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矿石的工艺性质 为了有效而经济地进行矿产资源的加工及综合利用,必须了解矿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了 解矿石中有用与有害组分的赋存状态,矿物的工艺粒度,矿物的嵌布特性与嵌镶关系,以及矿物间 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等矿石的工艺特性,才能正确地确定矿石的加工和综合利用和工艺流 程,以便改进加工利用方法和流程,提高效果。这对有效、综合、合理地利用矿产资源,改革工艺 流程,降低矿石技术加工成本,防止环境污染,都具有重大意义 221矿物和组分含量的测算 矿石中有用矿物、有用组分和有害组分的百分含量,对于矿石的经济价值和选、冶方法的选择 都有重要意义。矿石的化学成分一般由化学分析获得,但也可从显微镜下简易地测算获得。而元素 赋存的矿物形式和组成矿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则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测定。对于各级选矿产品,也须 进行显微镜下矿物百分含量的测算,以便检査选矿效果,改进选矿流程和提髙产品质量。 测定原矿石和选矿产品矿物相对含量的方法主要为显微镜下的“体积含量测定法”,其次还有 分离矿物称重法”和“矿物组成元素分析法”等。现将各法简述如下 1显微镜下的“体积含量测定法 本法是根据各矿物在代表性切面上的“面积比”、所截“线段长度比”和所测“点数比”都等 于各矿物的体积含量比这一原理来进行的。然后根据测算的矿物体积比,结合各矿物的比重,计算 出重量比,根据矿物重量比,结合元素(或组分)在各矿物中的百分含量,计算出各元素(或组分) 在矿石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2分离矿物称重法 用磁法、电法、重液法、溶解法或双目镜下的挑选法等将己粉碎的矿石中的各矿物进行分离, 所分选出的单矿物的重量与原样品重量之比,乘以100%即可直接得到该矿物的重量百分含量 3矿物组成元素分析法 当某一元素仅存在于矿石中的某一特定物中(即仅赋存于单一矿物中)时,可利用矿石的化验 资料,即可计算出赋存该元素的矿物的重量百分含量。 222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配分计算 1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 研究元素的赋存状态(存在形式)矿石的综合评价,对选、冶方法的选择和其工艺流程设计, 以及在矿产的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过去,曾有不少矿石,尽管通过化验,知道其中的有用元素含量并不低,甚至超过工业品位, 但由于有用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没有弄清,因而不能被利用,成为呆矿,被长期搁置。假如作 好了赋存状态的研究工作,查明了矿石中全部有用和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就有可能采取切实有效 和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来加以提取,并予以综合利用
2.2 矿石的工艺性质 为了有效而经济地进行矿产资源的加工及综合利用,必须了解矿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了 解矿石中有用与有害组分的赋存状态,矿物的工艺粒度,矿物的嵌布特性与嵌镶关系,以及矿物间 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等矿石的工艺特性,才能正确地确定矿石的加工和综合利用和工艺流 程,以便改进加工利用方法和流程,提高效果。这对有效、综合、合理地利用矿产资源,改革工艺 流程,降低矿石技术加工成本,防止环境污染,都具有重大意义。 