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河二中5月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将下面一段文字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2分 在人生的每一个考场,我们都将无所畏惧,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交出完美的答卷。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B) A凫水(fu)愧怍(z)中流砥柱(d)怏怏不乐(y B惬意(qe)骊歌(l)相形见绌( XIang)梦寐以求(mei) C追溯(s)踌躇(zhu)囊萤映雪(rng)参差不齐(ci) D.璀璨(cdn)亵渎(du)咬文嚼字(jue)气冲斗牛(dou) 3.(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D) A.昂然挺立擎天憾地繁弦急管通霄达旦 B怡然自得联续不断格物至知言行相顾 C根深地固豁然惯通精血诚聚一泻千里 D起承转合浩瀚无垠顶礼膜拜不可磨灭 4.(2分)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 植物是能“说话”的。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而一旦获得的阳 光,或者接受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 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的 年轮 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适量充分干巴枯槁 B.适度充裕干枯枯竭 C.适当充沛干涸枯黄 D.适宜充足干瘪枯萎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小区的大排档排出大量的油烟和噪音,周边的住户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 投诉 B.这次到花都广场的演出,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见你的 才华。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的传统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 承下去。 D.马来西亚警方已经把调査马航失联客机MH370定为刑事调查,针对失联原因的调査仍 在继续 6.(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D) A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 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 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
淅河二中 5 月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 分 1、将下面一段文字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2 分 在人生的每一个考场,我们都将无所畏惧,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交出完美的答卷。 2.(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B ) A.凫.水(fú) 愧怍.(zà) 中流砥.柱(dǐ) 怏怏不乐(yāng) B.惬.意(qiè) 骊.歌(lí) 相形见绌.(xiāng) 梦寐.以求(mèi) C.追溯.(sù) 踌躇.(zhù) 囊.萤映雪(ráng) 参差.不齐(cī) D.璀璨.(càn) 亵渎.(dú) 咬文嚼.字(jué) 气冲斗.牛(dòu) 3.(2 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D ) A.昂然挺立 擎天憾地 繁弦急管 通霄达旦 B.怡然自得 联续不断 格物至知 言行相顾 C.根深地固 豁然惯通 精血诚聚 一泻千里 D.起承转合 浩瀚无垠 顶礼膜拜 不可磨灭 4.(2 分)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 ) 植物是能“说话”的。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而一旦获得 的阳 光,或者接受 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 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 的 年轮、 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A. 适量 充分 干巴 枯槁 B. 适度 充裕 干枯 枯竭 C. 适当 充沛 干涸 枯黄 D. 适宜 充足 干瘪 枯萎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3 分) A. 小区的大排档排出大量的油烟和噪音,周边的住户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 投诉。 B. 这次到花都广场的演出,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见你的 才华。 C.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的传统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 承下去。 D. 马来西亚警方已经把调查马航失联客机 MH370 定为刑事调查,针对失联原因的调查仍 在继续。 6.(2 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D ) A 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 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B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 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 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
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 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7.找出说法不当的一项。(C)(3分) A.《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 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B.杨修、香菱、吴用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三国演义》、清代 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水浒》。 C.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都抒发了 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D.《皇帝的新装》和《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鸭》 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成才。 8、名著阅读,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4分) 她于是把这几只癞蛤蟆放进清水里;它们马上就变成了绿色。她把艾丽莎喊 进来,替她脱了衣服,叫她走进水里。当她一跳进水里去的时候,头一只癞蛤蟆 就坐到她的头发上,第二只就坐到她的前额上,第三只就坐到她的胸口上。可是 艾丽莎一点也没有注意到这些事儿。当她一站起来的时候,水上浮漂了三朵罂粟 花。如果这几只动物不是有毒的话,如果它们没有被这巫婆吻过的话,它们就会 变成几朵红色的玫瑰。 (1)选文出自 作家名)的《黑天鹅》(具体作品名)。(2 分)(2)作品的主要内容(2)艾丽莎以她的决心和毅力来战胜比她强大得多 有权有势的王后和主教,救出她被王后的魔法变成了天鹅的那11位哥哥的故事。 (大意正确即可)2分 9、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6分 小明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中荣获市一等奖,小张作为学校广播站的一名小记者去 采访他的父亲:“您是否具有辅导您儿子学习英语的能力?” ①张的提问是否恰当,如果你是小记者,你会怎样设计这个问题?2分 ①不恰当,(语言不得体,显得唐突,不礼貌。)“叔叔,您有没有辅导您的儿子学英语? 或“叔叔,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意思对即可)【方法总 结】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意对象和场合,做到语言表达的得体;②要做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③要注意题目 中的要求,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 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4 分) 材料一】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 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 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 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 【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 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 【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 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②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2分
