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4卷第3期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44 No. 3 ■新闻传播学研究 网络媒体“更年期”修辞与转型 中国的市场经济 曹晋,徐璐,许一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在健康理念普及的转型中国,网络“更年期”修辞已经成为中年妇女危机的代名词,更年期话语因 新媒体的快速流播而日渐宰制中年妇女的日常生活。此议题通过聚焦新媒体对妇女更年期的文本再现,透视 社会性别、新媒体技术、资本等权力关系如何交织而成具有科学权威性的医学话语。研究发现,新媒体建构了 转型中国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更年期定义和中年妇女危机,强化了贬抑、歧视中年妇女的社会性别秩序 关键词:更年期;新媒体;话语;转型中国 中图分类号:C2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15)03-0144-09 收稿日期:2014-10-11 作者简介:曹晋,女,四川会理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外众多研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 更年期病理化的过程。他们认为,荷尔蒙的下降 “更年期”作为威胁中年妇女健康生活的常见意味着一种缺失,进而延伸到这是一种疾病症状 词汇,被纳入互联网的话语建构,其内容汇聚了新构成了更年期病理化的逻辑。这也是贾斯汀 媒体、传统父权制、资本等多重权力的建构性力库普兰( Justine Coupland)和安吉·威廉姆斯 量,及时而敏锐地针对人到中年的更年期妇女的 Angie williams)在《冲突的话语,多变的意识形 健康诉求“对症下药”,实则是对中年妇女的象征态:更年期文本的医药学话语、“另类”话语及女性 性贬抑( Symbolic annihilation)。但新媒体再现的主义解放话语》( Conflicting discourses, shifting ide- 更年期”话语犹如概念营销,迅速动员中年妇女 ologies: pharmaceutical, "alternative and feminist e- 积极投入保健、美容" ory texts on the menopause)中所提及的关 于“更年期”的三种话语的“医药学话语”。 或者医疗消费。可见在中国市场经济转型过程 中,裹挟着医学权威与传播新科技的市场经济不 仅培育全民消费的社会,而且隐蔽地宰制着妇女 ①文中归纳了三种话语分别为:第一种话语为在药 的身心健康,甚至青春生命 品传单中的“医药学话语”,将更年期构建为一种由生理缺 将“更年期”作为一种话语来研究已经成为学 陷带来的病症,提倡通过激素替代治疗(HRT)来缓解症 界更年期问题探索的重点。福柯关于话语的研究介中,此类话语反对医学建构以及药物干预,特别是对于 启发若干学者提出疾病是一种“社会或文化产HRT的推崇,认为其治疗侵害了妇女自我控制的能力。有 物 更年期话语同样如此。很多社会科学 鉴于此,他们建议妇女通过自然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来 研究都将“更年期”视作是由不同意识形态交叉塑达到自我积极控制。第三种话语被归纳为女性主义解放 造,政治化、文化变异后的复杂概念2-1 话语
!"#$ 年 $ 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 卷 第 ) 期 *+,-.&/+012&&.345+-6&/7.489-:4;'!<24/+:+=2'&.> 1+?4&/1?49.?9:@>4;4+." A+/B(( 5+B) ! 新闻传播学研究 网络媒体*更年期+修辞与转型 中国的市场经济 曹 晋! 徐 璐! 许一凡 !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 上海 !""())" 摘 要! 在健康理念普及的转型中国#网络*更年期+修辞已经成为中年妇女危机的代名词#更年期话语因 新媒体的快速流播而日渐宰制中年妇女的日常生活% 此议题通过聚焦新媒体对妇女更年期的文本再现#透视 社会性别&新媒体技术&资本等权力关系如何交织而成具有科学权威性的医学话语% 研究发现#新媒体建构了 转型中国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更年期定义和中年妇女危机#强化了贬抑&歧视中年妇女的社会性别秩序% 关键词! 更年期$ 新媒体$ 话语$ 转型中国 中图分类号! L!#"BG 文献标识码! F 文章编号! #EG! H(!I)!!"#$"") H"#(( H"J 收稿日期! !"#( H#" H## 作者简介!曹晋#女#四川会理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一$ 引 言 *更年期+作为威胁中年妇女健康生活的常见 词汇#被纳入互联网的话语建构#其内容汇聚了新 媒体&传统父权制&资本等多重权力的建构性力 量#及时而敏锐地针对人到中年的更年期妇女的 健康诉求*对症下药+#实则是对中年妇女的象征 性贬抑! 1'6S+/4?&..424/&;4+."