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①干旱区 ②半千早区 ③半湿润区 ④湿润区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2.下列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答案1.C2.A 解析第1题,图中①②③④区域分别表示千旱区、半千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表明这四 大区域是根据干湿状况划分的,一个区域的干湿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区域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 关系,故选C项。第2题,由于降水量和蒸发量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过渡性质,因此图中干湿地 区的界线不是明确的。区域内部的干湿状况具有相似性,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干湿状况不 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四大区域之间热量、水分存在相互交换、相互联系的关系。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高校园区 县界 公路 高速公路 0 河流与湖泊 会飞机场 0 2km 3.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 B.山脉、明确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湖泊、模糊的 4.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 B.电子工业 C.建材工业 D.纺织工业 答案.B4.B
综合检测(B 卷)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2.下列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答案 1.C 2.A 解析第 1 题,图中①②③④区域分别表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表明这四 大区域是根据干湿状况划分的,一个区域的干湿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区域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 关系,故选 C 项。第 2 题,由于降水量和蒸发量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过渡性质,因此图中干湿地 区的界线不是明确的。区域内部的干湿状况具有相似性,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干湿状况不 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四大区域之间热量、水分存在相互交换、相互联系的关系。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 3.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A.河流、明确的 B.山脉、明确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湖泊、模糊的 4.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A.化学工业 B.电子工业 C.建材工业 D.纺织工业 答案 3.B 4.B
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中,县域界线走向大致与分水岭一致,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山脉。县域界 线是行政区界线,其属性是明确的,B项正确。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环境幽美,空 气清新,交通便利,高校分布,技术人才多,适宜发展污染少、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电子工业,B 项正确。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 多公顷盐碱地。读图,完成5~6题。 井 商颜山 洛 龙 井渠示意图 首) 水 飞渠 重泉。 临晋 渭 水 5.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 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水分蒸发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③实现自流引水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 答案5.D6.D 解析第5题,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图示引水隧洞穿越山区,采用井渠的形式可分段施工 减小施工难度,且有利于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实现自流。该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区,故减少蒸 发和增加雨水补给不是主要目的。第6题,结合渭水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山位于我国黄土高原 地区,沟壑纵横的地貌形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 读下图,完成7~9题。 城 ① 古 ④ 甲 秦 岭 3 7.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①种草护坡 B.②打坝建库 C.③平整土地 D.④修筑梯田 8.平整土地”的目的是可以减少(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地表水下渗 D.蒸发
解析第 3 题,图示区域中,县域界线走向大致与分水岭一致,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山脉。县域界 线是行政区界线,其属性是明确的,B 项正确。第 4 题,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环境幽美,空 气清新,交通便利,高校分布,技术人才多,适宜发展污染少、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电子工业,B 项正确。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 多公顷盐碱地。读图,完成 5~6 题。 5.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 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 )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 ③实现自流引水 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 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 答案 5.D 6.D 解析第 5 题,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图示引水隧洞穿越山区,采用井渠的形式可分段施工, 减小施工难度,且有利于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实现自流。该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区,故减少蒸 发和增加雨水补给不是主要目的。第 6 题,结合渭水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山位于我国黄土高原 地区,沟壑纵横的地貌形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 读下图,完成 7~9 题。 7.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①种草护坡 B.②打坝建库 C.③平整土地 D.④修筑梯田 8.“平整土地”的目的是可以减少( )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地表水下渗 D.蒸发
9.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轮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 B.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C植树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 D.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答案7D8.B9.B 解桐第7题,①是黄土塬,平整土地,也可以种树作为防护林,A项错误;②为陡坡,只能植树种 草,防止水土流失,B项错误;③为沟谷,打坝建库,C项错误;④为缓坡,修筑梯田,D项正确。第 8题“平整土地”可以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和蒸发B项符合题意。第 9题,采用轮荒耕作会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A项错误;水土流失是主要 的生态问题,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B项正确:植树造林是重要的生物 措施,C项错误;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蓄水保土、护坡、固沟、保塬等,D项错误。 资源枯羯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量 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其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一繁荣一衰退一转型一振 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渴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 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完成1011题。 10.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正确的是( A.工厂停产全力发展种植业 B.禁止开采自然资源,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资源开发 D.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11.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需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答案10.D11.D 解桐第10题,资源枯竭型城市主要产业是工业,是城市经济的基础,工厂停产,城市经济崩溃 不利于这类城市转型,A项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建立在开采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禁止开采 自然资源,城市经济将会快速衰退,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利于城市转型,B项错误。招商引 资,进一步推动资源开发,会加速当地资源枯羯,不利于城市转型,C项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 往往多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企业,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是其 未来发展方向D项正确。第11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如果产业调整比较好,寻找到新的经济增 长点,GDP不一定会下降,A项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关键是看其新的经济 增长依靠什么产业,有的依靠高效现代农业,第一产业比重可能上升;有的依靠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可能上升;有的依靠发展各类制造业,第二产业可能上升,因此B项错误。如果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比较好,打造新的优势产业,人口不一定流向其他城市和郊区, 甚至会吸引外来人口迁入,C项错误。已有资源面临枯竭,城市要想存在和发展必须寻找新的 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选D项。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 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 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300万以内。读图,完成12~14题
