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形,粒色)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①观察现象(实验)X1p黄色绿色皱粒圆粒F1黄色圆粒I?F2绿色黄色绿色黄色表现型圆粒圆粒皱粒皱粒10132个体数:3151083193比值:美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粒形 ,粒色) ①观察现象(实验) 黄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P F1 黄色圆粒 × 绿色 皱粒 F2 黄色 圆粒 黄色 皱粒 绿色 圆粒 × 表现型 比值: 9 : 3 : 3 : 1 个体数:315 108 101 32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分析问题: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PX315+108=423黄色缓圆粒种子粒形圆粒皱粒种子101+32=133F1黄色圆粒圆粒:皱粒~3:1?315+101=416F2黄色种子粒色绿色黄色黄色绿色绿色种子表现型108+32=140圆粒圆粒皱粒皱粒3:1黄色:绿色~32108101个体数:315比值:391: 3: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②分析问题:对每一对相对性状 单独进行分析 粒形{圆粒种子 皱粒种子 315+108=423 101+32=133 圆粒∶皱粒≈ 3∶1 粒色{ 黄色种子 绿色种子 315+101=416 108+32=140 黄色∶绿色≈ 3∶1 × 黄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P F1 黄色圆粒 绿色 皱粒 个体数:315 108 101 32 比值: 9 : 3 : 3 : 1 F2 黄色 圆粒 黄色 皱粒 绿色 圆粒 × 表现型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仍然遵循着分离定律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皱粒):(黄色:绿色)*(圆粒:一(3:1) * (3: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仍然遵循着_ 分离定律 。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 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 (黄色:绿色)*(圆粒:皱粒)= (3:1)*(3:1)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9∶3∶3∶1
(粒形R r)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粒色Yy)PX2. 种性状YYRRyyrr由_2 对绿色皱粒黄色圆粒遗传因子控制配子只有一配子YR半遗传因子。受精F,在产生配子时,YyRrF1每对遗传因子彼黄色圆粒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YRF,配子自由组合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粒形R r) (粒色Y y) P 配子 F1 F1配子 YYRR yyrr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YR yr YyRr 黄色圆粒 YR Yr yR yr _种性状 由_对 遗传因子控制 2 2 配子只有一 半遗传因子。 F1在产生配子时, 每对遗传因子彼 此分离,不同对 的遗传因子可以 自由组合
F1配子(1)结果分析YrYRyRyr双显性(Y_R_):黄圆占9/16怡书处YR4YyR1YYRRYyRR2YYRrr棋盘法常带道yR黄皱占3/161YYrr2YyrrJ(Y_rr)单显性,Yr绿圆占3/161yyRR2yyRr(yyR)装yr双隐性:绿皱占1/16性状表现:9:3:3:1lyy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F1配子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性状表现:9:3:3:1 棋 盘 法 (1)结果分析 双显性(Y-R-):黄圆占9/16 1YYRR2YyRR 2YYRr 4YyR r 单显性 1YYrr 2Yyrr 1yyRR 2yyRr 黄皱占3/16 (Y-rr) 绿圆占3/16 (yyR-) 双隐性:绿皱占1/16 1yy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