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1)信中必须选用“冷静、敏捷、精湛、精彩、赞叹”中的三个词语;字数50 左右。(2)信中不必写收件人姓名(称呼),不必写发件人姓名、日期。(5分) 答案(5分): 收件人 noa 例一:主题一一我为你骄傲 每一次精彩的倒地救球,我跳动的心啊,在为你的敏捷而喝彩,为你的毅力而赞叹!你 是我们的骄傲,你是我们的力量! 例二:主题一一该出手时就出手 你冷静地等待着胜利的一击。突然,你一跃而起,就像鹰击长空;一记重扣,犹如猛 虎扑食。你精湛的技艺让人赞叹不已 (收件人1分;主题1分,有填写即可;信的内容能正确运用三个词语,有祝贺或赞 叹之意即可,3分) 示例二厦门市2005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16.探究性学习:(6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 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款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比喻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亲情。] 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中药店名。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繁多。] (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加以说明。(4 分 (2)班上王虹同学的舅男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 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想带他换个好店名。请你 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2分) (1)(4分)答题要点: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所归纳的特点须有代表性,举例 恰当,要有自己的一点分析。特点2分,举例说明2分。 例一:内涵深刻,引人联想。如“光合作用书房”巧借比喻,突出了读书、吸收知识的 活动对人的重要性,耐人寻味 例二:突出商品的特点。如“百草”突出了中草药的特点,行业特色鲜明,店名与其经 营的商品相吻合,且“百”字点出种类很多… 例三:用语精巧、富有创意(或巧借古诗词、或巧用比喻、或联想想像)… (2)(2分)答题要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好店名的特点,能克服原有店名的毛病,符 合该店客观条件。酌情给分。 例如:舒心发屋、回头发屋、丝情理发店 示例三:2005年郴州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中考)试卷 请你根据下面情境向母亲说说心里话,诉诉真情: 中考在即,母亲非常关心你的学习,看见你在玩妥,她就有点不高兴。这时,你会对 母亲 说 复习中应该强化的是理解式默写,因为万变不高其宗,准确理解诗词内容,才能游刃 有余地应付各种形式的默写。比如复习《渔家做秋思》时,我们在学生能够正确默写的基
6 要求:(1)信中必须选用“冷静、敏捷、精湛、精彩、赞叹”中的三个词语;字数 50 左右。(2)信中不必写收件人姓名(称呼),不必写发件人姓名、日期。(5 分) 答案(5 分): 收件人:lindan@163.com 例一:主题——我为你骄傲 每一次精彩的倒地救球,我跳动的心啊,在为你的敏捷而喝彩,为你的毅力而赞叹!你 是我们的骄傲,你是我们的力量! 例二:主题——该出手时就出手 你冷静地等待着胜利的一击。突然,你一跃而起,就像鹰击长空;一记重扣,犹如猛 虎扑食。你精湛的技艺让人赞叹不已。 (收件人 1 分;主题 1 分,有填写即可;信的内容能正确运用三个词语,有祝贺或赞 叹之意即可,3 分) 示例二厦门市 2005 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16.探究性学习:(6 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 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比喻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亲情。] “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中药店名。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繁多。] (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加以说明。(4 分) (2)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 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想帮他换个好店名。请你 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2 分) (1)(4 分)答题要点: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所归纳的特点须有代表性,举例 恰当,要有自己的一点分析。 特点 2 分,举例说明 2 分。 例一:内涵深刻,引人联想。如“光合作用书房”巧借比喻,突出了读书、吸收知识的 活动对人的重要性,耐人寻味…… 例二:突出商品的特点。如“百草”突出了中草药的特点,行业特色鲜明,店名与其经 营的商品相吻合,且“百”字点出种类很多…… 例三:用语精巧、富有创意(或巧借古诗词、或巧用比喻、或联想想像)…… (2)(2 分)答题要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好店名的特点,能克服原有店名的毛病,符 合该店客观条件。 酌情给分。 例如:舒心发屋、回头发屋、丝情理发店…… 示例三:2005 年郴州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中考)试卷 请你根据下面情境向母亲说说心里话,诉诉真情: 中考在即,母亲非常关心你的学习,看见你在玩耍,她就有点不高兴。这时,你会对 母亲 说: 。 复习中应该强化的是理解式默写,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准确理解诗词内容,才能游刃 有余地应付各种形式的默写。比如复习《渔家傲秋思》时,我们在学生能够正确默写的基
础上,给学生印发了有关该诗理解训练的练习题: 渔家傲·秋思 (1)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 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2)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这实际上是写塞 下天气极寒冷 (3)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 (4)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寓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5)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 (6)夜寒霜浓,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7)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 (8)互文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文言文、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四年中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分值分别是11、12、13、14分文言文阅读的文字材料取自 课内。02-05年考查语段分别是《陋室铭》《曹刿论战》《五柳先生传》,考题类型归纳起来, 一般有以下几种 1.