% 但新媒体再现的 *更年期+话语犹如概念营销#迅速动员中年妇女 为改善更年期的各类危机而积极投入保健&美容 或者医疗消费% 可见在中国市场经济转型过程 中#裹挟着医学权威与传播新科技的市场经济不 仅培育全民消费的社会#而且隐蔽地宰制着妇女 的身心健康#甚至青春生命% 将*更年期+作为一种话语来研究已经成为学 界更年期问题探索的重点% 福柯关于话语的研究 启发若干学者提出疾病是一种* 社会或文化产 物+'#(G) HG( % 更年期话语同样如此% 很多社会科学 研究都将*更年期+视作是由不同意识形态交叉塑 造#政治化&文化变异后的复杂概念'! H$( % 国外众多研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 更年期病理化的过程% 他们认为#荷尔蒙的下降 意味着一种缺失#进而延伸到这是一种疾病症状# 构成了更年期病理化的逻辑'E( % 这也是贾斯汀/ 库普 兰 ! *,:;4.9b+,=/&.> " 和 安 吉 / 威 廉 姆 斯 !F.Q49a4//4&6:"在,冲突的话语#多变的意识形 态)更年期文本的医药学话语&*另类+话语及女性 主义解放话语- !.&$3#"'*"$0 ?")'&,2)-)# )/"3*"$0 "?-4 &#&0"-)) C/(2:('-,*"'(## *(#*-2$(*"<-+ ($? 3-:"$")*-4 :($'"C(*&26*-8*)&$ */-:-$&C(,)-"!中所提及的关 于*更年期+的三种话语的*医药学话语+% ! 文中归纳了三种话语分别为)第一种话语为在药 品传单中的*医药学话语+#将更年期构建为一种由生理缺 陷带来的病症#提倡通过激素替代治疗!_cP" 来缓解症 状$第二种话语为另类治疗话语#大量再现于大众印刷媒 介中#此类话语反对医学建构以及药物干预#特别是对于 _cP的推崇#认为其治疗侵害了妇女自我控制的能力% 有 鉴于此#他们建议妇女通过自然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来 达到自我积极控制% 第三种话语被归纳为女性主义解放 话语%
第44卷 曹晋等:网络媒体“更年期”修辞与转型中国的市场经济 145 安东尼娅·莱昂斯( Antonia c. Lyons)在文章危险。这为通过激素替代治疗的推广和谋利提 《检视媒体再现:其对健康心理学的益处》中,以具供了便利。 体的电视节目为例,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生理方面 在《更年期产业:医药产业如何剥削妇女》一 的不同来讲解¨更年期”,分析其如何再现更年期并书中,桑德拉·蔻妮( Sandra Coney)讲述了更年期 塑造社会性别观念。在比较中,他用了“精细胞工是如何被制药企业从一个自然的人生阶段成功塑 厂”和“卵细胞仓库”来分别形容男性和女性。这个造成为需要治疗的病症的,更年期的病理化代表 比喻隐含了女性生育能力弱于男性的意义,女性的经济利益而非妇女利益。在医药公司的合谋 生理功能无法和男性相提并论 下,妇女自身的声音被排除,导致对更年期经验的 在《印刷媒介的更年期话语分析:以选定的媒表述不完整。l 体为例》一文中,作者安德里亚·肖布里奇(An- 国际学界也有学者透过社会性别秩序来探索 drea shoebridge)和林德尔·斯蒂德( Lyndall更年期话语的核心问题。贾斯汀·库普兰和安 Steed)发现新闻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所用的语言会吉·威廉姆斯认为更年期的女性主义解放①话语 影响受众对更年期概念的形成。他们指出,有关就是属于典型的寻求社会性别平等的研究范例 健康冋题的报道大多是按照公众对某种疾病的恐不过,该领域的论述薄弱,且大多集中在宏观或中 惧和公众对药物治疗效果的确信的经典套路组观层面论述身体消费和妇女身体化,并未聚焦到 织。具体到一位更年期妇女的经历被报道时,媒更年期问题 介话语的生产往往夸大该妇女的困难,紧接着引 苏珊·弗格森和卡拉·派瑞从女性主义角度 出绝经后激素( post menopausal hormones,PMH)治分析更年期病理化,认为其是非客观的、政治化 疗方法将缓解妇女的麻烦。 的,并且对妇女自身对自己的认知都产生了负面 《更年期病理化:勾勒20世纪媒体报道》的作影响。她们认为,“在医学领域甚至文化层面上, 者认为,报道描述的中年妇女大多是情绪不稳定、目前流行的关于更年期的隐喻和形容都反映了关 不再有生育能力逐渐变得年老的形象。大量有于老年化、女性气质、性别图景和文化担忧。这种 关个人层面的讨论忽视了健康问题同样涉及社会担忧在流行的更年期医学用语上表现得尤为明 和文化层面。这些传统大众媒体的文本实际将更显” 年期妇女“客体化”,仅仅看待中年妇女的身体并 “信息化时代给人类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存 因其身体上的老化来贬低她们。8 方式—数字化生存。”[学者们转而认为新媒 在一份有关1960-1988年美国文学作品的体能够帮助妇女理解更年期的种种不适应,网络 统计显示,关于更年期的症状描写只有4%是正面提供了分享和对话的平台,妇女可以从外部获取 的。在医药宣传手册以及大众媒体中都不可避信息叫,但学者对更年期传统话语带来何种变化 免地对更年期进行了消极的阐释,即认为这是需的研究还比较滞后。丽贝卡·尤兹( Rebecca I. 要“调整”甚至是“治疗”的不良现象。在医药话Ux)在对美国两代妇女的研究后发现,“婴儿潮 语中它是一种缺失症,需要医学治疗,在另类治( baby boomer)出生的妇女比她们的母亲更倾向于 疗法( alternative discourse)中则可以通过“自然 主动通过多种媒介咨询,其中包括新媒体,突破局 方法调节。这些文本对更年期话语的报道相当影限于传统的与私人医生的对话。她们已经与她们 响妇女对自我的认知 的母亲形成了不同的关于更年期的看法、态度。 很多学者由此关涉出医学话语背后隐含的经 此外,中国的情景提供了一个由根植于其他 济利益,但相关论述建立在西方市场经济情境之不同国家历史经验发展而来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 下,缺乏对社会和文化更为深入的透析。苏珊 弗格森( Susan j. Ferguson)和卡拉·派瑞( Carla Pary)认为更年期的病理化引起了对妇女身体和 ①更年期在此话语中传递出积极的信息,意味着自 我再评估和重获自由,反对更年期病理化和对HRT的描 老年化的关注,但并未帮助妇女提高对更年期的 述,在此基础上还对更年期文化意义进行了重建,不同于 接受度。同时,病理化还扭曲了妇女的更年期体医学上的“失去”的描述,它将更年期定义为“获得”,是一 验,也并未充分强调通过激素替代治疗(HRT)的次新的自由、智慧和自我审视
