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病理学(人卫九版)》课程教学资源(练习资料,含答 案)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 一、名词解释 1.坏疽(gangrene):活体组织内,大片的组织坏死伴不同程度腐败菌的感染及 出现特殊的形态学改变叫坏疽。多表现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 2.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 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 3.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称为增生。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 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 5.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 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6.虎斑心(tigerd-effect heart):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严 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 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7.再生(regeneration):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如能完全 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 8.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 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病理性钙化(pathologic calcification):正常机体内,在骨和牙齿以外的其他 组织内有固体钙盐的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可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 化。 IO.肥大(hypertrophy):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可伴有细胞数 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肥大 与萎缩相对应。 二、选择题
护理学专业《病理学(人卫九版)》课程教学资源(练习资料,含答 案)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 一、名词解释 1.坏疽(gangrene):活体组织内,大片的组织坏死伴不同程度腐败菌的感染及 出现特殊的形态学改变叫坏疽。多表现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 2.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 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 3. 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称为增生。 4. 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 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 5.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 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6. 虎斑心(tigerd-effect heart):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严 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 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7. 再生(regeneration):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如能完全 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 8.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 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 病理性钙化(pathologic calcification):正常机体内,在骨和牙齿以外的其他 组织内有固体钙盐的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可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 化。 10. 肥大(hypertrophy):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可伴有细胞数 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肥大 与萎缩相对应。 二、选择题
【A型题】 1、营养不良萎缩多累及全身多器官,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 A.肌肉组织 B.脂肪组织 C.肝、肾 D.脑E.心肌 2、属于病理性增生和肥大的是: A.妊娠期子宫肥大 B.哺乳期乳腺肥大 C.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运动员肌肉肥大 E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3、心肌细胞不会发生: A.萎缩 B.变性 C.坏死 D.增生 E.肥大 4、支气管上皮鳞化属于哪种改变? A.分化不良 B.异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 D.癌前病变 E.适 应性改变 5、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 A.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皮 B.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 C.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 D.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E.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6、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是: A.粗面内质网 B.光面内质网 C.线粒体 D.中间丝 E.溶酶 体 7、缺氧时最易受损伤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线粒体 D.溶酶体 E.核糖体 8、脂肪心和虎斑心的区别在于: A.脂肪的质不同 B.脂肪的量不同 C.脂肪存在的部位不同 D.脂肪的质和量均不同 E.以上皆不是 9、“虎斑心”是指: A.心肌发生水样变性 B.心肌脂肪浸润 C.心肌细胞脂肪滴明 显增多 D.心肌脂褐素沉着 E.心肌含铁血黄素沉着 10、细胞水肿好发生于肝、心、肾,这是由于这些脏器: A.容易发生缺氧 B.容易发生中毒 C.容易发生感染
