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总成绩占总成绩占总成绩的占总成绩的占总成绩的的40%。采的40%。采40%。采取闭40%。采取闭40%。采取闭取闭卷考取闭卷考考卷考试,成卷考试,成卷考试,成绩试,成绩采试,成绩采核期末绩采用百分绩采用百分采用百分制,用百分制,用百分制,8考试制,卷面"成制,卷面成点卷面"成绩卷面"成绩卷面成绩总绩总分100绩总分100分100分,得总分100总分1004:分,得分分,得分分70-79分。分,得分分,得分90-100分。80-89分。60-69分。0-59分。延时完成,延时完成按时完成,按时完成,按时完成,考作业60%以上或未完成,90%以上概80%以上概70%以上概核和概念清晰,50%以上概念清晰,方念清晰,方念清晰,方案5阶段方案基本念清晰,方点案正确,结案正确,结较正确,结论测试正确,结论案及结论1:论有效。论有效。基本有效。基本有效。错误。2次缺课,3次缺课以按时全到按时全到上和多次偶有迟到,较较少回答考课,积极回课,较积极积极回答教教师提问,迟到,较少核课堂答教师提回答教师提师提问,积极较少与老回答教师10互动问、积极互问、积极互点互动,回答基师互动,回提问,回答动,回答正动,回答较2:本正确。答基本正有较大缺确。正确。确。陷。阅读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文献较不足,问题很少,问题课程目多,问题分多,问题分多,问题分析分析简单,分析错误,考标3析深入,内析较深入,略简单,内容内容层次内容层次核专题容层次分内容层次较层次基本分基本分明,不清晰,叙2讨论明,叙述清分明,叙述明,叙述基本点叙述基本述不清楚,楚,分析的清楚,分析清楚,分析的清楚,分析3:分析的方方法与结论的方法与结方法与结论的方法与法与结论正确。论正确。基本正确。结论基本错误。占总成绩占总成绩占总成绩的占总成绩的的40%。采占总成绩的的40%。采40%。采取闭40%。采取闭40%。采取闭取闭卷考取闭卷考考卷考试,成卷考试,成卷考试,成绩试,成绩采试,成绩采期末核绩采用百分绩采用百分采用百分制,用百分制,用百分制,8考试制,卷面“成制,卷面"成点卷面成绩总卷面”成绩卷面"成绩绩总分100绩总分100分100分,得总分100总分1004:分,得分分,得分分70-79分。分,得分分,得分90-100分。80-89分。60-69分。0-59分。28
28 考核点4: 期 末 考试 8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 绩采用百分 制,卷面"成 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90-100 分。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 绩采用百分 制,卷面"成 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80-89 分。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绩 采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总 分 100 分,得 分 70-79 分。 占 总 成 绩 的 40%。采 取 闭 卷 考 试,成绩采 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60-69 分。 占 总 成 绩 的 40%。采 取 闭 卷 考 试,成绩采 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0-59 分。 课程目 标 3 考核点1: 作 业 和阶 段 测试 5 按时完成, 9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 案正确,结 论有效。 按时完成, 8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 案正确,结 论有效。 按时完成, 7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案 较正确,结论 基本有效。 延时完成, 60% 以 上 概念清晰, 方 案 基 本 正确,结论 基本有效。 延 时 完 成 或未完成, 50%以上概 念清晰,方 案 及 结 论 错误。 考核点2: 课 堂 互动 10 按 时 全 到 课,积极回 答 教 师 提 问、积极互 动,回答正 确。 按 时 全 到 课,较积极 回答教师提 问、积极互 动,回答较 正确。 偶有迟到,较 积极回答教 师提问,积极 互动,回答基 本正确。 2 次缺课, 较 少 回 答 教师提问, 较 少 与 老 师互动,回 答 基 本 正 确。 3 次缺课以 上 和 多 次 迟到,较少 回 答 教 师 提问,回答 有 较 大 缺 陷。 考核点3: 专 题 讨论 2 阅 读 文 献 多,问题分 析深入,内 容 层 次 分 明,叙述清 楚,分析的 方法与结论 正确。 阅 读 文 献 多,问题分 析较深入, 内容层次较 分明,叙述 清楚,分析 的方法与结 论正确。 阅读文献较 多,问题分析 略简单,内容 层次基本分 明,叙述基本 清楚,分析的 方法与结论 基本正确。 阅 读 文 献 不足,问题 分析简单, 内 容 层 次 基本分明, 叙 述 基 本 清楚,分析 的 方 法 与 结 论 基 本 正确。 阅 读 文 献 很少,问题 分析错误, 内 容 层 次 不清晰,叙 述不清楚, 分 析 的 方 法 与 结 论 错误。 考核点4: 期 末 考试 8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 绩采用百分 制,卷面"成 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90-100 分。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 绩采用百分 制,卷面"成 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80-89 分。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绩 采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总 分 100 分,得 分 70-79 分。 占 总 成 绩 的 40%。采 取 闭 卷 考 试,成绩采 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60-69 分。 占 总 成 绩 的 40%。采 取 闭 卷 考 试,成绩采 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0-59 分
延时完成,延时完成按时完成,按时完成,按时完成,考作业60%以上或未完成,90%以上概80%以上概70%以上概核和概念清晰,50%以上概念清晰,方念清晰,方念清晰,方案5阶段方案基本念清晰,方点案正确,结案正确,结较正确,结论测试正确,结论案及结论论有效。论有效。基本有效。1:基本有效。错误。按时全到按时全到2次缺课,3次缺课以偶有迟到,较粥课,积极回课,较积极较少回答上和多次积极回答教核课堂答教师提回答教师提教师提问,迟到,较少师提问,积极2互动问、积极互问、积极互较少与老回答教师点互动,回答基课程目动,回答正动,回答较师互动,回提问,回答本正确。2:确。正确。答基本正有较大缺标4占总成绩占总成绩占总成绩的占总成绩的的40%。采占总成绩的的40%。采40%。采取闭40%。采取闭40%。采取闭取闭卷考取闭卷考考卷考试,成卷考试,成卷考试,成绩试,成绩采试,成绩采核期末绩采用百分绩采用百分采用百分制,用百分制,用百分制,8考试制,卷面"成制,卷面成点卷面"成绩卷面"成绩卷面"成绩总绩总分100绩总分100分100分,得总分100总分1003:分,得分分,得分分70-79分。分,得分分,得分90-100分。80-89分。60-69分。0-59分。合计100九、教材与参考资料(一)教材选用1.曾萍、任仲伟、韩正功主编,《工程制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年。(二)参考书目序号编者出版时间教材名称(或版本)出版社廖希亮、赵晓峰《机械制图》2016年1机械工业出版社2钱云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金莹主2011年《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42015年赵彩虹、苏铭《工程制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三)网络资源29
