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思政元素/序学的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思政案例号时程目(简述)标1)知道图纸幅面及格式的规定、比例的规定;掌握各种知道技术图线的型式、对画图技主要用途及其教学重点:掌握术的促进1)行动导向教画法、标注尺各种图线的型作用,以前学法;2)启发寸的基本规式、主要用途及图纸只能式教学法:3)目标1制图的基则、尺寸的组其画法、标注尺通过手绘,任务驱动教学1目标4本知识成、常用尺寸寸的基本规则、法。现在可以的标注方法。尺寸的组成、常通过计算用尺寸的标注方2)掌握线段连机实现绘接的作图原理法。制和方法,简单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以及作图步骤。1)知道各类线型在平面图形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绘制方2)掌握平面图讲授三投法。形的绘制方法。影面体时,1)行动导向教知道三投影面教学难点:掌握能引入不学法;2)启发目标1体系。绘制平面三视图的投影同角度看式教学法:3)目标22图形规律及方位对待问题,问任务驱动教学3)理解正投影目标4法。的基本原理和应关系。掌握题会有不一样。作图方法:掌握点、线、面的投三视图的投影影规律和作图规律及方位对方法应关系。4)掌握点、线、23
23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 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 思政案例 (简述) 教学方法 对应 的课 程目 标 1 制图的基 本知识 1)知道图纸幅 面及格式的规 定、比例的规 定;掌握各种 图线的型式、 主要用途及其 画法、标注尺 寸 的 基 本 规 则、尺寸的组 成、常用尺寸 的标注方法。 2)掌握线段连 接的作图原理 和方法,简单 平面图形的尺 寸和线段分析 以 及 作 图 步 骤。 3 教学重点:掌握 各 种 图 线 的 型 式、主要用途及 其画法、标注尺 寸的基本规则、 尺寸的组成、常 用尺寸的标注方 法。 知 道 技 术 对 画 图 技 术 的 促 进 作用,以前 图 纸 只 能 通过手绘, 现 在 可 以 通 过 计 算 机 实 现 绘 制 1)行动导向教 学法;2)启发 式教学法;3) 任务驱动教学 法。 目标 1 目标 4 2 绘制平面 图形 1)知道各类线 型 在 平 面 图 形 中的作用。 2)掌握平面图 形的绘制方法。 知 道 三 投 影 面 体系。 3)理解正投影 的 基 本 原 理 和 作图方法;掌握 三 视 图 的 投 影 规 律 及 方 位 对 应关系。 4)掌握点、线、 3 教学重点:平面 图形的绘制方 法。 教学难点:掌握 三视图的投影 规律及方位对 应关系。掌握 点、线、面的投 影规律和作图 方法 讲 授 三 投 影面体时, 能 引 入 不 同 角 度 看 待问题,问 题 会 有 不 一样。 1)行动导向教 学法;2)启发 式教学法;3) 任务驱动教学 法。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4
面的投影规律和作图方法。5)理解基本体的投影特性。6)掌握基本体的投影图画法及其表面取点。理解基本体的投影特性。7)掌握基本体的投影图画法及其表面取点。1)掌握机件视图的种类、适用场合、标注。2)掌握剖视图的概念、种类、教学重点:掌握让学生理切方法及常1)行动导向教机件视图的种解看待问学法;2)启发用的剖切面,合题要有全类、适用场合、目标1式教学法:3)机件形状理表达不同形局观,从细目标2标注。3任务驱动教学的表达状结构的机件节发现问法。教学难点:掌握题。的能力。机件断面图的概3)掌握机件断念、种类、标注。面图的概念、种类、标注。4)知道局部放大图的概念、标注。1)知道螺纹的教学重点:掌握螺纹及螺1)行动导向教形成原理、结螺纹连接件的种纹紧固学法:2)启发让学生知类、标记、规格,构、要素、分类、式教学法:3)件、键连道一颗螺螺纹连接件的画螺纹画法和标目标1任务驱动教学丝钉在整接、销连34记。法。。目标2法:4)比较教个机器中接、齿轮、学法。2)掌握螺纹连教学难点:掌握的重要性弹簧、滚接件的种类、标直齿圆柱齿轮的动轴承记、规格,螺纹基本参数及主要24
