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U 土木工程基础实验(三)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实验指导书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2012年9月
土木工程基础实验(三)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实验指导书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2012 年 9 月
东南大学学生实验守则 (1999年5月12日) 第一条学生必须按时到指定实验室做实验,不得迟到。 第二条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规定的有关内容。实验时,经指 导教师检查认可后,才能开始做实验准备。 第三条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在启动设备之前,需经指导教师检 查认可。 第四条实验时,要严肃认真,正确操作,仔细观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的 结果。不许喧闹谈笑,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不动与实验无关的设备,不进入与 实验无关的场所。 第五条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及有关的操作规程。 第六条仪器设备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发生人身安全 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相应的电源、气源等,并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要沉着冷静 不要惊慌失措。 第七条实验中,如发现仪器设备损坏,应及时报告,查明原因。凡属违反 操作规程导致设备损坏的,要追究责任,照章赔偿。 第八条实验结束时,实验数据要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并整理好实验现场 后,方可离去。 第九条学生要进入开放实验室做自行设计的实验时,应事先和有关实验室 联系,报告自己的实验目的、内容和所需实验仪器,经同意后,在实验室安排的 时间内进行。 第十条学生因某项实验不合格需重做者,或未按规定时间做实验而要补做 者,必须交纳实验仪器设备折旧费、实验器材和水电消耗费。 第十一条本守则学校授权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科负责解释 [校办通知(1999)6号]
1 东南大学学生实验守则 (1999 年 5 月 12 日) 第一条 学生必须按时到指定实验室做实验,不得迟到。 第二条 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规定的有关内容。实验时,经指 导教师检查认可后,才能开始做实验准备。 第三条 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在启动设备之前,需经指导教师检 查认可。 第四条 实验时,要严肃认真,正确操作,仔细观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的 结果。不许喧闹谈笑,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不动与实验无关的设备,不进入与 实验无关的场所。 第五条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及有关的操作规程。 第六条 仪器设备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发生人身安全 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相应的电源、气源等,并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要沉着冷静, 不要惊慌失措。 第七条 实验中,如发现仪器设备损坏,应及时报告,查明原因。凡属违反 操作规程导致设备损坏的,要追究责任,照章赔偿。 第八条 实验结束时,实验数据要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并整理好实验现场 后,方可离去。 第九条 学生要进入开放实验室做自行设计的实验时,应事先和有关实验室 联系,报告自己的实验目的、内容和所需实验仪器,经同意后,在实验室安排的 时间内进行。 第十条学 生因某项实验不合格需重做者,或未按规定时间做实验而要补做 者,必须交纳实验仪器设备折旧费、实验器材和水电消耗费。 第十一条 本守则学校授权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科负责解释。 [校办通知(1999)6 号]
实验一 在短期荷载下单筋矩形截面梁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实验,认真观察梁的两种破坏性质(延性, 脆性)以及三种破坏形态。 2、加深对受弯构件正截面三个工作阶段的认识,并验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计算公式。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少筋梁和超筋梁为演示实验。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分组做适筋梁实验。 1.观察少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性质以及破坏形态。 2.观察梁在纯弯区段的裂缝出现和开展过程,并记录抗裂荷载公(/公) 3.量测适筋梁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值。绘制梁跨度中点弯矩一挠度的 (M-f)图. 4.量测适筋梁在纯弯区段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绘制沿截面高度的应变 分布图。 5.观察和描绘梁的破坏情况和特征,记下破坏荷载P(M)。验证梁承 载力计算公式,并对实验值和理论值进行比较。 三、试件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 1.试件 实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试件尺寸和配筋如图1所示。主筋净保护 层为25mm。1、Ⅱ级钢筋分别为HPB235、HRB335。 2、材料力学性能实验 (1)混凝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心: (2)钢筋:I、Ⅱ级钢筋屈服强度心。 (由于实验课内时间的限制,这项工作由老师在实验前完成)