【A 型题】 1、营养不良萎缩多累及全身多器官,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 A. 肌肉组织 B.脂肪组织 C. 肝、肾 D. 脑 E. 心肌 2、属于病理性增生和肥大的是: A. 妊娠期子宫肥大 B. 哺乳期乳腺肥大 C. 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 运动员肌肉肥大 E 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3、心肌细胞不会发生: A.萎缩 B. 变性 C. 坏死 D. 增生 E. 肥大 4、支气管上皮鳞化属于哪种改变? A. 分化不良 B. 异型增生 C. 不完全再生 D. 癌前病变 E. 适 应性改变 5、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 A. 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皮 B. 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 C. 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 D. 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E. 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6、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是: A. 粗面内质网 B. 光面内质网 C. 线粒体 D.中间丝 E. 溶酶 体 7、缺氧时最易受损伤的细胞器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溶酶体 E. 核糖体 8、脂肪心和虎斑心的区别在于: A. 脂肪的质不同 B. 脂肪的量不同 C. 脂肪存在的部位不同 D. 脂肪的质和量均不同 E. 以上皆不是 9、“虎斑心”是指: A. 心肌发生水样变性 B. 心肌脂肪浸润 C. 心肌细胞脂肪滴明 显增多 D. 心肌脂褐素沉着 E. 心肌含铁血黄素沉着 10、细胞水肿好发生于肝、心、肾,这是由于这些脏器: A. 容易发生缺氧 B. 容易发生中毒 C. 容易发生感染
D.实质细胞富于溶酶体 E.实质细胞富于线粒体,代谢旺盛 11、Mallory小体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细胞器有关? A.细胞膜 B.线粒体 C.核蛋白体 D.溶酶体 E.以上 皆不是 12、不属于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的是: A.纤维瘢痕 B.瘢痕疙瘩 C.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D.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E.脾周围炎包膜增厚 13、淀粉样物质沉着症不见于: A.脸结膜、舌、肺、膀胱和皮肤等处 B.紫癜性肾炎 C.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间质内 D.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中 E Alzheimer病 14、下列组织未见发生化生者为: A.结缔组织成分 B.胃肠道 C.中枢神经系统 D.胆道系统 E.泌 尿道上皮 15、脂肪坏死常见于: A.急性胰腺炎 B.糖尿病 C.肝脂肪变性 D.脂性肾病 E 脂肪心 16、下列哪一项不引起营养不良性钙化? A.肾结核坏死灶 B.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C.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血吸虫病 E.下肢静脉血栓 17、区别坏死与组织死后自溶的可靠依据: A.溶酶体膜破坏,酶释放到胞质 B.细胞器溶解 C.周围有无炎症反 应 D.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 E.是否保存细胞轮廓 18、细胞坏死主要表现在: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器 D.细胞核 E.细胞连接 19、与液化性坏死无关的是: A.脑组织坏死 B.化脓菌感染 C.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 D.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脂肪坏死 E.肾梗死
D. 实质细胞富于溶酶体 E. 实质细胞富于线粒体,代谢旺盛 11、Mallory 小体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细胞器有关?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核蛋白体 D. 溶酶体 E. 以上 皆不是 12、不属于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的是: A. 纤维瘢痕 B. 瘢痕疙瘩 C.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D.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E. 脾周围炎包膜增厚 13、淀粉样物质沉着症不见于: A. 睑结膜、舌、肺、膀胱和皮肤等处 B. 紫癜性肾炎 C.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间质内 D. II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中 E. Alzheimer 病 14、下列组织未见发生化生者为: A. 结缔组织成分 B.胃肠道 C. 中枢神经系统 D.胆道系统 E. 泌 尿道上皮 15、脂肪坏死常见于: A. 急性胰腺炎 B. 糖尿病 C. 肝脂肪变性 D.脂性肾病 E. 脂肪心 16、下列哪一项不引起营养不良性钙化? A. 肾结核坏死灶 B.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C.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 血吸虫病 E. 下肢静脉血栓 17、区别坏死与组织死后自溶的可靠依据: A. 溶酶体膜破坏,酶释放到胞质 B. 细胞器溶解 C. 周围有无炎症反 应 D. 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 E. 是否保存细胞轮廓 18、细胞坏死主要表现在: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器 D. 细胞核 E. 细胞连接 19、与液化性坏死无关的是: A. 脑组织坏死 B. 化脓菌感染 C. 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 D. 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脂肪坏死 E. 肾梗死