2.2.1 矿物和组分含量的测算 矿石中有用矿物、有用组分和有害组分的百分含量,对于矿石的经济价值和选、冶方法的选择 都有重要意义。矿石的化学成分一般由化学分析获得,但也可从显微镜下简易地测算获得。而元素 赋存的矿物形式和组成矿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则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测定。对于各级选矿产品,也须 进行显微镜下矿物百分含量的测算,以便检查选矿效果,改进选矿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测定原矿石和选矿产品矿物相对含量的方法主要为显微镜下的“体积含量测定法”,其次还有 “分离矿物称重法”和“矿物组成元素分析法”等。现将各法简述如下 1.显微镜下的“体积含量测定法” 本法是根据各矿物在代表性切面上的“面积比”、所截“线段长度比”和所测“点数比”都等 于各矿物的体积含量比这一原理来进行的。然后根据测算的矿物体积比,结合各矿物的比重,计算 出重量比,根据矿物重量比,结合元素(或组分)在各矿物中的百分含量,计算出各元素(或组分) 在矿石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2.分离矿物称重法 用磁法、电法、重液法、溶解法或双目镜下的挑选法等将己粉碎的矿石中的各矿物进行分离, 所分选出的单矿物的重量与原样品重量之比,乘以 100%即可直接得到该矿物的重量百分含量。 3.矿物组成元素分析法 当某一元素仅存在于矿石中的某一特定物中(即仅赋存于单一矿物中)时,可利用矿石的化验 资料,即可计算出赋存该元素的矿物的重量百分含量。 2.2.2 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配分计算 1.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 研究元素的赋存状态(存在形式)矿石的综合评价,对选、冶方法的选择和其工艺流程设计, 以及在矿产的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过去,曾有不少矿石,尽管通过化验,知道其中的有用元素含量并不低,甚至超过工业品位, 但由于有用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没有弄清,因而不能被利用,成为呆矿,被长期搁置。假如作 好了赋存状态的研究工作,查明了矿石中全部有用和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就有可能采取切实有效 和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来加以提取,并予以综合利用
矿石中有用和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有如下形式: (1)呈独立矿物形式 目前工业上大量利用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大都是从这类独立矿物中提取出来的。如铁主要是从 铁的独立矿物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中提炼岀来的,铜主要是从铜的独立矿物黄铜矿、 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中提炼出来的等等。有的矿物通常仅能提取一种有用元素,如从赤铁矿 (Fe2O3)中提取Fe;有些矿物则往往从其中能提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用元素,如从方钍石 (ThO2·U3Og)中可以提取U和Th,从黄铜矿中常可提取Cu、S以及Au、Ag。独立矿物可以呈 单质,也可呈化合物,可以呈粒度较大的(晶质或肢体)颗粒,也可呈细小包裹体的形式存在 包裹体系指包裹在他种矿物中的细小矿物颗粒,如闪锌矿中的黄铜矿或黄锡矿包裹体,方铅矿 中的辉银矿包裏体,黄铁矿、黄铜矿或辉锑矿中的自然金包裏体,含钒钛磁铁矿中的钛铁矿、钛铁 晶石或铬尖晶石包裹体等。