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2017年10月月考试卷 初一语文命题人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2017.10.9 班级: 号数:姓名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1页,三个大题,24个小题 2.本试卷包括“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你对准题号,并按规定的位置在“答 题卡”上答题,否则答案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涂改液或涂改胶带。 、积累与运用(24分) 1.默写(10分) (1)沾衣欲湿杏花雨,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3)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刘义庆《咏雪》)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 诗句是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秀(xiu)气静谧(mi) 高邈(miao)憔悴(chui B.澄( cheng)清整宿(s) 贮(zhu)蓄绿(l)茵茵 C.千涸(he) 涨( zhang)红竦峙(chi) 酝酿(ning) D.着(zhuo)落散(son)落晕(yin)车咄(duo)咄逼人
泉州 2017 年 10 月月考试卷 初一语文 命题人: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 2017.10. 9 班级: 号数: 姓名: 一、 积累与运用 (24 分) 1.默写(10 分) ⑴沾衣欲湿杏花雨, 。 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 ⑶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 。”(刘义庆《咏雪》) ⑷《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 。 ⑸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 诗句是: , 。 ⑹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秀.(xìu )气 静 谧( mì) 高邈.( miǎo ) 憔悴.(chuì) B. 澄.(chéng)清 整宿.(sù) 贮.(zhù)蓄 绿.( lù )茵茵 C.干涸.(hé) 涨.( zhǎng )红 竦峙.(chì) 酝酿.( niàng ) D. 着.( zhuó )落 散.( sàn )落 晕.( yùn )车 咄.( duō) 咄 逼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1 页,三个大题, 24 个小题。 2.本试卷包括“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你对准题号,并按规定的位置在“答 题卡”上答题,否则答案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涂改液或涂改胶带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雨的四季》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刘湛秋和史铁生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C.刘义庆,南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D.小令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 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 4.下面画线句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的是()(3分) A.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 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B.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尾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5阅读下面两段话,按要求作答。(5分)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 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 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响亮”一般指声音宏大,文中“响亮”是什么意思呢?(2分) (2)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若去掉“声”字好吗?为什么?(3分) 阅读与鉴赏。(6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8题。(7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雨的四季》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刘湛秋和史铁生。 B.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C. 刘义庆,南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D. 小令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 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 4.下面画线句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的是( )(3 分) A.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 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B. 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尾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5.阅读下面两段话,按要求作答。(5 分)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 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 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⑴ “响亮”一般指声音宏大,文中“响亮”是什么意思呢?(2 分) ⑵“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若去掉“声”字好吗?为什么?(3 分) 二、阅读与鉴赏。(66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6~8 题。(7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B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7.“潮平两岸阔”的“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9~12题。(1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对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垂询”是谦辞) 10解释加点的词。(4分) (1)太丘舍去: (2)尊君在不: (3下车引之: (4)陈太丘与友期行: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B.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7.“潮平两岸阔”的“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 分)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 分)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 9~12 题。(16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对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垂询” 是谦辞) 10.解释加点的词。(4 分) ⑴太丘舍.去: ⑵尊君在不.: ⑶下车引.之: ⑷陈太丘与友期.行: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 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12.《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 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3分) (三)阅读《秋》,完成13~16题。(18分) 踩着满径的黄叶,裏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 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测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 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玫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 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 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淸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 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的夜晩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 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 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 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 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 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 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瞧,春天播种下的希 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 光溢彩的季节。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喜悦也是金色的 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 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 留下了一份金色的礼物。 13本文通过对的描绘,抒发了 的情怀。(3分)
12.《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 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3 分) (三)阅读《秋》,完成 13~16 题。(18 分) 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 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测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 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玫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 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 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 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 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 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 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 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 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 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瞧,春天播种下的希 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 光溢彩的季节。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喜悦也是金色的。 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 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 留下了一份金色的礼物。 13.本文通过对___________ ___的描绘,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情怀。(3 分)
14根据要求,品析下面语句。(6分) (1)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从描写的角度) (2)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5文中说“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请找出文中原句来具体阐释。(5分) (1)“兼容四季” (2)自己的个性” 16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语言、修辞、构思等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许多相似之处, 请任选其中的一点赏析。(4分)要求:要列举《春》与本文的有关内容 (四)阅读《雨的四季》,完成17~21题。(18分) 雨的四季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它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 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 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 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 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 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 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 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点就打来了。可
14.根据要求,品析下面语句。(6 分) ⑴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从描写的角度) ⑵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5.文中说“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请找出文中原句来具体阐释。(5 分) ⑴“兼容四季” : ⑵“自己的个性”: 16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语言、修辞、构思等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许多相似之处, 请任选其中的一点赏析。(4 分)要求:要列举《春》与本文的有关内容。 (四)阅读《雨的四季》,完成 17~21 题。(18 分) 雨的四季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它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 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 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 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 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 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 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 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点就打来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