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癞慢蚀原理 第一章绪论 1.1课程性质及使用对象 1.2课程涉及范围及与其他课程关系 3土壤侵蚀及其危害 1.4土壤侵蚀原理研究历史与现状
土壤侵蚀原理 第一章 绪论 1.1 课程性质及使用对象 1.2 课程涉及范围及与其他课程关系 1.3 土壤侵蚀及其危害 1.4 土壤侵蚀原理研究历史与现状
1.1课程性质及使用对家 本书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 生学习“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所用教材。“土壤侵蚀原 理”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 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本教材主要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 科生教学,同时可供森林资源类和环境保护类有关专业 本科生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土地利用、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 教学、管理和生产实践人员的参考书
1.1 课程性质及使用对象 本书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 生学习“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所用教材。“土壤侵蚀原 理”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 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本教材主要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 科生教学,同时可供森林资源类和环境保护类有关专业 本科生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土地利用、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 教学、管理和生产实践人员的参考书
1.2课程涉及范围及与其他课程关系 1.2.1课程涉及范围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涉及到水力学、水文学、土 壤学、气象学、生态学和岩土力学等学科内容。 在理论教学中,以讲授土壤侵蚀侵蚀形式、土壤侵 蚀发生发展规律和分析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子为主。 在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较为深刻 地认识在不同外营力作用下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过程
1.2 课程涉及范围及与其他课程关系 1.2.1 课程涉及范围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涉及到水力学、水文学、土 壤学、气象学、生态学和岩土力学等学科内容。 在理论教学中,以讲授土壤侵蚀侵蚀形式、土壤侵 蚀发生发展规律和分析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子为主。 在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较为深刻 地认识在不同外营力作用下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过程
1.2.2与其他课程关系 在土壤侵蚀规律方面,土壤侵蚀原理以与影响土壤 侵蚀自然因素有关的学科为基础,在土壤侵蚀防治方面,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与许多学科发生了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的作用。 土壤侵蚀原理与气象学、水文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各种气象因素和不同气候类型对土壤侵蚀都有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并形成不同的水文特征。 土壤侵蚀原理与地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地貌、地质 及地理对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1.2.2 与其他课程关系 在土壤侵蚀规律方面,土壤侵蚀原理以与影响土壤 侵蚀自然因素有关的学科为基础,在土壤侵蚀防治方面,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与许多学科发生了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的作用。 土壤侵蚀原理与气象学、水文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各种气象因素和不同气候类型对土壤侵蚀都有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并形成不同的水文特征。 土壤侵蚀原理与地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地貌、地质 及地理对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土壤侵蚀与土壤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关系体现在土壤、 母质及浅层基岩是土壤侵蚀作用破坏的主要对象。不同 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蓄水、透水和抗蚀能力。 土壤侵蚀与流体力学、水力学、水文学学科的关系 更为密切,无论是水力侵蚀、风力侵蚀还是重力侵蚀导 致的径流、泥沙、风沙流等,都与以上学科有紧密联系。 土壤侵蚀与环境科学的关系在于土壤侵蚀所研究的 问题正是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与土壤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关系体现在土壤、 母质及浅层基岩是土壤侵蚀作用破坏的主要对象。不同 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蓄水、透水和抗蚀能力。 土壤侵蚀与流体力学、水力学、水文学学科的关系 更为密切,无论是水力侵蚀、风力侵蚀还是重力侵蚀导 致的径流、泥沙、风沙流等,都与以上学科有紧密联系。 土壤侵蚀与环境科学的关系在于土壤侵蚀所研究的 问题正是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