包裹体本身也是一种独立矿物,只是由于其粒度细小(通常在一般显微 镜下能清楚地看见,但有的超显微包体在一般显微镜下看不见,须扫描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且 含量(对主矿物而言)相对较少而已。若其粒度<10的则一般不能用机械方法分选,而须在冶炼过 程中设法加以回收。例如,黄铜矿中细小的、甚至显微镜也看不见的、呈超显微包裹体状态的自然 金,在目前的选矿技术条件下是无法分选的,只有在电解其治金产品一一粗铜时,于阳极泥中,才 能将这些金加以回收。 由胶体或变胶体矿物构成的矿石(常为风化、沉积成因的矿石),其中经常伴随有其他胶体物 质和吸附离子,因而某些有用、有害组分也会随之混入。如硬锰矿、偏锰酸矿、褐梅铁矿以及由三 氧化二铁胶体失水形成的隐晶质的赤铁矿矿石中,都往往含有一些呈胶体、变胶体状态的矿物(如 蛋白石、玉髓、土状硅铁矿、碳磷灰石等)和呈吸附状态存在的离子(如Co、K、Ca、Ba、Mg 等)。呈胶体或隐晶质变胶体状态存在的矿石,一般不易选别,以这种状态混进的有害成分,一般 也不易用机械方法排除 (2)呈类质同象混入物形式 与载体矿物的离子、原子、分子性质相似的另一些元素的离子、原子、分子,可以呈类质同象 混入物的形式广泛地存在于载体矿物的结晶格架中。在矿石工艺中,有的可作主要成分提取,如铯 榴石中的Cs,含钴黄铁矿中的钴。有的可作为附属成分提取,如闪锌矿中的Cd、Ge、Ga、In,辉 钼矿中的Re,黑钨矿中的Nb、Ta等。某些稀有分散元素,本身不能形成独立矿物,只能以类质 同象混人物的状态分散在其他矿物中,如锂云母、天河石中的Rb等。要提取呈类质同象状态存在 的元素,不能用机械选矿的方法分离,只能首先选取富集它们的载体矿物,即通过选矿方法富集载 体矿物成混合合精矿,然后再在冶炼过程中对它们分别加以回收。 (3)呈吸附形式 某些元素以离子状态被另一些带异性电荷的物质所吸附。外生成因的矿石中有些元素常呈此种
矿石中有用和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有如下形式: (1)呈独立矿物形式 目前工业上大量利用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大都是从这类独立矿物中提取出来的。如铁主要是从 铁的独立矿物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中提炼出来的,铜主要是从铜的独立矿物黄铜矿、 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中提炼出来的等等。有的矿物通常仅能提取一种有用元素,如从赤铁矿 (Fe2O3)中提取 Fe;有些矿物则往往从其中能提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用元素,如从方钍石 (ThO2·U3O8)中可以提取 U 和 Th,从黄铜矿中常可提取 Cu、S 以及 Au、Ag。独立矿物可以呈 单质,也可呈化合物,可以呈粒度较大的(晶质或肢体)颗粒,也可呈细小包裹体的形式存在。 包裹体系指包裹在他种矿物中的细小矿物颗粒,如闪锌矿中的黄铜矿或黄锡矿包裹体,方铅矿 中的辉银矿包裹体,黄铁矿、黄铜矿或辉锑矿中的自然金包裹体,含钒钛磁铁矿中的钛铁矿、钛铁 晶石或铬尖晶石包裹体等。包裹体本身也是一种独立矿物,只是由于其粒度细小(通常在一般显微 镜下能清楚地看见,但有的超显微包体在一般显微镜下看不见,须扫描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且 含量(对主矿物而言)相对较少而已。若其粒度<10 的则一般不能用机械方法分选,而须在冶炼过 程中设法加以回收。例如,黄铜矿中细小的、甚至显微镜也看不见的、呈超显微包裹体状态的自然 金,在目前的选矿技术条件下是无法分选的,只有在电解其治金产品一—粗铜时,于阳极泥中,才 能将这些金加以回收。 由胶体或变胶体矿物构成的矿石(常为风化、沉积成因的矿石),其中经常伴随有其他胶体物 质和吸附离子,因而某些有用、有害组分也会随之混入。