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12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管理概论 试题 2008年7月 题 号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号之中。共10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 A.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 B.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C.人员管理与物质管理 D.经验属性与科学属性 2.管理者的( ),就是独立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A.筹划决断能力 B.组织指挥能力 C.人际交往能力 D.创新能力 3.解剖麻雀的调查研究方法是()。 A.典型调查法 B.抽样调查法 C.民意测验法 D.普遍调查法 57
试卷代号:2012 座位号巨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管理概论 试题 2008年 7月 题 号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请选 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号之中。共 10题 .每小题 2分 .共计 20分 ) 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 A.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 B.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C.人员管理与物质管理 D.经验属性与科学属性 2.管理者 的( ),就是独立发现新事物 、提出新见解、解决新 问题 的能力 。 A.筹划决断能力 B.组织指挥能力 C.人际交往能力 D.创新能力 3.解剖麻雀的调查研究方法是 ( A.典型调查法 B.抽样调查法 C.民意测验法 D.普遍调查法
4.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的比例关系为()。 A.正比例 B.反比例 C.比例大 D.比例小 5.期望理论是由( )提出的。 A.马斯洛 B.亚当斯 C.弗鲁姆 D.斯金纳 6.人才选拔的科学标准是()。 A.智力超群 B.忠实可靠 C.德智兼优 D.敢说敢干 7.一个由人、机(电子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和使用的 信息系统,被称之为()。 A.人机信息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人工智能系统 D.自动管理系统 8.在评价技术经济效果时,对于劳动占用量(包括人力、物力、资金)的多少()。 A.不考虑 B.应该考虑 C.无所谓 D.基本不考虑 9.提出“民为贵”思想的是()。 A.韩非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10.韦伯认为,最理想的权力形态是( )。 A.超凡的权力 B.世袭的权力 C.传统的权力 D.理性的权力 58
4.管理跨度 与管理层次的比例关系为( A.正 比例 C.比例大 B.反 比例 D.比例小 5.期望理论是由( )提出的。 A.马斯洛 C.弗鲁姆 B.亚当斯 D.斯金纳 6.人才选拔 的科学标准是( A.智力超群 C。德智兼优 B.忠实可靠 D.敢说敢干 7一 个由人、机(电子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和使用的 信息系统,被称之为( )。 A.人机信息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人工智能系统 D.自动管理系统 8.在评价技术经济效果时,对于劳动占用量(包括人力、物力、资金)的多少( )。 A.不考虑 B.应该考虑 C.无所谓 D.基本不考虑 9.提出“民为贵”思想的是( )。 A.韩非 C.孟 子 B.荀子 D.老 子 10.韦伯认为,最理想的权力形态是( A.超凡的权力 B.世袭的权力 C.传统的权力 D.理性的权力
得 分 评卷人 二、判断并改错题(判断所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 √,错误的打×;对于错误的陈述,请在题干下的空白处改错,改 错尽量简明扼要,但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在原阐述基础上加“不是”、“并非”等进行修改。共10 小题,每题3分,有需改错的题目,判断占1分,改错占2分。共计30分) 例:Y理论认为人天生好逸恶劳、厌恶工作。(×) 将“Y”改为“X” 1.“内耗”是妨碍领导班子发挥效能的大敌。 () 2.PDCA计划循环法是采取“近细远粗”、不断进行滚动式的调整、修改计划的方法。 3.协调是沟通的前提。 ( 4.劳动效率=劳动时间÷合格产品数量。 ( 5.技术是一种有形资源。 6.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术进步的作用日益增强。 () 7.技术转让是通过一定形式从国外向国内引进先进或适用的技术成果,促进国内技术进 步、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 () 8.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阻挡的。 9.管理方格法中的“1·1”型被称为“战斗集体型”管理。 () 10.“双因素”理论所谓的激励因素指的是能够预防职工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的因素。 () 得 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请从下列三题中选作两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在管理工作中为什么要保持足够的弹性? 2.组织管理的辩证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述提高管理效能的途径。 59