第 (( 卷 曹晋 等) 网络媒体*更年期+修辞与转型中国的市场经济 #($ 安东尼娅/莱昂斯!F.;+.4&bBO'+.:"在文章 ,检视媒体再现)其对健康心理学的益处-中#以具 体的电视节目为例#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生理方面 的不同来讲解*更年期+#分析其如何再现更年期并 塑造社会性别观念% 在比较中#他用了*精细胞工 厂+和*卵细胞仓库+来分别形容男性和女性% 这个 比喻隐含了女性生育能力弱于男性的意义#女性的 生理功能无法和男性相提并论%'(( 在,印刷媒介的更年期话语分析)以选定的媒 体为例- 一文中#作者安德里亚/肖布里奇!F.R >-9&12+9S-4>Q9" 和 林 德 尔 / 斯 蒂 德 ! O'.>&// 1;99>"发现新闻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所用的语言会 影响受众对更年期概念的形成% 他们指出#有关 健康问题的报道大多是按照公众对某种疾病的恐 惧和公众对药物治疗效果的确信的经典套路组 织% 具体到一位更年期妇女的经历被报道时#媒 介话语的生产往往夸大该妇女的困难#紧接着引 出绝经后激素!=+:;69.+=&,:&/2+-6+.9:#<%_"治 疗方法将缓解妇女的麻烦%'G( ,更年期病理化)勾勒 !" 世纪媒体报道-的作 者认为#报道描述的中年妇女大多是情绪不稳定& 不再有生育能力&逐渐变得年老的形象% 大量有 关个人层面的讨论忽视了健康问题同样涉及社会 和文化层面% 这些传统大众媒体的文本实际将更 年期妇女*客体化+#仅仅看待中年妇女的身体并 因其身体上的老化来贬低她们%'I( 在一份有关 #JE".#JII 年美国文学作品的 统计显示#关于更年期的症状描写只有 (K是正面 的%'J( 在医药宣传手册以及大众媒体中都不可避 免地对更年期进行了消极的阐释#即认为这是需 要*调整+ 甚至是*治疗+ 的不良现象% 在医药话 语中它是一种缺失症#需要医学治疗#'E( 在另类治 疗法!&/;9-.&;489>4:?+,-:9" 中则可以通过*自然+ 方法调节% 这些文本对更年期话语的报道相当影 响妇女对自我的认知% 很多学者由此关涉出医学话语背后隐含的经 济利益#但相关论述建立在西方市场经济情境之 下#缺乏对社会和文化更为深入的透析% 苏珊/ 弗格森! 1,:&. *BD9-Q,:+." 和卡拉/派瑞!b&-/& <&--'"认为更年期的病理化引起了对妇女身体和 老年化的关注#但并未帮助妇女提高对更年期的 接受度%'$( 同时#病理化还扭曲了妇女的更年期体 验#也并未充分强调通过激素替代治疗!_cP" 的 危险%'#"( 这为通过激素替代治疗的推广和谋利提 供了便利% 在,更年期产业)医药产业如何剥削妇女-一 书中#桑德拉/蔻妮!1&.>-&b+.9'"讲述了更年期 是如何被制药企业从一个自然的人生阶段成功塑 造成为需要治疗的病症的#更年期的病理化代表 了经济利益而非妇女利益% 在医药公司的合谋 下#妇女自身的声音被排除#导致对更年期经验的 表述不完整%'##(E( HI" 国际学界也有学者透过社会性别秩序来探索 更年期话语的核心问题% 贾斯汀/库普兰和安 吉/威廉姆斯认为更年期的女性主义解放!话语 就是属于典型的寻求社会性别平等的研究范例% 不过#该领域的论述薄弱#且大多集中在宏观或中 观层面论述身体消费和妇女身体化#并未聚焦到 更年期问题% 苏珊/弗格森和卡拉/派瑞从女性主义角度 分析更年期病理化#认为其是非客观的&政治化 的#并且对妇女自身对自己的认知都产生了负面 影响% 她们认为#*在医学领域甚至文化层面上# 目前流行的关于更年期的隐喻和形容都反映了关 于老年化&女性气质&性别图景和文化担忧% 这种 担忧在流行的更年期医学用语上表现得尤为明 显+%'$( *信息化时代给人类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存 方式...数字化生存%+'#!() 学者们转而认为新媒 体能够帮助妇女理解更年期的种种不适应#网络 提供了分享和对话的平台#妇女可以从外部获取 信息'#)( #但学者对更年期传统话语带来何种变化 的研究还比较滞后% 丽贝卡/尤兹!c9S9??&OB 7;i"在对美国两代妇女的研究后发现#*婴儿潮+ !S&S'S++69-"出生的妇女比她们的母亲更倾向于 主动通过多种媒介咨询#其中包括新媒体#突破局 限于传统的与私人医生的对话% 她们已经与她们 的母亲形成了不同的关于更年期的看法&态度%'#(( 此外#中国的情景提供了一个由根植于其他 不同国家历史经验发展而来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 ! 更年期在此话语中传递出积极的信息#意味着自 我再评估和重获自由#反对更年期病理化和对 _cP的描 述#在此基础上还对更年期文化意义进行了重建#不同于 医学上的*失去+的描述#它将更年期定义为*获得+#是一 次新的自由&智慧和自我审视%
