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S93.160 P58 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44-2006 替代SL44一9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Regulation for calculating design flood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2006-09-09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ICS93.160 P58 S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44—2006 替代 SL44—9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Regulation for calculating design flood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2006-09-09 发布 2006-10-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前言 根据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1]1号文精神,由水利部水利 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任主编单位,对原《水利 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L44-93)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针对近10多年来,特别是1998年大洪水后出现的新问题,充分吸 收和总结不同类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中设计洪水计算的新经验、新成果,对 原规范进行适当调整和补(扩)充。修订后的本规范和原规范内容相比较,总体 上是一致的。分总则、基本资料、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根据暴雨资料计 算设计洪水、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以及干早、岩溶、冰川、平原及滨海地区设 计洪水、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对设计洪水的影响共7章14节93条和3个附录。 与原规范相比,本规范主要是将适用范围纵向扩大到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已建工程 运行期的设计洪水复核,横向扩大到平原河网区和滨海及河口地区水利水电工程 设计洪水计算:更加强调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倡 新理论、新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相对淡化了对基本资料进行复核的要求: 扩展了洪水系列一致性处理的有关方法,将并古洪水纳入历史洪水的范畴:对汛 期分期和施工分期的设计洪水计算分别作出规定:以及增加了平原河网区设计洪 水、滨海及河口地区设计潮位计算等。 本规范为全文推荐。 本规范替代SL44-93, 本规范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规范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原水利部东北勘测 设计研究院)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俊陈剑池郭海晋张明波郭一兵徐高洪 王政样蒋鸣黄燕徐德龙沙志贵王辉
1 前 言 根据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1]1 号文精神,由水利部水利 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任主编单位,对原《水利 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针对近 10 多年来,特别是 1998 年大洪水后出现的新问题,充分吸 收和总结不同类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中设计洪水计算的新经验、新成果,对 原规范进行适当调整和补(扩)充。修订后的本规范和原规范内容相比较,总体 上是一致的。分总则、基本资料、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根据暴雨资料计 算设计洪水、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以及干旱、岩溶、冰川、平原及滨海地区设 计洪水、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对设计洪水的影响共 7 章 14 节 93 条和 3 个附录。 与原规范相比,本规范主要是将适用范围纵向扩大到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已建工程 运行期的设计洪水复核,横向扩大到平原河网区和滨海及河口地区水利水电工程 设计洪水计算;更加强调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倡 新理论、新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相对淡化了对基本资料进行复核的要求; 扩展了洪水系列一致性处理的有关方法,将并古洪水纳入历史洪水的范畴;对汛 期分期和施工分期的设计洪水计算分别作出规定;以及增加了平原河网区设计洪 水、滨海及河口地区设计潮位计算等。 本规范为全文推荐。 本规范替代 SL44-93。 本规范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规范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原水利部东北勘测 设计研究院)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 俊 陈剑池 郭海晋 张明波 郭一兵 徐高洪 王政祥 蒋 鸣 黄 燕 徐德龙 沙志贵 王 辉
陈桂亚李明新王铁锋刘翠杰段元胜金德泽 邹鹰沈国昌陆卫鲜 赵学民李爱玲 本规范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段红东孙双元 本规范体例格式审查人:陈登毅 WWW.CWS.NET.CN 次
2 陈桂亚 李明新 王铁锋 刘翠杰 段元胜 金德泽 邹 鹰 沈国昌 陆卫鲜 赵学民 李爱玲 本规范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 段红东 孙双元 本规范体例格式审查人:陈登毅 目 次
1总则 2基本资料」 2.1资料搜集与复核, 22洪水系列的一致性处理 2.3洪水、暴雨和潮位资料系列的插补延长。 .4 2.4历史洪水、潮位和暴雨的调查与考证 3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 3.1洪水系列、经验频率、统计参数及设计值 32设计洪水过程线, 3.3入库设计洪水」 3.4汛期分期设计洪水 3.5施工分期设计洪水。 .10 4根据暴雨资料计算设计洪水 11 4.1设计暴雨. 11 4.2可能最大暴雨 4.3产流和汇流计算 13 5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 15 6干早、岩溶、冰川、平原及滨海地区设计洪水计算 16 6.1干旱、岩溶、冰川地区设计洪水 16 6.2平原及滨海地区设计洪水 17 7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对设计洪水的影响. 18 附录小洪水频率计算..19 附录B暴雨及产流汇流计算.…27 附录C可能最大暴雨.…32 标准用词说明…36 条文说明37