如硬锰矿、偏锰酸矿、褐梅铁矿以及由三 氧化二铁胶体失水形成的隐晶质的赤铁矿矿石中,都往往含有一些呈胶体、变胶体状态的矿物(如 蛋白石、玉髓、土状硅铁矿、碳磷灰石等)和呈吸附状态存在的离子(如 Co、K、Ca、 Ba、Mg 等)。呈胶体或隐晶质变胶体状态存在的矿石,一般不易选别,以这种状态混进的有害成分,一般 也不易用机械方法排除。 (2)呈类质同象混入物形式 与载体矿物的离子、原子、分子性质相似的另一些元素的离子、原子、分子,可以呈类质同象 混入物的形式广泛地存在于载体矿物的结晶格架中。在矿石工艺中,有的可作主要成分提取,如铯 榴石中的 Cs,含钴黄铁矿中的钴。有的可作为附属成分提取,如闪锌矿中的 Cd、Ge、Ga、In,辉 钼矿中的 Re,黑钨矿中的 Nb、Ta 等。某些稀有分散元素,本身不能形成独立矿物,只能以类质 同象混人物的状态分散在其他矿物中,如锂云母、天河石中的 Rb 等。要提取呈类质同象状态存在 的元素,不能用机械选矿的方法分离,只能首先选取富集它们的载体矿物,即通过选矿方法富集载 体矿物成混合合精矿,然后再在冶炼过程中对它们分别加以回收。 (3)呈吸附形式 某些元素以离子状态被另一些带异性电荷的物质所吸附。外生成因的矿石中有些元素常呈此种
状态存在,如花岗岩风化壳中粘土矿物所吸附的稀土元素,锰土结核中吸附的钴,碳质页岩中吸附 的铀、钒;绿高岭石中吸附的镍等。呈此种状态存在的有用元素,一般用湿法冶金回收。伴生矿物 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对于矿石工艺也有很大影响,也须在研究赋存状态时予以查明。如某些铁锌矿石, 分为贫锌铁矿石(Zn<0.2%)和铁锌综合矿石(Zn>0.2%)。前者的Zn对铁矿石的冶炼无害,可单 独作铁矿石处理,后者Zn含量大于0.2%,对铁的冶炼有害,须经过选矿处理或烧结挥锌后才能利 用 脉石矿物的种类、数量和存在状态,也对矿石的技术加工奋很大影响。如软的脉石矿物(滑石 绢云母、蛇纹石等)与软的金属矿物(如方铅矿、辉铜矿等)伴生,由于两者都易泥化(在选矿上 把一200目,即小于0.075m皿的颗粒称为矿泥,0.075——0039mm为粗粒矿泥,0.039-—0.019mm 为中粒矿泥,小于0019mm为细粒矿泥),而使两者难于分开。脉石矿物的种类和化学成分,影响 火法冶金中对熔剂的选择,如矿石中含有石英、长石等酸性脉石矿物,则须采用石灰岩、白云岩等 碱性造渣熔剂,反之,如矿石中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碱性脉石矿物,则须在冶炼时加入石英或石 英岩等酸性造渣熔剂。对孔雀石、蓝铜矿等易被稀酸溶解的矿物,采用湿法处理时,若含有大量的 方解石等碳酸盐类脉石矿物时,会大量消耗硫酸。这些都是在研究赋存状态时需要一并加以査明的。 2考查元素赋存状态的基本方法 由于元素在矿石中赋存状态的多样性,因而考査的方法和程序亦随矿石特点和任务要求的不同 而有所不同。现仅将考查元素赋存状态的基本方法简述如下: (1)取矿石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初步了解矿石中有哪些有用和有害元素(须说明,元素的“有 用”和“有害”并非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矿石中该元素的相对含量、赋存状态、工艺性质和技术经 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沉积铁矿石中少量的、赋存于隐晶质磷灰石中的磷对炼铁来 说是有害元素;但磷呈可选的粗晶磷灰石赋存于磁铁矿矿石中、且达一定含量时,则成为有用元素)。 (2)对可供综合利用的有用元素和影响冶炼的有害元素进行化学定量分析和化学物相分析, 以便准确査明元素及各类化合物的百分含量。 (3)将矿石粉碎后进行分选,将分选得到的各矿物或产品作化学定量分析,以便确定有关元 素在各分选部分中的具体含量,以了解其集中与分散的情况。 3对赋存有用元素或有害元素的矿物,进一步用下列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1)显微镜法不透明金属矿物可磨制成光片,在矿相显微镜下进行矿物鉴定。元素以独立 矿物形式存在者,即可确定,若呈类质同象形式,亦可在某些光学、物理和化学性质上有所反映 对于透明矿物则可磨成薄片,在岩石显微镜(包括弗氏台)下进行光学鉴定和研究。 (2)电子显微镜法某些在偏光显微镜下看不见的透明超显微矿物,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 观察研究(不透明矿物置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须先制成透明覆膜)。 (3)扫描电子显微镜法特别是某些细微和超显微的金属矿物,可以直接在扫描电子显微镜
