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之五·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可靠依托 当下,学习小组已经成为课堂中普遍的组织形式。那么,对于小组,到底该 如何运用? 【学校案例】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 的组建、小组的有效运用、小组作用的发挥和小组的评价等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灵魂 ■代红娜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习的最小单位不再是学生,而是小组。我校课堂教学 改革把小组建设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突破口,试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激发 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效率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 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的组建、小组的有效运用、小组作用的发挥和小组的评 价等。 组建学习小组的原则与方法 我校的学习小组是在班主任召开学科教师会的基础上对班内学生的知识水 平、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逐项分析之后建立的。小组的组建原则包 括男女生比例分配适中、学生的性格搭配与互补、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结合、 座位安排的合理等。学习小组通常由6至8名同学组成,以54人的班级规模构 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9个合作小组 首先从全班同学中挑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性格外向、在同学 中威望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照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 别将学生编排到每组,每组6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1-6号);最后由班主 任与各科教师统协调,根据毎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 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 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评选出得力的小组长、创设组名、形成组训、制定目标。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 组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包括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 示、学习成绩等方面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在团队中预期要达到的水平。 小组交流的有效运用 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小组交流可分为3 种:以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以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交 流为内容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飛式
【《中国教育报》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之五· 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可靠依托 当下,学习小组已经成为课堂中普遍的组织形式。那么,对于小组,到底该 如何运用? 【学校案例】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 的组建、小组的有效运用、小组作用的发挥和小组的评价等——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灵魂 ■代红娜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习的最小单位不再是学生,而是小组。我校课堂教学 改革把小组建设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突破口,试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激发 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效率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 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的组建、小组的有效运用、小组作用的发挥和小组的评 价等。 组建学习小组的原则与方法 我校的学习小组是在班主任召开学科教师会的基础上,对班内学生的知识水 平、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逐项分析之后建立的。小组的组建原则包 括男女生比例分配适中、学生的性格搭配与互补、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结合、 座位安排的合理等。学习小组通常由 6 至 8 名同学组成,以 54 人的班级规模构 建 6 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 9 个合作小组。 首先从全班同学中挑选出 9 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性格外向、在同学 中威望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照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 别将学生编排到每组,每组 6 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1-6 号);最后由班主 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 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 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评选出得力的小组长、创设组名、形成组训、制定目标。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 组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包括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 示、学习成绩等方面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在团队中预期要达到的水平。 小组交流的有效运用 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小组交流可分为 3 种:以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以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交 流为内容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形式
