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2006~2007学年度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二) (本试卷共12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卷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及桌号填写清楚。 2.答题时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在草稿纸、试卷上答 题无效。 (24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世界读书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参 加了该项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4分) 【诗文背诵】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6)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8)子曰:“岁寒 (《〈论语〉十则》) (9)杜甫在《望岳》中表达要攀登人生顶峰志向的两句诗是:“ (10)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来寄语对台海两岸和平发 展的愿望 【读书名言】 2.小明抄录了培根的一段读书名言: 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如果一个人 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 ruⅰ利。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学物理使人深刻,伦理 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s造人的性格”。 (1)名言中两个加点的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2分) 狡黠 )懒 (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南京市栖霞区 2006~2007 学年度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二) (本试卷共 120 分,含书写分 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卷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及桌号填写清楚。 2.答题时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在草稿纸、试卷上答 题无效。 一 (24 分)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世界读书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参 加了该项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4 分) 【诗文背诵】 1. 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6)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8)子曰:“岁寒, 。(《〈论语〉十则》) (9)杜甫在《望岳》中表达要攀登人生顶峰志向的两句诗是:“ , 。” (10)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 ”来寄语对台海两岸和平发 展的愿望。 【读书名言】 2.小明抄录了培根的一段读书名言: 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如果一个人 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 ruì____利。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学物理使人深刻,伦理 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 sù____造人的性格”。 (1)名言中两个加点的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 (2 分) 狡黠.( ) 懒.( ) (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对对联】 3.读书时大家发现,初中语文很多课文题目可以组成对联,比如:《热爱生命》与《敬 畏自然》,对仗工整,内容上有关联。小华以《范进中举》为上联征求下联,请你找出相 应的课文题目应对。(2分) 上联:《范进中举》 下联 【读书调查】 4.下面是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部分数据,请说说你的发现。(3分) 调查年份 2001年 2005 国民图书阅读率60.4 54.2 51.7 48.7 国民网上阅读率37 (缺) 18.3 27.8 (1)国民阅读的趋势是 (2)你从中发现的问题是 【名著阅读】 5.初中必读名著有10部:《西游记》《水浒》《繁星·春水》《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格 列佛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请从中找出下面 活动所需的材料。(5分) (1)“世界读书日”有各项活动,如果参加诗歌朗诵活动找朗诵材料,可以选择 》;如果要向贫困生赠书,帮助其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苦难,树 立改变命运的信心,可以推荐《 》等。(2分) ②2)根据下面三个关键词判断是哪部名著,并简介名著内容,用上这两个词。(不超过 45字)(3分) 关键词:人力车夫三起三落 名著: 内容 二(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4分 【古诗阅读】 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ruì____利 sù____造 【对对联】 3.读书时大家发现,初中语文很多课文题目可以组成对联,比如:《热爱生命》与《敬 畏自然》,对仗工整,内容上有关联。小华以《范进中举》为上联征求下联,请你找出相 应的课文题目应对。(2 分) 上联:《范进中举》 下联:《 》 【读书调查】 4.下面是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部分数据,请说说你的发现。(3分) 调查年份 1999 年 2001 年 2003 年 2005 年 国民图书阅读率 60.4 54.2 51.7 48.7 国民网上阅读率 3.7 (缺) 18.3 27.8 (1)国民阅读的趋势是: (2)你从中发现的问题是: 【名著阅读】 5.初中必读名著有 10 部:《西游记》《水浒》《繁星·春水》《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格 列佛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请从中找出下面 活动所需的材料。(5 分) (1)“世界读书日”有各项活动,如果参加诗歌朗诵活动找朗诵材料,可以选择 《 》;如果要向贫困生赠书,帮助其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苦难,树 立改变命运的信心,可以推荐《 》等。(2 分) (2)根据下面三个关键词判断是哪部名著,并简介名著内容,用上这两个词。(不超过 45 字)(3 分) 关键词:人力车夫 三起三落 名著: 内容: 二 (46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6—10 题。(14 分) 【古诗阅读】 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千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的决心。(1分) (2)请从语言赏析的角度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好在哪里?(2 【古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 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 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 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 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日:“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稽探究、考察。⑤[庶几 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余闻之也久( (2)无车马之资(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即书诗四句得鱼腹中书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C、不日进则日退是进亦忧,退亦忧D、虽有子羔、原宪之贤虽不能察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 的决心。(1 分) (2)请从语言赏析的角度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好在哪里?(2 分) 【古文阅读】 [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 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 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 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 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 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 (1)余闻.之也久( ) (2)无车马之.资( )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即书.诗四句 得鱼腹中书.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C、不日进.则日退 是进亦忧,退亦忧 D、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虽.不能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句: (2)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译句: 10、根据文章回答下列各题。(3分) (1)甲文仲永的故事印证了乙文作者说的“ 。(1分) (2)乙文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证明“ 。(1分) (3)甲乙两段文字的作者表达的共同写作目的是口口。(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13分) 涵养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 写在“世界读书日 读书能带来什么? 