146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 的独特案例。目前全球话语中大部分理论命题都百科网站——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搜搜百科、互 源于非中国案例研究,中国本土的研究比较缺失动百科,从三个方面探讨他们关于“更年期”的话 实证数据积累和理论化的深度阐释。中国大陆可语建构。 查证的相关研究成果仅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 从对更年期的总概述上看,4家百科网站都将 研究所的吴小英研究员。她在《更年期话语的建更年期作为女性生命中必然经历的生理症状,强 构:从医界、大众文化到女性自身的叙述》中简要调其生理性,病因为“雌雄激素”及“孕激素”的下 介绍了西方现代医学对更年期的构建和问题化,降直至消失,最直接的表述是“绝经”,以此将其划 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妇女认知上的身体化和治疗的界到医学领域,归入内科一内分泌科。 性别化,最终都加重了妇女的社会性别认同危机。 对更年期症状的描述更明显地体现了更年期的 大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医学话语。此部分在词条中所占比例最高,所有描述 她特别强调了影视作品对更年期的负面再现。作均基于现代医学术语。由于更年期的界定是由现代 者在文章后半部分从宏观的社会变迁背景着眼,医学中的激素衡量一以月经作为一个硬性的分野 认为妇女更年期话语的建构及其妖魔化,浸透和标准,因此生理症状占据主导也符合预期。 复制了全球化时代中国大众文化中的社会性别意 75%的百科网站提到了男性更年期,但是具 涵及其身体政治。中国进入市场化、全球化后,过体来看将男性和女性的更年期做出了质的区别, 去那种以国家主宰的平等神化为特征的社会性别倾向于“男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更年期,男性从生 话语发生了转型,被新的市场导向的社会性别话到死都能被称为男性”的说法。维基百科直接提 语所取代,形成由国家、市场和传统文化三种力量出“对男性来说,更年期这一概念没有意义”,而互 相互交叠、合作与制衡形成的多元性别话语。以动和搜搜百科则强调了男性更年期的不确定性 “素质”为关键词的新的叙述方式,效率为先的市程度轻重不定,也不一定需要治疗,表述上完全不 场话语和传统父权制话语相结合,恰好迎合了现同于对女性更年期的绝对表达。 代消费文化中的性别时尚和感官取向,女性被进 对更年期治疗方式的描述中,有相关板块的3 一步身体化或物化。但文章并未透彻地勾连出个百科网站都属于中国大陆,百度百科以介绍医 更年期话语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关系,其对更年期学介入治疗为主,而后两者用了大量篇幅说明中 背后隐藏的消费政治的引述也未触及中国情境 医调养方式,并辅以介绍多个中药滋补粥的做法。 上述研究主要聚焦更年期的健康传播议题。维基百科对治疗方式介绍缺失。总体来看,百科 而本文则尝试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和社会性别理网站有关更年期的治疗均强调补充“缺失”,调整 论的路径,首先讨论新媒体“更年期”的文本如何“失衡”。 再现了中年妇女的危机,其次阐释“更年期”的媒 2.百度贴吧 体话语生产如何与转型中国的市场经济勾连,最 我们选择百度贴吧“更年期吧”前3页(截至 后,探索“更年期”话语如何通过医学权威性的持2013年12月23日20:30)进行分析,3页中共有 续维护来强化贬抑( annihilate)中年妇女的社会性帖子150个,其中与更年期有关的帖子66篇 别秩序。 (23+13+30)。选取的标准为题目或楼主发言中 二、新媒体“更年期”修辞话语的 提到“更年期”或“绝经”。②我们选取了每一帖第 文本分析 ①仅将关键词聚焦在“更年期”进行检索,是因为中文 为了对中国互联网中的“更年期”①话语进行研对于该状况的描述基本只有这一个词语,而西方同样表述 究笔者从综合和专业的角度选出了4家网络百科更年期就有 menopause, the turn of life, climacteric, climater 和百度贴吧作为分析的网络文本。结果如下 um等说 1.百科网站词条 ②被删去的两篇虽然在标题中出现了“更年期”字 样,但文本内容却和更年期没有太大的关联。以名为“更 作为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一一百度的子栏年期吧”的帖子为例,发帖人在原帖中并没有留下其他内 目,百科网站在各类词条中占据突出地位,这些文容,回复者回复的内容都是“安神口服液”,我们并不能知 本是新媒体中最容易被接触到的有关“更年期”的道回复内容和发帖者的发帖有何关联,因而这篇帖子被我 媒介文本。笔者挑选出4家新媒体中最“主流”的们剔除出分析的范围,不做进一步分析