包括: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个别学生讲析式、组长提问式等。 小组交流的组织形式可以由“教师搭台教师唱″的单一舞台型走向“师生搭 台师生唱”的小组合作型。当然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学生搭台学生唱"。为了动 员全员参与,我要求小组长在每次交流时,都先由小组里学习相对弱一点的6 号同学开始表达见解,然后由5号、4号质疑或补充,较强的其他成员再解疑、 补充,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 小组交流容易存在的问题 流于形式,没有讨论和解决实质问题。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是:小组交流要 就实质问题进行讨论,如本节课重点的内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没能解决的问题 等都可以作为交流内容;小组交流要有方式,如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 讲析式等,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交流形式小组交流要有时间限 制,要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话,课堂就会混乱,时间就会白白溜走,完不成教学任 务 个别学生不参与。这个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种是自己能基本学会,不 想和其他同学交流,没有合作意识,认为交流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对于这样的 学生,小组长要引导他,慢慢影响他,让他逐渐融入其中。如果引导之后仍无改 观,那就需要老师出面做工作了。另一种情况就是学不会,因自卑而不敢交流。 对于这样的学生,组员要主动帮扶、教师要重点指导,让他学有所成。在提问展 示环节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并鼓励赞赏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最终打消他 的自卑心理,这个问题的前提在发现、关键在解决 个别活跃,其他被动。组长要合理安排,使组员都有机会发言,可以采用一 对一方式,然后指定说出自己的看法。 一放就乱。老师要加强巡视,在交流完后表扬那些秩序好的小组,增强各小 组的荣誉感。对那些说闲话的同学,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说影响了本组的交流和荣 誉。 深入小组中间。全面掌握毎个小组交流进度与效果并进行个别辅导,点拔瓶 颈问题,并且密切关注秩序。对于学生错误的地方要指出来,或启发或点拔,让 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必须就交流问题提问展示。学生用心交流、认真活动,就是为了能在展示的 时候一显英姿,但是往往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会忘记设计提问展示环节。学生总是 白忙活,就不会再认真的去交流去活动。小组交流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分享学习 成果,知道学会了什么,需要再学什么。小组交流是脉,是自主学习和提问展示 之间的桥梁 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 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
包括: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个别学生讲析式、组长提问式等。 小组交流的组织形式可以由“教师搭台教师唱”的单一舞台型走向“师生搭 台师生唱”的小组合作型。当然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学生搭台学生唱”。为了动 员全员参与,我要求小组长在每次交流时,都先由小组里学习相对弱一点的 6 号同学开始表达见解,然后由 5 号、4 号质疑或补充,较强的其他成员再解疑、 补充,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 小组交流容易存在的问题 流于形式,没有讨论和解决实质问题。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是:小组交流要 就实质问题进行讨论,如本节课重点的内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没能解决的问题 等都可以作为交流内容;小组交流要有方式,如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 讲析式等,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交流形式;小组交流要有时间限 制,要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话,课堂就会混乱,时间就会白白溜走,完不成教学任 务。 个别学生不参与。这个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自己能基本学会,不 想和其他同学交流,没有合作意识,认为交流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对于这样的 学生,小组长要引导他,慢慢影响他,让他逐渐融入其中。如果引导之后仍无改 观,那就需要老师出面做工作了。另一种情况就是学不会,因自卑而不敢交流。 对于这样的学生,组员要主动帮扶、教师要重点指导,让他学有所成。在提问展 示环节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并鼓励赞赏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最终打消他 的自卑心理,这个问题的前提在发现、关键在解决。 个别活跃,其他被动。组长要合理安排,使组员都有机会发言,可以采用一 对一方式,然后指定说出自己的看法。 一放就乱。老师要加强巡视,在交流完后表扬那些秩序好的小组,增强各小 组的荣誉感。对那些说闲话的同学,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说影响了本组的交流和荣 誉。 深入小组中间。全面掌握每个小组交流进度与效果并进行个别辅导,点拨瓶 颈问题,并且密切关注秩序。对于学生错误的地方要指出来,或启发或点拨,让 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必须就交流问题提问展示。学生用心交流、认真活动,就是为了能在展示的 时候一显英姿,但是往往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会忘记设计提问展示环节。学生总是 白忙活,就不会再认真的去交流去活动。小组交流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分享学习 成果,知道学会了什么,需要再学什么。小组交流是脉,是自主学习和提问展示 之间的桥梁。 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 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
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实践过 程中的几点收获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均衡调配为前提,使各 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 达后,按各自的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对组员学习进展的关 心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 造性思维的能力。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多边进行,学生有更多的机 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 案,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交流学习中, 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探究,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 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 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 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 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 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强调的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要让学生真的动起来,变“要我 学”为“我要学”,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合作,因此,建设、培训好一个学习小 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作者系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才学校教师) 【校长观点】 评价是小组保持活力的关键 总的原则是小组能掌控的才能纳入小组评价内容之中不能把那些和小组活动 不相干的校园甚至校外的学生个体生活都纳入小组评价之中 ■耿华武 小组活动是近年来课堂改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也一直深入研究 小组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以班级内的各小组为依托,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师生在一定时 间内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小组活动是对传统课堂最根本的改革,由教师灌输学生 被动接受变为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由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变为全员参与、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讲台”,提高了教学效果。 给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提高了课堂效率。全班同学在学习过程
