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非课改区) 丹江口市教研室徐若学 、指导思想 2006年中考语文命题坚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开学考试改 革的指导意见》,努力遵循语文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命题严格遵循新 修订的课程标准,渗透《语文课程标准》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辮能 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严格按照我市中考说明命题,不岀偏 题、怪题。 二、试题特点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从积累和运用到阅读,乃至于作文的写作,都非常重视 对考生的思想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检测,与去年中考语文试卷相比,试卷体现出 “稳中有变”的特点。 试卷的“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据《考试说明》命题的原则 不变;二是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思想不变;三是试卷的总体结构形式不变,仍 是考查积累和运用、阅读、写作三大块的内容,今年语文仍实行卷制,题量 与去年相同。试题结构简洁、清晰,试题内容开放灵活。 “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由120分钟,延长至150分钟 二是开放性试题比例有所増加,并新増加了质疑、探究类试题,突岀体现了新 课标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要求三是增设了10分左右的选择题 注重主客观题目的搭配。 1、题型设置。今年中考填空题、简答题、表述题、选择题等有机编排, 特别是选择题重新设计入中考题型。试题突出考察匍力、注重语文的综台运用 2、分数设置。全卷120分,语文实际运用20分,约占167%;现代文 阅读34分,约占283%;古诗文阅读16分,约占133%;作文50分,约
十堰市 2006 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非课改区) 丹江口市教研室 徐若学 一、指导思想 2006 年中考语文命题坚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开学考试改 革的指导意见》,努力遵循语文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命题严格遵循新 修订的课程标准,渗透《语文课程标准》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 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严格按照我市中考说明命题,不出偏 题、怪题。 二、试题特点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从积累和运用到阅读,乃至于作文的写作,都非常重视 对考生的思想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检测,与去年中考语文试卷相比,试卷体现出 “稳中有变”的特点。 试卷的“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据《考试说明》命题的原则 不变;二是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思想不变;三是试卷的总体结构形式不变,仍 是考查积累和运用、阅读、写作三大块的内容,今年语文仍实行一卷制,题量 与去年相同。 试题结构简洁、清晰,试题内容开放灵活。 “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由 120 分钟,延长至 150 分钟; 二是开放性试题比例有所增加,并新增加了质疑、探究类试题,突出体现了新 课标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要求;三是增设了 10 分左右的选择题, 注重主客观题目的搭配。 1、题型设置。今年中考填空题、简答题、表述题、选择题等有机编排, 特别是选择题重新设计入中考题型。试题突出考察能力、注重语文的综合运用。 2、分数设置。全卷 120 分,语文实际运用 20 分,约占 16.7%;现代文 阅读 34 分,约占 28.3%;古诗文阅读 16 分,约占 13.3%;作文 50 分,约
占41.7%分数设置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贯彻了新课程标准,具有前瞻 性和指导性,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3、难度设置。试勵易、麗例为6:4,严格控制在《十堰市2006年中考 说明》范围之內,既考査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体现了考试的选拔 功能 4、题量适宜,书写量适当。全卷阋读量约7000字,书写量约1300字 学生一般可在一小时五十分钟内完成,并有三十分钟左右时间检查订正,题量 适宜 5、语文试题能力细目表 十堰市2006年非课改实验区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能力细目表 类 分值 题型 能力层级 预 考试内 小大填选作 字 识感运初估 别 值 容 与 己悟用步难 题题空择文引积|分创评度 识字、写 字 理解默 语 2 4 写诗句 的积累运用 名著阅 读 仿写句 子
占 41.7%。分数设置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贯彻了新课程标准,具有前瞻 性和指导性,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3、难度设置。试题易、难比例为 6:4,严格控制在《十堰市 2006 年中考 说明》范围之内,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体现了考试的选拔 功能。 4、题量适宜,书写量适当。全卷阅读量约 7000 字,书写量约 1300 字, 学生一般可在一小时五十分钟内完成,并有三十分钟左右时间检查订正,题量 适宜。 5、语文试题能力细目表。 十堰市 2006 年非课改实验区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能力细目表 考试内 容 分值 题型 能力层级 预 估 难 度 小 题 大 题 填 空 选 择 作 文 识 字 与 写 字 识 记 积 累 感 悟 分 析 运 用 创 新 初 步 评 价 一 、语 言 的 积 累 运 用 1 识字、写 字 3 20 3 3 2 理解默 写诗句 4 4 4 3 名著阅 读 3 3 3 4 仿写句 子 3 3 3 类 别 分 值 题 号
概括新 闻内容 语文实 践活动 及口语 交际 找关键 7 3 词语 找文章 8 线索 分析人 物 现代文阅读 细节描 10 3|213 写作用 重点句 11 子理解 内容分 12 3 析 文章感 13 悟 找中心 14 213 论点
5 概括新 闻内容 3 3 3 6 语文实 践活动 及口语 交际 4 4 4 二、现代文阅读 (一) 7 找关键 词语 3 21 3 3 8 找文章 线索 3 3 3 9 分析人物 3 3 3 10 细节描 写作用 3 3 3 11 重点句 子理解 3 3 3 12 内容分析 3 3 3 13 文章感悟 3 3 3 (二) 14 找中心 论点 2 13 2 2
文章开 15 头作用 概括内 16 谷 论证方 17 法作用 内容理 18 解 文言实 19 词理解 文言句 子理解 文章内 12 21容理解|3 分析 古诗文阅读 文章写 22法理解|3 分析 诗歌内 23 容理解 4 诗句理 24 解赏析
15 文章开 头作用 3 3 3 16 概括内容 3 3 3 17 论证方 法作用 3 3 3 18 内容理解 2 2 2 三、古诗文阅读 (一) 19 文言实 词理解 3 12 3 3 20 文言 句 子理解 3 3 3 21 文章内 容理解 分析 3 3 3 22 文章写 法理解 分析 3 3 3 (二) 23 诗歌内 容理解 2 4 2 24 诗句理 解赏析 2 2
四、作文25作文|5050 50 合计 12012062850313|39 60|5 三、总体评价 (一)非课改区成绩统计表 郧西 竹山竹溪房县备注 参考人数7934 7736 4726 7214 人平分852 83 85 76 及格率86% 82% 85% 72% 优生率29% 245%268%248 最高分 15131314 100分以1257 1007 703 990 上 9699 2330 1900 1267 1789 95-84 3087 2776 1754 2014 83-72 1345 1727 033 1392 72分以下1172 1333 672 2019 (二)抽样统计、分析一览表(等距离抽样) 「题号 平均分 难度系数 20 10.9 54.5% 70.7% 3434 2.33 58.2% 2.52 84.0% 4 1.98 49.2%
四、作文 25 作文 50 50 50 合计 120 120 62 8 50 3 13 39 60 5 三、总体评价 (一)非课改区成绩统计表 郧西 竹山 竹溪 房县 备注 参考人数 7934 7736 4726 7214 人平分 85.2 83 85 76 及格率 86% 82% 85% 72% 优生率 29% 24.5% 26.8% 24.8 最高分 115 113 113 114 100 分以 上 1257 1007 703 990 96-99 2330 1900 1267 1789 95-84 3087 2776 1754 2014 83-72 1345 1727 1033 1392 72 分以下 1172 1333 672 2019 (二)抽样统计、分析一览表(等距离抽样)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难度系数 一 20 10.9 54.5% 1 3 2.12 70.7% 2 4 2.33 58.2% 3 3 2.52 84.0% 4 4 1.98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