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以流移上海的 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 曹晋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民族志( ethnography)的研职钟点工作。从她们的手机使用捕捉到中国现代 究方法,聚焦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化进程中,传播芠术与市场经济两者相互作用 用分析,透视中国农村妇女在中国都市家务劳动并对塑造妇女劳动者在公共和私人空间的生活实 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中,暫时舍弃了儿子,跟随践有着深刻的影响 丈夫离乡背井,涌入陌生的大都市,在其充满焦 作为受益于农民女工家政服务的上海居住 虑与希望、恐惧与彷徨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如何者,笔者试图以流移上海的安徽与四川籍家政钟 发挥手机的功用来适应新的都市生活与家政劳点女工口述的地方生活描述作为主要分析资料, 动,并在异地以电话遥控的方式来监护子女的成通过对她们手机使用的微观透视,体察农村妇女 长,履行自己的母职( mothering)。本论题进而暂时舍弃了父母与子女,跟随丈夫离乡背井,涌 试图探索在充满地城与城乡区隔的21世纪中国入陌生的大都市,在其充满焦虑与希望、恐惧与 现代化进程中,传播技术的普遍使用与再生产劳彷徨、交织着悲欢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她们如何 动的市场化是如何重塑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与社发挥手机的功用来适应新的都市生活?这些被卷 会性别位置 入再生产劳动市场化的农村妇女处于什么样的社 会情境?作为非城市人口的农民工的一份子,她 引言 们如何利用手机重建杜会关系的网络?作为临时 家政雇工,如何运用手机来安排、协商或是抵制 中国农民声势浩大的跨地区流动(即中国弹性的、社会性别化的家政工作?作为孩子的母 民工潮,或称劳工流移, Labor migration)成为亲,如何在异地使用手机来遥控式地履行母职 1990年代之后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论题,但( remote mothering)?本论题进而试图探索在充满 从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视角来探索以科技化和市地域与城乡区隔的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场化为标志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的传播技术的普遍使用与再生产劳动的市场化是如 学术研究至今相对薄弱。传擢技术(如手机)何重塑农村妇女的社会性别位置? 的飞速发展与市场经济(如家务劳动商品化)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广泛吸收了国际 的深入进展作为科技化与市场化的显著特征,是女性主义传播研究的诸多方法论成果,如“社 1980年代至今中国现代化的两大标志。另一方会性别的建构作为一种过程和社会互动与权力关 面,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系的产物,是能够被分析的,因此要求一种阐释 背景下,因城乡的绝对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的收的研究策略,才能敏锐地分析人类的互动与意义 入差距地位变化导致农民奔涌进城打工,手机结构”,2而不仅仅是把社会性别作为经验研究 为1.5亿农民工离开土地参与市场经济提供了及的一个变量。受此论启发,本研究以钟点工的手 时的信息交流与家庭联络。其中一部分农村妇女机使用分析为个案,把社会性别与阶级置于考量 走出家庭,与丈夫共同担负起家庭生计的责任,的中心,主要采用民族志的参与观察法和开放式 电话发挥了策略性功能,帮助妇女兼顾家庭与兼的深度访谈,让农民妇女为自己发声,阐释她们 71 201994-2010ChinaAcademic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ntedhttp://hwww.cnki.ner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 以流移上海的 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 曹 晋 内容提要 本 文采 用 民族 志 的研 究方 法 , 聚焦流 移上 海的 家政钟 点女 工 的手机使 用 分析 , 透视 中国农村妇 女在 中国都 市家务 劳动 市场 化 、 社 会化进程 中 , 暂时舍弃 了儿 子 , 跟 随 丈 夫 离乡背井 , 涌入 陌 生的大都市 , 在其充满焦 虑与希望 、 恐惧 与仿往 的 日 常生 活 实践 中 , 如何 发挥 手机 的 功 用 来适 应 新 的都 市 生 活 与 家政 劳 动 , 并在异地 以 电话遥控 的方 式来监 护子女 的成 长 , 展行 自己 的母 职 。 本 论题 进 而 试 图探 索在充 满地域 与城 乡区 隔 的 世 纪 中国 现代 化进程 中 , 传播技 术的普遍使 用 与再 生产 劳 动 的市场 化是 如何 重塑农村妇 女 的社会地位 与社 会 性别位 置 一 、 引言 中国农民声势浩 大的跨地 区流 动 即 中国 民工潮 , 或称劳工 流移 , 成为 年代之 后国际学术界讨论 的热 点论 题 , 但 从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视角来探索以科技化和市 场化为标志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 问题的 学术研究 至 今相对 薄 弱 。 