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逍遥游》(北冥有鱼一—之二虫又何知)选自《庄子逍遥游》【次】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 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 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 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 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 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逍遥游》(北冥有鱼——之二虫又何知) 选自《庄子 逍遥游》 【次】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 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 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 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 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 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十 分北京 8、鸿门宴司马迁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 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 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
8、 鸿门宴 司马迁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 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 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
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 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 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 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 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 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 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 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 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 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9、《出师表》诸葛亮 【次】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
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 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 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 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 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 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 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 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 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 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9、《出师表》 诸葛亮 【次】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
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 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 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 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 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 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 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 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 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 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0、《陈情表》(伏惟圣朝——不能废远)李密重、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n)育,況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 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a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o),宠命优渥(wo),岂敢盘桓(huan),有所希冀(j)!但以刘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 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e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 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 0、《陈情表》(伏惟圣朝——不能废远) 李密 【重、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 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 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 1、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