#(E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的独特案例% 目前全球话语中大部分理论命题都 源于非中国案例研究#中国本土的研究比较缺失 实证数据积累和理论化的深度阐释% 中国大陆可 查证的相关研究成果仅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 研究所的吴小英研究员% 她在,更年期话语的建 构)从医界&大众文化到女性自身的叙述-中简要 介绍了西方现代医学对更年期的构建和问题化# 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妇女认知上的身体化和治疗的 性别化#最终都加重了妇女的社会性别认同危机% 大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她特别强调了影视作品对更年期的负面再现% 作 者在文章后半部分从宏观的社会变迁背景着眼# 认为妇女更年期话语的建构及其妖魔化#浸透和 复制了全球化时代中国大众文化中的社会性别意 涵及其身体政治% 中国进入市场化&全球化后#过 去那种以国家主宰的平等神化为特征的社会性别 话语发生了转型#被新的市场导向的社会性别话 语所取代#形成由国家&市场和传统文化三种力量 相互交叠&合作与制衡形成的多元性别话语% 以 *素质+为关键词的新的叙述方式#效率为先的市 场话语和传统父权制话语相结合#恰好迎合了现 代消费文化中的性别时尚和感官取向#女性被进 一步身体化或物化%'#$( 但文章并未透彻地勾连出 更年期话语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关系#其对更年期 背后隐藏的消费政治的引述也未触及中国情境% 上述研究主要聚焦更年期的健康传播议题% 而本文则尝试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和社会性别理 论的路径#首先讨论新媒体*更年期+的文本如何 再现了中年妇女的危机#其次阐释*更年期+的媒 体话语生产如何与转型中国的市场经济勾连#最 后#探索*更年期+话语如何通过医学权威性的持 续维护来强化贬抑!&..424/&;9"中年妇女的社会性 别秩序% 二$ 新媒体*更年期+修辞话语的 文本分析 为了对中国互联网中的*更年期+!话语进行研 究#笔者从综合和专业的角度选出了 ( 家网络百科 和百度贴吧作为分析的网络文本% 结果如下) #B百科网站词条 作为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百度的子栏 目#百科网站在各类词条中占据突出地位#这些文 本是新媒体中最容易被接触到的有关*更年期+的 媒介文本% 笔者挑选出 ( 家新媒体中最*主流+的 百科网站...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搜搜百科&互 动百科#从三个方面探讨他们关于*更年期+的话 语建构% 从对更年期的总概述上看#( 家百科网站都将 更年期作为女性生命中必然经历的生理症状#强 调其生理性#病因为*雌雄激素+及*孕激素+的下 降直至消失#最直接的表述是*绝经+#以此将其划 界到医学领域#归入内科.内分泌科% 对更年期症状的描述更明显地体现了更年期的 医学话语% 此部分在词条中所占比例最高#所有描述 均基于现代医学术语% 由于更年期的界定是由现代 医学中的激素衡量...以月经作为一个硬性的分野 标准#因此生理症状占据主导也符合预期% G$K的百科网站提到了男性更年期#但是具 体来看将男性和女性的更年期做出了质的区别# 倾向于*男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更年期#男性从生 到死都能被称为男性+的说法% 维基百科直接提 出*对男性来说#更年期这一概念没有意义+#而互 动和搜搜百科则强调了男性更年期的不确定性# 程度轻重不定#也不一定需要治疗#表述上完全不 同于对女性更年期的绝对表达% 对更年期治疗方式的描述中#有相关板块的 ) 个百科网站都属于中国大陆#百度百科以介绍医 学介入治疗为主#而后两者用了大量篇幅说明中 医调养方式#并辅以介绍多个中药滋补粥的做法% 维基百科对治疗方式介绍缺失% 总体来看#百科 网站有关更年期的治疗均强调补充*缺失+#调整 *失衡+% !B百度贴吧 我们选择百度贴吧*更年期吧+前 ) 页!截至 !"#) 年 #! 月 !) 日 !"))""进行分析#) 页中共有 帖子 #$" 个# 其 中 与 更 年 期 有 关 的 帖 子 EE 篇 !!) d#) d)""% 选取的标准为题目或楼主发言中 提到*更年期+或*绝经+%" 我们选取了每一帖第 ! " 仅将关键词聚焦在*更年期+进行检索#是因为中文 对于该状况的描述基本只有这一个词语#而西方同样表述 更年期就有 69.+=&,:9&;29;,-. +0/409&?/46&?;9-4?&?/46&?;9-4R ,6等说法% 被删去的两篇虽然在标题中出现了*更年期+ 字 样#但文本内容却和更年期没有太大的关联% 以名为*更 年期吧+的帖子为例#发帖人在原帖中并没有留下其他内 容#回复者回复的内容都是*安神口服液+#我们并不能知 道回复内容和发帖者的发帖有何关联#因而这篇帖子被我 们剔除出分析的范围#不做进一步分析%
第44卷 曹晋等:网络媒体“更年期”修辞与转型中国的市场经济 147 一页的文字,进行词频分析。 从更年期症状统计中可以发现,更年期最为 表1更年期主题统计 直观的表现“月经减少、不规律”在帖子中出现的 篇数比例(%) 比例也最高,有一半的帖子中提到了更年期女性 34.5的月经问题,着重强调的失眠和性吸引力下降的 症状描述(及求助) 问题。超过14的文本提到了女性进入更年期后 疗方法 提及具体用药406061皮肤出现皱纹、色斑、松弛的问题,如果把选取范 并未提及药品5 7.58 围扩大到妇女进入中年后的性吸引力下降,66篇 更年期给他人带来 帖子中共出现了“皱纹”、“细纹”12次,“松弛”6 的影响(及求助) 其他 次,“色斑”24次,“黄褐斑”3次,“暗黄”6次,“皮 4.55 肤弹性”2次,“乳房”5次,“肥胖”3次。更年期意 注;部分帖子有多个主题,对此本文予以全部计算 味着女性吸引力的下降,这一点构成了更年期话 由表1可以看出,贴吧中大部分的帖子与症语的重要方面。 状描述、治疗方法推荐有关,这两项分别占据了总 帖数的34.85%和68.19%。