传播 技 术 如手 机 的飞速 发展与 市场 经 济 如家务劳动商品化 的深入进展作为科技化与市场化的显著特征 , 是 年代至 今中国现 代化的两大标志 。 另一 方 面 , 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背景下 , 因城乡的绝对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的收 入差距地位变化导致农 民奔涌 进城打工 , ’ 手机 为 亿农民工离开土地参与市场经济提供 了及 时的信息交流与家庭联络 。 其中一部分农村妇女 走出家庭 , 与丈夫共 同担负起家庭生计的责任 , 电话发挥了 策略性功能 , 帮助妇女兼顾家庭与兼 职钟点工作 。 从她们的手机使用捕捉到中国现代 化进程中 , 传播技术与市场经济两者相互作用 , 并对塑造妇女劳动者在公共和私人空间的生活实 践有着深刻的影响 。 作为受益于农民女工 家政服务的上 海居住 者 , 笔者试图以流移上海的安徽与四川籍家政钟 点女工口述的地方生活描述作为主 要分析资料 , 通过对她们手机使用的微观透视 , 体察农村妇女 暂时舍弃了父母与子女 , 跟随丈夫离乡背井 , 涌 入陌生的大都市 , 在其充满焦虑与希望 、 恐惧与 仿徨 、 交织着悲欢的日常生活实践中 , 她们如何 发挥手机的功用来适应新的都市生活 这些被卷 入再生产劳动市场化的农村妇女处于什么样的社 会情境 作为非城市人口的农民工的一份子 , 她 们如何利用手机重建社会关系的网络 作为临时 家政雇工 , 如何运用手机来安排 、 协商或是抵制 弹性的 、 社会性别化的家政工作 作为孩子的母 亲 , 如何在异地 使用手机来遥 控 式地履行 母职 本论题进而试图探索在充满 地域与城乡区隔的 世纪 中国现代化进 程 中 , 传播技术的普遍使用与再生产劳动的市场化是如 何重塑农村妇女的社会性别位置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 , 笔者也广泛吸收了国际 女性主 义传播研究的诸多方法论成 果 , 如 “ 社 会性别的建构作为一种过程和社会互动与权力关 系的产物 , 是能够被分析的 , 因此要求一种阐释 的研究策略 , 才能敏锐地分析人类的互动与意义 结构 ’, , 〔’〕而不 仅仅是把社会性别作为 经验 研究 的一个变量 。 受此论启发 , 本研究以钟点工的手 机使用分析为个案 , 把社会性别与阶级 置于考量 的中心 , 主要采用 民族志 的参与观察法和开放式 的深度访谈 , 让农民妇女为 自己发声 , 阐释她们
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6卷第I期 进城打工的意义,体现处于都市弱势地位的钟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沉默。美国学者拉娜 女工的个人微观生活经验。本论题旨在通过家政蕾蔻( Lana F. Rakow)1998年发表的论文,以 女工手机使用个案看到结构性的问题,进而了解房地产中介从业者或直销从业者为例,她们利用 传播科技介入社会运作的机制,体察妇女与妇女家庭固定电话做销售业务,其余时间则料理家务 之间、妇女与男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村妇女在活,电话协助妇女从纯粹的私领域迈入公领域, 这样的一种劳动形式和社会结构里的挣扎和困但妇女的重担不减反增,传播技术并没有给妇女 境。在笔者看来,家政女工不仅是职业分类的概带来家务劳动与职业压力的解放“西方女性主 念,而且是制度性身份和地位类别的标签。 义传播学者并不是要反科技进步,或者减缓科技 笔者以滚雪球的方式,积累了40名聚居于文明的速度,而是渴望妇女成为科技发展的受益 上海市杨浦区(23名)和徐汇区(17名)的安者,而不是被技术垄断与控制的消费者,尤其是 徽和四川籍家政钟点女工的民族志考察资料妇女能够参与公正对话,成为信息科技时代的主 (并拍摄了部分钟点工的录像)。作为劳务输出体。 大省,安徽与四川是中国民工潮历程中农民工廉 中国大陆学者杨善华与朱伟志的研究发现 价劳动力的重要输出地,上海则作为国际化大都农民工赋予了手机消费和使用以“社会竞争 市,因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填补都市服务业廉的意义;他们一直在用“人情”和交往精心编 价劳动力的市场短缺而成为农村妇女低薪劳动力织一张有事时能用得上的关系网,家族中的其他 聚集地,因此,选择流移上海的安徽与四川籍家成员无疑是这张关系网的优先入选者;“新生 政钟点女工具有代表性。笔者主要以两类方法积代”农民工以手机和他人联系,并在这样的联系 累来自四川和安徽家政女工的实地调查与访谈的中表达自己的意志,确认自己的自由,从而肯定 资料:一种是到杨浦区的家政介绍所,发挥四川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状态。罗沛霖与彭铟旎在 方言优势,周末定期去访问家政介绍所的经营者论文《关于中国南部农民工的社会生活与手机 (四川人),观察那些聚集在介绍所寻找家政工的研究》中向我们揭示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 作的妇女如何在这样一个洽谈劳动协议的临时性面子、社会性别关系等等在广东的农民工中那些 场所,一方面等待雇主的挑选,另一方面,和来传统的文化要素正在经受冲击;但与此同时,手 自不同地域的女工一起交流对付雇主的经验,释机使农民工可以与家人保持频繁的联系,传统的 放自己压抑的城市打工情绪。期间,和15位女亲属关系也得到了增强。农民工购买和使用手机 工进行过数次深度访谈,建立了长期联系。另一的最初原因是为了能够与家人的联系更方便更频 种方法是联系我自己家庭和朋友家庭曾经雇佣过繁,但当他们被这种永久性的联系吸引后,他们 的家政女工(共25名),请她们帮助联络同在对家庭物质福利的关注却变得更少了。把手机 上海做家政活的老乡小姐妹,预约其在就近的家作为传播技术的经典分析工具,论述技术渗透于 政服务小区花园,接受笔者的访谈。 社会控制或是参与妇女生活实践的研完并不丰 二、传播技术(电话)与妇女劳工流 富。