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41.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 A.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B.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C锋电位 D.终板电位 E.后电拉 42.当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时,刺激可兴奋组织将() A.不引起任何反应B.引起电紧张性扩布的局部反应 C.引起衰减传导的动作电位D.引起可传导的局部电位 E.引起可传导的动作电位 43.阈电位是() A.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B.引起超极化的临界膜电位 C.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D.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 E.衡量传导性高低的指标 44.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 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 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D.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E.K+净外流为零 45.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复极相与K+通道开放有关,与Na+离子通道无关 D.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46.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C.细胞外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E.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47.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41.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 ) A.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B.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C.锋电位 D.终板电位 E.后电拉 42.当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时,刺激可兴奋组织将( ) A.不引起任何反应 B.引起电紧张性扩布的局部反应 C.引起衰减传导的动作电位 D.引起可传导的局部电位 E.引起可传导的动作电位 43.阈电位是( ) A.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B.引起超极化的临界膜电位 C.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D.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 E.衡量传导性高低的指标 44.当达到 K+平衡电位时( ) A.膜两侧 K+浓度梯度为零 B.膜外 K+浓度大于膜内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E.K+净外流为零 45.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复极相与 K+通道开放有关,与 N a+离子通道无关 D.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46.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内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 B.细胞内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有通透性 C.细胞外高 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 D.细胞内高 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有通透性 E.细胞外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 47.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
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48.在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ATP酶B.单胺氧化酶C.磷酸二酯酶D.腺苷酸环化酶E.胆碱酯酶 49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A.只能在前一动作电位新引起的肌肉收缩期前后出现 B.不发生叠加或总和C幅值变大D.幅值变小E.频率变低 50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A.静息电位B.阈电位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速度E.刺激的频率 51.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近K+的平衡电位 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 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 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 52.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A.主动张力B.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 C.后负荷 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 E前负荷 53.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54.将骨骼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 () A.横管系统B.纵管系统C.肌浆 D.纵管终末池E.三联管结构 55.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何种后负荷条件下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 () A.无限大B.过大C.中等程度大D.过小E.为零 56.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48.在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 A.ATP 酶 B.单胺氧化酶 C.磷酸二酯酶 D.腺苷酸环化酶 E.胆碱酯酶 49.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 A.只能在前一动作电位新引起的肌肉收缩期前后出现 B.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C.幅值变大 D.幅值变小 E.频率变低 50.