状态存在,如花岗岩风化壳中粘土矿物所吸附的稀土元素,锰土结核中吸附的钴,碳质页岩中吸附 的铀、钒;绿高岭石中吸附的镍等。呈此种状态存在的有用元素,一般用湿法冶金回收。伴生矿物 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对于矿石工艺也有很大影响,也须在研究赋存状态时予以查明。如某些铁锌矿石, 分为贫锌铁矿石(Zn<0.2%)和铁锌综合矿石(Zn>0.2%)。前者的 Zn 对铁矿石的冶炼无害,可单 独作铁矿石处理,后者 Zn 含量大于 0.2%,对铁的冶炼有害,须经过选矿处理或烧结挥锌后才能利 用。 脉石矿物的种类、数量和存在状态,也对矿石的技术加工奋很大影响。如软的脉石矿物(滑石、 绢云母、蛇纹石等)与软的金属矿物(如方铅矿、辉铜矿等)伴生,由于两者都易泥化(在选矿上 把一 200 目,即小于 0.075m 皿的颗粒称为矿泥,0.075——0.039mm 为粗粒矿泥,0.039——0.019mm 为中粒矿泥,小于 0.019mm 为细粒矿泥),而使两者难于分开。脉石矿物的种类和化学成分,影响 火法冶金中对熔剂的选择,如矿石中含有石英、长石等酸性脉石矿物,则须采用石灰岩、白云岩等 碱性造渣熔剂,反之,如矿石中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碱性脉石矿物,则须在冶炼时加入石英或石 英岩等酸性造渣熔剂。对孔雀石、蓝铜矿等易被稀酸溶解的矿物,采用湿法处理时,若含有大量的 方解石等碳酸盐类脉石矿物时,会大量消耗硫酸。这些都是在研究赋存状态时需要一并加以查明的。 2.考查元素赋存状态的基本方法 由于元素在矿石中赋存状态的多样性,因而考查的方法和程序亦随矿石特点和任务要求的不同 而有所不同。现仅将考查元素赋存状态的基本方法简述如下: (1)取矿石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初步了解矿石中有哪些有用和有害元素(须说明,元素的“有 用”和“有害”并非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矿石中该元素的相对含量、赋存状态、工艺性质和技术经 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沉积铁矿石中少量的、赋存于隐晶质磷灰石中的磷对炼铁来 说是有害元素;但磷呈可选的粗晶磷灰石赋存于磁铁矿矿石中、且达一定含量时,则成为有用元素)。 (2)对可供综合利用的有用元素和影响冶炼的有害元素进行化学定量分析和化学物相分析, 以便准确查明元素及各类化合物的百分含量。 (3)将矿石粉碎后进行分选,将分选得到的各矿物或产品作化学定量分析,以便确定有关元 素在各分选部分中的具体含量,以了解其集中与分散的情况。 3.对赋存有用元素或有害元素的矿物,进一步用下列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1)显微镜法 不透明金属矿物可磨制成光片,在矿相显微镜下进行矿物鉴定。元素以独立 矿物形式存在者,即可确定,若呈类质同象形式,亦可在某些光学、物理和化学性质上有所反映。 对于透明矿物则可磨成薄片,在岩石显微镜(包括弗氏台)下进行光学鉴定和研究。 (2)电子显微镜法 某些在偏光显微镜下看不见的透明超显微矿物,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 观察研究(不透明矿物置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须先制成透明覆膜)。 (3)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特别是某些细微和超显微的金属矿物,可以直接在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观察鉴定。从其所附的能谱仪上得到的能谱曲线,不仅对独立矿物的鉴定有很大作用,而且对所 含的类质同象成分,甚至吸附成分的测定亦有一定作用。 (4)电子探针怯和离子探针法不仅对于独立矿物的矿物化学成分的测寇和矿物鉴定有极大 的作用,而且对类质同象成分的测定以泣内部环带和细小包裹体化学成分的测定也有很大作用。用 微区扫描的方法对于吸附成分的硏究也有一定作用。离子探针法还可测出其同位素比值。 (5)电渗析法对于确定元素成独立矿物、类质同象或吸附状态赋存都有一定作用。对成吸 附状态存在元素的研究特别有效 (6)X射线分析法对晶质的呈独立矿物形式存在的矿物的鉴顶有重大作用。对非晶质状态和 晶质状态的确定及其相对含量的确定也有重要作用。 (7)红外吸收光谱对独立矿物的鉴定,类质同象成分和吸附状态的鉴定和判断均有一定作 用。 (8)单矿物的化学定量分析和大型光谱分析对弄清单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类质同象混入物的 化学成分,以及矿物鉴定均有很大作用。 须要指出的是,欲正确认识元素的赋存状态,常常需要几种方法互相印正补充,才能得出正确 可靠的结论。 4该金属元素同时存在于数种矿物中时,则需分别测定该元素在各矿物中的含量分布,若其含 量总和与矿石品位相当,则说明该元素仅仅存在于已査明的数种矿物中,若低于矿石品位时,则说 明尚有一部分存在于尚未发现的矿物中,尚须进一步探查 4元素的配分计算 元素的配分(分配,或平衡关系),可以理解为矿石中某元素各种赋存状态的含量和比例:亦 可理解为矿石中有用元素在各种矿物中的含量和比例,也可理解为有用元素在独立矿物中所占的比 例和呈分散状态(从选矿观点看,凡有用元素以用机械方法难于分选的细微包裹体、类质同象或吸 附形式存在者,均可称呈分散状态)所占的比例。根据元素配分计算的资料,可以了解元素集中(集 中在可以用机械方法分逃出来的独立矿物中)与分散(分散在呈分散状态的矿物中)的情况,可以 预测选矿中的最大回收率、精矿的最高指标(品位)、尾矿的合理损失品位和去除有害杂质的可能 性等等,可为选矿试验提供重要资料 元素的分配计算,是在元素的赋存状态已基本査清的基础上进行的。为选行元素的配分计算, 需要获得如下的参数资料 (1)矿物的重量百分含量可以根据镜下测量获得的体积百分含量,结合矿物的比重(实测或 査资料获得)计算求得,也可将矿物粉碎、分离后称重计算求得 (2)各矿物中该元素的含量(或单矿物品位)可根据单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资料获得,也可 根据分选出的单矿物的化验资料获得
下观察鉴定。从其所附的能谱仪上得到的能谱曲线,不仅对独立矿物的鉴定有很大作用,而且对所 含的类质同象成分,甚至吸附成分的测定亦有一定作用。 (4)电子探针怯和离子探针法 不仅对于独立矿物的矿物化学成分的测寇和矿物鉴定有极大 的作用,而且对类质同象成分的测定以泣内部环带和细小包裹体化学成分的测定也有很大作用。用 微区扫描的方法对于吸附成分的研究也有一定作用。离子探针法还可测出其同位素比值。 (5)电渗析法 对于确定元素成独立矿物、类质同象或吸附状态赋存都有一定作用。对成吸 附状态存在元素的研究特别有效。 (6)X 射线分析法对晶质的呈独立矿物形式存在的矿物的鉴顶有重大作用。对非晶质状态和 晶质状态的确定及其相对含量的确定也有重要作用。 (7)红外吸收光谱 对独立矿物的鉴定,类质同象成分和吸附状态的鉴定和判断均有一定作 用。 (8)单矿物的化学定量分析和大型光谱分析 对弄清单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类质同象混入物的 化学成分,以及矿物鉴定均有很大作用。 须要指出的是,欲正确认识元素的赋存状态,常常需要几种方法互相印正补充,才能得出正确 可靠的结论。 4.该金属元素同时存在于数种矿物中时,则需分别测定该元素在各矿物中的含量分布,若其含 量总和与矿石品位相当,则说明该元素仅仅存在于已查明的数种矿物中,若低于矿石品位时,则说 明尚有一部分存在于尚未发现的矿物中,尚须进一步探查。 4.