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导学案編制时间;2010年7月25日编制:唐洪苇。修讧 《短文两篇》导学案NO:7 班级 姓名 组别 评价 《行道树》 【学习目标】 1、精心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 2、培养合作学习及探究生成问题的能力。 3、感悟行道树象征的奉献精神,享受学习的快乐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牢记文学常识。 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独立完成导学案。 3、掌握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 4、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一些关于象征手法的知识。 【内容导航】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 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 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今天, 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知识链接】 本文选自《张小风自选集》,作者张小风,1941年生,早在1977年,就被台湾的区的 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 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1981年,当她的第 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 雷”的“淋漓健笔”。主要作品包括散文《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你还没有爱过》《我在》 等、戏剧《武陵人》《自烹》《和氏璧》《血笛》等、杂文《非非集》《幽默五十三》等以及儿 童文学、评论小品等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给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堕落() (2)装饰: (3)点缀(): (4)繁弦急管: (5)灯红酒绿: (6)贪婪: (7)冉冉(): (8)苦煞 (9)自豪: (10)污浊 【合作探究】 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 1、在“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这一句中,如
初一语文导学案 編制时间:2010 年 7 月 25 日 编制:唐洪苇 修订: 《短文两篇》导学案 NO:7 班级 姓名 组别 评价 《行道树》 【学习目标 】 1、精心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 2、培养合作学习及探究生成问题的能力。 3、感悟行道树象征的奉献精神,享受学习的快乐。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牢记文学常识。 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独立完成导学案。 3、掌握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 4、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一些关于象征手法的知识。 【内容导航】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 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 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今天, 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知识链接】 本文选自《张小风自选集》,作者张小风,1941 年生,早在 1977 年,就被台湾的区的 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 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对她诗意散文的 第一次感性素描。1981 年,当她的 第 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 雷”的 “淋漓健笔”。主要作品包括散文《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你还没有爱过》《我在》 等、戏剧《武陵人》《自烹》《和氏璧》《血笛》等、杂文《非非集》《幽默五十三》等以及儿 童文学、评论小品等。 `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给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堕.落( ): (2)装饰: (3)点缀.( ):. (4)繁弦急管: (5)灯红酒绿: (6)贪婪: (7)冉.冉( ): (8)苦煞 (9)自豪: (10)污浊: 【合作探究】 一、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 1、 在“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这一句中,如
何理解“堕落”一词的含义?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为什么快乐? 4、文中写道:“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请你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行道树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2、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3、行道树的形象和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拓展延伸】 小练笔: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对“无私奉献精神”有了至高的认识。请你给环卫工人写 封信,表达我们中学生的敬意。(字数300左右)
何理解“堕落”一词的含义?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为什么快乐? 4、文中写道:“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请你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行道树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2、 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3、 行道树的形象和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拓展延伸】 小练笔: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对“无私奉献精神”有了至高的认识。请你给环卫工人写 封信,表达我们中学生的敬意。(字数 300 左右)
《行道树》导学案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1)(duo):(思想、行为)往坏里变。(2)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东西 使美观。(3)(zhui):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美好。(4)各种各样欢快音的乐声。 弦:弦乐器。管:管乐器。(5)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6)贪得无厌,不知满足。(7) (ran):慢慢的。(8)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9)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 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10)(水、空气等)不干净,混浊 【合作探究】一、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1、归纳:堕落的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 但课文的意思是行道树离开了它们的家,离开了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烟尘里, 它们的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往坏里变。2、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城市”,车辆、烟囱不 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染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 树木地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 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3、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 为市民的健康而忧愁:他们为自己从事的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他们更为自己对人类的奉 献而自豪快乐。4、提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神圣的事业赋予我们的责任 更多,但是我们在付出代价、感受痛苦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丰富了内涵,提升了精神品 味,于是痛苦把深沉给予了我们。二、鳘体惑知课文:1、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的奉献者 的形象。2、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 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3、两者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两者都在为他人放弃安逸生活,承受痛苦:他们的选择都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他们的 付出都是不求回报的 【拓展延伸】 给环卫工人的一封信 给不知名的环卫阿姨 您好! 天气越来越冷了,小心感冒,出门的时候要多加一件衣服 不知您还记得几个星期前的那个女孩吗? 那天,放了学,我便买了几袋小零食,走到十字路口那里,零食也吃完了,于是我随手 把手中的零食袋扔在地上,这时,您从我身边走过时,您弯下腰,用扫帚轻轻的扫到垃圾桶 那里,弯下腰,把垃圾丢到了垃圾桶里 我目不转睛的看您。您长得并不高,脸很黑,皱纹也悄悄“爬”上了您的面庞上。看着您 的眼睛,里面有几丝忧伤的感觉,望着您的背影,我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就像打翻了的五 味瓶一样 过了几天,我在街上碰到了您。本来我准备把手中的零食袋扔掉,但是,我又想起了上 次,于是,我把手中的零食袋捏紧,向您跑去,把垃圾丢到了垃圾桶里,您微笑这点了点头, 夸奖我是个好孩子,我的脸不禁红了 其实,环卫工人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我们。因为我们总是认为环卫工人这个工作很可笑, 所以许多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总会说:“你不听话,不认真学习,长大后就像街上扫 地的环卫工人一样。”难道不是吗? 大家都说:“劳动是最光荣的。”但是,为什么就要看低他们吗?他们总是弯下腰,默默 无闻的为我们做贡献,难道我们应该贬低他们吗?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王君和 乞丐的不同就在于金钱之分,难道他们就不是人了吗?