3 1 总 则....................................................................................................................1 2 基 本 资 料....................................................................................................3 2.1 资料搜集与复核...................................................................................................3 2.2 洪水系列的一致性处理.......................................................................................3 2.3 洪水、暴雨和潮位资料系列的插补延长...........................................................4 2.4 历史洪水、潮位和暴雨的调查与考证...............................................................5 3 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7 3.1 洪水系列、经验频率、统计参数及设计值.......................................................7 3.2 设计洪水过程线...................................................................................................8 3.3 入库设计洪水.......................................................................................................8 3.4 汛期分期设计洪水...............................................................................................9 3.5 施工分期设计洪水.............................................................................................10 4 根据暴雨资料计算设计洪水................................................................................11 4.1 设计暴雨...............................................................................................................11 4.2 可能最大暴雨.......................................................................................................12 4.3 产流和汇流计算...................................................................................................13 5 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15 6 干旱、岩溶、冰川、平原及滨海地区设计洪水计算........................................16 6.1 干旱、岩溶、冰川地区设计洪水.....................................................................16 6.2 平原及滨海地区设计洪水.................................................................................17 7 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对设计洪水的影响............................................................18 附录 A 洪水频率计算 ................................................19 附录 B 暴雨及产流汇流计算 ..........................................27 附录 C 可能最大暴雨 ................................................32 标准用词说明.......................................................36 条文说明...........................................................37
1总则 1.0.1为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需要,统一设计洪水计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特 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各设计阶段设计洪水计算和运行期设 计洪水复核。 江河流域规划阶段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洪水计算可参照执行。一 1.0.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各种标准的设计洪水,包括洪峰流量、时段洪 量、洪水过程线,洪(潮)水位、洪(潮)水位过程线,最大排涝流量及其过程 线等,可根据工程设计需要计算其相应内容。 1.0.4水利水电工程应以设计断面的设计洪水作为设计依据。对于水库工程,当 建库后产流、汇流条件有明显改变,采用坝址设计洪水对调洪计算结果影响较大 时,应采用入库设计洪水作为设计依据。 1.0.5设计洪水计算应重视基本资料,广泛搜集有关水文信息,充分利用历史暴 雨、洪水资料。当实测水文资料缺乏时,应根据设计需要补充观测或设立专用站 1.0.6设计洪水计算所依据的水文资料及其系列应具有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 性。 1.0.7根据工程所在地区或流域的资料条件,设计洪水计算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几 种方法: 1工程地址或其上、下游邻近地点具有30年以上实测和插补延长的流量资 料,应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设计洪水。 2工程所在地区具有30年以上实测和插补延长的暴雨资料,并有暴雨洪水 对应关系时,可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设计暴雨,并由设计暴雨计算设计洪水。 3工程所在流域内洪水和暴雨资料均短缺时,可利用邻近地区实测或调查 洪水和暴雨资料,进行地区综合分析,计算设计洪水。 1.0.8当工程设计需要时,可用水文气象法计算可能最大洪水。 1.0.9对设计洪水计算过程中所依据的基本资料、计算方法及其主要环节、采 用的各种参数和计算成果,应进行多方面分析检查,论证成果的合理性。 1
1 1 总 则 1.0.1 为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需要,统一设计洪水计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特 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各设计阶段设计洪水计算和运行期设 计洪水复核。 江河流域规划阶段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洪水计算可参照执行。 1.0.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各种标准的设计洪水,包括洪峰流量、时段洪 量、洪水过程线,洪(潮)水位、洪(潮)水位过程线,最大排涝流量及其过程 线等,可根据工程设计需要计算其相应内容。 1.0.4 水利水电工程应以设计断面的设计洪水作为设计依据。对于水库工程,当 建库后产流、汇流条件有明显改变,采用坝址设计洪水对调洪计算结果影响较大 时,应采用入库设计洪水作为设计依据。 1.0.5 设计洪水计算应重视基本资料,广泛搜集有关水文信息,充分利用历史暴 雨、洪水资料。当实测水文资料缺乏时,应根据设计需要补充观测或设立专用站。 1.0.6 设计洪水计算所依据的水文资料及其系列应具有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 性。 1.0.7 根据工程所在地区或流域的资料条件,设计洪水计算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几 种方法: 1 工程地址或其上、下游邻近地点具有 30 年以上实测和插补延长的流量资 料,应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设计洪水。 2 工程所在地区具有 30 年以上实测和插补延长的暴雨资料,并有暴雨洪水 对应关系时,可采用频率分析法计算设计暴雨,并由设计暴雨计算设计洪水。 3 工程所在流域内洪水和暴雨资料均短缺时,可利用邻近地区实测或调查 洪水和暴雨资料,进行地区综合分析,计算设计洪水。 1.0.8 当工程设计需要时,可用水文气象法计算可能最大洪水。 1.0.9 对设计洪水计算过程中所依据的基本资料、计算方法及其主要环节、采 用的各种参数和计算成果,应进行多方面分析检查,论证成果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