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担声呐系统认识与使用成像原理TimeZeroWaterColumr(w/noise)PortChannelStbdChannelTargetAcousticBottom"Shadow"SurfaceReturn当声波脉冲碰上突起物时,因声波无法到达目标的后方而出现阴影回波信号的强弱除与海底地貌的起伏、海底底质的性质等有关外,还与传播路径的远近有关。在海底平坦处,回波信号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弱
成像原理 Water Column (w/ noise) Time Zero Surface Return Bottom Target Acoustic “Shadow” Stbd Channel Port Channel 当声波脉冲碰上突起物时,因声波无法到达目标的后方而出现阴影。 回波信号的强弱除与海底地貌的起伏、海底底质的性质等有关外,还与传播路径的远近有关。在海底平坦 处,回波信号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弱。 侧扫声呐系统认识与使用
侧担声呐系统认识与使用测线布设测线布设方向:大面积扫海时方向应相互平行。并使扫海方向尽盘满足:平行于测区风流方向、平行于扫海区域的长边,平行于测区等深线走向、平行于航道走向等。测线布设间隔:(1)根据任务要求、成图比例尺、水深及仪器指标要求确定侧扫量程挡,并根据侧扫量程挡结合重叠带宽度选择测线间隔。粗扫时可采用大量程挡探测,精扫时应采用小量程挡探测:(2)设计测线间距应为D≤2nR,(D为测线间距,R为侧扫量程挡,系数n的取值依据定位精度而定,一般取值范围为0.5~0.8);(3)侧扫量程挡选择与设备的开角及区域水深相关,按常规侧扫仪器开角160计算,一般选择侧扫量程挡为水深的6倍为宜,当侧扫量程挡过大会降低目标的分辨率(4)在每次测量过程中,至少布设1条跨越整个测区与多数测线相交的检查线:
测线布设 测线布设方向: 大面积扫海时方向应相互平行。并使扫海方向尽量满足:平行于测区风流方向、平行于扫海区域的长边、 平行于测区等深线走向、平行于航道走向等。 测线布设间隔: (1)根据任务要求、成图比例尺、水深及仪器指标要求确定侧扫量程挡,并根据侧扫量程挡结合重叠带宽 度选择测线间隔。粗扫时可采用大量程挡探测,精扫时应采用小量程挡探测; (2)设计测线间距应为D≤2nR,(D为测线间距,R为侧扫量程挡,系数n的取值依据定位精度而定,一般取 值范围为0.5~0.8); (3)侧扫量程挡选择与设备的开角及区域水深相关,按常规侧扫仪器开角160°计算,一般选择侧扫量程挡 为水深的6倍为宜,当侧扫量程挡过大会降低目标的分辨率; (4)在每次测量过程中,至少布设1条跨越整个测区与多数测线相交的检查线; 侧扫声呐系统认识与使用
侧担声呐系统认识与使用作业要求(1)为了得到良好的图像记录结果,必须按照系统的技术要求,保持拖电航速在4~6节之间,拖鱼距海底的高度在所选量程(斜距)的10~15%左右,按照工作海域的水深和扫测要求,选择适当的拖鱼高度和量程,按照选择的量程计算水平距离;(2)侧悬挂方式安装应使拖鱼放深大于作业船只吃水1m,拖电方式安装应使拖鱼离海底高度为量程挡的10%~15%,海底起伏较大的水域,应留有适当的余地。各项参数的设定以确保探测过程能够得到面貌清晰的海底声呐图谱为原则。(3)设计时确定的测量船速、施放拖电电缆长度、换能器离海底高度、仪器工作量程的范围、发射脉冲宽度、走纸速度、近端盲区宽度、远端最大斜距(或平距)测线方向等,在扫海实施时不得随意变动。(4)选择水体噪音小,海底线清晰的通道作为底跟踪通道。通常自动海底跟踪可选在20~50%,将锁定条重于略小于当前拖鱼的实际高度值,实现自动跟踪。(5)调整各通道的时变增益(TVG),使每一侧通道的远区和近区的灰度基本一致。并调整接收增益值