另外,有许多学者关注手机使用与满足的研 究,其主要聚焦手机的信息服务和工具理性,缺 移的国际论述 少对这一传播新技术与个体生命的体验,或是对 女性主义传播学者侧重社会性别视角深化了妇女生活的渗透与人际关系的模式变迁的探索。 社会性别化的技术问题批判,如詹森( Sue Cu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通过“全球扩 ry Jansen)在西方批判学者对信息资本主义本土张”( planetary expansion),而且更多的是通过 和全球结构的体制建构、经济要素、技术享用、“细胞渗透”( molecular infiltration)来运作,全 以及职业和阶级的安排的丰富论证基础之上,明球家政劳动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趋势迅速蔓延在不 确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对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生同的都市家庭中,这一原本属于家庭私领域由妇 产力、生产效率及社会控制等赞赏备至,但整个女无偿奉献的劳动力转而具有了商品交易的属 社会却对信息时代“知识-权力”的一个至关性,雇佣与被窟佣的劳资双方不但充分体现出全 重要的方面—社会性别政治( gender politics球多重权力的等级结构关系,而且社会性别化的 72 2 0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ip: /wscnki. net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新 闻与传播研 究 第 卷第 期 进城打工的意义 , 体现处于都市弱势地位的钟点 女工的个人微观生活经验 。 本论题 旨在通过家政 女工手机使用个案看到结构性的问题 , 进而了解 传播科技介入社会运作的机制 , 体察妇女与妇女 之 间 、 妇女与男人之间的关系 , 以及农村妇女在 这样的一种劳动形式和社会结构里 的挣 扎和困 境 。 在笔者看来 , 家政女工不仅是职业分类的概 念 , 而且是制度性身份和地位类别的标签 。 笔者以滚雪球的方式 , 积累了 名聚居 于 上海市杨浦区 名 和徐汇 区 名 的安 徽和 四 川籍 家政钟 点女 工 的 民族 志 考 察资 料 并拍摄了部分钟点工 的录像 。 作为劳务输出 大省 , 安徽与四川是中国民工潮历程中农民工廉 价劳动力的重要输出地 , 上海则作为国际化大都 市 , 因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填补都市服务业廉 价劳动力的市场短缺而成为农村妇女低薪劳动力 聚集地 , 因此 , 选择流移上海的安徽与四川籍家 政钟点女工具有代表性 。 笔者主要以两类方法积 累来自四川和安徽家政女工的实地调查与访谈的 资料 一种是到杨浦区的家政介绍所 , 发挥四川 方言优势 , 周末定期去访问家政介绍所的经营者 四川人 , 观察那 些聚集在介绍所寻找家政工 作的妇女如何在这样一个洽谈劳动协议的临时性 场所 , 一 方面等待雇主的挑选 , 另一方面 , 和来 自不同地域的女工一起交流对付雇主的经验 , 释 放 自己压抑的城市打工情绪 。 期 间 , 和 巧 位女 工进行过数次深度访谈 , 建立 了长期联系 。 另一 种方法是联系我 自己家庭和朋友家庭曾经雇佣过 的家政女工 共 名 , 请她 们帮 助联络同在 上海做家政活的老乡小姐妹 , 预约其在就近 的家 政服务小 区花园 , 接受笔者的访谈 。 二 、 传播技术 电话 与妇女 劳工 流 移 的国 际论述 女性主义传播学者侧重社会性别视角深 化了 社会性别化的技术问题批判 , 如詹森 盯 在西方批判学者对信息资本主 义本土 和全球结构的体制建构 、 经 济要素 、 技术享用 、 以及职业和阶级的安排的丰富论证基础之上 , 明 确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对技术进步 、 经济增长 、 生 产力 、 生产效率及社会控制等赞赏备至 , 但整个 社会却对 信息 时代 “ 知 识 一 权 力 ” 的一 个至 关 重要的方面 — 社 会性别 政 治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沉默 。 〔’〕美国学者拉娜 · 蕾葱 。 年发表的论文 , 以 房地产中介从业者或直销从业者为例 , 她们利用 家庭固定电话做销售业务 , 其余时间则料理家务 活 , 电话协助妇女 从纯粹的私领域迈入公领域 , 但妇女的重担不减反增 , 传播技术并没有给妇女 带来家务劳动与职业压力的解放 。 〔‘ 西方女性主 义传播学者并不是要反科技进步 , 或者减缓科技 文明的速度 , 而是渴望妇女成为科技发展的受益 者 , 而不是被技术垄断与控制的消费者 , 尤其是 妇女能够参与公正对话 , 成为信息科技时代的主 体 。 中国大陆学者杨善华与朱伟志的研究发现 农民工 赋予 了 手机消费和使用 以 “ 社会竞争 ” 的意义 他们一 直 在用 “ 人情 ” 和交往精心编 织一张有事时能用得上的关系 网 , 家族中的其他 成员无疑是这 张关系网的优先入 选者 “ 新生 代 ” 农民工以手机和他人联系 , 并在这样的联系 中表达 自己的意志 , 确认 自己的自由 , 从而肯定 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状态 。 〔’〕罗沛霖与彭锢旎在 论文 《关于 中国南部农 民工 的社会生 活与手机 的研究 》中向我 们揭 示随着手机 的广泛 使用 , 面子 、 社会性别关系等等在广东的农民工中那些 传统的文化要素正在经受冲击 但与此同时 , 手 机使农民工可以与家人保持频繁的联系 , 传统的 亲属关系也得到了增强 。 农民工购买和使用手机 的最初原因是为了能够与家人的联系更方便更频 繁 , 但当他们被这种永久性的联系吸引后 , 他们 对家庭物质福利的关注却变得更少了 。 〔‘ 〕把手机 作为传播技术的经典分析工具 , 论述技术渗透于 社会控制或是参与妇 女生 活实践 的研究并不丰 富 。 另外 , 有许多学者关注手机使用与满足的研 究 , 其主要聚焦手机的信息服务和工具理性 , 缺 少对这一传播新技术与个体生命的体验 , 或是对 妇女生活的渗透与 人际关系的模式变迁的探索 。 随着资本主 义生 产 方式 不仅通 过 “ 全球扩 张 ” 汀 , 而且 更多的是通 过 “ 细胞渗透 ” 来运作 , 全 球家政劳动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趋势迅速蔓延在不 同的都市家庭 中 , 这一原本属于家庭私领域 由妇 女无偿奉献的劳 动力转 而具有 了 商品 交易的属 性 , 雇佣与被雇佣 的劳资双 方不但充分体现出全 球多重权力的等级结构关系 , 而且社会性别化的
