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联启后大学放射性核素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放射性核素诊断学课程编号:H07202英文名称:NUCLEARMEDICINE课程属性:必修学时:32学分:2先修课程:放射性核素诊断学适用专业:医学影像专业一、课程简介放射性核素诊断学是指将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利用放射性核素的示踪技术进行医学成像诊断疾病并探索其机理与相关技术理论的学科,是现代分子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可视化工具,是临床核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像核医学至少应包括核医学显像设备与放射性示踪剂两个部分,随着影像核医学及相关影像技术的发展,智能图像处理系统和图像储存与传输系统、图像系统整合与智能判别系统等也将成为影像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核医学临床主要应用包括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用于甲状腺结节功能的判定、肿瘤性病变有无全身骨转移的判断、心肌缺血的诊断及肾脏功能的判断,对于早期诊断疾病提供较大的帮助。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课时安排讲课讨论课实验课上机其它合计习题课3232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1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放射性核素诊断学概念及核医学发展史2.能力培养:掌握核医学的基本概念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核医学概念【难点】核医学发展史第二单元:放射性衰变(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放射性衰变的定义、类型及临床意义
放射性核素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放射性核素诊断学 课程编号:H07202 英文名称:NUCLEAR MEDICINE 课程属性:必修 学 时: 32 学 分:2 先修课程:放射性核素诊断学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专业 一、课程简介 放射性核素诊断学是指将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利用放射性核素的示踪技术进行医 学成像诊断疾病并探索其机理与相关技术理论的学科,是现代分子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 的可视化工具,是临床核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像核医学至少应包括核医学显像 设备与放射性示踪剂两个部分,随着影像核医学及相关影像技术的发展,智能图像处理 系统和图像储存与传输系统、图像系统整合与智能判别系统等也将成为影像核医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影像核医学临床主要应用包括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用 于甲状腺结节功能的判定、肿瘤性病变有无全身骨转移的判断、心肌缺血的诊断及肾脏 功能的判断,对于早期诊断疾病提供较大的帮助。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32 32 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 1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放射性核素诊断学概念及核医学发展史 2.能力培养:掌握核医学的基本概念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核医学概念 【难点】 核医学发展史 第二单元:放射性衰变(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放射性衰变的定义、类型及临床意义
西北联启后大学2.能力培养:放射性衰变的临床应用。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放射性衰变类型及发生条件、核素要求。【难点】放射性核素的临床应用。第三单元:放射性药物及核医学辐射防护(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自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放射性药物的定义、类型、诊断用放射性药物的要求、核医学辐射防护的类型、方法及放射性药物使用的原则。2.能力培养:放射性药物的临床应用。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及辐射防护的要求。。【难点】放射性药物使用的原则。第四单元:放射性仪器(建议学时数:1学时)【学习自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放射性仪器的类型及临床应用。2.能力培养:放射性仪器的使用。。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SPECT及PET的临床应用。。【难点】放射性仪器的质量控制。第五单元: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2.能力培养:放射性衰变的临床应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放射性衰变类型及发生条件、核素要求。 【难点】 放射性核素的临床应用。 第三单元:放射性药物及核医学辐射防护(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放射性药物的定义、类型、诊断用放射性药物的要求、核医学辐射防 护的类型、方法及放射性药物使用的原则。 2.能力培养:放射性药物的临床应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及辐射防护的要求。 【难点】 放射性药物使用的原则。 第四单元:放射性仪器(建议学时数:1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放射性仪器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2.能力培养:放射性仪器的使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SPECT 及 PET 的临床应用。 【难点】 放射性仪器的质量控制。 第五单元: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西北联后大学2.能力培养: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各种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定义。【难点】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第六单元:内分泌系统显像(建议学时数:3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内分泌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2.能力培养:甲状腺静态显像的临床应用。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甲状腺静态显像的临床应用。【难点】甲状腺结节功能的判定。第七单元:循环系统显像技术(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循环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2.能力培养:心肌灌注显像图像的判读及其临床应用。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各种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定义。【难点】心肌灌注显像断层技术。第八单元:神经系统显像(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放神经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2.能力培养:各种神经系统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
2.能力培养: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各种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定义。 【难点】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第六单元:内分泌系统显像(建议学时数:3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内分泌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2.能力培养:甲状腺静态显像的临床应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甲状腺静态显像的临床应用。 【难点】 甲状腺结节功能的判定。 第七单元:循环系统显像技术(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循环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2.能力培养:心肌灌注显像图像的判读及其临床应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各种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定义。 【难点】 心肌灌注显像断层技术。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显像(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放神经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2.能力培养:各种神经系统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
西北联启后大学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脑血流灌注显像。【难点】脑血流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第九单元:消化系统显像(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消化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2.能力培养:消化系统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肝血流、肝血池显像。【难点】如何利用核医学显像方法鉴别肝脏疾病第十单元:呼吸系统显像(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呼吸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2.能力培养:呼吸系统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肺通气、灌注显像。【难点】如何利用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第十一单元:骨骼显像(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骨骼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2.能力培养:全身骨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脑血流灌注显像。 【难点】 脑血流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 第九单元:消化系统显像(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消化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2.能力培养:消化系统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肝血流、肝血池显像。 【难点】 如何利用核医学显像方法鉴别肝脏疾病。 第十单元:呼吸系统显像(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呼吸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2.能力培养:呼吸系统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肺通气、灌注显像。 【难点】 如何利用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 第十一单元:骨骼显像(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骨骼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2.能力培养:全身骨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西北联启后大学【重点】全身骨显像。【难点】利用骨显像诊断骨转移性疾病。第十二单元:泌尿系统显像(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泌尿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2.能力培养:泌尿系统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肾动态显像。【难点】肾动态显像测定患者GFR及判断患者双肾功能第十三单元:肿瘤显像(建议学时数:3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肿瘤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2.能力培养:肿瘤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重点】PET显像技术。【难点】PET显像诊断良恶性疾病的方法。三、考核方式及要求试卷进行考核,要求60分以上为及格。四、教材及参考书1.《影像核医学》,黄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2.《核医学》,李少林、王荣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七版
【重点】 全身骨显像。 【难点】 利用骨显像诊断骨转移性疾病。 第十二单元:泌尿系统显像(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泌尿系统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2.能力培养:泌尿系统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肾动态显像。 【难点】 肾动态显像测定患者 GFR 及判断患者双肾功能。 第十三单元:肿瘤显像(建议学时数:3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肿瘤显像技术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2.能力培养:肿瘤显像图像的判读方法。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PET 显像技术。 【难点】 PET 显像诊断良恶性疾病的方法。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试卷进行考核,要求 60 分以上为及格。 四、教材及参考书 1.《影像核医学》,黄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1 月第一版 2.《核医学》,李少林、王荣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6 月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