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内容 1、发生机制:咳嗽、咳痰 2、病因:呼吸、胸膜、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临床表现:咳嗽的病因不同表现不同:不同疾病,咳痰的性质、痰量、颜色、气味不同。 4、护理评估要点:相关病史或诱因:咳嗽的特点及其与体位睡眠关系;痰液特点及与体位关系:能 否有效咳嗽、咳痰:咳嗽严重程度及其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5、相关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活动无耐力:睡眠形态紊乱。 三、重点难点 1、咳嗽的临床表现。 2、护理评估要点。 第五节咯血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掌握略血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 2、熟悉护理评估要点及相关护理诊断。 3、了解病因及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概念: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除。 2、病因与发生机制: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 3、临床表现:少量、中等量、大量略血:并发症。 4、护理评估要点:相关病史及诱因:略血与呕血鉴别:略血量、血色和性状:有无并发症:对人体 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5、相关护理诊断:有室息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焦虑:恐惧:体液不足。 三、重点难点 1、概念、临床表现。 2、护理评估要点。 第六节发绀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掌握发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2、熟悉发绀的相关护理诊断 3、了解发绀的发生机制。 6
6 二、教学内容 1、 发生机制:咳嗽、咳痰 2、 病因:呼吸、胸膜、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 临床表现:咳嗽的病因不同表现不同;不同疾病,咳痰的性质、痰量、颜色、气味不同。 4、 护理评估要点:相关病史或诱因;咳嗽的特点及其与体位睡眠关系;痰液特点及与体位关系;能 否有效咳嗽、咳痰;咳嗽严重程度及其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5、 相关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活动无耐力;睡眠形态紊乱。 三、重点难点 1、 咳嗽的临床表现。 2、 护理评估要点。 第五节 咯 血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 掌握咯血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 2、 熟悉护理评估要点及相关护理诊断。 3、 了解病因及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 概念: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除。 2、 病因与发生机制: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 3、 临床表现:少量、中等量、大量咯血;并发症。 4、 护理评估要点:相关病史及诱因;咯血与呕血鉴别;咯血量、血色和性状;有无并发症;对人体 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5、 相关护理诊断:有窒息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焦虑;恐惧;体液不足。 三、重点难点 1、 概念、临床表现。 2、 护理评估要点。 第六节 发 绀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 掌握发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2、 熟悉发绀的相关护理诊断 3、 了解发绀的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概念: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 2、发生机制: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超过50gL或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达30gL,或硫 化血红蛋白达5gL也可出现发绀 3、病因与临床表现: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中心性发绀心肺疾志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周围性发绀-. 周围循环障碍所致:混合性发绀: 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4、护理评估要点:相关病史或药物、食物摄入史:发绀的特点及其严重程度: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 态的影响: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5、相关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气体交换受损:低效性呼吸形态:焦虑/恐惧。 三、重点难点 1、概念、临床表现。 2、护理评估要点。 第七节呼吸困难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掌握呼吸困难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2、熟悉呼吸困难的护理评估要点及相干护理诊晰断 3、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 二、教学内容 1、概念: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 异常 2、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精神因素。 3、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4、护理评估要点:相关病史:呼吸困难的特点严重程度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 态的影响: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5、相关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气体交换受损:低效性呼吸形态:语言沟通障碍。 三、重点难点 1、呼吸困难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7 二、教学内容 1、 概念: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 2、 发生机制: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超过 50g/L 或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达 30g/L,或硫 化血红蛋白达 5g/L 也可出现发绀。 3、 病因与临床表现: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中心性发绀-心肺疾患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周围性发绀- 周围循环障碍所致;混合性发绀; 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4、 护理评估要点:相关病史或药物、食物摄入史;发绀的特点及其严重程度;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 态的影响;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5、 相关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气体交换受损;低效性呼吸形态;焦虑/恐惧。 三、重点难点 1、 概念、临床表现。 2、 护理评估要点。 第七节 呼吸困难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 掌握呼吸困难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2、 熟悉呼吸困难的护理评估要点及相干护理诊断。 3、 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 二、教学内容 1、 概念: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 异常。 2、 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精神因素。 3、 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4、 护理评估要点:相关病史;呼吸困难的特点严重程度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 态的影响;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5、 相关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气体交换受损;低效性呼吸形态;语言沟通障碍。 三、重点难点 1、 呼吸困难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2、护理评估要点。 第八节心悸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熟悉心悸的护理评估要点, 2、了解心悸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二、教学内容 1、概念: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 2、发生机制 3、病因与临床表现:心脏搏动增强:心率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 4、护理评估要点:相关病史及诱因:心悸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 的影响: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5、相关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焦虑。 三、重点难点 心悸的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第九节恶心与呕吐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掌握恶心与呕吐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2、熟悉恶心与呕吐的相关护理诊断 3、了解恶心呕吐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概念: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呕吐是指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使馆经口腔排除 体外的现象。 2、发生机制 3、病因: 反射性呕吐: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 中枢性呕吐:领内病变:药物:其他。 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 神经性区吐 4、临床表现:不同病因所致呕吐有不同特点。长期频繁呕吐可致水电解质乱、酸碱平衡失调,儿 童、老人、病情危重和意识障碍者易误吸而致肺部感染或室息