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 家政工作展现了跨地区和跨国的劳工流移(La-年3月涨价到平均700元)。钟点工中年龄最小 bor migration)景观。美国学者理查·帕利娜斯的28岁,最大49岁,其中只有7人初中毕业 ( Rhacel Salazar Parrenas)的《菲律宾籍女性移22人小学毕业,11人文盲,夫妻双方都在上海 民家务佣工与国际再生产劳动分工〉研究了全打工,每人都配有手机,其配偶职业分布集中于 球化过程中再生产劳动的政治。再生产劳动指那建筑、装修、餐饮、保安、旧货买卖等。其中三 些为维持生产劳动力而需要的劳动,这类工作包人丧偶,她们的儿子分别在合肥与重庆上大学, 括各种家务杂活;照顾老人、成人和孩子;子女每月得到母亲打入银行卡的400元生活费。女工 的社会化;以及家庭内部社会关系的维护,作者中有4位妇女的子女已在上海找到汽车销售或是 以菲律宾家务佣工的案例,提出了妇女群体在全超市售货的临时工作,并且与非原籍农村打工青 球化过程中再生产劳动的三个阶梯转移:1、接年成家。剩余的34位妇女的未成年子女都属于 受国的中产阶级妇女;2、移民家务佣工;3、因“留守儿童”或“留守少年”,在安徽或四川乡 过于贫穷而无法移民的第三世界妇女。这一格局下由老人或是亲戚看护,她们定期汇款或是带钱 展现了全球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再生产活动的日益回到老家。她们赚钱的目标是供子女读书,或是 商业化,而如此劳动分工是一个世界经济体系的养老,部分家境较好的女工希望在家乡的县城购 结构性过程,即欧、美强国主导全球劳动分工的买房子,因此,她们将生活资料与日常消费压制 经济秩序,实行向边陲和半边陲国家的劳工、资到节省的极限,而劳动的活力与韧劲却发挥到极 源和贸易机会的掠夺,这些因素决定了菲律宾籍致。 妇女家务佣工的流移。”台湾学者蓝佩嘉则以台 本研究从2003年开始观察家政钟点女工的 湾家庭的菲律宾佣工的跨国流动与阶级认同为讨劳动生活,2006年1月正式收集钟点女工的手 论议题,提出“家务劳动连续性”的概念来描机通讯材料,截止到2008年3月,凡是作为研 述有偿与无偿家务劳动的密切关系,两者都是女究跟踪的女工,都帮助笔者填写有关手机联络的 性化的工作,具有伦理价值,经济上都被低估,专项调查问卷,从4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来 照顾雇主的家庭和自己的家庭是相互依存的。看,月收入最高者2800元,最低者1000元,每 上述研究的重点是在流移的国际女工在迁移地的个女工都使用手机,个别贫困者购买本土生产的 劳动讨论,提出了国际流移妇女与其雇主的不平便宜货,38位女工购买了品牌手机。电话费最 等关系。 高者是140元,最低者25元,占每月总消费额 在女性主义科技批判与国际再生产劳动市场的2%-10%不等,通话对象主要是子女、亲威 化的理论启发之下,笔者将回到充满地域与城乡朋友和雇主。2000年以前到上海打工的妇女使 区隔的社会情境,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用住地附近的IP电话,2000年之后,家政钟点 手机使用为切入点,分析新技术与市场力量如何工的通讯方式主要是手机,她们都选择套餐服 重塑她们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性别位置,从而探索务,固定的月租费(17元),免费畅听,这样利 技术与市场因素如何融合到权力等级的制造之于和雇主呼叫联络。她们租借的房屋内没有座 中 机,手机长途每分钟0.25元,上海市内每分钟 三、上海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0.12元。从40份问卷得到的钟点女工使用手机 的内容统计来看,“重建都市交往的社会网络”、 析 “弹性的工作联系”、“异地履行母职”是40份 笔者调查所涉及的家政钟点女工集中于上海问卷重复率最高的三项内容,平均占有手机通话 徐汇区和杨浦区。前者是上海商业文化非常成熟内容的95%,这说明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 的经济示范区,生活成本与消费水平较高,17的手机通话主要发挥着三个方面的功用。 名女工平均租房仅8-12平方米,合租现象普 (一)重建都市交往的杜会网络,把家乡的 遍,家政服务的计时工资比杨浦区每小时高2血缘与地缘关系复制在陌生的大都市。被汸谈的 元。杨浦区23名钟点工家庭都有独立的一室户40名钟点工,33名都是因为已有家乡亲戚在上 居住条件(2006年租金每月平均500元,2008海打工,她们从电话中获悉了上海的情况,经过 01994-2010chinaAcademic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dllrightsreservedhttp://nw.cnkinet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传播技 术与社会性别 以 流 移上 海的 家政钟 汽女 工 的手机使用 分析为例 家政工作展现了跨地区和跨 国的劳工流移 景观 。 美国学者理 查 · 帕利娜斯 。 的 《菲律宾籍女性移 民家务佣工与国际再生产劳动分工 》研 究了全 球化过程中再生产劳动的政治 。 再生产劳动指那 些为维持生产劳动力而需要的劳动 , 这类工作包 括各种家务杂活 照顾老人 、 成人和孩子 子女 的社会化 以及家庭内部社会关系的维护 , 作者 以菲律宾家务佣工的案例 , 提出了妇女群体在全 球化过程中再生产劳动的三 个阶梯转移 、 接 受国的中产阶级妇女 、 移民家务佣工 、 因 过于贫穷而无法移民的第三世界妇女 。 