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句读
第五章 句读
第一节句读的名称、符号和位置 句读的名称 “句读”一词最早出于东汉何休《公羊 传 解诂·序》。 句读的别称有:句投、句断、句度、句 逗等。 句和读的区别:语气绝为句,半绝为读
第一节 句读的名称、符号和位置 一、 句读的名称 “句读”一词最早出于东汉何休《公羊 传 解诂·序》。 句读的别称有:句投、句断、句度、句 逗等。 句和读的区别:语气绝为句,半绝为读
二、句读的符号 1. 点号:①芝麻点、②圆点 2. 圈号:0 3. 钩勒号:逸(主要用来标志古书段落 和章节的划分。) “、”在《说文》 中作为一个字收入, 古音读为“逗”,今音读为“主”。 三、句读的位置 旁点为句,句中点为读
二、句读的符号 1. 点号:①芝麻点 、 ②圆点 · 2. 圈号: ○ 3. 钩勒号:(主要用来标志古书段落 和章节的划分。) “ 、 ”在《说文》中作为一个字收入, 古音读为“逗” ,今音读为“主” 。 三、句读的位置 旁点为句,句中点为读
第二节i 误读的表现和原因 一+误读的表现 当断而失断 例: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 胃之两焦,以溉五脏。(《灵枢经白话解》 第389页人卫出版社1963年版)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 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伤寒论集注》 第269页,人卫出版社1957年版)
第二节 误读的表现和原因 一、误读的表现 1. 当断而失断 例: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 胃之两焦,以溉五脏。(《灵枢经白话解》 第389页人卫出版社1963年版)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 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伤寒论集注》 第269页,人卫出版社1957年版)
2. 不当断而误断 例:-凡人大劳、大欲、-及病后+·久病· 后,气血两虚,阴阳并竭, 名为四损。 (《温疫论评注》第282页,人卫出版社 1977年版) (葛根汤方)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 似有汗,不须啜粥,餘如桂枝法,将息及 禁忌。(《注解伤寒论》第67页,人卫出 版社1972年版)
2. 不当断而误断 例:凡人大劳、大欲、及病后、久病 后,气血两虚,阴阳并竭,名为四损。 (《温疫论评注》第282页,人卫出版社 1977年版) (葛根汤方)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 似有汗,不须啜粥,餘如桂枝法,将息及 禁忌。(《注解伤寒论》第67页,人卫出 版社197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