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 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7.找出说法不当的一项。( C )(3 分) A.《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 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B.杨修、香菱、吴用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三国演义》、清代 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水浒》。 C.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都抒发了 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D.《皇帝的新装》和《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鸭》 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成才。 8、名著阅读,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4 分) 她于是把这几只癞蛤蟆放进清水里;它们马上就变成了绿色。她把艾丽莎喊 进来,替她脱了衣服,叫她走进水里。当她一跳进水里去的时候,头一只癞蛤蟆 就坐到她的头发上,第二只就坐到她的前额上,第三只就坐到她的胸口上。可是 艾丽莎一点也没有注意到这些事儿。当她一站起来的时候,水上浮漂了三朵罂粟 花。如果这几只动物不是有毒的话,如果它们没有被这巫婆吻过的话,它们就会 变成几朵红色的玫瑰。 (1)选文出自 (作家名)的《黑天鹅》(具体作品名)。(2 分)(2)作品的主要内容(2)艾丽莎以她的决心和毅力来战胜比她强大得多、 有权有势的王后和主教,救出她被王后的魔法变成了天鹅的那 11 位哥哥的故事。 (大意正确即可)2 分 9、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6 分 小明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中荣获市一等奖,小张作为学校广播站的一名小记者去 采访他的父亲:“您是否具有辅导您儿子学习英语的能力?” ①张的提问是否恰当,如果你是小记者,你会怎样设计这个问题?2 分 ①不恰当,(语言不得体,显得唐突,不礼貌。)“叔叔,您有没有辅导您的儿子学英语?” 或“叔叔,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意思对即可)【方法总 结】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意对象和场合,做到语言表达的得体;②要做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③要注意题目 中的要求,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 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 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4 分) 【材料一】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 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 【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 策与好方法,签 订全国反浪费公约。 【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 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来源:www.shulihua.net] 【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 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②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2 分
我选_,探究结果: 活动一示例:材料一立法保障材料二制定反浪费计划,签订反浪费公约。材料三弘扬勤俭 节约的传统美德。 ③活动二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 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2分)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经济实惠,就显真 情;按需点菜,亦显热情_;光盘净碗,尽显文明。 填写古诗词名句(6分) 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吾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口》) 、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列唐诗,回答问题:(6分) 新晴(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l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 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3分) 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 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 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译文 下过雨后天转晴了。满地长出了茸茸的青苔;白天睡了一觉,醒来之后还是绿树在同 我作伴。只有我的老朋友南风怕我寂寞吧!又偷偷地打开门和窗户来翻看我的书了。 [大意] 雨后,天刚放晴的时候,满地的青苔显得更加青翠,充满了生机,白日偷闲,又没有人 来打扰,于是美美地睡了一觉,好梦醒来以后感到四周是那么静谧,在窗外只有浓浓的绿树 阴影。只有那堪称为老相识的南风,才偷偷地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我的房门,而且还随随便便 地翻开了放在案头的书本。 (赏析)诗人以雨后的景象开头,这景象的明显特点是周围的地上都长满了青苔。众所 周知,适宜于青苔生长的必须是阴湿的地方,所以诗中虽未涉及雨期多长,但也意味着现在 是久雨刚晴,自然地扣住了诗题,同时有隐含着一种欣喜之情。而读者从“满地”一词就可 想像得到眼前是一片苍翠的色彩,在阳光的映照下就显得颇有生意。同样,绿树也因雨而更 加青翠,人也因雨而暂时驻足,少了走动,那么,在这安静的环境中美美地睡一觉,也便合 情顺理了,所以前两句虽然只写了周围的环境,但蕴涵着许多因果关系,表现了闲适自如的 日常生活片段,然而,写得诙谐而有创意的还是最后两句,用拟人的手法,把“南风”当作 老朋友看待,而在这“无人”来访之时,对于“南风”的造访便产生了一种情切之感,因而