得 分 评卷人 二、判断并改错题【判断所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 丫,错误的打X;对于错误的陈述,请在题干下的空白处改错。改 错尽盆简明扼要,但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在原阐述基础上加“不是”、“并非”等进行修改。共 10 小题,每题 3分,有需改错的题目,判断占 1分,改错占2分。共计 30分) 例:Y理论认为人天生好逸恶劳、厌恶工作。(X) 将“Y',改为“X" 1.“内耗”是妨碍领导班子发挥效能的大敌。 ( ) 2. PDCA计划循环法是采取“近细远粗”、不断进行滚动式的调整、修改计划的方法。 ( ) 3.协调是沟通的前提。 ( ) 4.劳动效率“劳动时间令合格产品数量。 ( ) 5.技术是一种有形资源。 ( ) 6.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术进步的作用日益增强。 ( ) 7.技术转让是通过一定形式从国外向国内引进先进或适用的技术成果,促进国内技术进 步、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 ( ) 8.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阻挡的。 ( ) 9.管理方格法中的,"1·1"型被称为“战斗集体型”管理。 ( ) 10.“双因素”理论所谓的激励因素指的是能够预防职工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的因素。 ( ) 得 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 (请从下列三题中选作两题 ,每题 15分 ,共计 30分 ) 1.联系实际,谈谈在管理工作中为什么要保持足够的弹性? 2.组织管理的辩证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述提高管理效能的途径
得分 评卷人 四、案例分析(20分) 运用教材中的管理知识,分析下面的案例,写出3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答案不求一致, 凡能自圆其说者,均可得分,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 某校对教师的激励措施 某校非常重视对教师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主要有:其一,尊重教师法定休息时间。教师的 节假日、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学校不能随意侵占,学校只能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来提高工作效 率,而不能要求教师加班加点、讲“奉献”。其二,尽量少开会,开短会,尊重教师的发展时间。 其三,科学考勤,允许教师有弹性工作时间。其四,尊重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工作方式。其 五,营造宽松的工作气氛,鼓励教师张扬个性、产生灵感、不断创造。通过这些措施,教师们从 中深受激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试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该校对教师取得较好激励效果的原因。 60
得 分 评卷人 四、案例分析(20分) 运用教材中的管理知识,分析下面的案例,写出3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答案不求一致, 凡能自圆其说者,均可得分,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 某校对教师的激励措施 某校非常重视对教师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主要有:其一,尊重教师法定休息时间。教师的 节假 日、工作 日内的休息时间,学校不能随意侵 占,学校只能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来提高工作效 率,而不能要求教师加班加点、讲“奉献”。其二,尽量少开会,开短会,尊重教师的发展时间。 其三,科学考勤,允许教师有弹性工作时间。其四,尊重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工作方式。其 五,营造宽松的工作气氛,鼓励教师张扬个性、产生灵感、不断创造。通过这些措施,教师们从 中深受激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试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该校对 教师取得较好激励效果的原因
试卷代号:201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管理概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0分)】 1.B 2.D 3.A 4.B 5.C 6.C 7.B 8.B 9.C 10.D 二、判断并改错题(共计30分) 1./ 2.× 把“PDCA计划循环法”改为“滚动计划法”。 3.× 把“协调”和“沟通”位置互换 4.× 把原公式改为“劳动效率=合格产品数量÷劳动时间” 5.× 把“有形资源”改为“无形资源” 6./ 7.X 把“技术转让”改为“技术引进” 8./ 9.× 把“1·1”型改为“型改为“9·9”型;或者把“战斗集体型”改为“贫乏型” 10.× 把“激励因素”改为“保健因素” 61
试卷代号:201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管理概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 7月 一、单项选择题 (共计 20分) 1. B 2. D 3. A 4. B 5. C 6. C 7. B 8. B 9. C 10. D 二、判断并改错题 (共计 30分) 1.丫 2.X 把“PDCA计划循环法”改为“滚动计划法”。 3. X 把“协调”和“沟通”位置互换 4. X 把原公式改为“劳动效率=合格产品数量令劳动时间” 5. X 把“有形资源”改为“无形资源” 6.丫 7. X 把“技术转让”改为“技术引进” 8.丫 9. X 把“1·1"型改为“型改为“9·9;型;或者把“战斗集体型”改为“贫乏型” 10. X 把“激励因素”改为“保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