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55 座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校管理心理 试题 2008年7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本课程研究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学校中的 领 导心理和组织心理四部分。 2.个性由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即个性倾向性和个性 3.公平理论认为职工被激励的程度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 的影响。 4.态度的三个成分是认知、情感和 5.当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共同工作时,工作效率有降低的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 6.人际交往的两个特点是相互性和 7.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是服从、 和内化。 8.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属于 影响力因素。 9.勒温提出的三个组织变革的步骤是冻结、 和再冻结。 得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 20分) 1.测验量表可靠的程度被称作()。 A.常模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296
试卷代号:2055 座位号仁二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校管理心理 试题 2008年 7月 题 号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 1分 ,共 10分) 1.本课程研究 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学校 中的 、 、领 导心理和组织心理四部分 。 2.个性由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即个性倾向性和个性 3.公 平理论 认为职工 被激励 的程 度不仅受 其所得 的绝对 报酬 的影 响,而且受 的影响。 4.态度的三个成分是认知、情感和 5.当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共 同工作 时,工作效率有 降低 的倾 向,这种现象被称为 6.人际交往的两个特点是相互性和 7.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是服从 、 8,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属于 和内化。 影响力因素。 9.勒温提出的三个组织变革的步骤是冻结 、 和再冻结。 得 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 20分 ) 1.测验量表可靠的程度被称作( A.常模 C.效度 296 信度 区分度
2.“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属下列哪种对人的知觉效应?() A.晕轮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投射效应 3.在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哪一类因素?() A,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B.外部、稳定、可控 C.内部、稳定、不可控 D.内部、不稳定、可控 4.教师对学校及其目标的认同属于( )。 A.工作满意度 B.工作参与 C.组织承诺 D.工作投入 5.“人云亦云,随大流”说的是群体中的什么现象?() A.服从 B.从众 C.责任分散 D.去个性化 6.在人际吸引中起长远作用的是( )。 A.外表 B.地位 C.个性品质 D.熟悉 7.青春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学习能力 B.异性交往 C.人生目标 D.同辈群体 8.根据卡曼提出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不成熟时应采取( )。 A.命令式 B.说服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9.目标导向理论中,下列哪种选项的配合是正确的?() A.高难度任务一需要支持型领导 B.常规任务—需要指令型领导 C.多变化任务—需要支持型领导 D.常规任务—需要支持型领导 10.校园中的雕塑、壁画、碑记、校服、校标代表学校的( A.精神文化 B.制度文化 C.行为文化 D.物质文化 297
2.“以己之心 ,度人之心”属下列哪种对人的知觉效应?( ) A.晕轮 B.首 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投射效应 3.在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哪一类 因素?( ) A.外部 、不稳定 、不可控 B.外部、稳定 、可控 C.内部、稳定 、不可控 D.内部 、不稳定 、可控 4.教师对学校及其 目标的认同属于( )。 A.工作满意度 B.工作参与 C.组织承诺 D.工作投入 5.“人云亦云,随大流”说 的是群体中的什么现象?( ) A.服从 B.从众 C.责任分散 D.去个性化 6.在人际吸引中起长远作用 的是( )。 A.外表 B.地位 C.个性 品质 D.熟悉 7.青春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学习能力 B.异性交往 C.人生目标 D.同辈群体 8.根据卡曼提出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不成熟时应采取( )。 A.命令式 B.说服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9.目标导向理论中,下列哪种选项的配合是正确的?( ) A.高难度任务— 需要支持型领导 B.常规任务— 需要指令型领导 C.多变化任务— 需要支持型领导 D.常规任务— 需要支持型领导 10.校园中的雕塑、壁 画、碑记、校服、校标代表学校的( )。 A.精神文化 B.制度文化 C.行为文化 D.物质文化 297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并改错(将√或X填在题后括号内,并将正确答案写在该题 后。