这一格局 展现了全球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再生产活动的日益 商业化 , 而如此劳动分工是一个世界经济体系的 结构性过程 , 即欧 、 美强国主导全球劳动分工的 经济秩序 , 实行向边睡和半边唾国家的劳工 、 资 源和贸易机会的掠夺 , 这些 因素决定了菲律宾籍 妇女家务佣工的流移 。 〔’ 〕台湾学者蓝佩嘉则以台 湾家庭的菲律宾佣工的跨国流动与阶级认同为讨 论议题 , 提 出 “ 家务劳动连 续性 ” 的概念来描 述有偿与无偿家务劳动的密切关系 , 两者都是女 性化的工作 , 具有伦理 价值 , 经 济上都被低估 , 照顾雇主 的家庭和 自己的家庭是相互依存的 。 上述研究的重点是在流移的国际女工在迁移地的 劳动讨论 , 提出了国际流移妇女与其雇主的不平 等关系 。 在女性主义科技批判与国际再生产劳动市场 化的理论启发之下 , 笔者将回到充满地域与城乡 区隔的社会情境 , 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 的 手机使用为切入 点 , 分析新技术与市场力量如何 重塑她们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性别位置 , 从而探索 技术与市场 因素如何融合到 权力等级 的制造之 中 。 三 、 上海家政钟点女 工 的手 机使用 分 析 笔者调查所涉及的家政钟点女工集中于上海 徐汇 区和杨浦区 。 前者是上海商业文化非常成熟 的经济 示 范 区 , 生 活成 本与消 费水 平较高 , 名女工 平 均租房仅 一 平 方米 , 合租现象普 遍 , 家政服 务 的计 时工 资 比 杨浦 区 每小 时高 元 。 杨浦区 名钟点工家庭都有独立 的一 室户 居住条件 年租 金每月 平均 元 , 年 月涨价到平均 元 。 钟点工 中年龄最小 的 岁 , 最大 岁 , 其中只有 人初中毕业 , 人小学毕业 , 人文盲 , 夫妻双 方都在上 海 打工 , 每人都配有手机 , 其配偶职业分布集中于 建筑 、 装修 、 餐饮 、 保安 、 旧货买卖等 。 其中三 人丧偶 , 她们的儿子分别在合肥 与重庆上大学 , 每月得到母亲打入银行卡的 元生活费 。 女工 中有 位妇女的子女已在上海找到汽车销售或是 超市售货的临时工作 , 并且与非原籍农村打工青 年成家 。 剩余的 位妇女的未成年子 女都属于 “ 留守儿童 ” 或 “ 留守少年 ” , 在安徽或四川 乡 下由老人或是亲戚看护 , 她们定期汇款或是带钱 回到老家 。 她们赚钱的目标是供子女读书 , 或是 养老 , 部分家境较好的女工希望在家乡的县城购 买房子 , 因此 , 她们将生活资料与 日常消费压制 到节省的极限 , 而劳动的活力与韧劲却发挥到极 致 。 本研究从 年开始观 察家政钟点女工 的 劳动生 活 , 年 月正 式收集钟点女工 的手 机通讯材料 , 截止到 年 月 , 凡 是作为研 究跟踪的女工 、 都帮助笔者填写有关手机联络的 专项调查问卷 , 从 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来 看 , 月收入最高者 元 , 最低者 元 , 每 个女工都使用手机 , 个别贫困者购买本土生产的 便宜 货 , 位女工 购 买 了 品牌手机 。 电话 费最 高者是 元 , 最低者 元 , 占每月总消费额 的 一 不等 , 通话对象主要是子 女 、 亲戚 朋友和雇主 。 年以前到上 海打工 的妇女使 用住地附近的 电话 , 年之 后 , 家政钟点 工的通 讯 方式主 要是手机 , 她 们都 选 择套餐服 务 , 固定的月租费 元 , 免费畅听 , 这样利 于和雇主 呼叫联络 。 她们租借 的房屋 内没 有座 机 , 手机长途每分钟 元 , 上 海市内每分钟 元 。 从 姗 份问卷得到的钟点女工使用手机 的内容统计来看 , “ 重建都市交往的社会网络 ” 、 “ 弹性的工作联系 ” 、 “ 异地履行母职 ” 是 份 问卷重复率最高的三项内容 , 平均 占有手机通话 内容的 , 这 说 明流移上 海的家政钟点 女工 的手机通话主要发挥着三个方面的功用 。 一 重建都市交往的社会网络 , 把 家乡的 血缘与地缘关系复制在陌生的大都市 。 被访谈的 名钟点工 , 名都是因为 已有家 乡亲戚在上 海打工 , 她们从 电话 中获悉 了上海的情况 , 经过
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6卷第1期 亲戚介绍工作而来上海闯荡。一名来自安徽无为赖与雇主的讨价还价作为维权途径解决待遇问 蜀山镇的凤英和丈夫选择来上海的首要因素是丈题,或是增加劳动时间和工作强度填补政策空白 夫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哥已经在上海经营煤气灶生并短暂提高有限的收入。 意十多年,通过电话联系,凤英了解到上海的基 笔者访谈的上海钟点女工都曾经把手机号码 本情况,决心来闯一闯。她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留给家政介绍所,并且利用手机灵活安排家政服 是租房,堂哥(租借房位于佳木斯路)事先与务的时间,也包括抵制那些歧视自己的女主人的 邻村的老乡周姐(在延吉四村专门清理垃圾站,劳动续约,手机短信或是电话作为一个有效的避 已有十余年上海生活经验)电话沟通,在周姐免雇主与钟点工当面冲突的处理劳资关系的工 (43岁)的热心关照下,顺利租借到了延吉四村具,其工具性价值已得到雇主与钟点女工的广泛 套价位很实惠的一室一厅单元房,2001年房运用。钟点工从事家政劳动的地点往往是以租房 租为400元至500元,2006年开始650元,每两处为轴心,辐射到附近自行车10-30分钟路程 年签署一次合同,每签署一次就涨价50元。杨的区域,雇主如果要调换服务时间,一般通过发 浦区的东北片区是安徽农民工的聚居地,延吉四送短信或是电话通知钟点工而进行协商。很多钟 村就处于核心居住带,附近的安图路每天都有一点工携带手机而淘汰了手表,充分发挥手机的报 班上海至老家的长途客车,城乡往返十分方便。时与记事的功能(能使用后者的钟点工不多 为避免她丈夫聚集老乡赌博,凤英经常用电话跟般是年纪轻,有一定文化程度者)。