元素的配分计算 元素的配分(分配,或平衡关系),可以理解为矿石中某元素各种赋存状态的含量和比例;亦 可理解为矿石中有用元素在各种矿物中的含量和比例,也可理解为有用元素在独立矿物中所占的比 例和呈分散状态(从选矿观点看,凡有用元素以用机械方法难于分选的细微包裹体、类质同象或吸 附形式存在者,均可称呈分散状态)所占的比例。根据元素配分计算的资料,可以了解元素集中(集 中在可以用机械方法分逃出来的独立矿物中)与分散(分散在呈分散状态的矿物中)的情况,可以 预测选矿中的最大回收率、精矿的最高指标(品位)、尾矿的合理损失品位和去除有害杂质的可能 性等等,可为选矿试验提供重要资料。 元素的分配计算,是在元素的赋存状态已基本查清的基础上进行的。为选行元素的配分计算, 需要获得如下的参数资料: (1)矿物的重量百分含量可以根据镜下测量获得的体积百分含量,结合矿物的比重(实测或 查资料获得)计算求得,也可将矿物粉碎、分离后称重计算求得。 (2)各矿物中该元素的含量(或单矿物品位)可根据单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资料获得,也可 根据分选出的单矿物的化验资料获得
(3)矿石中该元素的含量(品位)通过矿石化验获得。 元素的配分计算,需要计算出如下参数: ①元素在各矿物中的配分量(分布率)c 根据矿物的重量百分含量a,乘以矿物中该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b,即可得元素在矿物中的配 分量百分数c,即 C=a,xb =a,×b 式中a1、a2’b、b2、C、C2分别是1、2矿物的重量百分含量、矿物中该元素的重量百分含 量、元素在该矿物中的配分量 ②元素在各矿物中的相对配分比(分配率或占有率)d 根据元素在各矿物中的配分量c和各矿物的配分量总和Σc,即可计算出d(用百分数表示), d-sc 100% 式中d1、d2分别为元素在1、2矿物中的相对配分比(百分数),Σc=c+c2+ 叫各 矿物的相对配分比总和为100/100 元素在各矿物中的绝对配分比e 根据上述的相对配分比,还不能求出配分平衡系数,也无法检查矿物宠量和分析品位的可靠程 度。因此,需要用矿石的实测分析品位∫,代替计算出来的各矿物的配分量总和Σc。这样,即可 计算出e(用百分数表示),即 100% 100% 式中e1、2为元素在1、2矿物中的绝对配分比。 ④元素的配分平衡系数g 计算的各矿物配分量总和Σc与矿石中该元素的实测分析品位f的比值为配分平衡系数g(用 百分数表示),即
(3)矿石中该元素的含量(品位)通过矿石化验获得。 元素的配分计算,需要计算出如下参数: ①元素在各矿物中的配分量(分布率) c 根据矿物的重量百分含量 a,乘以矿物中该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 b ,即可得元素在矿物中的配 分量百分数 c,即 1 a1 b1 c = 2 a2 b2 c = 式中 1 a 、 2 a , 1 b 、 2 b 、 1 c 、 2 c 分别是 1、2 矿物的重量百分含量、矿物中该元素的重量百分含 量、元素在该矿物中的配分量。 ②元素在各矿物中的相对配分比(分配率或占有率) d 根据元素在各矿物中的配分量 c 和各矿物的配分量总和Σ c,即可计算出 d (用百分数表示), 即 1 = 1 100% c c d 式中 1 d 、 2 d 分别为元素在 1、2 矿物中的相对配分比(百分数),Σ c = 1 c + 2 c + 3 c + … ;叫各 矿物的相对配分比总和为 100/100。 元素在各矿物中的绝对配分比 e 根据上述的相对配分比,还不能求出配分平衡系数,也无法检查矿物宠量和分析品位的可靠程 度。因此,需要用矿石的实测分析品位 f ,代替计算出来的各矿物的配分量总和Σ c 。这样,即可 计算出 e (用百分数表示),即 1 = 1 100% f c e 2 = 2 100% f c e 式中 1 e 、 2 e 为元素在 1、2 矿物中的绝对配分比。 ④元素的配分平衡系数 g 计算的各矿物配分量总和Σ c 与矿石中该元素的实测分析品位 f 的比值为配分平衡系数 g (用 百分数表示),即 2 = 2 100% c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