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 三、新媒体、更年期话语与市场 方式推荐中,有60%的帖子提到了至少一种具体 经济操纵的性别秩序 药物的名称,一个帖子的主帖和回复中大多只涉 新媒体文本中的更年期话语为妇女敲响了 及同一种药品,广告和营销的意图明显。在这些 中年危机”的警钟,且发挥了强劲的消费动员力 涉及具体药品的帖子中,有37个涉及内服药,并量。新媒体文本大多使用了通过医学“权威”发声 且都属于中药的范畴;3个提到了外用药,其中一 的话语策略,尽管权威有可能是模糊的,但新媒体 种偏向西医概念的激素补充贴片,另一种是注射文本普遍将更年期病理化,以一系列症状的医学 类药物,它们同属于激素补充疗法。西医和中医问题为诱导,吸引读者来信任医学干预,寻求改善 在更年期吧所占的话语比例相差悬殊,66个帖子 中共出现“中药”44次,“中医”20次;与之相对的 中年危机的正当性和权威性 在以百科网站为首的专业网站的媒介文本 是,全文中并没有明确的“四医”或“西药”字眼出中,权威专家的声音置于显著位置,特别强调其专 现。从样本整体来看,属于西医范畴的药品和治 业权威性,例如百度百科直接在词条开头标明: 疗方法在百度贴吧更年期话语中所占比例小是不 本词条由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 争的事实。 医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林华(主任医师) 治疗方法推荐的另一个部分是“未提及药品 审核一中日友好医院一妇产科”。搜搜百科、互动 名称部分,6篇箱帖子中只有5篇未提及具体的药百科则模糊处理了言说者主体,直接用“医生 品。其中编号为34的帖子建议更年期妇女多运 临床医生”作为治疗方式介绍的主体,让读者自 动、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 然相信是专家的建议,进而影响到读者决定。通 表2更年期症状统计 过医学权威的言说,将更年期表述为医学界一致 更年期症状 具体表现 出现频次比例%)认可的疾病,从而将其变为符合逻辑的常识。对 月经减少、不规律 50.00 社会性别的文化构想已经被建构入了科学常识 心血管问题 旦此构想成立,它们就成为权威信息,经过新媒 生理表现 生殖泌尿系统 体的散播来操纵中年妇女解决更年期危机的消费 出汗、潮热 欲望。这和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即认为对 19.70 医学“权威”的塑造有利于更年期病理化的 己忆力 过程。 精神表现 心情抑郁 在更年期的成因描述中,新媒介文本认定更 年期是妇女由于激素水平下降所要经历的必然阶 皮肤(皱纹、色斑、弹性)37 性吸引力 段,以“丧失功能”、“用尽”、“不足”、“失调”等消 体形(胖、下垂) 极修辞不断强调更年期的负面威胁—一更年期意
第 (( 卷 曹晋 等) 网络媒体*更年期+修辞与转型中国的市场经济 #(G 一页的文字#进行词频分析% 表 = 更年期主题统计 主 题 分 类 篇数 比例!K" 更年期原因 ) (B$$ 症状描述!及求助" !) )(BI$ 治疗方法 提及具体用药 (" E"BE# 并未提及药品 $ GB$I 更年期给他人带来 的影响!及求助" I #!B#! 其他 ) (B$$ 注)部分帖子有多个主题#对此本文予以全部计算% 由表 # 可以看出#贴吧中大部分的帖子与症 状描述&治疗方法推荐有关#这两项分别占据了总 帖数的)(BI$K和EIB#JK%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 方式推荐中#有 E"K的帖子提到了至少一种具体 药物的名称#一个帖子的主帖和回复中大多只涉 及同一种药品#广告和营销的意图明显% 在这些 涉及具体药品的帖子中#有 )G 个涉及内服药#并 且都属于中药的范畴$) 个提到了外用药#其中一 种偏向西医概念的激素补充贴片#另一种是注射 类药物#它们同属于激素补充疗法% 西医和中医 在更年期吧所占的话语比例相差悬殊#EE 个帖子 中共出现*中药+(( 次#*中医+!" 次$与之相对的 是#全文中并没有明确的*西医+或*西药+字眼出 现% 从样本整体来看#属于西医范畴的药品和治 疗方法在百度贴吧更年期话语中所占比例小是不 争的事实% 治疗方法推荐的另一个部分是*未提及药品+ 名称部分#EE 篇帖子中只有 $ 篇未提及具体的药 品% 其中编号为 )( 的帖子建议更年期妇女多运 动&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 表 > 更年期症状统计 更年期症状 具体表现 出现频次 比例!K" 生理表现 月经减少&不规律 GJ $"B"" 心血管问题 ## #EBEG 生殖泌尿系统 ( EB"E 骨质疏松 #$ #EBEG 出汗&潮热 !# !#B!# 精神表现 脾气 #J #JBG" 记忆力 ( EB"E 心情抑郁 #$ #"BE# 失眠 (# )(BI$ 性吸引力 皮肤!皱纹&色斑&弹性" )G !$BGE 体形!胖&下垂" ) (B$$ 从更年期症状统计中可以发现#更年期最为 直观的表现*月经减少&不规律+在帖子中出现的 比例也最高#有一半的帖子中提到了更年期女性 的月经问题#着重强调的失眠和性吸引力下降的 问题% 超过 # Z( 的文本提到了女性进入更年期后 皮肤出现皱纹&色斑&松弛的问题#如果把选取范 围扩大到妇女进入中年后的性吸引力下降#EE 篇 帖子中共出现了*皱纹+&*细纹+ #! 次#*松弛+ E 次#*色斑+!( 次#*黄褐斑+) 次#*暗黄+E 次#*皮 肤弹性+! 