文学常识填空题(即作家作品,主要是作家姓名和作品),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识 记。 2.文中句子的背诵默写。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识记、理解和运用 3.解释文言实词(含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宇等。)从能力角度上说, 考查的是对词语理解 4.翻译文中句子。从内容上看,一般好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好考特 殊句式的翻译。从能力角度上说,考查的是对语句的理解 5.概括段意或中心 6.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7.评价文中某个人物。 5.6.7.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分析和概括。 8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 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回答文言文阅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一词多义现象,一个多义词,不论它有多少个义项,但在一个语境中它只有一 个义项。要准确解释这个词,就要将这个词放入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2对于古今异义现象,要避免以今义去解释古义,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3.翻译文中的句子,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 4.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 5.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 6注意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明确文中写了什么内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观 点是什么,作者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等。把握了整体内容,其他问题就 会迎刃而解,因为其他问题大都是围绕整体内容来设置的。注意每课的课后最后一道题; 课前提示、课下注释①中的背景介绍
7 础上,给学生印发了有关该诗理解训练的练习题: 渔家傲·秋思 (1)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 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 (2)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这实际上是写塞 下天气极寒冷 (3)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 (4)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5)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 (6)夜寒霜浓,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7)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 (8)互文的句子是“ ” 。 第二部分:文言文、现代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四年中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分值分别是 11、12、13、14 分,文言文阅读的文字材料取自 课内。02-05 年考查语段分别是《陋室铭》《曹刿论战》《五柳先生传》,考题类型归纳起来, 一般有以下几种: 1.文学常识填空题(即作家作品,主要是作家姓名和作品),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识 记。 2. 文中句子的背诵默写。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识记、理解和运用。 3. 解释文言实词(含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从能力角度上说, 考查的是对词语理解。 4..翻译文中句子。从内容上看,一般好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好考特 殊句式的翻译。从能力角度上说,考查的是对语句的理解。 5.概括段意或中心。 6.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7.评价文中某个人物。 5.6.7.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分析和概括。 8.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 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回答文言文阅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一词多义现象,一个多义词,不论它有多少个义项,但在一个语境中它只有一 个义项。要准确解释这个词,就要将这个词放入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2.对于古今异义现象,要避免以今义去解释古义,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3.翻译文中的句子,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 4.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 5.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 6.注意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明确文中写了什么内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观 点是什么,作者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等。把握了整体内容,其他问题就 会迎刃而解,因为其他问题大都是围绕整体内容来设置的。注意每课的课后最后一道题; 课前提示、课下注释①中的背景介绍
比如《出师表》一课,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常规整理。比如1.文学常识2理解默写3. 解释词语:古今异义、易错字、通假字、特殊用法4句子翻译5归纳段意、中心6.写作特 点7.内容理解8.节奏9开放题。我们练习的内容有 24《出师表》复习题 填写上下句。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欲报之于陛下 心s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 以塞 忠谏之路也。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5.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然后施行, ,有所广益。 6.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优劣得所。 7.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0.陛下亦宜自谋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二、根据要求填写原句 1.作者强调依法办事的句子 2.“三顾草庐”中 称颂了先帝的宽宏气度和 不耻下问的品德。 3.表明作者的本来志趣的句子 4.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临危受命)句子 5.