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紧随镧系之后的第六周期几种元素Hf(铪),Ta(钽)和 (钼)与同族第五周期元素原了半径相近,性质相似难以分离: 五六 Zr Mo a-Lu hf Ta W 3.同一副族(ⅣVB~Ⅶ)第一电离能1相近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r相近,第六周期元素z↑↑,相近 (二)同一副族原子半径:第四周期元素〈五~六
3.同一副族(ⅣB ~ Ⅶ)第一电离能 I1相近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r 相近,第六周期元素 Z*↑↑, I1相近 2.紧随镧系之后的第六周期几种元素 Hf(铪),Ta(钽)和 (钼)与同族第五周期元素原了半径相近,性质相似难以分离: Ⅲ Ⅳ Ⅴ Ⅵ 五 Y Zr Nb Mo 六 La-Lu Hf Ta W (二)同一副族原子半径:第四周期元素 < 五 ~ 六
四、第一电离能Z的变化 影响电离能因素2, (Z、r竞争) 1,1 )同一周期: r、,z/,l和(+l),(总趋势) 左—(武天无机化学(下,P89及P9D右 (二)同一副族: 原子半径r有效核电荷Z 第一电离能l1 第四周期 交错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四、第一电离能 I1的变化 影响电离能因素 Z* ↗, I1 ↗ ( Z *、r 竞争) r ↗, I1 ↘ (一)同一周期: 左 右 r ↘,Z * ↗,I1 和 ( I1+ I2)↗,(总趋势) (武大无机化学(下),P489 及 P491) (二)同一副族: 原子半径 r 有效核电荷 Z* 第一电离能 I1 第四周期 交错 ^ ^ 第五周期 ∫ ^ ^ 第六周期
过度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 900 850 800 6th 750 00 sth 650 Ith 600 550b 500 IIIB NVB VB VIB VIB B B II B 总趋势:同周期左→>右由小>大,幅度不大
总趋势:同周期 左→右由小→大,幅度不大。 过度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
五、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磁性 按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性质,划分为 逆磁性物质:对外磁场磁力线排斥 物质顺磁性物质:对外磁场磁力线吸引、聚集 铁磁性物质:强顺磁性,外磁场撤消后仍永久保留磁性如Fe、 Co、Ni及其合金Nd-Fe-B(第三代永磁材料) 物质的顺磁性它存在“成单电子”有关 磁矩4 Vn(n+2)BM 六、过渡元素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 (一)最高氧化态氧化物的水合物 IIBⅣ B VB VIB VIB 碱性 Sc(OH HInO 酸 Y(OH) HTcO/性 HReO4 酸性∥ 规律与主族相同
按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性质,划分为 物质 物质的顺磁性它存在“成单电子”有关: 磁矩 μm = + MBnn ..)2( 逆磁性物质:对外磁场磁力线排斥 顺磁性物质:对外磁场磁力线吸引、聚集 铁磁性物质:强顺磁性,外磁场撤消后仍永久保留磁性如 Fe、 Co、Ni及其合金 Nd-Fe-B(第三代永磁材料) 五、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磁性 六、过渡元素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 (一)最高氧化态氧化物的水合物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Sc(OH)3 HMnO4 Y(OH)3 HTcO4 La(OH)3 HReO4 酸性↗ 规律与主族相同。 碱 性 ↗ 酸 性 ↗
(二)低氧化态氧化物水合物 MOH、MOH一般呈碱性,且碱性主要取决于Ksp:KsP^,碱性/。 (三)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 按“R-OH”模型 2,r,中*=2*/r R-0-H酸式电离倾向↑ V(OH 2 V(OH V(OH)4 HVO3 弱B 更弱B AB Cr(oh)2 Cr(OH)3 H, CrO4 B BA Fe(oh, Fe (Oh) B BA 七、形成配合物倾向:比主族M大得多 原因: ①(-1)d与ns能量相近,(m-1)d电子参与成键; ②d区M:(9~17)e构型,(强极化力+大变形性)。 与配体互相极化,使ML键共价性↑
(二)低氧化态氧化物水合物 M(OH) 2 、M(OH)3一般呈碱性,且碱性主要取决 于 Ksp: Ksp↗,碱性↗。 (三)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 按“R-O-H”模型 Z*↗, r↘, ф* = Z * / r ↗, 则 R-O-H 酸式电离倾向↑ V(OH)2 V(OH)3 V(OH) 4 HVO3 弱 B 更弱 B AB Cr(OH)2 Cr(OH)3 H2CrO 4 B BA A Fe(OH)2 Fe(OH)3 B BA 七、形成配合物倾向:比主族 Mn+大得多 原因: ① (n-1)d 与 ns 能量相近,(n-1)d 电子参与成键; ② d 区 Mn+: (9 ∼ 17)e 构型, (强极化力 + 大变形性)。 与配体互相极化,使 M-L 键共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