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 学分:2 学时:36 适应专业:医学类专业 学分:2 学时:30 适应专业:医学相关专业 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编写 2012年9月
1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 学分:2 学时:36 适应专业:医学类专业 学分:2 学时:30 适应专业:医学相关专业 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编写 2012 年 9 月
前言 1.学科性质、学科主要内容及特点: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两门 有密切内在联系的学科,为医学基础主干课程。组织学研究人体 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胚胎学则研究人体发生、发育过程、 变化规律以及先天性畸形的发生。这两门课程均为形态学科,是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等后继课程和临床 实践所必备的基础。 2.课程学习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达到:①能正确识别 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以及主要细胞、组织、器官的 超微结构特点,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掌握人胚早期发育的 基本过程以及胚胎附属结构的形成、构造和机能意义,熟悉人体 各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况,掌握主要器官的发生过程及常见畸形, 以及主要致畸因素和致畸敏感期。③能较熟练地观察、分析显微 镜下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并能用语言、文字和绘图 的方式对所观察的结构或者胚胎发生的形态变化进行正确的叙 述。④了解研究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的技术,石蜡切片、超薄切 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及过程,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术的基本原 理和应用范围等。⑤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专业外文词汇,并列 入考试内容。©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新进展。 3本大纲制订依据的教材、使用方法:使用邹仲之、李继承主 编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人民卫生出
2 前 言 1.学科性质、学科主要内容及特点: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两门 有密切内在联系的学科,为医学基础主干课程。组织学研究人体 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胚胎学则研究人体发生、发育过程、 变化规律以及先天性畸形的发生。这两门课程均为形态学科,是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等后继课程和临床 实践所必备的基础。 2.课程学习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达到:①能正确识别 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以及主要细胞、组织、器官的 超微结构特点,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掌握人胚早期发育的 基本过程以及胚胎附属结构的形成、构造和机能意义,熟悉人体 各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况,掌握主要器官的发生过程及常见畸形, 以及主要致畸因素和致畸敏感期。③能较熟练地观察、分析显微 镜下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并能用语言、文字和绘图 的方式对所观察的结构或者胚胎发生的形态变化进行正确的叙 述。④了解研究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的技术,石蜡切片、超薄切 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及过程,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术的基本原 理和应用范围等。⑤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专业外文词汇,并列 入考试内容。⑥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新进展。 3.本大纲制订依据的教材、使用方法:使用邹仲之、李继承主 编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9年第7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社会 对高素质综合医学人才的需求,临床医学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有相 应改变。为有效完成教学,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 应社会对高素质综合医学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 学时安排,规定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基本要求,制定本教学 大纲。考虑到前后课程的衔接,对教学内容部分调整:组织学中 的神经系统,胚胎学中四肢、神经系统、眼耳的发生作为选修课 内容,在选修课中学习。 理论课内容通过讲授、自学、部分讨论课等方式进行。在每 章的“目的要求”项中规定了掌握、熟悉与了解的三级要求,除 有“教学内容”项外还注明教学的重点、难点。教材内插入框中 的内容虽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可在教学中简单提及,使学生在掌 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侧重应用性知识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在教学中 逐渐试行双语教学,要求的词汇范围见本校编《医学专业英语词 汇》(基础部分)。此外,学校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中,有组织 胚胎学的教学课件、组织胚胎学图片库、复习思考题等教学资源, 供学生学习使用。 教师必须研究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掌握好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内容中能适当反映学科的新进展、新动向,适当增加科研 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 3
3 版社,2009 年第 7 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社会 对高素质综合医学人才的需求,临床医学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有相 应改变。为有效完成教学,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 应社会对高素质综合医学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 学时安排,规定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基本要求,制定本教学 大纲。考虑到前后课程的衔接,对教学内容部分调整:组织学中 的神经系统,胚胎学中四肢、神经系统、眼耳的发生作为选修课 内容,在选修课中学习。 理论课内容通过讲授、自学、部分讨论课等方式进行。在每 章的“目的要求”项中规定了掌握、熟悉与了解的三级要求,除 有“教学内容”项外还注明教学的重点、难点。教材内插入框中 的内容虽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可在教学中简单提及,使学生在掌 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侧重应用性知识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在教学中 逐渐试行双语教学,要求的词汇范围见本校编《医学专业英语词 汇》(基础部分)。此外,学校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中,有组织 胚胎学的教学课件、组织胚胎学图片库、复习思考题等教学资源, 供学生学习使用。 教师必须研究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掌握好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内容中能适当反映学科的新进展、新动向,适当增加科研 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
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展讨论式教学等 多种教学方法。 4.考核办法:为充分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将逐步推行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拟在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班级中试点。具体方案为:考试分平时与期末进行。I)形成 性评价(100分):①课堂学习情况(20分):包括课堂纪律(10 分)和课堂学习(10分);②期中测验(30分);③综合学习与 交流能力(50分):包括读书报告(30分)和小组讨论报告(20 分)。2)总结性评价(100分):全面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知识、 理论的掌握情况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闭卷方式)。 成绩评定:形成性评价成绩占50%。总结性评价成绩占50%, 其中专业外语词汇占学生成绩的10%
4 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展讨论式教学等 多种教学方法。 4. 考核办法:为充分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将逐步推行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拟在 2012 级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班级中试点。具体方案为:考试分平时与期末进行。1)形成 性评价(100 分):①课堂学习情况(20 分):包括课堂纪律(10 分)和课堂学习(10 分);②期中测验(30 分);③综合学习与 交流能力(50 分):包括读书报告(30 分)和小组讨论报告(20 分)。 2)总结性评价(100 分):全面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知识、 理论的掌握情况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闭卷方式)。 成绩评定:形成性评价成绩占 50%。总结性评价成绩占 50%, 其中专业外语词汇占学生成绩的 10%
参考书目 1.成令忠等主编.现代组织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唐军民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 3.William K.Ovalle.Netter's Essential Histology. W.B.Saunders Company,2008 4.Cormack D.Clinical Integrated Histology.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1998 5.Junqueira LC,etd.Basic Histology(9th Ed).Stanford: Appleton &Lange,1998 6.刘斌,高英茂主编.人体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7.李正,王慧贞,吉士俊主编.先天畸形学.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0 8.陈大元主编.受精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谷华运主编.中国人胚胎发有时序和畸胎预防.上海:上海医 科大学出版社,1993 10.PHD.Churchill Livingston.Essentials of Human Embryology,2006 11.Keith L.Moor.Before We Are Bore.6th ed.W.B.Saunders Company,2003 12.Keith L.Moor.The Developing Human 8th ed.W.B.Saunders Company,2008
5 参考书目 1.成令忠等主编.现代组织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唐军民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 3.William K. Ovalle. Netter`s Essential Histology. W.B.Saunders Company, 2008 4.Cormack D.C1inical Integrated Histology.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1998 5.Junqueira LC,etd.Basic Histo1ogy(9th Ed).Stanford: Appleton&Lange,1998 6.刘斌,高英茂主编.人体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7.李正,王慧贞,吉士俊主编.先天畸形学.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0 8.陈大元主编.受精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谷华运主编.中国人胚胎发育时序和畸胎预防.上海:上海医 科大学出版社,1993 10.PHD.Churchill Livingston. Essentials of Human Embryology,2006 11.Keith L.Moor. Before We Are Bore . 6th ed. W.B.Saunders Company, 2003 12.Keith L.Moor. The Developing Human 8th ed. W.B.Saunders Company,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