次#*乳房+$ 次#*肥胖+) 次% 更年期意 味着女性吸引力的下降#这一点构成了更年期话 语的重要方面% 三$ 新媒体$更年期话语与市场 经济操纵的性别秩序 新媒体文本中的更年期话语为妇女敲响了 *中年危机+的警钟#且发挥了强劲的消费动员力 量% 新媒体文本大多使用了通过医学*权威+发声 的话语策略#尽管权威有可能是模糊的#但新媒体 文本普遍将更年期病理化#以一系列症状的医学 问题为诱导#吸引读者来信任医学干预#寻求改善 中年危机的正当性和权威性% 在以百科网站为首的专业网站的媒介文本 中#权威专家的声音置于显著位置#特别强调其专 业权威性#例如百度百科直接在词条开头标明) *本词条由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Z百科名 医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林华!主任医师" 审核.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 搜搜百科&互动 百科则模糊处理了言说者主体#直接用*医生+& *临床医生+作为治疗方式介绍的主体#让读者自 然相信是专家的建议#进而影响到读者决定% 通 过医学权威的言说#将更年期表述为医学界一致 认可的疾病#从而将其变为符合逻辑的常识% 对 社会性别的文化构想已经被建构入了科学常识# 一旦此构想成立#它们就成为权威信息#经过新媒 体的散播来操纵中年妇女解决更年期危机的消费 欲望% 这和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即认为对 医学 * 权 威+ 的 塑 造 有 利 于 更 年 期 病 理 化 的 过程%'$('#E( 在更年期的成因描述中#新媒介文本认定更 年期是妇女由于激素水平下降所要经历的必然阶 段#以*丧失功能+&*用尽+&*不足+&*失调+等消 极修辞不断强调更年期的负面威胁...更年期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 味着青春生命的终结。而用“激素”这一功能常量现年轻和女性特质。医药产业对更年期的操纵让 来衡量妇女正常与否,是现代医学权威所带来的妇女在此话语中失声,歪曲且片面化了妇女更年 直接后果,这和西方更年期话语的表述不谋而合。期体验的理解。网络修辞更年期毫无疑问利用了 法国哲学家康吉莱姆( Canguilhen)在1978年提妇女对于变老和失去吸引力的恐惧,威逼妇女寻 出,现代病理学是建立在以荷尔蒙和神经功能常求药物干预就变得顺理成章,用药机制被合法化。 量上的,并以此来判断正常和非正常。那些缺失中国大陆的更年期修辞回应了贾斯汀·库普兰 的元素被认为是应该存在的,功能常量的正常值( Justine Coupland)和安吉·威廉姆斯( Angie wil- 被划定在一定的区域内。进一步看,男人作为所 liams)洞察到的现象,即身体出现机械故障,这 谓弱势性别的时间很短,如果能避免重大疾病,他故障需要得到修复,修复的办法便是医学干预,这 们只在很小的程度上变老。而妇女的情况则大不是普遍存在于医药话语的“身体为机器”的比喻 相同,她们的卵巢在相对较早的年龄就渐渐失去更年期妇女被归为“病人”,她们患病需要通过处 功能。在科学的现代医学体系内,中年妇女被“非方开药来治疗。激素缺乏导致的更年期综合症能 正常化”,或者说她们被医学权威“阉割”了。 够被药物改善,只要补充激素便能够拨回衰老的 对更年期症状的描述加重了“中年危机”的恐时钟。 惧性。除了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质疏 (一)“更年期”的媒介话语生产与转型中国 松等一系列老年病再无招架之力外,最让更年期的市场经济 妇女产生危机感的是心理变化。新媒体文本描绘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由西方医学话语支撑的 了一副可憎的更年期妇女形象,身体的衰老和女进口保健品,其核心功能就是瞄准更年期激素水 性气质的减弱被放大,更加暗含了对于老年生命平下降的生理症状对症下药。英国荷博瑞保健品 必然衰老的担忧。更年期意味着年老色衰、性吸商店( Holland& Barrett)的店员极力推荐名为更年 引力下降、无法生育,女性气质丧失,也标志着骨草本营养素片(Ⅴ itabiotics Menopace Plus Tablets) 质疏松等其他老年病症的来袭。更“可怕”的是,的保健品,该产品通过补充大豆异黄酮素和其他 烦躁易怒、脾气暴躁的不良精神状态将影响到与“营养素”(销售店员的专业语言)来帮助更年期 家人的和睦相处,使中年妇女变成家里的敌人,让妇女“平稳激素水平”,并称一切症状都根植于激 家人也进入备战状态。百度贴吧中大量文本提到素下降的生理事实。可见,大陆中年妇女消费者 更年期母亲”脾气古怪、情绪不稳定,同时渴望全对医药权威话语的劝服是相当认可的,海外更年 家齐心协力战胜更年期。在访谈中,“更年期患期保健用品在商业市场所向披靡。而新媒体平台 者”罗女士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乱发脾气,认为作为传统媒体平台的一种延伸,为现代医学话语 这是更年期应有的状态,全家人自然心领神会地和资本力量的合谋提供了场域。百度贴吧作为 迁就礼让她 个独立的自由论坛,商业力量的操纵尤其明显 我们当然不会否认更年期阶段会出现生理和作为一个开放的、管制较少的平台(百度更年期吧 心理的症状,但是更年期妇女关于自己更年期的并没有吧主,参与者没有删帖的权力),百度贴吧 体验和感受却不是完全自主的,和西方学者的研在监管缺失的状况下,资本构筑了话语构建的强 究结果相似,笔者认为,妇女必然受到其所接触到大驱动力。广告帖在百度更年期吧中占据六成 的更年期话语构建的影响。因此,中年妇女的焦这些提及具体药品名称的帖子大多将更年期塑造 虑和忧郁可能部分来源于社会对更年期和后更年为难以应对的灾难性事件,还把失眠、妇科炎症和 期妇女的扭曲的刻板印象,而非仅仅来自于激素更年期联系在一起,失眠甚至成为了百度贴吧中 变化。根据本论题的实证分析,医学话语、资本和被提及频率第二多的症状。资本力量为了囊括更 传统社会性别的父权制秩序合谋,共同塑造了妇多的潜在消费对象,就更年期综合症和其他症状 女的更年期话语,将中年妇女的形象危机化。更创造了莫须有的勾连。这些话语构成了更年期产 年期的病理化通过将中年妇女塑造为她们年龄和业的最初动力,制药公司从中看到了无限商机 性别的受害者来实现中年妇女的问题化,并宣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保健食品行业的 她们需要通过药物介入来治疗“疾病”,才可以再产值已近2800亿元。有数据显示,中国营养保健
