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11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 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 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恕(sh) 涟漪(yi) 根深蒂固(ti) B.炽痛(chi) 朔方(shuo) 锲而不舍(qie) C.阔绰(chuo) 诘责(j) 即物起兴(xing) D.颔首(han) 不逊(xn) 广袤无垠(mdo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文学如茶,越品越如;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 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醇厚幽香清冽 B.清冽 醇厚 幽香 C.醇厚清冽幽香 D.清冽幽香醇厚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 便成了空壳! B.“泥人张”彩塑用色明快,用料讲究,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传神,达到了形神 兼备的艺术境界 C.《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敏
机密★启用前 2011 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 1 页至第 4 页,第Ⅱ卷为第 5 页至第 8 页。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 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 11 题,共 29 分。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9 分。1~4 小题,每题 2 分;5~11 小题,每题 3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恕.(shù) 涟漪.(yī) 根深蒂.固(tì) B.炽.痛(chì) 朔.方(shuò) 锲.而不舍(qiè) C.阔绰.(chuò) 诘.责(jí) 即物起兴.(xìng) D.颔.首(hán) 不逊.(xùn) 广袤.无垠(mào)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 ;文学如茶,越品越如 ;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 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醇厚 幽香 清冽 B.清冽 醇厚 幽香 C.醇厚 清冽 幽香 D.清冽 幽香 醇厚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 便成了空壳! B.“泥人张”彩塑用色明快,用料讲究,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传神,达到了形神 兼备的艺术境界。 C.《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
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D.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我们发现这片戈壁深处的原始胡杨林次第呈现出深褐、暗红、灰 黄、浅绿的颜色。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饮酒(其五)》) “心远地自偏”表明因为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愁云”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由写愁云的惨淡引出下面的送别场景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年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阅读《苏州园林》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 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 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 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 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 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 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 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景。 6.下面不能体现“美术画”特点的一项是 A.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B.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在哪个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D.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我们发现这片戈壁深处的原始胡杨林次第呈现出深褐、暗红、灰 黄、浅绿的颜色。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饮酒(其五)》) “心远地自偏”表明因为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愁云”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由写愁云的惨淡引出下面的送别场景。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年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阅读《苏州园林》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 6~8 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 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 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 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 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 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 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 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下面不能..体现“美术画”特点的一项是 A.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B.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在哪个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C.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7.下面对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B.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C.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宫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 D.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是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两个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B.选文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目的是说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C.苏州园林的景物布置,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的效果 D.“一般”“绝大部分”“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 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需改为走之旁)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 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 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 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 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 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 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昊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 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B.等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 C.扶苏以数谏故 数:屡次
C.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D.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7.下面对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B.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C.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宫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 D.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选文是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两个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B.选文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目的是说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C.苏州园林的景物布置,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的效果。 D.“一般”“绝大部分”“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 9~11 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 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需改为走之旁)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 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 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 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 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 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 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 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B.等.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 C.扶苏以数.谏故 数:屡次
D.陈胜王 王:称王 10.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1l.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机密★启用前 2011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4题,共91分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5)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令人深深陶醉。“长风破浪会有时, 是李 白的万丈豪情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慷慨悲歌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意气昂扬的壮志;“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是李清照深重哀婉的愁思。(2分) 、(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 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 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③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 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D.陈胜王. 王:称王 10.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机密★启用前 2011 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14 题,共 91 分。 二、(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 分) (1)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5)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令人深深陶醉。“长风破浪会有时, (1) ”是李 白的万丈豪情;“ (2)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慷慨悲歌;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意气昂扬的壮志;“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是李清照深重哀婉的愁思。(2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4~16 题。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 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 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 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 ③蕺(j1)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 重:看重,推崇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2)姥初有愠色 愠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译文 16.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3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花开的声音》一文,回答17~20题。 花开的声音 陈文和 花开也有声音么? 夏季的晩上,我在住家的阳台上,就捕捉到昙花开放的声音。那棵昙花的花苞早在 两三天前就显露出了雏形,这个“雏形”的花苞越来越大,在枝头垂首有如纺锤。那一夜, 我估摸它会开放的,便在阳台彻夜守护着,耐心地等待,等待。近午夜十一时,那美好的时 刻终于在焦灼的期待中来到了。它的花苞慢慢地鼓胀起来,好像原先干瘪的汽球-下孑灌进 了风,紧接着,我便听到声“噗”的响动,那是我昐望已久的昙花开放的声音。只见那由 许多纤长洁白的花瓣组成的花蕊,快速、灿然地开放了。痴迷间,眼前仿佛跳出了一个长袖 善舞的倩女,只一刹那,便羞煞了夭际那≯轮夏月,那美旳光焰,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峡 谷为之闪闪发亮。 除了昙花,我还真切地听到茶花开放的声音。茶花的开放可不是那种“急性子”,早在 夏季时,它的蓓蕾就在枝叶间开始孕育,开头只有一粒米那般大小,和叶芽的形状几乎难以 分辨,过了好几天,它的雏形才微微显露岀来,又再好几天,它那结实的体态和叶芽松动的 体态才泾渭分明。茶花花苞的长大,是—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个长途旅者,走过了夏天, 又走过了秋天,到了冬季,那一头尖的椭圆花苞,那花瓣如鳞片重重包裹的花苞,才终于展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 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 重:看重,推崇。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尝: (2)姥初有愠.色 愠: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译文: 16.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3 分)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花开的声音》一文,回答 17~20 题。 花开的声音 陈文和 花开也有声音么? 一个夏季的晚上,我在住家的阳台上,就捕捉到昙花开放的声音。那棵昙花的花苞早在 两三天前就显露出了雏形,这个“雏形”的花苞越来越大,在枝头垂首有如纺锤。那一夜, 我估摸它会开放的,便在阳台彻夜守护着,耐心地等待,等待。近午夜十一时,那美好的时 刻终于在焦灼的期待中来到了。它的花苞慢慢地鼓胀起来,好像原先干瘪的汽球一下子灌进 了风,紧接着,我便听到一声“噗”的响动,那是我盼望已久的昙花开放的声音。只见那由 许多纤长洁白的花瓣组成的花蕊,快速、灿然地开放了。痴迷间,眼前仿佛跳出了一个长袖 善舞的倩女,只一刹那,便羞煞了天际那半轮夏月,那美的光焰,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峡 谷为之闪闪发亮。 除了昙花,我还真切地听到茶花开放的声音。茶花的开放可不是那种“急性子”,早在 夏季时,它的蓓蕾就在枝叶间开始孕育,开头只有一粒米那般大小,和叶芽的形状几乎难以 分辨,过了好几天,它的雏形才微微显露出来,又再好几天,它那结实的体态和叶芽松动的 体态才泾渭分明。茶花花苞的长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个长途旅者,走过了夏天, 又走过了秋天,到了冬季,那一头尖的椭圆花苞,那花瓣如鳞片重重包裹的花苞,才终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