9.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轮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 B.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C.植树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 D.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答案 7.D 8.B 9.B 解析第 7 题,①是黄土塬,平整土地,也可以种树作为防护林,A 项错误;②为陡坡,只能植树种 草,防止水土流失,B 项错误;③为沟谷,打坝建库,C 项错误;④为缓坡,修筑梯田,D 项正确。第 8 题,“平整土地”可以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和蒸发,B 项符合题意。第 9 题,采用轮荒耕作会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A 项错误;水土流失是主要 的生态问题,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B 项正确;植树造林是重要的生物 措施,C 项错误;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蓄水保土、护坡、固沟、保塬等,D 项错误。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量 的 70%以上的城市。根据其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 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 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完成 10~11 题。 10.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正确的是( ) A.工厂停产,全力发展种植业 B.禁止开采自然资源,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资源开发 D.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11.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GDP 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需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答案 10.D 11.D 解析第 10 题,资源枯竭型城市主要产业是工业,是城市经济的基础,工厂停产,城市经济崩溃, 不利于这类城市转型,A 项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建立在开采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禁止开采 自然资源,城市经济将会快速衰退,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利于城市转型,B 项错误。招商引 资,进一步推动资源开发,会加速当地资源枯竭,不利于城市转型,C 项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 往往多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企业,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是其 未来发展方向,D 项正确。第 11 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如果产业调整比较好,寻找到新的经济增 长点,GDP 不一定会下降,A 项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关键是看其新的经济 增长依靠什么产业,有的依靠高效现代农业,第一产业比重可能上升;有的依靠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可能上升;有的依靠发展各类制造业,第二产业可能上升,因此 B 项错误。如果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比较好,打造新的优势产业,人口不一定流向其他城市和郊区, 甚至会吸引外来人口迁入,C 项错误。已有资源面临枯竭,城市要想存在和发展必须寻找新的 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选 D 项。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 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 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 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 300 万以内。读图,完成 12~14 题
115o 1169 117 40° 北京 容城 天津 ●雄县 39 保定⊙安新)今 百洋淀 海 山峰 ★回⊙。 城市 河流 38石家庄 4冬水库 运河 12.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是( ①基础设施好②人口密度大 ③生态环境好④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 A.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 B.国务院各职能部门 C.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 D.各国在中国的大使馆 14.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北京生态环境压力减轻 B.北京经济地位下降 C雄安新区迁入人口增多 D.白洋淀的湿地面积减小 答案12.D13.C14.D 解析第2题,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位于京津腹地,土地、水利、地质支撑条件 优良,生态环境好,发展空间充裕,开发程度低,人口密度小,基础设施少,拆迁成本低,是集中承 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第13题,根据材料提示,雄安新区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 功能,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和各国大使馆都体现北京的首都功能,不可能 承接,所以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是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的部门。第14题,材料提到将建设 成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所以白洋淀的湿地面积将得到有效保护,不会减小。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 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 线示意图.完成15~17题
12.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是( ) ①基础设施好 ②人口密度大 ③生态环境好 ④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 ) A.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 B.国务院各职能部门 C.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 D.各国在中国的大使馆 14.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生态环境压力减轻 B.北京经济地位下降 C.雄安新区迁入人口增多 D.白洋淀的湿地面积减小 答案 12.D 13.C 14.D 解析第 12 题,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位于京津腹地,土地、水利、地质支撑条件 优良,生态环境好,发展空间充裕,开发程度低,人口密度小,基础设施少,拆迁成本低,是集中承 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第 13 题,根据材料提示,雄安新区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 功能,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和各国大使馆都体现北京的首都功能,不可能 承接,所以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是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的部门。第 14 题,材料提到将建设 成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所以白洋淀的湿地面积将得到有效保护,不会减小。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5 省 67 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 线示意图,完成 15~17 题
西安 郑州 长沙 15.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6.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 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17.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③从 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5.B16.C17.B 解析第15题,该管线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第16题,油库扩建 归根结底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第17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 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出现制造业回流现象,回流资金增加本地投资。同时,跨国 公司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转移,向我国转移的速度整体下降,但逐渐在我国增设 大型物流中心。据此完成18~20题。 18.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发展中国家贸易壁垒加强 B.运输成本上升 C.自动化及智能技术的应用 D.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升级 19.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逐渐替代我国成为产业转入地的原因是( A交通设施更完善 B.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C.技术水平较高 D.劳动力成本较低 20.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增设大型物流中心,主要原因是我国()
15.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6.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 3.6 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 7 个油库中容 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17.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 ③从 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15.B 16.C 17.B 解析第 15 题,该管线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第 16 题,油库扩建 归根结底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第 17 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 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出现制造业回流现象,回流资金增加本地投资。同时,跨国 公司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转移,向我国转移的速度整体下降,但逐渐在我国增设 大型物流中心。据此完成 18~20 题。 18.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发展中国家贸易壁垒加强 B.运输成本上升 C.自动化及智能技术的应用 D.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升级 19.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逐渐替代我国成为产业转入地的原因是( ) A.交通设施更完善 B.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C.技术水平较高 D.劳动力成本较低 20.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增设大型物流中心,主要原因是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