29 课程目 标 4 考 核 点 1: 作 业 和 阶 段 测试 5 按时完成, 9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 案正确,结 论有效。 按时完成, 8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 案正确,结 论有效。 按时完成, 7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案 较正确,结论 基本有效。 延时完成, 60% 以 上 概念清晰, 方 案 基 本 正确,结论 基本有效。 延 时 完 成 或未完成, 50%以上概 念清晰,方 案 及 结 论 错误。 考 核 点 2: 课 堂 互动 2 按 时 全 到 课,积极回 答 教 师 提 问、积极互 动,回答正 确。 按 时 全 到 课,较积极 回答教师提 问、积极互 动,回答较 正确。 偶有迟到,较 积极回答教 师提问,积极 互动,回答基 本正确。 2 次缺课, 较 少 回 答 教师提问, 较 少 与 老 师互动,回 答 基 本 正 3 次缺课以 上 和 多 次 迟到,较少 回 答 教 师 提问,回答 有 较 大 缺 考 核 点 3: 期 末 考试 8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 绩采用百分 制,卷面"成 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90-100 分。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 绩采用百分 制,卷面"成 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80-89 分。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绩 采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总 分 100 分,得 分 70-79 分。 占 总 成 绩 的 40%。采 取 闭 卷 考 试,成绩采 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60-69 分。 占 总 成 绩 的 40%。采 取 闭 卷 考 试,成绩采 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0-59 分。 合计 100 九、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教材选用 1.曾萍、任仲伟、韩正功主编.《工程制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年。 (二)参考书目 序号 编者 教材名称(或版本)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廖希亮、赵晓峰 《机械制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年 2 钱云峰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3 金莹主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4 赵彩虹、苏铭 《工程制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 年 (三)网络资源
(1)超星平台网址:https:/moocl.chaoxing.com/mooc-ans/mycourse/teachercourse?moocld=214896170&clazzid=84978954&edit=true&v=0&cpi=200974655&pageHeader-0(2)中国大学MOOC学习网址:国防科技大学工程制图基础,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UDT-1449791168?from=searchPage&outVendor-zwmooc_pcssig_十、其他说明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定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由课程所属学院负责解释。审订人:许红霞审批人:严其艳制定人:黄志维时间:2024年8月25日30
30 (1)超星平台网址: https://mooc1.chaoxing.com/mooc-ans/mycourse/teachercourse?moocId=214896170&clazzid =84978954&edit=true&v=0&cpi=200974655&pageHeader=0 (2)中国大学 MOOC 学习网址:国防科技大学 工程制图基础,网址: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UDT-1449791168?from=searchPage&outVendor=zw_ mooc_pcssjg_ 十、其他说明 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定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由课程 所属学院负责解释。 制定人:黄志维 审订人:许红霞 审批人:严其艳 时间: 2024 年 8 月 25 日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名称Basis of Circuit Analysis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课程类别课程编码11007E0021考试考核方式课程性质基础必修课程2.5学分总学时50高等数学I-II、线性代数、42先修课程课堂教学学时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模拟电子技术A、数字电子技术B、信号与系统、8课内实践学时后续课程高频电子线路等机电工程学院开课单位开课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编写依据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二、课程简介《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电路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教育必修课程,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工程性等特点,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基础理论支撑作用。本课程包括的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路定理(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三相电路等。课程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素质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准确牢固的电路理论概念,具备运用电路理论、定律对电路进行等效分析、解析计算能力、简单电路的设计能力、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选用能力,以提高学生运用电路知识,分析、研究、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推理能力,提高工程思想意识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科学创新精神、工程伦理、环保意识。增强民族自信自豪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的大国工匠精神。三、课程目标31
31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基础 Basis of Circuit Analysis 课程编码 11007E0021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基础必修课程 考核方式 考试 总学时 50 学分 2.5 课堂教学学时 42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Ⅰ-Ⅱ、线性代数、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 课内实践学时 8 后续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 A、数字电 子技术 B、信号与系统、 高频电子线路等 开课学期 第 3 学期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编写依据 2024 级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电路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教育必修课程,具 有基础性、应用性、工程性等特点,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基础理论支撑 作用。