降解 33.生电性钠泵的活动可使膜发生超极化,出现() A.负后电位 B.局部电位 C.阈电位 D.锋电位E正后电位 34.阈刺激最小的时相是(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 E.静息期 35.骨骼肌中能与Ca2+结合的位点在() A.肌动蛋白B.肌球蛋白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E.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36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A.化学性突触传递B.局部电流 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D.非突触性传递E.电传递 37.下列关于N+泵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将细胞内K+转运出去B.将细胞外Na+转运入细胞 C.转运等量的Na+和K+D.维持细胞内外的Nat.K+离子浓度梯度 E活动增强导致细胞膜发生去极化反应 38.在一定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决定锋电位幅度的主要离子是() A.K+B.Na+C.Ca2+D.Mg2+E.CI- 39.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呈正相关() A.Ca2+B.Mg2+C.Na+D.K+E.CI- 40.下列关于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A.促离子型受体 B.G 蛋白耦联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促代谢型受体 E.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3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 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钠钾平衡电位之和 32.有关 cAMP 描述正确的是( ) A.可作为第二信使 B.在细胞外产生 C.给机体提供能量 D.前体为 GTP E.不能被降解 33.生电性钠泵的活动可使膜发生超极化,出现( ) A.负后电位 B.局部电位 C.阈电位 D.锋电位 E.正后电位 34.阈刺激最小的时相是(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静息期 35.骨骼肌中能与 Ca2+结合的位点在( ) A.肌动蛋白 B.肌球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E.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36.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A.化学性突触传递 B.局部电流 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D.非突触性传递 E.电传递 37.下列关于 Na+泵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将细胞内 K+转运出去 B.将细胞外 Na+转运入细胞 C.转运等量的 Na+和 K+ D.维持细胞内外的 Na+.K+离子浓度梯度 E.活动增强导致细胞膜发生去极化反应 38.在一定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决定锋电位幅度的主要离子是( ) A.K+ B.Na+ C.Ca2+ D.Mg2+ E.Cl- 39.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呈正相关( ) A.Ca2+ B.Mg2+ C.Na+ D.K+ E.Cl- 40.下列关于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