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6.表明伐魏时机成熟(北伐的有利条件)的句子 7.出师的最终政治愿望是 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 第二条建议是 。第三 条建议是 (用原文) 9、从正反两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10.作者在内政上作了安排,向刘禅推荐的贤能人士是 在军政上作安排,推荐的人是 11.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1) (2) 2.文中能表明“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句子是 13在前一段时间,你班上纪律很乱,学习成绩很差,你被临时任命为一班之长,对于新上 任的你,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话说,这就是: 14.刘备给后主的遗诏中曾说“勿以 勿以 15长篇巨著《三国演义》不仅塑造了诸葛亮的鲜明形象,还塑造了众多的有个性的形象, 试填出下列人物。 ①桃园三结义指的是 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8 比如《出师表》一课,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常规整理。比如 1.文学常识 2.理解默写 3. 解释词语:古今异义、易错字、通假字、特殊用法 4.句子翻译 5.归纳段意、中心 6.写作特 点 7.内容理解 8.节奏 9.开放题。我们练习的内容有: 24《出师表》复习题 一、填写上下句。 1.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2.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欲报之于陛下 也。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不宜妄自菲薄, ,以塞 忠谏之路也。 4.宫 中府中,俱为 一体, , 不宜异同。若 有作奸犯科及 为忠善 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5.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然后施行, ,有所广益。 6.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优劣得所。 7.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 。 8. ,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0.陛下亦宜自谋, ,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二、根据要求填写原句。 1.作者强调依法办事的句子 , 。 2.“三顾草庐”中“ ”和“ ”称颂了先帝的宽宏气度和 不耻下问的品德。 3.表明作者的本来志趣的句子 , 。 4.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临危受命)句子 , 。 5.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 。 6.表明伐魏时机成熟(北伐的有利条件)的句子 , . 7.出师的最终政治愿望是 , 。 8.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 。第二条建议是 , 。第三 条建议是 , 。(用原文) 9、从正反两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 , ; , , 。 10.作者在内政上作了安排,向刘禅推荐的贤能人士是 、 、 ;在军政上作安排,推荐的人是 。 11.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1) ;(2) 。 12.文中能表明“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句子是 。 13.在前一段时间,你班上纪律很乱,学习成绩很差,你被临时任命为一班之长,对于新上 任的你,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话说,这就是: , 。 14.刘备给后主的遗诏中曾说“勿以 ,勿以 。” 15.长篇巨著《三国演义》不仅塑造了诸葛亮的鲜明形象,还塑造了众多的有个性的形象, 试填出下列人物。 ①桃园三结义指的是 、 、 。 ② 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 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国的家 家。文章选 自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臣本布衣 資臣以当世之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猥自枉屈 庶竭驽钝 夙夜忧叹 3、翻译下列句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5、文中的先帝指谁?陛下指谁? 6、文中写道“临崩寄臣以大事”指什么? 7、诸葛亮在文中说:“先帝知臣谨慎”,后人也曾说“诸葛一生唯谨慎”,那么他有没有在 用兵上疏忽之时,若有,试举一例 8、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早已成为智慧的化身,请写出有关他的两件事 9、诸葛亮的一生为后人所敬仰,许多诗人写诗赞美他,抑或赞美他的《出师表》,请同学 们探究一下,试写出两位诗人对诸葛亮的赞颂。 10、下边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上面两段文字意思是一致的? 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以彭其咎 临表涕零 察纳雅宣 2、翻译下列句子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3、概括本段段意 4、刘备临死时嘱咐刘禅的话是什么? 5、请概括本文的中心。 6、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7、诸葛亮在文中为什么反复提及“先帝”?
9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 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出师表》的作者是 ,三国时 国的 家、 家。文章选 自 。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臣本布衣 咨臣以当世之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猥自枉屈 庶竭驽钝 夙夜忧叹 3、翻译下列句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5、文中的先帝指谁?陛下指谁? 6、文中写道“临崩寄臣以大事”指什么? 7、诸葛亮在文中说:“先帝知臣谨慎”,后人也曾说“诸葛一生唯谨慎”,那么他有没有在 用兵上疏忽之时,若有,试举一例。 8、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早已成为智慧的化身,请写出有关他的两件事。 9、诸葛亮的一生为后人所敬仰,许多诗人写诗赞美他,抑或赞美他的《出师表》,请同学 们探究一下,试写出两位诗人对诸葛亮的赞颂。 10、下边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上面两段文字意思是一致的? 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 临表涕零 察纳雅言 2、翻译下列句子。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3、概括本段段意。 4、刘备临死时嘱咐刘禅的话是什么? 5、请概括本文的中心。 6、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7、诸葛亮在文中为什么反复提及“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