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教师葛本伟职称刷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二章地球:地球坐标:地球的圈层构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地理坐标定位的原理 2.掌据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构造 教学内容: 1.纬线与纬度:2.经线与经度:3.地球的圈层构造:(1)地球的圈层分化:(2)地 球的内部构造:(3)地球的外部构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理坐标的表示方法、地球的圈层构造 [难点]:地球的圈层构造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5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二章 地球:地球坐标;地球的圈层构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地理坐标定位的原理 2. 掌握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构造 教学内容: 1. 纬线与纬度;2. 经线与经度;3. 地球的圈层构造;(1)地球的圈层分化;(2)地 球的内部构造;(3)地球的外部构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理坐标的表示方法、地球的圈层构造 [难点]:地球的圈层构造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师葛本伟职称副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二章:地球: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了解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 1.海陆分布:2.海陆起伏曲线:3.世界大洋和陆地: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海陆起伏曲线、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6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二章:地球: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了解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海陆分布;2. 海陆起伏曲线;3. 世界大洋和陆地;4.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海陆起伏曲线、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教师葛本伟职称刷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三章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化学成分与矿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矿物的含义及其成因:了解矿物的分类 2.掌握矿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矿物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矿物的概念:2.矿物的基本特性与分类:3.矿物的基本特性与分类:(1)自然元 素矿物:(2)含氧盐类和矿物:(3)硫化物类矿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见矿物的典型特性与结构 [难点]:解理产生的实质:矿物的晶体构造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7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三章 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化学成分与矿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矿物的含义及其成因;了解矿物的分类 2. 掌握矿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矿物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 矿物的概念;2. 矿物的基本特性与分类;3. 矿物的基本特性与分类;(1)自然元 素矿物;(2)含氧盐类矿物;(3)硫化物类矿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见矿物的典型特性与结构 [难点]:解理产生的实质;矿物的晶体构造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师葛本伟职称副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三章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岩浆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岩浆岩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了解火成岩的分类 2.掌握岩浆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岩石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岩浆、岩浆作用与岩浆岩的概念:2.喷出作用与侵入作用:3.岩浆岩的成分:4.岩 浆岩的结构和构造:5.岩浆岩的分类:6.主要岩浆岩简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难点]:岩浆岩的生成环境与结构构造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8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三章 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岩浆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岩浆岩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了解火成岩的分类 2. 掌握岩浆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岩石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 岩浆、岩浆作用与岩浆岩的概念;2. 喷出作用与侵入作用;3. 岩浆岩的成分;4. 岩 浆岩的结构和构造;5. 岩浆岩的分类;6. 主要岩浆岩简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难点]:岩浆岩的生成环境与结构构造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教师葛本伟职称刷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三章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沉积岩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沉积岩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了解沉积岩的分类 2.掌握沉积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岩石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沉积岩的特性:3.沉积岩的分类和主要沉积岩:(1)碎屑 岩类:(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3)特殊沉积岩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难点]:沉积岩的胶结物与胶结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9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三章 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沉积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沉积岩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了解沉积岩的分类 2.掌握沉积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岩石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 沉积岩的特性;3. 沉积岩的分类和主要沉积岩;(1)碎屑 岩类;(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3)特殊沉积岩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难点]:沉积岩的胶结物与胶结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