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实践过 程中的几点收获: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均衡调配为前提,使各 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 达后,按各自的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对组员学习进展的关 心。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 造性思维的能力。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多边进行,学生有更多的机 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 案,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交流学习中, 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探究,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 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 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 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 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 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强调的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要让学生真的动起来,变“要我 学”为“我要学”,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合作,因此,建设、培训好一个学习小 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作者系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才学校教师) 【校长观点】 评价是小组保持活力的关键 “总的原则是小组能掌控的才能纳入小组评价内容之中,不能把那些和小组活动 不相干的校园甚至校外的学生个体生活都纳入小组评价之中” ■耿华武 小组活动是近年来课堂改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也一直深入研究。 小组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以班级内的各小组为依托,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师生在一定时 间内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小组活动是对传统课堂最根本的改革,由教师灌输学生 被动接受变为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由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变为全员参与、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讲台”,提高了教学效果。 给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提高了课堂效率。全班同学在学习过程
中遇到的相当一部分疑难可以在第-时间通过小组活动得到解决,这是传统教 学模式难以望其项背的。 给学生取长补短、个性展示的舞台,调动了课堂的积极性。由于小组活动形 式多样,赋予学生尽情发挥的可能,通过各成员之间淋漓尽致的展示,互相补充 整合、升华,学生们在激情中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共同探讨的好习惯。 给学生巩固知识、温故知新的平台,强化了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 学或其他途径刚刚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传递、共同检验, 不仅夯实了已学的基础,并且丰富完善了已有信息,同时成员之间在交流时还不 时碰撞出火花。 给学生创造成功、享受快乐的空间,培养了学习兴趣。人人都想展示自我从 而获得自身价值的认可,享受成功的愉悦,由于小组活动的全员参与,使同学们 享受成功的机会多起来。 小组活动意义深远 提高自信,培养了自主能动性。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组内的展示交流合作, 学生从中得到了语言上的锻炼,每一次的成功让他们自信倍增,能在各种场合发 言不怯场,谈吐自然,充满自信。通过自我探究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 发表自己的意见 擅长沟通,提高了交流合作能力。在沟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能力是当今 社会必备的素质之一而小组活动的开展恰恰在这方面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 足,提高了学生走入社会的适应性。 全员参与,提高了全体同学的全面素质。小组活动强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 示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从中受益,能力得到锻炼 组间竞争,打造了集体荣誉观念。小组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集体, 由于在课堂中处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生个体行为效果时时与小组的荣 誉相关联,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加强,对本小组负责的责任感、荣誉感在短时间 内就能树立,学生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逐渐强化。 评价确保小组活力 小组活动的积极作用如此突出,如何让小组长期充满活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对小组科学的评价机制则是推动小组活动的润滑剂 小组科学的建构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各地对小组的构建原则都是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是在进行大量小组活动实践之后,利于各组积极竞 争的一个构建小组的基本要求。需要专门指出的一点是,各小组由于在一段时间 之后会产生变化,当组间不能符合“同质”的时候,应适时调整。 评价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科学。经调查发现,各地小组活动的评价都是经过了 由课内向课外的发展,也就是一开始对各小组的评价仅限于课堂表现,后逐渐延 伸到作业完成、生活习惯、日常规范等。对此,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总
中遇到的相当一部分疑难,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小组活动得到解决,这是传统教 学模式难以望其项背的。 给学生取长补短、个性展示的舞台,调动了课堂的积极性。由于小组活动形 式多样,赋予学生尽情发挥的可能,通过各成员之间淋漓尽致的展示,互相补充、 整合、升华,学生们在激情中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共同探讨的好习惯。 给学生巩固知识、温故知新的平台,强化了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 学或其他途径刚刚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传递、共同检验, 不仅夯实了已学的基础,并且丰富完善了已有信息,同时成员之间在交流时还不 时碰撞出火花。 给学生创造成功、享受快乐的空间,培养了学习兴趣。人人都想展示自我从 而获得自身价值的认可,享受成功的愉悦,由于小组活动的全员参与,使同学们 享受成功的机会多起来。 小组活动意义深远 提高自信,培养了自主能动性。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组内的展示交流合作, 学生从中得到了语言上的锻炼,每一次的成功让他们自信倍增,能在各种场合发 言不怯场,谈吐自然,充满自信。通过自我探究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 发表自己的意见。 擅长沟通,提高了交流合作能力。在沟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能力是当今 社会必备的素质之一,而小组活动的开展恰恰在这方面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 足,提高了学生走入社会的适应性。 全员参与,提高了全体同学的全面素质。