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 A.静息电位 B.阈电位 C.阈强度 D.刺激强度的变化速度 E.刺激的频率 51.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近 K+的平衡电位 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 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 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 52.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 A.主动张力 B.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 C.后负荷 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 E.前负荷 53.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54.将骨骼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 ( ) A.横管系统 B.纵管系统 C.肌浆 D.纵管终末池 E.三联管结构 55.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何种后负荷条件下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 ( ) A.无限大 B.过大 C.中等程度大 D.过小 E.为零 56.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离子是Ca2+ B.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C.Ca2+与横桥结合 D.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 E.原肌球蛋白与Ca2+结合 57.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幅度减小 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 D.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无关 E.传导速度与温度无关 58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Ca2+的储存库B.动作电位期Ca2+进入肌细胞的通道 C.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D.使C2+与肌钙蛋白结合 E.诱发CICR机制 59.骨骼肌细胞静息时,阻碍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肌球蛋白B.原肌球蛋白C.肌钙蛋白D.肌钙蛋白TE.肌动蛋白 60.美洲箭毒能使肌肉失去收缩能力的机制是() A.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B.抑制接头前膜Ca2+通道 C.增加接头前膜对Mg2+的通透性 D稳定囊泡膜 E使终板膜周围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失活 61.在离体实验中,如用胆碱代替浸溶液中N+,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将 () A增大B.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E.消失 6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小于钾平衡电位的理论值,是由于静息时膜对() ANa+有小量的通透性 B.Ca2+有小量的通透性 C.Mg2+有小量的通透性D.C1-有小量的通透性 E.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有小量的通透性 63.细胞内可生成cAMP的酶是() A.磷脂酶CB.磷酸二酯酶 C.淀粉酶D蛋白激酶E.腺甘酸环化酶 64.不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有( ) A.cAMP B.cGMP C.DG D.ATP E.IP3
A.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离子是 Ca2+ B.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C.Ca2+与横桥结合 D.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 E.原肌球蛋白与 Ca2+结合 57.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幅度减小 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 D.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无关 E.传导速度与温度无关 58.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 A.Ca2+的储存库 B.动作电位期 Ca2+进入肌细胞的通道 C.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 D.使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E.诱发 CICR 机制 59.骨骼肌细胞静息时,阻碍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 A.肌球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 D.肌钙蛋白 T E.肌动蛋白 60.美洲箭毒能使肌肉失去收缩能力的机制是( ) A.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B.抑制接头前膜 Ca2+通道 C.增加接头前膜对 Mg2+的通透性 D.稳定囊泡膜 E.使终板膜周围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失活 61.在离体实验中,如用胆碱代替浸溶液中 Na+,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将 ( ) A.增大 B.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E.消失 6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小于钾平衡电位的理论值,是由于静息时膜对( ) A.Na+有小量的通透性 B.Ca2+有小量的通透性 C.Mg2+有小量的通透性 D.Cl-有小量的通透性 E.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有小量的通透性 63.细胞内可生成 cAMP 的酶是( ) A.磷脂酶 C B.磷酸二酯酶 C.淀粉酶 D.蛋白激酶 E.腺甘酸环化酶 64.不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有( ) A.cAMP B.cGMP C.DG D.ATP E.IP3