过去,无数优秀人物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做了验证:今天,100多个国家以“让世界 每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现实选择做了回答。 从“开卷有益”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热爱书吧,这是 知识的泉源”的激情召唤,到“书是人类发出的最美妙声音”的深情吟唱,人们相信 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世界 读书日”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温读书的意义,感受时代读书的呼唤。 读书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 人生在世,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应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而这往往是从读书开始的。 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广阔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 域。“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 籍是哺育心灵的母乳,铸造灵魂的工具 。读书, 使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贫弱,人生不再孤独,让我们成为有信念、达情理、 知荣辱的人。 读书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至巨,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 的一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他的阅读息息相关;而一个民族的 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决定了一个 民族的精神气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人若不读 书,则尘俗生其间,观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 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 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读书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国家的富强和腾飞必然要以知识凝聚力量,而读书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句: (2)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译句: 10、根据文章回答下列各题。(3 分) (1)甲文仲永的故事印证了乙文作者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2)乙文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3)甲乙两段文字的作者表达的共同写作目的是□□。(1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5 题。(13 分) 涵养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 ——写在“世界读书日” 读书能带来什么? 过去,无数优秀人物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做了验证;今天,100 多个国家以“让世界 每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现实选择做了回答。 从“开卷有益”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热爱书吧,这是 知识的泉源”的激情召唤,到“书是人类发出的最美妙声音”的深情吟唱,人们相信, 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世界 读书日”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温读书的意义,感受时代读书的呼唤。 读书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 人生在世,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应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而这往往是从读书开始的。一 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广阔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 域。“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 籍是哺育心灵的母乳,铸造灵魂的工具, , 。读书, 使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贫弱,人生不再孤独,让我们成为有信念、达情理、 知荣辱的人。 读书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至巨,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 的一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他的阅读息息相关;而一个民族的 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决定了一个 民族的精神气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人若不读 书,则尘俗生其间,观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 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 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读书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国家的富强和腾飞必然要以知识凝聚力量,而读书
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的基石。 个国家是否有广泛的大众阅读,是否有乐于读书的社会风尚,决定了人们能否主动吸 收各种文化的营养,在潜移默化的滋养中,提升国民素质,营造文明氛围,发展先进文 化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 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时代变化了,信息传播方式多样了,生活节奏加快 了,但读书作为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 面对我国有读书习惯的人只有5%、阅读率持续下降的现状,我们需要重新唤起读书激 情,亲近图书,全民阅读,让我们的社会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少一些浮躁, 多一些书香,让读书成为我们的时代风尚 (2006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阅读全文,回答作者开头提出的问题:读书能带来什么?(3分) 12.第4段中“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请说说这句话的含 义。(3分) 13.根据第4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和格式,再接着写两句。(2分) 14.第4、5、6三段顺序能否颠倒?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15.最后段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请你仿照示例再列举两个勤奋 读书的人和事。(2分) 匡衡凿壁偷光,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16分) 听泉 日本〕东山魁夷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僧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因 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 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阴下闪烁。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 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
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的基石。 一个国家是否有广泛的大众阅读,是否有乐于读书的社会风尚,决定了人们能否主动吸 收各种文化的营养,在潜移默化的滋养中,提升国民素质,营造文明氛围,发展先进文 化。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 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时代变化了,信息传播方式多样了,生活节奏加快 了,但读书作为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 面对我国有读书习惯的人只有5%、阅读率持续下降的现状,我们需要重新唤起读书激 情,亲近图书,全民阅读,让我们的社会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少一些浮躁, 多一些书香,让读书成为我们的时代风尚。 (2006 年 4 月 23 日《人民日报》) 11.阅读全文,回答作者开头提出的问题:读书能带来什么? (3 分) 12.第 4 段中“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请说说这句话的含 义。(3 分) 13.根据第 4 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和格式,再接着写两句。(2 分) , 。 14.第 4、5、6 三段顺序能否颠倒?请说说你的理由。(3 分) 15.最后一段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请你仿照示例再列举两个勤奋 读书的人和事。(2分) 匡衡凿壁偷光, , ,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21 题。(16 分) 听 泉 〔日本〕东山魁夷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因 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 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阴下闪烁。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 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