#(I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味着青春生命的终结% 而用*激素+这一功能常量 来衡量妇女正常与否#是现代医学权威所带来的 直接后果#这和西方更年期话语的表述不谋而合% 法国哲学家康吉莱姆!b&.Q,4/296" 在 #JGI 年提 出#现代病理学是建立在以荷尔蒙和神经功能常 量上的#并以此来判断正常和非正常% 那些缺失 的元素被认为是应该存在的#功能常量的正常值 被划定在一定的区域内% 进一步看#男人作为所 谓弱势性别的时间很短#如果能避免重大疾病#他 们只在很小的程度上变老% 而妇女的情况则大不 相同#她们的卵巢在相对较早的年龄就渐渐失去 功能% 在科学的现代医学体系内#中年妇女被*非 正常化+#或者说她们被医学权威*阉割+了% 对更年期症状的描述加重了*中年危机+的恐 惧性% 除了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质疏 松等一系列老年病再无招架之力外#最让更年期 妇女产生危机感的是心理变化% 新媒体文本描绘 了一副可憎的更年期妇女形象#身体的衰老和女 性气质的减弱被放大#更加暗含了对于老年生命 必然衰老的担忧% 更年期意味着年老色衰&性吸 引力下降&无法生育#女性气质丧失#也标志着骨 质疏松等其他老年病症的来袭% 更*可怕+的是# 烦躁易怒&脾气暴躁的不良精神状态将影响到与 家人的和睦相处#使中年妇女变成家里的敌人#让 家人也进入备战状态% 百度贴吧中大量文本提到 *更年期母亲+脾气古怪&情绪不稳定#同时渴望全 家齐心协力战胜更年期% 在访谈中#*更年期患 者+罗女士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乱发脾气#认为 这是更年期应有的状态#全家人自然心领神会地 迁就礼让她% 我们当然不会否认更年期阶段会出现生理和 心理的症状#但是更年期妇女关于自己更年期的 体验和感受却不是完全自主的#和西方学者的研 究结果相似#笔者认为#妇女必然受到其所接触到 的更年期话语构建的影响% 因此#中年妇女的焦 虑和忧郁可能部分来源于社会对更年期和后更年 期妇女的扭曲的刻板印象#而非仅仅来自于激素 变化% 根据本论题的实证分析#医学话语&资本和 传统社会性别的父权制秩序合谋#共同塑造了妇 女的更年期话语#将中年妇女的形象危机化% 更 年期的病理化通过将中年妇女塑造为她们年龄和 性别的受害者来实现中年妇女的问题化#并宣称 她们需要通过药物介入来治疗*疾病+#才可以再 现年轻和女性特质% 医药产业对更年期的操纵让 妇女在此话语中失声#歪曲且片面化了妇女更年 期体验的理解% 网络修辞更年期毫无疑问利用了 妇女对于变老和失去吸引力的恐惧#威逼妇女寻 求药物干预就变得顺理成章#用药机制被合法化% 中国大陆的更年期修辞回应了贾斯汀/库普兰 !*,:;4.9b+,=/&.>"和安吉/威廉姆斯!F.Q49a4/R /4&6:"洞察到的现象#即身体出现机械故障#这一 故障需要得到修复#修复的办法便是医学干预#这 是普遍存在于医药话语的*身体为机器+的比喻% 更年期妇女被归为*病人+#她们患病需要通过处 方开药来治疗% 激素缺乏导致的更年期综合症能 够被药物改善#只要补充激素便能够拨回衰老的 时钟% !一" *更年期+的媒介话语生产与转型中国 的市场经济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由西方医学话语支撑的 进口保健品#其核心功能就是瞄准更年期激素水 平下降的生理症状对症下药% 英国荷博瑞保健品 商店!_+//&.> j[&--9;;"的店员极力推荐名为更年 草本营养素片!A4;&S4+;4?:%9.+=&?9</,:P&S/9;:" 的保健品#该产品通过补充大豆异黄酮素和其他 *营养素+ !销售店员的专业语言"来帮助更年期 妇女*平稳激素水平+#并称一切症状都根植于激 素下降的生理事实% 可见#大陆中年妇女消费者 对医药权威话语的劝服是相当认可的#海外更年 期保健用品在商业市场所向披靡% 而新媒体平台 作为传统媒体平台的一种延伸#为现代医学话语 和资本力量的合谋提供了场域% 百度贴吧作为一 个独立的自由论坛#商业力量的操纵尤其明显% 作为一个开放的&管制较少的平台!百度更年期吧 并没有吧主#参与者没有删帖的权力"#百度贴吧 在监管缺失的状况下#资本构筑了话语构建的强 大驱动力% 广告帖在百度更年期吧中占据六成# 这些提及具体药品名称的帖子大多将更年期塑造 为难以应对的灾难性事件#还把失眠&妇科炎症和 更年期联系在一起#失眠甚至成为了百度贴吧中 被提及频率第二多的症状% 资本力量为了囊括更 多的潜在消费对象#就更年期综合症和其他症状 创造了莫须有的勾连% 这些话语构成了更年期产 业的最初动力#制药公司从中看到了无限商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 年底#保健食品行业的 产值已近 ! I"" 亿元% 有数据显示#中国营养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