8 2、 护理评估要点。 第八节 心 悸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 熟悉心悸的护理评估要点。 2、 了解心悸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二、教学内容 1、 概念: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 2、 发生机制 3、 病因与临床表现:心脏搏动增强;心率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 4、 护理评估要点:相关病史及诱因;心悸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 的影响;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5、 相关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焦虑。 三、重点难点 心悸的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第九节 恶心与呕吐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 掌握恶心与呕吐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2、 熟悉恶心与呕吐的相关护理诊断。 3、 了解恶心呕吐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 概念: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呕吐是指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使馆经口腔排除 体外的现象。 2、 发生机制 3、 病因: 反射性呕吐: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 中枢性呕吐:颅内病变;药物;其他。 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 神经性呕吐 4、 临床表现:不同病因所致呕吐有不同特点。长期频繁呕吐可致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儿 童、老人、病情危重和意识障碍者易误吸而致肺部感染或窒息
5、护理评估要点:有无相关病史或诱因:呕吐的相关因素及特点:呕吐物的量、性状及气味对人体 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6、相关护理诊断:舒适的改变: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有误 吸的危险。 三、重点难点 1、呕吐的临床表现特点。 2、护理评估要点。 第十节呕血与黑便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掌握呕血的与黑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2、熟悉呕血与黑便的概念及相关护理诊断。 3、了解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概念:呕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因血红蛋 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形成黑便。 2、病因与发病机制: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其他。 3、临床表现: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4、护理评估要点:确定是否为呕血:有无呕血与黑便的相关病史或诱因:呕血与黑便的次数、量、 颜色及形状、性状变化估计失血量: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5、相关护理诊晰:组织灌注量改变:活动无耐力:恐惧:潜在并发症:休克。 三、重点难点 1、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根据症状判断失血量 2、护理评估要点。 第十一节便血 一、目标与散学要求 1、熟悉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2、了解病因、相关护理诊断。 二、教学内容 1、隐血便:消化到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 2、病因:上消化道疾病:下消化道疾病:全身性疾病
9 5、 护理评估要点:有无相关病史或诱因;呕吐的相关因素及特点;呕吐物的量、性状及气味对人体 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6、 相关护理诊断:舒适的改变;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有误 吸的危险。 三、重点难点 1、 呕吐的临床表现特点。 2、 护理评估要点。 第十节 呕血与黑便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 掌握呕血的与黑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2、 熟悉呕血与黑便的概念及相关护理诊断。 3、 了解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 概念:呕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因血红蛋 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形成黑便。 2、 病因与发病机制: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其他。 3、 临床表现: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4、 护理评估要点:确定是否为呕血;有无呕血与黑便的相关病史或诱因;呕血与黑便的次数、量、 颜色及形状、性状变化估计失血量;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5、 相关护理诊断:组织灌注量改变;活动无耐力;恐惧;潜在并发症:休克。 三、重点难点 1、 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根据症状判断失血量。 2、 护理评估要点。 第十一节 便 血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 熟悉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2、 了解病因、相关护理诊断。 二、教学内容 1、 隐血便:消化到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 2、 病因:上消化道疾病;下消化道疾病:全身性疾病
3、临床表现:便血:全身表现。 4、护理评估要点:有无相关病史或致黑便的食物、药物摄入史:确定是否为黑便:根据便血情况估 计失血量: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5、相关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有体液不足的危险: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焦虑 三、重点难点 1、临床表现。 2、护理评估要点。 第十二节腹泻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掌握腹泻的临床表现。 2、熟悉腹泻的概念及护理评估要点。 3、了解腹泻的病因、发生机制及相关护理诊断。 二、教学内容 1、概念: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带有未消化的食物、粘液、脓血 2、发生机制: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渗出性腹污:动力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 3、病因: 急性腹泻:肠道疾病:急性中毒:全身性感染:其他。 慢性腹泻:消化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药物剧作用, 4、临床表现:由于病因与发生机制不同,腹泻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5、护理评估要点:有无相关病史或不洁饮食、旅行、聚餐史:腹泻的情况及缓解或加重因素:对人 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6、相关护理诊断:腹泻: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有营养失调一低于机体需要量的危险:有皮 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三、重点难点 1、腹泻的病因及相应临床表现。 2、护理评估要点。 第十三节便秘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掌握便秘的概念及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要点 2、熟悉相关护理诊衔
10 3、 临床表现:便血;全身表现。 4、 护理评估要点:有无相关病史或致黑便的食物、药物摄入史;确定是否为黑便;根据便血情况估 计失血量;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5、 相关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有体液不足的危险;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焦虑。 三、重点难点 1、 临床表现。 2、 护理评估要点。 第十二节 腹 泻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 掌握腹泻的临床表现。 2、 熟悉腹泻的概念及护理评估要点。 3、 了解腹泻的病因、发生机制及相关护理诊断。 二、教学内容 1、 概念: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带有未消化的食物、粘液、脓血。 2、 发生机制: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渗出性腹泻;动力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 3、 病因: 急性腹泻:肠道疾病;急性中毒;全身性感染;其他。 慢性腹泻:消化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药物副作用。 4、 临床表现:由于病因与发生机制不同,腹泻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5、 护理评估要点:有无相关病史或不洁饮食、旅行、聚餐史;腹泻的情况及缓解或加重因素;对人 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6、 相关护理诊断:腹泻;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的危险;有皮 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三、重点难点 1、 腹泻的病因及相应临床表现。 2、 护理评估要点。 第十三节 便 秘 一、目标与教学要求 1、 掌握便秘的概念及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要点。 2、 熟悉相关护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