我选 ,探究结果: 活动一 示例:材料一 立法保障 材料二 制定反浪费计划,签订反浪费公约。材料三 弘扬勤俭 节约的传统美德。 ③活动二 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 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2 分)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经济实惠,就显真 情; 按需点菜 ,亦显热情 ; 光盘净碗,尽显文明。 10.填写古诗词名句(6 分) 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③ ,吾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口》)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阅读下列唐诗,回答问题:(6 分)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__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 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1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3 分) 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 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 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译文: 下过雨后天转晴了。满地长出了茸茸的青苔;白天睡了一觉,醒来之后还是绿树在同 我作伴。只有我的老朋友南风怕我寂寞吧!又偷偷地打开门和窗户来翻看我的书了。 [大意] 雨后,天刚放晴的时候,满地的青苔显得更加青翠,充满了生机,白日偷闲,又没有人 来打扰,于是美美地睡了一觉,好梦醒来以后感到四周是那么静谧,在窗外只有浓浓的绿树 阴影。只有那堪称为老相识的南风,才偷偷地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我的房门,而且还随随便便 地翻开了放在案头的书本。 (赏析)诗人以雨后的景象开头,这景象的明显特点是周围的地上都长满了青苔。众所 周知,适宜于青苔生长的必须是阴湿的地方,所以诗中虽未涉及雨期多长,但也意味着现在 是久雨刚晴,自然地扣住了诗题,同时有隐含着一种欣喜之情。而读者从“满地”一词就可 想像得到眼前是一片苍翠的色彩,在阳光的映照下就显得颇有生意。同样,绿树也因雨而更 加青翠,人也因雨而暂时驻足,少了走动,那么,在这安静的环境中美美地睡一觉,也便合 情顺理了,所以前两句虽然只写了周围的环境,但蕴涵着许多因果关系,表现了闲适自如的 日常生活片段,然而,写得诙谐而有创意的还是最后两句,用拟人的手法,把“南风”当作 老朋友看待,而在这“无人”来访之时,对于“南风”的造访便产生了一种情切之感,因而
南风”也无所顾忌,可以随便翻书,成了诗人的知音,于是,就在“无人”的境况中平添 了不少引人遐想的情趣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0分 张耳、陈余,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陈(1),为里监门(2) 以自食。吏尝以过笞(3)陈余,余怒欲起,张耳蹑(4)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余之桑下 数之曰:“姑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垩!”勾践石室,淮阴(5)胯下,皆忍小 耻,以就大业也。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注释](1)陈:陈国。(2)为里监门:做守卫里门的职务。(3)笞:鞭打 (4)蹑:踩。(5):淮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耳乃引余之桑下(拉)(2)不及张耳远甚(比得上 14、选出与“俱之陈”中“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C)2分 A、张耳蹑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辍耕之垄上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5对文中划线句的意思理解的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 B、如今看见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C、如今看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 D、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16.从文中看,陈余、张耳之所以一成一败是因为陈余性格“浅躁”, 而张耳却能做到“忍小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7、翻译(2分) 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译:陈余浅薄浮躁,跟张耳比起来差的很远,所以后来他们一个成功一个失 张耳,陈余都是魏国有名的士人。秦国灭掉了魏国之后,用大量财物来悬赏 他们两人。两人于是改变姓名,逃到了陈国,做了里监门这个职位来养活自己。 一个小吏曾经因为一个错误要鞭笞陈余,陈余十分愤怒想要起来反抗,张耳用脚 踩了他一下,示意自己来受鞭笞。小吏离开后,张耳于是带陈余来到桑树下面, 批评数落他说:“过去我跟你说了什么,如今被小小的羞辱了一下,就要杀死 个小吏!”勾践忍辱负重住在石头屋子里,淮阴王韩信从别人的胯下爬过,都是 忍了小耻辱,来成就大事业。陈余浅薄浮躁,跟张耳比起来差的很远,所以后来 他们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8-20题。7分 人类水资源现状 (1)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 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 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 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2)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 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 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
“南风”也无所顾忌,可以随便翻书,成了诗人的知音,于是,就在“无人”的境况中平添 了不少引人遐想的情趣。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3——17 题。10 分 张耳、陈余,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陈(1),为里监门(2) 以自食。吏尝以过笞(3)陈余,余怒欲起,张耳蹑(4)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余之桑下, 数之曰:“姑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勾践石室,淮阴(5)胯下,皆忍小 耻,以就大业也。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注释](1)陈:陈国。(2)为里监门:做守卫里门的职务。(3)笞:鞭打。 (4)蹑:踩。(5):淮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耳乃引.余之桑下( 拉 ) (2)不及.张耳远甚( 比得上 ) 14、选出与“俱之陈”中“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C )2 分 A、张耳蹑之.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辍耕之.垄上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5.对文中划线句的意思理解的正确的一项是___D__。(2 分) A、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 B、如今看见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C、如今看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 D、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16.从文中看,陈余、张耳之所以一成一败是因为陈余性格“___浅躁_________”, 而张耳却能做到“___忍小耻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17、翻译(2 分) 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译: 陈余浅薄浮躁,跟张耳比起来差的很远,所以后来他们一个成功一个失 败。 张耳,陈余都是魏国有名的士人。秦国灭掉了魏国之后,用大量财物来悬赏 他们两人。两人于是改变姓名,逃到了陈国,做了里监门这个职位来养活自己。 一个小吏曾经因为一个错误要鞭笞陈余,陈余十分愤怒想要起来反抗,张耳用脚 踩了他一下,示意自己来受鞭笞。小吏离开后,张耳于是带陈余来到桑树下面, 批评数落他说:“过去我跟你说了什么,如今被小小的羞辱了一下,就要杀死一 个小吏!”勾践忍辱负重住在石头屋子里,淮阴王韩信从别人的胯下爬过,都是 忍了小耻辱,来成就大事业。陈余浅薄浮躁,跟张耳比起来差的很远,所以后来 他们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18—20 题。7 分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⑴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 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 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 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 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⑵全球有水 139 万亿立方米,其中 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 69%以冰雪形式存在 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 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
