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获奖人),No.200701042. 2.生理学双语教学初探(第一作者)全国基础教育第六次学术大会.2006年11月 浙江杭州,论文集:449.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研究课题 中枢尾加压素Ⅱ心血管效应的机制研究:活性氧的作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万),08ZR1401600,课题负责人,2002-2010 2.硫化氢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机制,08C1401400.项目组第一成员 3.鱼腥草等中药的活性成分研究,08DZ1971200.项目组第一成员。 4.“调节生成素基因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基金(27 万No,30670762),项目组第一成员,2007-2009 5.重大血管性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分课题题目为:心血管疾病中血管重构 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朱依纯等),25万,973子课题成员,编号:2006CB503804 二、学术论文: un, Li Zhou, Tai Yao, Yi-Chun Zhu. Superoxide mediates central cardiovascular II in rats. FASEB Jounal, (IF 6.8) 2(1)3 2008,22:1210.1(美国生物学年会) 2. Ying Shi, Y in-Xiang Cao, Ning Lu, Tai Yao, Yi-Chun Zhu Hemodynamic-independent 学术 anti-natriuretic effect of urotensin Il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peptide, 2008 研究 29(5):783-94.(IF2.37) 3. LuN(F5 ) Ganta C, Blank F, Zheng L, Fels. RJ, and Kenney MJ. Central angiotensin II-enhanced splenic cytokine gene expression is mediated by the a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m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89: H1683-H1691. 2005. (IF: 3.97) 4.Lu N(F5), Fels. RJ, and Kenney MJ. Central Tempol alters sympathetic nerve discharge and attenuates sympathetic to central Ang Il.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287:H2626-H2633,2004.(IF397) 5. LuN(F5), Wang Y, Blank F, Fels. RJ, Hoch. HP and Kenney MJ.Central interleukin-1 antibody increases renal and splenic sympathetic nerve discharge. Am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84: H1536-H1541, 2003.(IF: 3.97 、获奖项目: 1.“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对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作用”获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 奖二等奖(证书号2003064),获奖人员:朱依纯、吕雷、姚泰、王浩杰、王文伟、 卢宁、王铭洁、曹银祥、丁滢泂、陈莹 2.“针对心血管系统重构药物靶标的基础研究”获2006上海市药学科技奖二等奖(朱 依纯、姚泰、王浩杰、王文伟、卢宁)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16 五获奖人),No.200701042. 2. 生理学双语教学初探(第一作者)全国基础教育第六次学术大会. 2006 年 11 月, 浙江杭州, 论文集:449. 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研究课题: 1. 中枢尾加压素II心血管效应的机制研究:活性氧的作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万),08ZR1401600,课题负责人,2002-2010. 2. 硫化氢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机制,08JC1401400. 项目组第一成员。 3. 鱼腥草等中药的活性成分研究,08DZ1971200. 项目组第一成员。 4.“调节生成素基因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基金(27 万 No.30670762),项目组第一成员,2007-2009. 5. 重大血管性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分课题题目为:心血管疾病中血管重构 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朱依纯等),25 万,973 子课题成员,编号:2006CB503804. 二、学术论文: 1. Lu N,Li Zhou, Tai Yao, Yi-Chun Zhu. Superoxide mediates central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Urotensin II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FASEB Jounal, (IF 6.8) 2008; 22: 1210. 1(美国生物学年会) 2. Ying Shi, Yin-Xiang Cao, Ning Lu, Tai Yao,Yi-Chun Zhu Hemodynamic-independent anti-natriuretic effect of urotensin II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peptide,2008; 29(5): 783-94.(IF:2.37) 3. Lu N(卢宁), Ganta C, Blank F, Zheng L, Fels.RJ, and Kenney MJ. Central angiotensin II-enhanced splenic cytokine gene expression is mediated by the a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89:H1683-H1691. 2005.(IF:3.97) 4. Lu N(卢宁), Fels.RJ, and Kenney MJ. Central Tempol alters sympathetic nerve discharge and attenuates sympathetic to central Ang II.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87: H2626-H2633, 2004.(IF:3.97) 5. Lu N(卢宁), Wang Y, Blank F, Fels.RJ, Hoch. HP and Kenney MJ. Central interleukin-1 antibody increases renal and splenic sympathetic nerve discharge.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84: H1536-H1541, 2003.