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 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作这首 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 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 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 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 “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 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 千回的恙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 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 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 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作这首 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 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 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 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 “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 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 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 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 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 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病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 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疏通诗意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 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 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 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 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 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 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 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 敌,人却老死在江湖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 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 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 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 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 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 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 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 敌,人却老死在江湖! 疏通诗意
赏析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 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 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 遭遇战。 觅封侯,是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 功异域的典故.这一典故,用意何在? 写自己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觅封侯,是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 功异域的典故.这一典故,用意何在? “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 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 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 遭遇战。 写自己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赏析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体会“梦断”与“暗”中蕴含的词人的情 悲凉沉痛 感 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 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 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 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 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 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体会“梦断”与“暗”中蕴含的词人的情 感。 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 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 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 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 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 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悲 凉 沉 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