20、关于干性坏疽正确的是: A.实质脏器凝固性坏死后细菌感染 B.阑尾坏死伴腐败菌感染 C.肺组织坏死伴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 D.糖尿病所引起的肢端坏死 E.肢体动脉闭塞,静脉回流受阻 21、急性肠扭转最可能引起: A.凝固性坏死 B.湿性坏疽 C.气性坏疽 D.脂肪坏死E.以上 都不是 22、下列哪一项不是肉芽组织的特征? A.新生的毛细血管 B.新生的成纤维细胞 C.再生的上皮细胞 D.程度不等的炎症细胞 E.新生的内皮细胞 23、下列哪一项为再生能力差的组织? A.分化程度低的组织 B.分化成熟的组织 C.容易遭受损伤的组织 D.呼吸道被覆上皮 E.生理情况下经常更新的组织 24、下列各种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是: A.表皮细胞B.平滑肌细胞C.肾小管上皮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E. 雪旺氏细胞 25、关于肉芽组织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不完全修复的必由之路 B.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常伴有炎性水肿,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 D.当它老化时血管和胶原均见 增多 E.最后被大量的纤维细胞取代 26、组织创伤由结缔组织取代的过程称: A.化生 B.完全性再生C.瘢痕修复 D不典型增生E.异型增生 27、良性高血压病可发生 A.脂肪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液化性坏死 D.干酪样坏死 E.溶解坏死 【B型题】 28、再生过程中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属于 29、再生过程中的神经细胞属于
20、关于干性坏疽正确的是: A. 实质脏器凝固性坏死后细菌感染 B. 阑尾坏死伴腐败菌感染 C. 肺组织坏死伴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 D. 糖尿病所引起的肢端坏死 E. 肢体动脉闭塞,静脉回流受阻 21、急性肠扭转最可能引起: A. 凝固性坏死 B. 湿性坏疽 C. 气性坏疽 D. 脂肪坏死 E. 以上 都不是 22、下列哪一项不是肉芽组织的特征? A. 新生的毛细血管 B. 新生的成纤维细胞 C. 再生的上皮细胞 D. 程度不等的炎症细胞 E. 新生的内皮细胞 23、下列哪一项为再生能力差的组织? A. 分化程度低的组织 B.分化成熟的组织 C. 容易遭受损伤的组织 D.呼吸道被覆上皮 E. 生理情况下经常更新的组织 24、下列各种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是: A. 表皮细胞 B. 平滑肌细胞 C. 肾小管上皮细胞 D. 血管内皮细胞 E. 雪旺氏细胞 25、关于肉芽组织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不完全修复的必由之路 B. 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 常伴有炎性水肿,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 D. 当它老化时血管和胶原均见 增多 E. 最后被大量的纤维细胞取代 26、组织创伤由结缔组织取代的过程称: A. 化生 B. 完全性再生 C. 瘢痕修复 D.不典型增生 E. 异型增生 27、良性高血压病可发生 A.脂肪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液化性坏死 D.干酪样坏死 E.溶解坏死 【B 型题】 28、再生过程中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属于 29、再生过程中的神经细胞属于
30、再生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属于 A.稳定细胞 B.不稳定细胞 C.永久性细胞 D.与疤痕修复后抗拉力较正常组织弱有关 E.与疤痕收缩有关 【C型题】 A.细胞间质物质沉积 B.细胞内物质沉积C.两者均无 D.两者均 有 31.细胞水肿 32.玻璃样变性 33.脂肪变性 答案: 1、B 2、C3、D4、E5、D6、C7、C8、C9、C10、 E 11、E12、D13、B14、C15、A16、C17、C18、D19、E20、 D 21、B22、C23、B24、A25、D26、C27、D28、B29、C30、 C 31、B32、D33、B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化生的病理学意义。 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组织的过程。如鳞状上皮 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黏膜。这是一种适应性反应,但若持续存在,可能成 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的基础。 2、何谓坏疽?分哪几类?其特点各如何? 坏疽是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感染,可分为三种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 坏疽。干性坏疽大多见于四肢末端,坏死组织水分少,病变部位干涸皱缩,呈黑 褐色,与周围组织有分界线,腐败菌感染较轻。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 内脏(子宫、肠、肺等),也可见于四肢,坏死组织水分多,腐败菌感染严重, 局部肿胀,呈深蓝、暗绿或污黑色,有恶臭,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可以引起 全身中毒症状。气性坏疽为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
30、再生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属于 A.稳定细胞 B.不稳定细胞 C.永久性细胞 D.与疤痕修复后抗拉力较正常组织弱有关 E.与疤痕收缩有关 【C 型题】 A.细胞间质物质沉积 B.细胞内物质沉积 C.两者均无 D.两者均 有 31.细胞水肿 32.玻璃样变性 33.脂肪变性 答案: 1、B 2、C 3、D 4、E 5、D 6、C 7、C 8、C 9、C 10、 E 11、E 12、D 13、B 14、C 15、A 16、C 17、C 18、D 19、E 20、 D 21、B 22、C 23、B 24、A 25、D 26、C 27、D 28、B 29、C 30、 C 31、B 32、D 33、B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化生的病理学意义。 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组织的过程。如鳞状上皮 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黏膜。这是一种适应性反应,但若持续存在,可能成 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的基础。 2、何谓坏疽?分哪几类?其特点各如何? 坏疽是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感染,可分为三种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 坏疽。干性坏疽大多见于四肢末端,坏死组织水分少,病变部位干涸皱缩,呈黑 褐色,与周围组织有分界线,腐败菌感染较轻。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 内脏(子宫、肠、肺等),也可见于四肢,坏死组织水分多,腐败菌感染严重, 局部肿胀,呈深蓝、暗绿或污黑色,有恶臭,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可以引起 全身中毒症状。气性坏疽为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