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己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 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 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 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 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 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 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 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 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 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 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4)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 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 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 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 量已经明显不足 18.第(2)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 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满分3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D(2分) A.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B.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C.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D.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2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2分) A.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严重制约因素 C.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 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 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四)阅读《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回答21-23题7分 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 刘金祥 ①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电力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褚艳芳发出“争做快乐带水 族”的倡议,呼吁参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走未喝完的瓶装水。见贤思齐,择善而行 此举得到众多与会人员的积极响应,一时间“快乐带水族”成为“两会”会上会下的热点话 题,成为内外媒体竞相传颂的新鲜语汇
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 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 2/3 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尽管我 国水资源总量为 28000 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 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1/3 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 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 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2300 立方米,到 2030 年人口高峰将达到 16 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1700 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 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 300 亿立方米,城市缺水 60 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 600 亿吨,其中 80%未经处理 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 700 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 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 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⑷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 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 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 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 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 量已经明显不足。 18.第⑵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 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 1 分,作用 2 分,满分 3 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 D(2 分) A.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B.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 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C. 现在世界上约 2/3 的国家都不同程度 ....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D.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2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2 分) A. 全球的水有 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严重制约因素。 C. 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 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 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 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四)阅读《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回答 21——23 题 7 分 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 刘金祥 ①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电力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褚艳芳发出“争做快乐带水 族”的倡议,呼吁参会人大代 表和政协委员带走未喝完的瓶装水。见贤思齐,择善而行。 此举得到众多与会人员的积极响应,一时间“快乐带水族”成为“两会”会上会下的热点话 题,成为内外媒体竞相传颂的新鲜语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