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上去抓住了他。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 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干京兵 溯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侵犯守仁,或者叫着守仁的名字谩骂 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优厚。病了给他们医药,死了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他们办 丧事,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京兵们都说“王都堂爱护我”,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 忠、许泰轻视守仁是文士出身,强要他射箭。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 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守仁病重,上 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竟就回家了。走到南安病逝, 享年五十七岁。 守仁天资特别聪明。被贬龙场,地处偏僻没书可看,毎天推演以前看过的。忽然领悟, 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求于心,不应当求于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在这儿了。” 于是深信不疑。他教育学生,专门以“致良知”为主。学者大多服从并采纳他的说法,世上 于是有了“阳明学”的说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1分)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8.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请作简要分析。(6分) 9.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样呼应题目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8.“窈窕”一方面形容春风,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给人的美好感受:另一方 面形容蘼芜草在舂风中轻轻摇摆的姿态,使之如在目前。(3分)“绿”字本为形容词,在这 里活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变绿的过程,烘托了诗人旅途中愉快的心情
追上去抓住了他。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 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千京兵, 溯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侵犯守仁,或者叫着守仁的名字谩骂。 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优厚。病了给他们医药,死了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他们办 丧事,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京兵们都说“王都堂爱护我”,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 忠、许泰轻视守仁是文士出身,强要他射箭。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 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守仁病重,上 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竟就回家了。走到南安病逝, 享年五十七岁。 守仁天资特别聪明。被贬龙场,地处偏僻没书可看,每天推演以前看过的。忽然领悟, 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求于心,不应当求于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在这儿了。” 于是深信不疑。他教育学生,专门以“致良知”为主。学者大多服从并采纳他的说法,世上 于是有了“阳明学”的说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1 分) 山 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8.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请作简要分析。(6 分) 9.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样呼应题目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 分) 8. “窈窕”一方面形容春风,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给人的美好感受;另一方 面形容蘼芜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的姿态,使之如在目前。(3 分)“绿”字本为形容词,在这 里活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变绿的过程,烘托了诗人旅途中愉快的心情
(3分) 9.前两句以“飞泉”暗指“山高陡峭”,以“春风窈窕”衬托“行”的轻松愉快:后两句中 山田”点明“山行”即将结束,一路听鸟鸣说明“山行”的美好感受。(2分)诗人借景 抒情,前两句写自然山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后两句写农家之乐,表达了对农村生活 的向往。(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山园小梅 林逋①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①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后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 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 子”之称。 8.试分析这首诗中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5分) 答 9.这首诗的第二联被人称为“咏梅的绝唱”,你认为这两句好在哪里?试作简要分析。(6 分) 答 8.首句的“众芳摇落”,写其他花的凋零来反衬梅花的独特不俗;第三联,通过写“霜 禽”欲下与“粉蝶”断魂,来表现梅花的美丽与魅力。(答一点3分) 9.“疏影横斜”写岀了梅之形,体现了梅树枝干疏朗自然、放逸不羁、自在与洒脱的特 点:“暗香浮动”写出了梅香随风飘溢,表现了梅之香的清幽淡雅。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 蕴含了诗人散淡自由、清高雅致的隐逸精神:“水清浅”与“月黄昏”,写出了一个和谐优 美的完整意境,光与影,色与香,动与静,浑然一体,自然天成。(每点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A(1)山气日夕佳, 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2)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3)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B(1)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分) 9.前两句以“飞泉”暗指“山高陡峭”,以“春风窈窕”衬托“行”的轻松愉快;后两句中 “山田”点明“山行”即将结束,一路听鸟鸣说明“山行”的美好感受。(2 分)诗人借景 抒情,前两句写自然山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后两句写农家之乐,表达了对农村生活 的向往。(3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 分) 山园小梅 林逋①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① 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后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 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 子”之称。 8. 试分析这首诗中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5 分) 答: 9. 这首诗的第二联被人称为“咏梅的绝唱”,你认为这两句好在哪里?试作简要分析。(6 分) 答: 8.首句的“众芳摇落”,写其他花的凋零来反衬梅花的独特不俗;第三联,通过写“霜 禽” 欲下与“ 粉蝶” 断魂,来表现梅花的美丽与魅力。(答一点 3 分) 9.“疏影横斜”写出了梅之形,体现了梅树枝干疏朗自然、放逸不羁、自在与洒脱的特 点;“暗香浮动”写出了梅香随风飘溢,表现了梅之香的清幽淡雅。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 蕴含了诗人散淡自由、清高雅致的隐逸精神; “水清浅”与“月黄昏”,写出了一个和谐优 美的完整意境,光与影,色与香,动与静,浑然一体,自然天成。(每点 2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A (1)山气日夕佳, 。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2)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3)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B(1)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 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