(1)为了得到良好的图像记录结果,必须按照系统的技术要求,保持拖曳航速在4~6节之间,拖鱼距海底的高 度在所选量程(斜距)的10~15%左右,按照工作海域的水深和扫测要求,选择适当的拖鱼高度和量程,按照选 择的量程计算水平距离; (2)侧悬挂方式安装应使拖鱼放深大于作业船只吃水1m,拖曳方式安装应使拖鱼离海底高度为量程挡的10%~ 15%,海底起伏较大的水域,应留有适当的余地。各项参数的设定以确保探测过程能够得到面貌清晰的海底声呐 图谱为原则。 (3)设计时确定的测量船速、施放拖曳电缆长度、换能器离海底高度、仪器工作量程的范围、发射脉冲宽度、 走纸速度、近端盲区宽度、远端最大斜距(或平距)、测线方向等,在扫海实施时不得随意变动。 (4)选择水体噪音小,海底线清晰的通道作为底跟踪通道。通常自动海底跟踪可选在20~50%,将锁定条置于略 小于当前拖鱼的实际高度值,实现自动跟踪。 (5)调整各通道的时变增益(TVG),使每一侧通道的远区和近区的灰度基本一致。并调整接收增益值。 作业要求 侧扫声呐系统认识与使用
侧担声呐系统认识使用作业方式用侧扫声呐扫海,一般可采用粗扫和精扫两种方式。粗扫又称为搜索性扫海,其目的是初步探测目标的位置、高度、形状和走向。精扫,根据粗扫发现目标进行的进一步探测,用于精确测定目标的位置、高度、形状和走向。由粗扫发现的目标,或扫海趟分辨力低的近端发现的目标,以及有疑问又不能决定舍弃的目标,均须进行精扫测以探明目标位置、范围、走向和高度。侧扫声呐实现了波束空间的粗略定向,显示海底目标的相对回波强度信息,获得海底地貌声图。并应借助于水深测量手段对海底目标的最浅点水深进行测定,以获得准确的目标位置、范围、深度。水深测量手段包括单波束测深仪加密测量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全覆盖测量二种。潜水员探摸直接量高为辅助测量方法
用侧扫声呐扫海,一般可采用粗扫和精扫两种方式。 粗扫又称为搜索性扫海,其目的是初步探测目标的位置、高度、形状和走向。 精扫,根据粗扫发现目标进行的进一步探测,用于精确测定目标的位置、高度、形状和走向。 由粗扫发现的目标,或扫海趟分辨力低的近端发现的目标,以及有疑问又不能决定舍弃的目标,均须进行精扫测 以探明目标位置、范围、走向和高度。 侧扫声呐实现了波束空间的粗略定向,显示海底目标的相对回波强度信息,获得海底地貌声图。并应借助于水深 测量手段对海底目标的最浅点水深进行测定,以获得准确的目标位置、范围、深度。水深测量手段包括单波束测 深仪加密测量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全覆盖测量二种。潜水员探摸直接量高为辅助测量方法。 作业方式 侧扫声呐系统认识与使用
侧扫声呐系统认识与使用技术要求侧扫声纳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1)工作频率不低于100kHz,水平波束角不大于1°,最大单侧扫描程不小于200m;(2)应能分辨海底1m大小的物体:(3)具有速度矫正和斜距矫正等功能;(4)同时具有模拟与数字记录;侧扫声纳测深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根据测线间隔选择合理的扫描量程,在路由勘察走廊内应100%覆盖,相邻测线扫描应保证100%重复覆盖率当水深小于10m时可适当降低(2)拖鱼距海底的高度控制在扫描量程的10%~20%,当测区水深较浅或者海底起伏较大时可适当增大高度:(3)侧扫声纳图像清晰
侧扫声纳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1)工作频率不低于100kHz,水平波束角不大于1°,最大单侧扫描量程不小于200m; (2)应能分辨海底1㎡大小的物体; (3)具有速度矫正和斜距矫正等功能; (4)同时具有模拟与数字记录; 侧扫声纳测深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根据测线间隔选择合理的扫描量程,在路由勘察走廊内应100%覆盖,相邻测线扫描应保证100%重复覆盖率, 当水深小于10m时可适当降低; (2)拖鱼距海底的高度控制在扫描量程的10%~20%,当测区水深较浅或者海底起伏较大时可适当增大高度; (3)侧扫声纳图像清晰; 技术要求 侧扫声呐系统认识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