凤英说: 踪她的丈夫,有时也有亲戚朋友会打电话到她的“2001年上海家政钟点工的价格常规每小时4 手机,为她通风报信。40名女工中最晚到上海元,零星做每小时5元,2006年常规每小时6 (2008年2月)的四川永川县仙龙镇的村民李大元,2007年5月1日以后常规每小时8元,零 姐,丈夫因癌症病逝,家庭经济顿时陷入困境,星做每小时10-12元,我每月接活7-8家,刚 她一人承担起供养儿子念大学的责任。仰赖于她来时,主要是依靠租房附近街道的钟点工、保姆 姐姐1990年代在上海家政劳动开创的人脉关系介绍所介绍,但与雇主熟悉之后,偶尔也会从雇 和生活基础,她从电话中了解上海的情况,一到主那里得到新的机会。”凤英的家政活主要集中 上海,就顺利进入一个小区做保洁,月薪960在延吉七村、文化佳园、公元3000佳泰花园 元,空余时间兼做钟点工,每天劳作12小时,等小区,月平均收入200元至2400元,她的手 才可以再收入1200元,每月电话费不超过40机记录显示:2007年全年她没有任何向雇主呼 元。李大姐暂居姐姐家,每月750元的租金,全叫的电话,只有一次凤英变换了手机号码,发送 由姐姐支付。小周是女工中年轻而有闯劲的安徽短信告诉各位雇主,凤英与雇主的电话联系完全 姑娘,她的家务劳动能力与伶俐交流为她获得相分享的是手机被叫服务(免费接听),她很珍惜 对其他女工要高的报酬,她每月电话费140元左每一个工作机会,不是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轻易 右。当初她能来上海,得到邻村一位大姐的电话失去一个雇主的联络,除了春节回家,平时从不 帮助,她很理解那些渴望离开土地的农村姑娘,向雇主请假,自己也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全力以 7年流移上海的创业,她呼朋引伴带出家乡10赴挣钱、存钱。但面对来自城市个别女主人的过 余个小姐妹到上海从事家政服务。 分歧视与不尊重,凤英也不示弱,她当面辞退了 二)弹性的工作联系。钟点工的工作性质工作,并且再也不接这位女主人的电话。在我采 体现为雇员弹性( flexibility of employee),包括访的另一个钟点工惠惠的类似经历中,惠惠处理 薪资弹性(根据市场的整体行情和个别工作者得更加灵活,她以短信婉转但却是坚决地更换了 的状况设定薪资条件,而不是由工会向雇主协商雇主。她们抵制的决心与勇气来自钟点工的聚 制订集体的薪资)、劳动弹性(钟点工与雇主双会,她们在没有活做的间隙,会集中到街道的钟 方约定,随时随地可以变更)、时间弹性(弹性点工、保姆介绍所,大家交流做活的心得体会, 工时),但农村妇女参与家政服务的弹性工作在彼此鼓励,并商议对策,介绍所的负责人会灵活 现有的城市经济体系里,往往被视为非正式的劳利用她们的反馈信息,以电话或短信、面谈等方 动,至今得不到法律与福利制度的保护,只能依式联合钟点工一致提升家务计时劳动的价格,雇 2 0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dll rights reserved htp: /mrcnki. net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新 闻与传播研 究 第 卷第 期 亲戚介绍工作而来上海闯荡 。 一 名来自安徽无为 蜀山镇的凤英和丈夫选择来上海的首要因素是丈 夫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哥已经在上海经营煤气灶生 意十多年 , 通过 电话联系 , 凤英了解到上海的基 本情况 , 决心来闯一 闯 。 她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是租房 , 堂哥 租借房位于佳木斯路 事先与 邻村的老乡周姐 在延吉四村专门清理 垃圾站 , 已有十余年上 海生活经验 电话沟通 , 在周姐 岁 的热心关照下 , 顺利租借到了延吉四村 一套价位很实惠 的一 室一厅 单元房 , 年房 租为 元至 元 , 年开始 元 , 每两 年签署一 次合同 , 每签署一 次就涨价 元 。 杨 浦区的东北片区是安徽农民工的聚居地 , 延吉四 村就处于核心居住带 , 附近的安图路每天都有一 班上海至老家的长途客车 , 城乡往返 十分方便 。 为避免她丈夫聚集老乡赌博 , 凤英经常用 电话跟 踪她的丈夫 , 有时也有亲戚朋友会打电话到她的 手机 , 为她通风报信 。 名女工 中最晚到 上 海 年 月 的四川永川县仙龙镇的村 民李大 姐 , 丈夫因癌症病逝 , 家庭经 济顿时陷入 困境 , 她一人承担起供养儿子念大学的责任 。 仰赖于她 姐姐 年代在上 海家政劳动开创的人脉关系 和生活基础 , 她从电话中了解上海的情况 , 一到 上海 , 就顺 利进 入 一 个小 区做保洁 , 月薪 元 , 空余时间兼做钟 点工 , 每天劳作 小 时 , 才可以再 收入 元 , 每月 电话 费不超 过 元 。 李大姐暂居姐姐家 , 每月 元的租金 , 全 由姐姐支付 。 小 周是女工中年轻而有闯劲的安徽 姑娘 , 她 的家务劳动能力与伶俐交流为她获得相 对其他女工要高的报酬 , 她每月电话费 元左 右 。 当初她能来上海 , 得到邻村一 位大姐的电话 帮助 , 她很理解那些 渴望 离开土地 的农村姑娘 , 年流移上 海 的创业 , 她 呼朋 引伴带 出家 乡 余个小姐妹到上海从事家政服务 。 二 弹性的工作联系 。 钟点工 的工作性质 体现为雇 员弹性 , 包 括 薪资弹性 根据 市场 的整 体行情和个别 工 作者 的状况设 定薪资条件 , 而不是由工会向雇主 协商 制订集体的薪资 、 劳 动弹性 钟点工 与雇主 双 方约定 , 随时随地可以变更 、 时间弹性 弹性 工 时 , 但农村妇女参与 家政服务的弹性工 作在 现有的城市经济体系里 , 往往被视为非正式的劳 动 , 至今得不到法律与福利制度的保护 , 只能依 赖与雇主 的讨价还 价作为维权途径解决待遇 问 题 , 或是增加劳动时间和工作强度填补政策空白 并短暂提高有限的收入 。 笔者访谈的上海钟点女工都曾经把手机号码 留给家政介绍所 , 并且利用手机灵活安排家政服 务的时间 , 也包括抵制那些歧视自己的女主人的 劳动续约 , 手机短信或是电话作为一个有效的避 免雇主与钟点工 当面冲突的处理 劳资关系 的工 具 , 其工具性价值已得到雇主与钟点女工的广泛 运用 。 