《行道树》导学案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1)(duò):(思想、行为)往坏里变。(2)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东西, 使美观。(3)(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美好。(4)各种各样欢快音的乐声。 弦:弦乐器。管:管乐器。(5)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6)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7) (rǎn):慢慢的。(8)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9)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 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10)(水、空气等)不干净,混浊。 【合作探究】一、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1、归纳:堕落的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 但课文的意思是行道树离开了它们的家,离开了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烟尘里, 它们的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往坏里变。2、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城市”,车辆、烟囱不 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染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 树木地感觉是非常鲜明的 ,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 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3、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 为市民的健康而忧愁;他们为自己从事的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他们更为自己对人类的奉 献而自豪快乐。4、提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神圣的事业赋予我们的责任 更多,但是我们在付出代价、感受痛苦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丰富了内涵,提升了精神品 味,于是痛苦把深沉给予了我们。二、整体感知课文:1、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的奉献者 的形象。2、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 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3、两者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两者都在为他人放弃安逸生活,承受痛苦;他们的选择都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他们的 付出都是不求回报的。 【拓展延伸】 给环卫工人的一封信 ——给不知名的环卫阿姨 您好!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天气越来越冷了,小心感冒,出门的时候要多加一件衣服。 不知您还记得几个星期前的那个女孩吗? 那天,放了学,我便买了几袋小零食,走到十字路口那里,零食也吃完了,于是我随手 把手中的零食袋扔在地上,这时,您从我身边走过时,您弯下腰,用扫帚轻轻的扫到垃圾桶 那里,弯下腰,把垃圾丢到了垃圾桶里。 我目不转睛的看您。您长得并不高,脸很黑,皱纹也悄悄“爬”上了您的面庞上。看着您 的眼睛,里面有几丝忧伤的感觉,望着您的背影,我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就像打翻了的五 味瓶一样。 过了几天,我在街上碰到了您。本来我准备把手中的零食袋扔掉,但是,我又想起了上 次,于是,我把手中的零食袋捏紧,向您跑去,把垃圾丢到了垃圾桶里,您微笑这点了点头, 夸奖我是个好孩子,我的脸不禁红了。 其实,环卫工人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我们。因为我们总是认为环卫工人这个工作很可笑, 所以许多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总会说:“你不听话,不认真学习,长大后就像街上扫 地的环卫工人一样。”难道不是吗? 大家都说:“劳动是最光荣的。”但是,为什么就要看低他们吗?他们总是弯下腰,默默 无闻的为我们做贡献,难道我们应该贬低他们吗?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王君和 乞丐的不同就在于金钱之分,难道他们就不是人了吗?
祝各位环卫工人:寿比南山、笑口常开! 与你们见过面的一个小女孩 年_月日 《第一次真好》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而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和词语的障碍。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和批注等阅读方法。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 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 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 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 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知识链接】 1、朗读要求 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 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 作者的思想感情,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从而深刻的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 周素珊,笔名毕璞,原籍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肄业。1938年到台后,曾任《大 华晚报》及《微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家庭版编辑。《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 歌》。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雏形( 丰硕() 稀疏() 霎时( ))) 孵鸟( 姊妹( 柚子( 沉甸甸 结实累累( 玲珑剔透( 2、弄懂下面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不可磨灭 回味无穷: 【合作探究】
祝各位环卫工人:寿比南山、笑口常开! 、 与你们见过面的一个小女孩 年 月 日 《第一次真好》 【学习目标 】 1、通过小组合作,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而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和词语的障碍。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和批注等阅读方法。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 30 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 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 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 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 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知识链接】 1、朗读要求: 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 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 作者的思想感情,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从而深刻的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 周素珊,笔名毕璞,原籍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肄业。1938 年到台后,曾任《大 华晚报》及《微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家庭版编辑。《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 歌》。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雏.形( ) 丰硕.( ) 稀疏.( ) 霎.时( ) 孵.鸟( ) 姊.妹( ) 柚.子( ) 沉甸.甸 ( ) 结实累.累( ) 玲珑剔 ...透 ( ) 2、弄懂下面词语的意思。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不可磨灭: 回味无穷: 【合作探究】
1、所谓“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 键词句。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2、“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为什么不说“风俗画”或“风景画”? 3、为什么说“我”是“俗子”? 4、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5、作者说“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好在哪里?奇妙在哪里?请用课文的例子说 明 6、文章一共写了几件事?详写的是哪两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总评】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 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 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竞使西 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 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练习】 谈自己对“第一次”的认识 (温馨提示:生命中有许多第一次。有益的第一次我们要积极去尝试,不可预
1、所谓“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 键词句。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2、“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为什么不说“风俗画”或“风景画”? 3、为什么说“我”是“俗子”? 4、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5、作者说“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好在哪里?奇妙在哪里?请用课文的例子说 明。 6、文章一共写了几件事?详写的是哪两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总评】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 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 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 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 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练习】 谈自己对“第一次”的认识 ( 温馨提示:生命中有许多第一次。有益的第一次我们要积极去尝试,不可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