本课程包括的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 的基本分析方法、电路定理(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电流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三相电路等。课程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 基本素质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准确牢固的电路理论概念,具备运用电路 理论、定律对电路进行等效分析、解析计算能力、简单电路的设计能力、常用元器件的 识别与选用能力,以提高学生运用电路知识,分析、研究、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综合能 力。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推理能力,提高工程思想意识与理论联 系实际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科学创新精神、工程伦理、环保意识。增强民族自信 自豪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的大国工匠精神。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建立准确牢固的电路理论概念,能够运用电路理论、定律对直流电路进行等效分析、解析计算,运用定律定理熟练的分析线性电路的基本特性:能运用时域分析法对一阶动态电路进行计算,把握动态电路激励响应规律:能运用相量法对正弦稳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理解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规律;理解三相交流电的分析理论方法:初步学会各种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其简单的电工测量方法,初步学习一些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布线工艺。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搭建单元电路实验系统,获取实验数据。能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树立工程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目标:《电路分析基础》是一门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素质教学的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根据毕业要求,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专题讨论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等环节,本课程共设置4个教学目标。分别是工程知识、问题分析、开发/设计解决方案、科学研究,对应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要求。课程目标1:具备各类基本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处理和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对电子电路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抽象并建立电路模型,并能对模拟电路中的重要参数进行求解。课程目标2:能够运用元器件和各类基本电路的知识,识别和分析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工程问题的表象与关键元件和模块。课程目标3:能运用电路元件,根据其特性,开发满足设计要求的系统的单元电路和功能模块。课程目标4:能够正确选用实验器件、设备或装置,根据实验方案搭建模拟电子技术单元电路实验系统,安全进行科学实验,获取实验数据。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达到课程学习目标达成途径课堂互动、作业和阶段性测试、课程目标1-具备电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路基础理论、基本期末考试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牢理论和方法基础。课程目标2-能够运用元器件和各类基本电路的知识,识别和分课堂互动、专题讨论、作业和阶析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工程问题的表象与关键元件和模块,段性测试、期末考试课程目标3-能运用电路元件,根据其特性,开发满足设计要求课堂互动、专题讨论、作业和阶段性测试、期末考试的系统的单元电路和功能模块。32
32 总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建立准确牢固的电路理论概念,能够运用电 路理论、定律对直流电路进行等效分析、解析计算,运用定律定理熟练的分析线性电路 的基本特性;能运用时域分析法对一阶动态电路进行计算,把握动态电路激励响应规律; 能运用相量法对正弦稳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理解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规律;理解三相 交流电的分析理论方法;初步学会各种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其简单的电工测量 方法,初步学习一些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布线工艺。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搭建单元电路 实验系统,获取实验数据。能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树立工程意 识和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目标:《电路分析基础》是一门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素质 教学的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根据毕业要求,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实 验教学、专题讨论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等环节,本课程共设置 4 个教学目标。分别是工程 知识、问题分析、开发/设计解决方案、科学研究,对应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要求。 课程目标 1: 具备各类基本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处理和 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对电子电路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抽象 并建立电路模型,并能对模拟电路中的重要参数进行求解。 课程目标 2:能够运用元器件和各类基本电路的知识,识别和分析电子信息工程领 域中工程问题的表象与关键元件和模块。 课程目标 3: 能运用电路元件,根据其特性,开发满足设计要求的系统的单元电路 和功能模块。 课程目标 4:能够正确选用实验器件、设备或装置,根据实验方案搭建模拟电子技 术单元电路实验系统,安全进行科学实验,获取实验数据。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达到: 课程学习目标 达成途径 课程目标 1-具备电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路基础理论、基本 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牢理论和方法基础。 课堂互动、作业和阶段性测试、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2-能够运用元器件和各类基本电路的知识,识别和分 析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工程问题的表象与关键元件和模块。 课堂互动、专题讨论、作业和阶 段性测试、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3-能运用电路元件,根据其特性,开发满足设计要求 的系统的单元电路和功能模块。 课堂互动、专题讨论、作业和阶 段性测试、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