(IF:3.97) 三、获奖项目: 1. “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对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作用”获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 奖二等奖(证书号 2003-064),获奖人员:朱依纯、吕雷、姚泰、王浩杰、王文伟、 卢宁、王铭洁、曹银祥、丁滢泂、陈莹. 2. “针对心血管系统重构药物靶标的基础研究”获 2006 上海市药学科技奖二等奖(朱 依纯、姚泰、王浩杰、王文伟、卢宁)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教学队伍情况 姓名 性别出生年月职称 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姚泰|男 教授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朱大年男1949.10教授 生理学理论课教学 沈霖霖女1953 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朱依纯 1963.9 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匚王睿男19636教授客座)生理学理论课教学 黄聿男1960.8教授(客座)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陆利民男19657副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卢宁女19637 副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王锦|女196544副教授 理论课教学 王文伟女19669 讲师 生理学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人员 刘俊女19693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构成 合外黄莺女19722讲师 生理学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聘教师儿张威女19732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吕雷女19759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王铭洁女19763 讲师 生理学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姚玲玲|女19799 讲师 生理学理论与实验可教学 夏春梅女1972.1 讲师 生理学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薛红女197710 助教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曹银祥男|1950.1副主任技师生理学 教学与科研辅助 源「男19516主管技师生理学 教学与科研辅助 陈莹女197410主管技师生理学 教学与科研辅助 周莉女19767 技师 生理学 教学与科研辅助 丁滢炯女19771技师 生理学 教学与科研辅助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教师队伍知识机构、年齡结构和学缘结构: 本课程教师共18人,其中正教授6人(含客座教授2人),占33.3%,副教 授3人,占16.7%,讲师8人,占44%,助教1人,占5.6%,高级:中级:低 3-2级=9:8:1;年龄在60岁以上的1人,占56%,50-59岁的2人,占11.1%,40-49 教学队|岁的8人,占441%,3039岁的6人,占33,30岁以下的1人,占56%; 伍整体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占72%,具有硕士学位的5人,占278%,正在攻读在 结构职博士研究生的3人,占167;最低学历为硕士研究生 、教辅队伍结构 本课程教辅共5人,其中副主任技师1人,占20%,主管技师2人,占40%, 技师2人,占40%;具有本科学历的1人,占20%,大专学历的3人,占60%, 中专学历的1人,占20%;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1人,占20% 三、师生比:教师(含教辅)人数:学生人数≈1:30
17 3. 教学队伍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姚 泰 男 1938.1 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朱大年 男 1949.10 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沈霖霖 女 1953.8 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朱依纯 男 1963.9 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王 睿 男 1963.6 教授(客座)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黄 聿 男 1960.8 教授(客座)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陆利民 男 1965.7 副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卢 宁 女 1963.7 副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王 锦 女 1965.4 副教授 生理学 理论课教学 王文伟 女 1966.9 讲师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刘 俊 女 1969.3 讲师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黄 莺 女 1972.2 讲师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张 威 女 1973.2 讲师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吕 雷 女 1975.9 讲师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王铭洁 女 1976.3 讲师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姚玲玲 女 1979.9 讲师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可教学 夏春梅 女 1972.1 讲师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薛 红 女 1977.10 助教 生理学 理论与实验课教学 曹银祥 男 1950.1 副主任技师 生理学 教学与科研辅助 钱 源 男 1951.6 主管技师 生理学 教学与科研辅助 陈 莹 女 1974.10 主管技师 生理学 教学与科研辅助 周 莉 女 1976.7 技师 生理学 教学与科研辅助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丁滢炯 女 1977.1 技师 生理学 教学与科研辅助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一、教师队伍知识机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 本课程教师共 18 人,其中正教授 6 人(含客座教授 2 人),占 33.3%,副教 授 3 人,占 16.7%,讲师 8 人,占 44.4%,助教 1 人,占 5.6%,高级∶中级∶低 级=9∶8∶1;年龄在 60 岁以上的 1 人,占 5.6%,50-59 岁的 2 人,占 11.1%,40-49 岁的 8 人,占 44.4%,30-39 岁的 6 人,占 33.3%,30 岁以下的 1 人,占 5.6%; 具有博士学位的 13 人,占 72.2%,具有硕士学位的 5 人,占 27.8%,正在攻读在 职博士研究生的 3 人,占 16.7%;最低学历为硕士研究生。 二、教辅队伍结构: 本课程教辅共 5 人,其中副主任技师 1 人,占 20%,主管技师 2 人,占 40%, 技师 2 人,占 40%;具有本科学历的 1 人,占 20%,大专学历的 3 人,占 60%, 中专学历的 1 人,占 20%;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 1 人,占 20%。 三、师生比:教师(含教辅)人数∶学生人数≈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