24 面 的 投 影 规 律 和作图方法。 5)理解基本体 的投影特性。 6)掌握基本体 的 投 影 图 画 法 及其表面取点。 理 解 基 本 体 的 投影特性。 7)掌握基本体 的 投 影 图 画 法 及其表面取点。 3 机件形状 的表达 1)掌握机件视 图的种类、适用 场合、标注。 2)掌握剖视图 的概念、种类、 剖 切 方 法 及 常 用的剖切面,合 理 表 达 不 同 形 状 结 构 的 机 件 的能力。 3)掌握机件断 面图的概念、种 类、标注。 4)知道局部放 大图的概念、标 注。 4 教学重点:掌握 机 件 视 图 的 种 类、适用场合、 标注。 教学难点:掌握 机件断面图的概 念、种类、标注。 让 学 生 理 解 看 待 问 题 要 有 全 局观,从细 节 发 现 问 题。 1)行动导向教 学法;2)启发 式教学法;3) 任务驱动教学 法。 目标 1 目标 2 4 螺纹及螺 纹 紧 固 件、键连 接、销连 接、齿轮、 弹簧、滚 动轴承 1)知道螺纹的 形 成 原 理 、 结 构、要素、分类、 螺 纹 画 法 和 标 记。 2)掌握螺纹连 接件的种类、标 记、规格,螺纹 3 教学重点:掌握 螺纹连接件的种 类、标记、规格, 螺纹连接件的画 法。 教学难点:掌握 直齿圆柱齿轮的 基本参数及主要 让 学 生 知 道 一 颗 螺 丝 钉 在 整 个 机 器 中 的重要性 1)行动导向教 学法;2)启发 式教学法;3) 任务驱动教学 法;4)比较教 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尺寸计算,直齿连接件的画法。圆柱齿轮的规定3)知道键、销画法。连接的作用:掌握键、销的种类、标记、规格及连接画法。4)知道齿轮的作用、种类,斜齿轮、圆锥齿轮、蜗杆蜗轮的基本知识。5)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计算,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6)知道弹簧的作用、种类。7)掌握螺旋压缩弹簧的参数计算、规定画法,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代号、标记、简化画法。1)知道零件图零件图的的作用和内容。1)行动导向教有些时候教学重点:知道作用和内2)掌握合理选学法;2)启发面对面,有零件图的作用和式教学法:3)容、零件择零件图中主图纸的交目标2内容。任务驱动教学流会更好,视图的选视图和其他视目标35教学难点:掌握法;4)专题讨教会学生择,常见图的依据。目标4论式教学法。零件表达方案的做比说更零件的表3)掌握零件表加重要。选择方法。达分析达方案的选择方法。25
25 连接件的画法。 3)知道键、销 连接的作用;掌 握 键 、 销 的 种 类、标记、规格 及连接画法。 4)知道齿轮的 作用、种类,斜 齿 轮 、 圆 锥 齿 轮、蜗杆蜗轮的 基本知识。5) 掌 握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的 基 本 参 数 及 主 要 尺 寸 计算,直齿圆柱 齿 轮 的 规 定 画 法。 6)知道弹簧的 作用、种类。 7)掌握螺旋压 缩 弹 簧 的 参 数 计 算 、 规 定 画 法,滚动轴承的 结构、类型、代 号、标记、简化 画法。 尺寸计算,直齿 圆柱齿轮的规定 画法。 5 零件图的 作用和内 容、零件 视图的选 择,常见 零件的表 达分析 1)知道零件图 的作用和内容。 2)掌握合理选 择 零 件 图 中 主 视 图 和 其 他 视 图的依据。 3)掌握零件表 达 方 案 的 选 择 方法。 3 教学重点:知道 零件图的作用和 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 零件表达方案的 选择方法。 有 些 时 候 面对面,有 图 纸 的 交 流会更好, 教 会 学 生 做 比 说 更 加重要。 1)行动导向教 学法;2)启发 式教学法;3) 任务驱动教学 法;4)专题讨 论式教学法。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教学重点:1)计让知道国算共射、共集、内外工业1)掌握尺寸标设计技术共基三种组态放注的基本要差距,让学大电路的静态工1)行动导向教零件图中求。生能够珍作点。学法:2)启发惜无数前的尺标2)理解技术要式教学法:3)1)用小信号模目标2辈负重前注,零件求的基本概6A任务驱动教学行给我们目标3型分析法计算放图上的技念。掌握在零法:4)专题讨奠定的基大电路的动态性论式教学法。术要求件图上标注技石,激发学能指标。术要求的方生科技报教学难点:识别国的志向。法。放大电路的失真科学精神。类型。