小组活动强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 示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从中受益,能力得到锻炼。 组间竞争,打造了集体荣誉观念。小组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集体, 由于在课堂中处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生个体行为效果时时与小组的荣 誉相关联,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加强,对本小组负责的责任感、荣誉感在短时间 内就能树立,学生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逐渐强化。 评价确保小组活力 小组活动的积极作用如此突出,如何让小组长期充满活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对小组科学的评价机制则是推动小组活动的润滑剂。 小组科学的建构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各地对小组的构建原则都是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是在进行大量小组活动实践之后,利于各组积极竞 争的一个构建小组的基本要求。需要专门指出的一点是,各小组由于在一段时间 之后会产生变化,当组间不能符合“同质”的时候,应适时调整。 评价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科学。经调查发现,各地小组活动的评价都是经过了 由课内向课外的发展,也就是一开始对各小组的评价仅限于课堂表现,后逐渐延 伸到作业完成、生活习惯、日常规范等。对此,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总
的原则是小组能掌控的才能纳入小组评价内容之中不能把那些和小组活动不相 干的校园甚至校外的学生个体生活都纳入小组评价之中 评价对象既面对小组,又要落实到学生个人。比如我校在课堂中对小组的评 价,哪个小组活动进行得好,首先要明确是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然后 明确给本小组加多少分数。这样既激励了具体同学,又激励了小组整体。需要特 别强调的是,不仅要关注到优秀生的出色表现,更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进步 评价既要注重课堂知识又要注重整体规范。评价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两 个方面,比如某同学展示过程中尽管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没有完成目标,但是 落落大方,语言得体,也要进行肯定。 评价方式、激励手段要多样。要专门硏究赞赏鼓励语言的适切性,对教师也 要不断培训,评价方式要对准学生的兴奋点。激励小组的手段要精神物质齐头并 进,橱窗展示合影、颁发奖状、奖杯、奖品、网站展示、公开表扬,等等,动用 一切校园资源让学生时时处处感觉到小组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喜悦。 小组活动评价机制是小组保持长期活力的关键,是小组活动的推动力,是小 组活动得以生存发展的源泉,要作为小组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作者系河北省 威县赵庄人才学校校长) 【教师体会】 给学生一块责任田他们会还你一个秋天 ■王晓莉 现在我们的课堂里,学生都是6人或8人围桌而坐,教师的黑板变成了6-8 块组板,学生时而在组板前娓娓展讲,时而在组板上写下并不很漂亮的板书,我 把这里称为学生的合作责任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改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得到 有效落实后,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学生的眼睛“亮”了。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和 身体疲劳,被动接受泯灭了孩子求知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合作学习建立在自主 学习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在与他人的协商、交流、合作中找回了自尊, 体验到了获得知识的幸福快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交需要、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成长发展较高层次动机,这一需要的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 展的境界和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方式多起来,兴趣高起来了,眼晴亮起 来了 学生的大脑“活”了。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大多是直接的正确答案 合作学习中,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这个过程不一定是一帆风顺, 可正是在走进误区、寻找出路的迂回过程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当一个潜能生展讲成功了一道并不很难的习题,当一名优秀生展讲
的原则是小组能掌控的才能纳入小组评价内容之中,不能把那些和小组活动不相 干的校园甚至校外的学生个体生活都纳入小组评价之中。 评价对象既面对小组,又要落实到学生个人。比如我校在课堂中对小组的评 价,哪个小组活动进行得好,首先要明确是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然后 明确给本小组加多少分数。这样既激励了具体同学,又激励了小组整体。需要特 别强调的是,不仅要关注到优秀生的出色表现,更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进步。 评价既要注重课堂知识又要注重整体规范。评价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两 个方面,比如某同学展示过程中尽管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没有完成目标,但是 落落大方,语言得体,也要进行肯定。 评价方式、激励手段要多样。要专门研究赞赏鼓励语言的适切性,对教师也 要不断培训,评价方式要对准学生的兴奋点。激励小组的手段要精神物质齐头并 进,橱窗展示合影、颁发奖状、奖杯、奖品、网站展示、公开表扬,等等,动用 一切校园资源让学生时时处处感觉到小组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喜悦。 小组活动评价机制是小组保持长期活力的关键,是小组活动的推动力,是小 组活动得以生存发展的源泉,要作为小组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作者系河北省 威县赵庄人才学校校长) 【教师体会】 给学生一块责任田他们会还你一个秋天 ■王晓莉 现在我们的课堂里,学生都是 6 人或 8 人围桌而坐,教师的黑板变成了 6-8 块组板,学生时而在组板前娓娓展讲,时而在组板上写下并不很漂亮的板书,我 把这里称为学生的合作责任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改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得到 有效落实后,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学生的眼睛“亮”了。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和 身体疲劳,被动接受泯灭了孩子求知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合作学习建立在自主 学习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在与他人的协商、交流、合作中找回了自尊, 体验到了获得知识的幸福快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交需要、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成长发展较高层次动机,这一需要的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 展的境界和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方式多起来,兴趣高起来了,眼睛亮起 来了。 学生的大脑“活”了。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大多是直接的正确答案, 合作学习中,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这个过程不一定是一帆风顺, 可正是在走进误区、寻找出路的迂回过程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当一个潜能生展讲成功了一道并不很难的习题,当一名优秀生展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