钟点工从事家政劳动的地点往往是以租房 处为轴心 , 辐射到附近 自行车 一 分钟路程 的区域 , 雇主如果要调换服务时间 , 一般通过发 送短信或是电话通知钟点工而进行协商 。 很多钟 点工携带手机而淘汰了手表 , 充分发挥手机的报 时与记 事 的功 能 能使用 后者的钟点工 不多 , 一般是年纪 轻 , 有一 定文化程度者 。 凤 英说 “ 年上 海家 政钟 点工 的价格 常规 每小 时 元 , 零星做每小 时 元 , 年常规每小 时 元 , 年 月 日以后常规每小 时 元 , 零 星做每小时 一 元 , 我每月接活 一 家 , 刚 来时 , 主要是依靠租房附近街道的钟点工 、 保姆 介绍所介绍 , 但与雇主熟悉之后 , 偶尔也会从雇 主那里得到新的机会 。 ” 凤英的家政活主要集中 在延吉七村 、 文化佳 园 、 公 元 、 佳泰花 园 等小 区 , 月平均收入 元至 元 , 她的手 机记 录显 示 年全年她没有 任何 向雇主 呼 叫的电话 , 只有一 次凤英变换了手机号码 , 发送 短信告诉各位雇主 , 凤英与雇主的电话联系完全 分享的是手机被叫服务 免费接听 , 她很珍惜 每一个工作机会 , 不是万不得已 , 绝对不会轻易 失去一个雇主的联络 , 除了春节回家 , 平时从不 向雇主请假 , 自己也没有节假 日的概念 , 全力以 赴挣钱 、 存钱 。 但面对来 自城市个别女主人的过 分歧视与不尊重 , 凤英也不示弱 , 她 当面辞退 了 工作 , 并且再也不接这 位女主人的电话 。 在我采 访的另一个钟点工惠惠的类似经历中 , 惠惠处理 得更加灵活 , 她以短信婉转但却是坚决地更换了 雇主 。 她们抵制 的决 心与勇气来 自钟点 工 的聚 会 , 她们在没有活做的间隙 , 会集中到街道的钟 点工 、 保姆介绍所 , 大家交 流 做活 的心 得体会 , 彼此鼓励 , 并商议对 策 , 介绍所的负责人会灵活 利用她们的反馈信息 , 以 电话或短信 、 面谈等方 式联合钟点工一致提升家务计时劳动的价格 , 雇
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倒 主面对整体提价,唯一的办法是接受。这很类似在老家。 布劳的研究:“反抗的意识形态倾向于出现在一 个被剥削的群体的成员之间沟通的过程中,它被 四、传播技术、家政劳动市场化与妇 用来以各种方式为反抗压迫者的行为进行辩护并女的社会生活实践 使这种反抗具体化。””钟点工群体集体性协商 如果说美匡白人妇女通过购买菲律宾家佣的 的讨价还价几乎是弱者最有效的武器,这是她们廉价劳动而把自己从再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这 在都市日常生活中发泄怨恨、对抗权力压迫的途样的“再生产劳动的种族分工”导致妇女群体 径之一,手机的快速动员与联络为她们的反抗性中建立起一个两层的等级制度( Nakano glenn, 与能动性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92),那么,上海的都市妇女与家政女工都 )异地履行母职。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拥有家庭,前者(这种家务劳动的顺利解脱也 安徽省是全国留守儿童最集中的四个省区之 惠顾于上海男人,上海男人参与家务劳动的普及 留守儿童占本省儿童总数的11.55%,在全国留率大大高于北方男人)因为可以雇佣到来自经 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758%,隔代留守济欠发达地区的廉价钟点女工而免于家务负担, 家庭占全部留守儿童家庭的20.60%。0凤英的相当于通过自己的阶层优势地位幸免于家务劳动 儿子十岁,在家乡上小学四年级,由公公、婆婆的杜会性别化分工所造成的压力。帕尔默的研究 照管。笔者的调查中,有34名妇女家政工的子揭示出美国二战前妇女的等级,即“整洁的女 女留守在老家,凤英的留守儿子就是这20.60%主人”和“肮脏的仆人”之间的劳动分工所体 中的一员,儿子上幼儿园时,接送过半年,上小现出的种族和阶级等级( Palmer,1989),H2钟点 学就独自上学、放学,学校与婆婆家相隔两里半工的个案正反映出都市家庭“整洁、时尚的女 路程,丈夫用自己的手机拨通老家电话后,往往主人”和“不千净、土气的农村妇女”之间的 先与他的双亲交流,然后再和儿子对话,言简意劳动分工所蕴涵的城乡与地区之间的鸿沟、女性 赅,而后凤英接过电话,每次叮嘱几子过马路要气质差异与社会地位等级。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 特别当心、防止河塘玩水造成溺水、努力学习等发达省份与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之间的劳动分工 等,儿子想念妈妈,就拨打上海妈妈的手机号不均等的结构性配置,或者说这一中国特色的内 码,凤英看见来电,立即回复老家,婆婆就可以部殖民化现象极其类似国际再生产劳动分工的阶 节省电话费。每次在电话里,儿子总是问:“你梯式转移,即廉价家务劳动力从边陲地带流向世 什么时候回来?”凤英总是说:“妈妈很快就回界发达国家的国际化都市。前者存在再生产劳动 来了,回来给你买最好的礼物……”但实际上,的地区与城乡分工的不平等,后者则蕴藏着再生 凤英每年只能回家一次,其他三名邻近上海的芜产劳动的国家与种族分工的不平等。 湖钟点工最多也就每年回家两次,凤英知道无法 笔者访谈的钟点女工都明确认为打工是一种 兑现自己在电话中对儿子的承诺,每次通话只能人生磨砺,手机是灵活而便捷的帮手。上海家政 满足心理的安慰,带钱回家也仅仅是维持儿子基劳动的阅历与现代传播通讯的手机使用,使钟点 本的生活开销,在上海的低收入与家庭亲情的牺女工的主体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 牲是不对等的,目前经济的短期效益、暂时性的她们的个人身份认同和关系,还有她们的生活世 财富累积是以牺牲家庭与儿子的前景为代价的,界,这也表现在杰华对北京打工妇女的研究 这一巨大的风险结果最终也是由钟点工家庭自己中。1一方面,钟点工跨出封闭的农村天地,服 承担,凤英感觉自己的社会处境无力解决这一矛务于都市家庭不可或缺的家务劳动增加了女工家 盾问题。