2 实验一 在短期荷载下单筋矩形截面梁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实验,认真观察梁的两种破坏性质(延性、 脆性)以及三种破坏形态。 2、加深对受弯构件正截面三个工作阶段的认识,并验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计算公式 。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少筋梁和超筋梁为演示实验。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分组做适筋梁实验。 1.观察少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性质以及破坏形态。 2. 观察梁在纯弯区段的裂缝出现和开展过程,并记录抗裂荷载 0 Pcr ( 0 M cr ) 3.量测适筋梁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值。绘制梁跨度中点弯矩—挠度的 (M—f)图。 4.量测适筋梁在纯弯区段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绘制沿截面高度的应变 分布图。 5.观察和描绘梁的破坏情况和特征,记下破坏荷载 0 Pu ( 0 M u )。验证梁承 载力计算公式,并对实验值和理论值进行比较。 三、试件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 1.试件 实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试件尺寸和配筋如图l所示。主筋净保护 层为25mm。Ⅰ、Ⅱ级钢筋分别为HPB235、HRB335。 2、材料力学性能实验 (1)混凝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0 cu f ; (2)钢筋:Ⅰ、Ⅱ级钢筋屈服强度 0 y f 。 (由于实验课内时间的限制,这项工作由老师在实验前完成)
L12) L200 lL12) 801 0 280 3 150 150 L L2 图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试验梁的尺寸和配筋图 四、实验方案 1.实验设备 反力架、千斤顶或压力机,百分表、手持式应变仪、静态应变采集仪、读 数放大镜,裂缝读数仪等。 2.加载方案和仪表布置 这次实验分三组,每组十二人左右,均进行适筋梁实验。实验在反力架装置 或静力台座上进行。 (1)用反力架和分配梁通过液压千斤顶进行二点同步加荷,或在压力机上
3 四、实验方案 1.实验设备 反力架、千斤顶或压力机,百分表、手持式应变仪、静态应变采集仪、读 数放大镜,裂缝读数仪等。 2.加载方案和仪表布置 这次实验分三组,每组十二人左右,均进行适筋梁实验。实验在反力架装置 或静力台座上进行。 (1)用反力架和分配梁通过液压千斤顶进行二点同步加荷,或在压力机上
使用试验机台座进行二点直接加荷: (2)用手持式应变仪测量混凝土变形,静态应变采集仪测量钢筋应力应变, (3)用读数放大镜,裂缝读数仪测量裂缝宽度: (4)用百分表测读挠度。 (5)加荷仪表布置如图2所示。 百分表 百分表 100 70 2 、手持应变仪脚标(铜) 12w百分表D 1200 铜头位置 图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验梁的加载方案和量测仪表布置示意图 4.实验方法 (1)加荷程序 在实验准备阶段,先根据材料力学性能结果,估算实验梁的开裂荷载尸和 破坏荷载P。在实验前,用卷尺或钢尺量取实验梁的实际尺寸。 正式加荷。梁开裂前,每级荷载为预估开裂荷载P,的三分之一。如加至开裂 荷载P,尚未开裂,再略加荷载,直至出现裂缝。 开裂以后,每级荷载为预估破坏荷载尸的10%。在临近破坏时(约为破坏荷 载的80%),可适当减小加荷量(如每级由10%降至5%),直至破坏。 (2)仪表测读 ①在未加荷载前,测读百分表及手持式应变仪的初读数(各两次),用放大镜 检查有无初始干缩裂缝
4 使用试验机台座进行二点直接加荷; (2)用手持式应变仪测量混凝土变形,静态应变采集仪测量钢筋应力应变。 (3)用读数放大镜,裂缝读数仪测量裂缝宽度; (4)用百分表测读挠度。 (5)加荷仪表布置如图2所示。 4.实验方法 (1)加荷程序 在实验准备阶段,先根据材料力学性能结果,估算实验梁的开裂荷载 Pcr 和 破坏荷载 Pu 。在实验前,用卷尺或钢尺量取实验梁的实际尺寸。 正式加荷。梁开裂前,每级荷载为预估开裂荷载 Pcr的三分之一。如加至开裂 荷载 Pcr ,尚未开裂,再略加荷载,直至出现裂缝。 开裂以后,每级荷载为预估破坏荷载 Pu 的10%。在临近破坏时(约为破坏荷 载的80%),可适当减小加荷量(如每级由10%降至5%),直至破坏。 (2)仪表测读 ①在未加荷载前,测读百分表及手持式应变仪的初读数(各两次),用放大镜 检查有无初始干缩裂缝。 图 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验梁的加载方案和量测仪表布置示意图 手持应变仪脚标(铜头) 700 1000 700 1200 1200 2400 百分表 百分表 百分表 P P 250 250 30 50 ac 铜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