总计20一七、考核形式与成绩评定(一)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及比例(%)课程目标成绩比例(%)作业和期末课堂专题试卷分实验互动讨论考试值阶段测试课程目标15530020500课程目标252d1502030课程目标31028202550课程目标4520081520合计20320444100100(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考课程考核分核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值目标方式点(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0-59 分)按时完成,按时完成,按时完成,延时完成,延时完成考作业90%以上概80%以上概70%以上概60%以上或未完成,核和课程目念清晰,方念清晰,方念清晰,方案概念清晰,50%以上概5阶段标1点案正确,结案正确,结较正确,结论方案基本念清晰,方测试论有效。基本有效。1:论有效。正确,结论案及结论26
26 6 零件图中 的 尺 标 注,零件 图上的技 术要求 1)掌握尺寸标 注 的 基 本 要 求。 2)理解技术要 求 的 基 本 概 念。掌握在零 件图上标注技 术 要 求 的 方 法。 4 教学重点:1)计 算共射、共集、 共基三种组态放 大电路的静态工 作点。 1)用小信号模 型分析法计算放 大电路的动态性 能指标。 教学难点:识别 放大电路的失真 类型。 让 知 道 国 内 外 工 业 设 计 技 术 差距,让学 生 能 够 珍 惜 无 数 前 辈 负 重 前 行 给 我 们 奠 定 的 基 石,激发学 生 科 技 报 国的志向。 科学精神。 1)行动导向教 学法;2)启发 式教学法;3) 任务驱动教学 法;4)专题讨 论式教学法。 目标 2 目标 3 总计 20 —— 七、考核形式与成绩评定 (一)评价方式 (二)评价标准 课程 目标 考 核 点 考核 方式 分 值 评价标准 优秀 (90-100 分) 良好 (80-89 分) 中等 (70-79 分) 及格 (60-69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程目 标 1 考 核 点 1: 作 业 和 阶 段 测试 5 按时完成, 9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 案正确,结 论有效。 按时完成, 8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 案正确,结 论有效。 按时完成, 7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案 较正确,结论 基本有效。 延时完成, 60% 以 上 概念清晰, 方 案 基 本 正确,结论 延 时 完 成 或未完成, 50%以上概 念清晰,方 案 及 结 论 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及比例(%) 作业和 成绩比例(%) 阶段测试 课堂 互动 实验 专题 讨论 期末 考试 试卷分 值 课程目标 1 5 5 0 0 20 50 30 课程目标 2 5 15 0 2 8 20 30 课程目标 3 5 10 0 2 8 20 25 课程目标 4 5 2 0 0 8 20 15 合计 20 32 0 4 44 100 100
基本有效。错误。3次缺课以2次缺课,按时全到按时全到较少回答上和多次偶有迟到,较考课,积极回课,较积极迟到,较少积极回答教教师提问,核课堂答教师提回答教师提师提问,积极较少与老回答教师5互动问、积极互问、积极互点师互动,回互动,回答基提问,回答动,回答正动,回答较本正确。答基本正有较大缺2:确。正确。确。陷。占总成绩占总成绩占总成绩的占总成绩的占总成绩的的40%。采的40%。采40%。采取闭40%。采取闭取闭卷考取闭卷考40%。采取闭考卷考试,成卷考试,成卷考试,成绩试,成绩采试,成绩采期末绩采用百分核绩采用百分采用百分制,用百分制,用百分制,20制,卷面"成考试制,卷面"成点卷面"成绩总卷面"成绩卷面成绩绩总分100绩总分1003:分100分,得总分100总分100分,得分分,得分分70-79分。分,得分分,得分80-89分。90-100分。60-69分。0-59分。延时完成,延时完成按时完成,按时完成,按时完成,考作业60%以上或未完成,70%以上概90%以上概80%以上概核和概念清晰,50%以上概念清晰,方念清晰,方案念清晰,方5阶段念清晰,方方案基本点案正确,结案正确,结较正确,结论测试正确,结论案及结论论有效。论有效。基本有效。1:基本有效。错误。