65.Gs蛋白() A.是一种跨膜蛋白质B.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C.可结合ATPD.可与所有膜受体结合 E.可结合AMP 66.下列哪项属于主动转运过程() A氧气进入细胞B.二氧化碳排出细胞 C钾离子进入细胞D.钾离子排出细胞 E.钠离子进入细胞 67.人工减少细胞浸浴液中N+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 A增大B.减小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68.在终板处逐滴加入微量乙酰胆碱时,检测终板电位会有何变化() A.不发生任何改变B.等级性减小C.等级性增大 D.不变,但会诱发肌膜发生动作电位E.逐渐增大但时程不变 69.实验中为观察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前负荷应() A.固定某一数值不变 B.为0C.加到最大值 D.根据后负荷的不同作相应调整E.小于后负荷 70用直流电刺激神经干,在通电时兴奋应发生在( A.阳极下方 B.阴极下方 C.阴极或阳极下方均可 D阳极和阴极之间E.阳极和阴极两点以外的部位 71.如果蛙的有髓神经纤维绝对不应期为2.0s,理论上每秒内所产生和传导的动 作电位数不可能超过() A.50次 B.100次 C.200次 D.400次 E.500次 72.给予单根神经纤维较弱的有效刺激,当刺激强度增加1倍时,动作电位的幅 度() A.增加1倍B.减少到12C.增加2倍D.增加0.5倍E.不变 73.如果明显降低骨骼肌细胞外液的K+浓度时,将会引起() A.Na+.K+泵向胞外转运Na+增多B.膜电位负值减小 C.膜的K+电导增大D.Na+内流的驱动力增加 E.K+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 74在离体神经-肌肉实验中,连续刺激神经,肌肉收缩却容易产生疲劳的原因是 ()
65.Gs 蛋白( ) A.是一种跨膜蛋白质 B.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C.可结合 ATP D.可与所有膜受体结合 E.可结合 AMP 66.下列哪项属于主动转运过程( ) A.氧气进入细胞 B.二氧化碳排出细胞 C.钾离子进入细胞 D.钾离子排出细胞 E.钠离子进入细胞 67.人工减少细胞浸浴液中 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68.在终板处逐滴加入微量乙酰胆碱时,检测终板电位会有何变化( ) A.不发生任何改变 B.等级性减小 C.等级性增大 D.不变,但会诱发肌膜发生动作电位 E.逐渐增大但时程不变 69.实验中为观察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前负荷应( ) A.固定某一数值不变 B.为 0 C.加到最大值 D.根据后负荷的不同作相应调整 E.小于后负荷 70.用直流电刺激神经干,在通电时兴奋应发生在( ) A.阳极下方 B.阴极下方 C.阴极或阳极下方均可 D.阳极和阴极之间 E.阳极和阴极两点以外的部位 71.如果蛙的有髓神经纤维绝对不应期为 2.0ms,理论上每秒内所产生和传导的动 作电位数不可能超过( ) A.50 次 B.100 次 C.200 次 D.400 次 E.500 次 72.给予单根神经纤维较弱的有效刺激,当刺激强度增加 1 倍时,动作电位的幅 度( ) A.增加 1 倍 B.减少到 1/2 C.增加 2 倍 D.增加 0.5 倍 E.不变 73.如果明显降低骨骼肌细胞外液的 K+浓度时,将会引起( ) A.Na+.K+泵向胞外转运 Na+增多 B.膜电位负值减小 C.膜的 K+电导增大 D.Na+内流的驱动力增加 E.K+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 74.在离体神经-肌肉实验中,连续刺激神经,肌肉收缩却容易产生疲劳的原因是 ( )
A.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发生了抑制 B.神经传递动作电位幅度越来越 小 C神经传递动作电位频率越来越慢 D肌纤维疲劳,产生兴奋的能力越来越 弱 E肌细胞的三联管系统传递兴奋的能力减弱 75.在神经纤维,一次兴奋后的相对不应期时() A.全部Na+通道失活B.较强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动作电位 C.多数K+通道失活D.部分Na+通道失活E.膜电位处在去极化过程中 76.产生微终板电位的原因是() A.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一个递质分子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 B.肌膜上一个受体离子通道开放 C.自发释放小量递质引起的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D.神经末梢不释放递质时肌膜离子通道的自发性开放 E.神经末梢单个运动电位引起的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 ANa+通道开放时产生Na+内向电流 B.Na+通道开放时产生Nat外向电 流 C.Na+通道开放时不产生Na+电流 D.K+通道开放时不产生K+电流 E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77.膜电位等于K+平衡电位时() 78.膜电位等于Na+平衡电位时() 79.膜电位介于K+平衡电位和Na+平衡电位之间时()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E.出胞 80.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81.肌浆网终池内的Ca2+进入胞浆() 82.神经末梢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 A.四乙胺B.河豚毒C.箭毒D.阿托品E.心得安 83.K+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是()
A.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发生了抑制 B.神经传递动作电位幅度越来越 小 C.神经传递动作电位频率越来越慢 D.肌纤维疲劳,产生兴奋的能力越来越 弱 E.肌细胞的三联管系统传递兴奋的能力减弱 75.在神经纤维,一次兴奋后的相对不应期时( ) A.全部 Na+通道失活 B.较强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动作电位 C.多数 K+通道失活 D.部分 Na+通道失活 E.膜电位处在去极化过程中 76.产生微终板电位的原因是( ) A.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一个递质分子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 B.肌膜上一个受体离子通道开放 C.自发释放小量递质引起的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D.神经末梢不释放递质时肌膜离子通道的自发性开放 E.神经末梢单个运动电位引起的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二)B 型题(配伍选择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 A.Na+通道开放时产生Na+内向电流 B.Na+通道开放时产生Na+外向电 流 C.Na+通道开放时不产生 Na+电流 D.K+通道开放时不产生 K+电流 E.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77.膜电位等于 K+平衡电位时( ) 78.膜电位等于 Na+平衡电位时( ) 79.膜电位介于 K+平衡电位和 Na+平衡电位之间时(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 80.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 81.肌浆网终池内的 Ca2+进入胞浆( ) 82.神经末梢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 ) A.四乙胺 B.河豚毒 C.箭毒 D.阿托品 E.心得安 83.K+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