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的分支。 2.高级神经活动中强、平衡、灵活性高属粘液质气质。 3.依据双因素理论,工作成就属于激励因素。 4,教师成长的心理机制是反思一更新。 5.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是低成就感。 6.群体凝聚力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7.在课堂上学生有小动作,教师应立即停止讲课处理问题。 8.有不良人格,不一定就有问题行为。 9.领导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 10.科层化组织有不适合学校管理的一些缺点。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三题选作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2.结合实际谈谈从众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3.说明学校组织的特点及对某一特点的认识。 得 分 评卷人 五、案例分析(共20分)】 某中学校长,在管理中借鉴并奉行以下若干信条: (1)一般人都希望别人因他具有贡献价值而欢迎他去工作; (2)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承认他的工作表现及贡献; (3)大多数喜欢因工作做得好而受到应有的薪酬报赏及职位升迁; 298
得 分 评卷人 三、判断并改错(将丫或X填在题后括号内,并将正确答案写在该题 后。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的分支。 2.高级神经活动中强、平衡、灵活性高属粘液质气质。 3.依据双因素理论,工作成就属于激励因素。 4。教师成长的心理机制是反思一更新。 5.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是低成就感。 6.群体凝聚力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7.在课堂上学生有小动作,教师应立即停止讲课处理问题。 8,有不良人格,不一定就有问题行为。 9.领导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 10.科层化组织有不适合学校管理的一些缺点。 得 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 (三题选作两题 ,每题 15分,共 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2.结合实际谈谈从众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3.说 明学校组织的特点及对某一特点的认识。 得 分 评卷人 五、案例分析 (共 20分) 某中学校长,在管理中借鉴并奉行以下若干信条: (1)一般人都希望别人因他具有贡献价值而欢迎他去工作; (2)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承认他的工作表现及贡献; (3)大多数喜欢因工作做得好而受到应有的薪酬报赏及职位升迁; 298
(4)大多数人喜欢因工作特别努力而得到奖励,如奖牌、奖状、奖金,而不喜欢不管是否努 力工作及是否有所贡献,都给予相同的待遇; (5)所有的人都希望身心健康地工作下去,所以重视带薪休假,健康检查,医疗服务,安全 措施,员工顾问等福利措施: (6)当一个员工处于非被辞退不可时的处境,他希望能真诚、庄重地跟他说明理由,不要用 欺骗的理由或随便给一张通知纸条就算了事。 请用相关的激励理论分析以上信条与措施对教师行为激励的不同影响与作用。 299
(4)大多数人喜欢因工作特别努力而得到奖励,如奖牌、奖状、奖金,而不喜欢不管是否努 力工作及是否有所贡献,都给予相同的待遇 ; (5)所有的人都希望身心健康地工作下去,所以重视带薪休假,健康检查,医疗服务,安全 措施,员工顾问等福利措施; (6)当一个员工处于非被辞退不可时的处境,他希望能真诚、庄重地跟他说明理由,不要用 欺骗的理由或随便给一张通知纸条就算了事。 请用相关的激励理论分析以上信条与措施对教师行为激励的不同影响与作用 。 299
试卷代号:20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校管理心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7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个体心理 群体心理 2.心理特征 3.相对报酬 4.行为倾向 5.社会抑制作用 6.应答性 7.认同 8.非权力 9.变革 二、单项选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D 3.D 4.C 5.B 6.C 7.C 8.A 9.D 10.D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2.×高级神经活动中强、平衡、灵活性低属粘液质气质。 3./ 4./ 5.×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是情绪衰竭。 6.X群体凝聚力高,既可提高工作效率,也可降低工作效率。 7.×教师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处理问题。 300
试卷代号:20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校管理心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 7月 一、填空(每空 1分,共 10分) 1.个体心理 群体心理 2.心理特征 3.相对报酬 4.行为倾向 5,社会抑制作用 6.应答性 7.认 同 8.非权力 9.变革 二、单项选选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1. B 2. D 3. D 4. C 6. C 7. C 8. A 9. D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 2分,共20分) 1.x 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2. X 高级神经活动中强、平衡、灵活性低属粘液质气质。 3.丫 4.丫 5. X 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是情绪衰竭。 6. X 群体凝聚力高,既可提高工作效率,也可降低工作效率。 7. X 教师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处理问题 。 300 5. B 1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