而她之所以没有把儿子接到上海念书,庭的经济收入,特别是她们的财富积累和立足于 凤英主要是出于教育的经济成本与将来升学的考农村当地市场的经济权力,运用手机联络工作和 虑,如果儿子在上海,那么她的计时工作就会受维护家庭情感,提高了她们个人的自信心与适应 到接送儿子的影响,再加之上海昂贵的教育经费能力,促成了更平等且互补的社会性别关系 投入,以及外地学生高中毕业之后没有资格参加(包括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这些社会底层的 上海高考的规定,使她只好忍痛割爱,把儿子留母亲们的劳动忍耐力源自于预期子女有朝一日通 75 c1994-2010chinaAcademic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hww.cnki.ner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传播技 术与社会性 别 以 流移上 海的 家政钟点女 工 的手机使 用 分析为例 主面对整体提价 , 唯一 的办法是接受 。 这很类似 布劳的研究 “ 反抗的意识形态倾向于出现在一 个被剥削的群体的成员之间沟通 的过程中 , 它被 用来以各种方式为反抗压迫者的行为进行辩护并 使这种反抗具体化 。 ’, 百’〕钟点工群体集体性协商 的讨价还 价几乎是弱者最有效的武器 , 这是她们 在都市 日常生活中发泄怨恨 、 对抗权力压迫的途 径之一 , 手机的快速动员与联络为她们的反抗性 与能动性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三 异地履 行母职 。 作为劳务输 出大省 , 安徽省是全国留守儿童最集中的四个省区之 一 , 留守儿童 占本省儿童总数的 , 在全国留 守儿童总 量 中所 占比例高达 , 隔代留守 家庭占全部留守儿 童家庭的 。 ‘ 凤英的 儿子十岁 , 在家乡上小学四年级 , 由公公 、 婆婆 照管 。 笔者的调查中 , 有 名妇女家政工 的子 女留守在老家 , 凤英的留守儿子就是这 中的一员 , 儿子上幼儿园时 , 接送过半年 , 上小 学就独自上学 、 放学 , 学校与婆婆家相隔两里半 路程 , 丈夫用自己的手机拨通老家电话后 , 往往 先与他的双亲交流 , 然后再和儿子对话 , 言简意 赅 , 而后凤英接过电话 , 每次叮嘱儿子过马路要 特别当心 、 防止河塘玩水造成溺水 、 努力学习等 等 , 儿子 想念妈妈 , 就拨打上 海妈妈 的手机号 码 , 凤英看见来电 , 立 即回复老家 , 婆婆就可以 节省电话费 。 每次在电话里 , 儿子总是问 “ 你 什么时候回来 ” 凤英总是说 “ 妈妈很快就 回 来了 , 回来给你买最好的礼物 … … ” 但实际上 , 凤英每年只能回家一次 , 其他三名邻近上海的芜 湖钟点工最多也就每年回家两次 , 凤英知道无法 兑现 自己在电话 中对儿子的承诺 , 每次通话只能 满足心理的安慰 , 带钱回家也仅仅是维持儿子基 本的生活开销 , 在上海的低收入与家庭亲情的牺 牲是不对等的 , 目前经济的短期效益 、 暂时性的 财富累积是以牺牲 家庭与儿子 的前景为代价 的 , 这一 巨大的风险结果最终也是由钟点工家庭 自己 承担 , 凤英感觉自己的社会处境无力解决这一矛 盾问题 。 而她之所以没有把 儿子 接到上海念书 , 凤英主要是出于教育的经济成本与将来升学的考 虑 , 如果儿子在上海 , 那么她的计时工作就会受 到接送儿 子的影响 , 再加之上 海昂贵的教育经 费 投入 , 以及外地学生高中毕业之后没有资格参加 上海高考的规定 , 使她只好忍痛割爱 , 把儿子留 在老家 。 四 、 传播技术 、 家政 劳动市场 化与妇 女的社会生活实践 如果说美国白人妇女通过购买菲律宾家佣的 廉价劳动而把自己从再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 这 样的 “ 再生产劳动的种族分工 ” 导致 妇女群体 中建立起一 个两层的等级制度 , , 〔“ 那么 , 上海的都市妇女与家政女工 都 拥有家庭 , 前者 这种家务劳动的顺 利解脱也 惠顾于上海男人 , 上海男人参与家务劳动的普及 率大大高于 北方男人 因为可 以雇佣到来 自经 济欠发达地区的廉价钟点女工而免于家务负担 , 相当于通过 自己的阶层优势地位幸免于家务劳动 的社会性别化分工所造成的压力 。 帕尔默的研究 揭示出美国二 战前妇女的等级 , 即 “ 整洁的女 主人 ” 和 “ 肮脏的仆人 ” 之 间的劳动分工所体 现出的种族和阶级等级 , , 〔” 〕钟点 工的个案正反 映出都市家庭 “ 整洁 、 时尚的女 主人 ” 和 “ 不千净 、 土气 的农村妇女 ” 之 间的 劳动分工所蕴涵的城乡与地 区之 间的鸿沟 、 女性 气质差异与社会地位等级 。 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 发达省份与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之 间的劳动分工 不均等的结构性配置 , 或者说这一 中国特色的内 部殖 民化现象极其类似国际再生产劳动分工的阶 梯式转移 , 即廉价家务劳动力从边睡地带流向世 界发达国家的国际化都市 。 前者存在再生产劳动 的地 区与城乡分工的不平等 , 后者则蕴藏着再生 产劳动的国家与种族分工 的不平等 。 笔者访谈的钟点女工都明确认为打工是一种 人生磨砺 , 手机是灵活而便捷的帮手 。 上海家政 劳动的阅历与现代传播通讯 的手机使用 , 使钟点 女工 的主体性发生 了明显的变化 , 极大地改变了 她们的个人身份认同和关系 , 还有她们的生活世 界 , 这也表 现 在 杰 华 对 北 京 打 工 妇 女 的 研 究 中 。 〔‘, 〕一方面 , 钟点工跨出封闭的农村天地 , 服 务于都市家庭不可或缺的家务劳动增加了女工家 庭的经济收入 , 特别是她们的财富积累和立足于 农村当地市场的经济权力 , 运用手机联络工作和 维护家庭情感 , 提高了她们个人 的 自信心与适应 能力 , 促 成 了 更平 等且 互 补 的 社 会 性 别 关 系 包括夫妻关系 、 婆媳 关系 , 这 些社会底层 的 母亲们的劳动忍耐力源 自于预期子女有朝一 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