2次缺课,3次缺课以按时全到按时全到偶有迟到,较较少回答上和多次考课,积极回课,较积极积极回答教教师提问,迟到,较少核课堂答教师提回答教师提师提问,积极较少与老回答教师15互动问、积极互问、积极互点师互动,回提问,回答互动,回答基动,回答较课程目动,回答正本正确。答基本正有较大缺2:确。正确。标2确。陷。阅读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文献不足,问题阅读文献较很少,问题多,问题分多,问题分多,问题分析分析简单,分析错误,考析深入,内析较深入,略简单,内容内容层次内容层次核专题容层次分内容层次较层次基本分基本分明,不清晰,叙2明,叙述清分明,叙述叙述基本讨论明,叙述基本点述不清楚,楚,分析的清楚,分析清楚,分析的清楚,分析分析的方3:的方法与结的方法与方法与结论方法与结论法与结论正确。论正确。基本正确。结论基本错误。正确。27
27 基本有效。 错误。 考核点2: 课 堂 互动 5 按 时 全 到 课,积极回 答 教 师 提 问、积极互 动,回答正 确。 按 时 全 到 课,较积极 回答教师提 问、积极互 动,回答较 正确。 偶有迟到,较 积极回答教 师提问,积极 互动,回答基 本正确。 2 次缺课, 较 少 回 答 教师提问, 较 少 与 老 师互动,回 答 基 本 正 确。 3 次缺课以 上 和 多 次 迟到,较少 回 答 教 师 提问,回答 有 较 大 缺 陷。 考核点3: 期 末 考试 20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 绩采用百分 制,卷面"成 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90-100 分。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 绩采用百分 制,卷面"成 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80-89 分。 占总成绩的 40%。采取闭 卷考试,成绩 采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总 分 100 分,得 分 70-79 分。 占 总 成 绩 的 40%。采 取 闭 卷 考 试,成绩采 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60-69 分。 占 总 成 绩 的 40%。采 取 闭 卷 考 试,成绩采 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 总 分 100 分 , 得 分 0-59 分。 课程目 标 2 考核点1: 作 业 和阶 段 测试 5 按时完成, 9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 案正确,结 论有效。 按时完成, 8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 案正确,结 论有效。 按时完成, 70% 以 上 概 念清晰,方案 较正确,结论 基本有效。 延时完成, 60% 以 上 概念清晰, 方 案 基 本 正确,结论 基本有效。 延 时 完 成 或未完成, 50%以上概 念清晰,方 案 及 结 论 错误。 考核点2: 课 堂 互动 15 按 时 全 到 课,积极回 答 教 师 提 问、积极互 动,回答正 确。 按 时 全 到 课,较积极 回答教师提 问、积极互 动,回答较 正确。 偶有迟到,较 积极回答教 师提问,积极 互动,回答基 本正确。 2 次缺课, 较 少 回 答 教师提问, 较 少 与 老 师互动,回 答 基 本 正 确。 3 次缺课以 上 和 多 次 迟到,较少 回 答 教 师 提问,回答 有 较 大 缺 陷。 考核点3: 专 题 讨论 2 阅 读 文 献 多,问题分 析深入,内 容 层 次 分 明,叙述清 楚,分析的 方法与结论 正确。 阅 读 文 献 多,问题分 析较深入, 内容层次较 分明,叙述 清楚,分析 的方法与结 论正确。 阅读文献较 多,问题分析 略简单,内容 层次基本分 明,叙述基本 清楚,分析的 方法与结论 基本正确。 阅 读 文 献 不足,问题 分析简单, 内 容 层 次 基本分明, 叙 述 基 本 清楚,分析 的 方 法 与 结 论 基 本 正确。 阅 读 文 献 很少,问题 分析错误, 内 容 层 次 不清晰,叙 述不清楚, 分 析 的 方 法 与 结 论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