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2013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B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命题老师:武穴市实验中学陈水明 、古诗词名句默写。(共8分)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3.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这首诗中有 。”两句,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4.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 不舍的惜别之情 5、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 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 6、古人劝人少年借时,以百川东去为喻 7、同是“思乡”,孟浩然站在长江边上遥望云端,思念自己的家乡 而崔颢则站在黄鹤楼上发出浩叹: 8、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两句古 二、语言基础和表达(共19分) 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3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藩篱(pan)箱箧(jia)销声匿迹(ni) 讲信修睦(m) B.钟磬(qing)归咎(ji)惟妙惟肖(xido)矜寡孤独(guan C.诘责(1)锃亮(zeng)颔首低眉(han) 袤无垠(mao) D.稽首(j) 哂笑(x1)龙吟凤哕(hui) 觥筹交错(gong
黄冈 2013 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 B 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 命题老师:武穴市实验中学 陈水明 一、古诗词名句默写。(共 8 分) 1、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挥手自兹去, 。 (李白《送友人》) 3.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这首诗中有 “ , 。”两句,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4.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 不舍的惜别之情。 5、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 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 子: , 。 6、古人劝人少年惜时,以百川东去为喻: , 。 7、同是“思乡”,孟浩然站在长江边上遥望云端,思念自己的家乡: , 。 而崔颢则站在黄鹤楼上发出浩叹: , 。 8 、 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两句古 诗: , 。 二、语言基础和表达 (共 19 分) 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3 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藩.篱(pān) 箱箧.(jiá) 销声匿.迹(nì) 讲信修睦.(mù) B.钟磬.(qìng) 归咎.(jiù) 惟妙惟肖.(xiào) 矜.寡孤独(guān) C.诘.责(jí) 锃.亮(zèng) 颔.首低眉(hàn) 广袤.无垠(mào) D.稽.首(jí) 哂.笑(xī) 龙吟凤哕.(huì) 觥.筹交错(gōng)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据统计,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已超过3.3亿。互联网对大至国家政治,经济,小至个人学习,生活的 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B.写文章应该重点突出,详细分明。哪些事例要详写?哪些事例要略写?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 C.两年后的春天,我们又到南山上种了六棵树,三棵松树,两棵云杉,围着一棵桂花。 D.“牺牲”一词原是对做祭品的牲畜的通称,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曹刿论战》), 后来“牺牲”的意义转化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去年到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武汉的空气更加清新 C.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D.在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14.下列各项对语法、修辞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粉丝”、“草根”、“纠结”、“动词”都属于名词 B、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 D、“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这两句诗运用排 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 15.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面的例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2 分) A.据统计,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已超过 3.3 亿。互联网对大至国家政治,经济,小至个人学习,生活的 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B.写文章应该重点突出,详细分明。哪些事例要详写?哪些事例要略写?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 C.两年后的春天,我们又到南山上种了六棵树,三棵松树,两棵云杉,围着一棵桂花。 D.“牺牲”一词原是对做祭品的牲畜的通称,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曹刿论战»), 后来“牺牲”的意义转化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提倡。 C. 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去年到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 分)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武汉的空气更加清新。 C.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D.在第 49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14.下列各项对语法、修辞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粉丝”、“草根”、 “纠结”、“动词”都属于名词。 B、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 度。” D、“雨说 我来了 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我来了 我走得很轻 而且温声细语地” 这两句诗运用排 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 15.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面的例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 分)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16.口语交际(4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也走进了校园。手机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是也 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1)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可小琴妈妈为了与女儿联系方便,坚持让女儿带手机上学。如果你是 小琴,将如何拒绝妈妈?(2分) (2)你的好友东东自从妈妈给她买了手机,就整天沉迷于用手机上网,成绩一落千丈。作为朋友,你准 备怎样劝阻他?(2分) 三、浅层阅读理解(共31分) (一)阅读《东坡》,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 17.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2分 18.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2分) (二)阅读《童年》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每题2分)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 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 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 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 , ;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16.口语交际(4 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也走进了校园。手机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是也 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1)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可小琴妈妈为了与女儿联系方便,坚持让女儿带手机上学。如果你是 小琴,将如何拒绝妈妈?(2 分) (2)你的好友东东自从妈妈给她买了手机,就整天沉迷于用手机上网,成绩一落千丈。作为朋友,你准 备怎样劝阻他?(2 分) 三、浅层阅读理解(共 31 分) (一)阅读《东坡》,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7.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 分) 18.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2 分) (二)阅读《童年》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每题 2 分)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 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 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 “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 “好吧,喝最后一杯!”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 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9.结合选段内容,简要概括文中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形象特点 外祖父: 外祖母 20.关于本名著的情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天,阿廖沙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 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 B、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为继父的虐待和流言,使阿廖沙在学校抬不 起头来。 C、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小小年纪年纪就享受不到父 爱和母爱,只能寄居在外祖父家里,遭千般折磨 D、雅科夫舅舅毫无人性,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徒工小茨冈。。 (三)阅读下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 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 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 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1、这段文字抓住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特点进行说明。(2分) 2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2分) 总一分 B、分一总 D、一般到特殊 文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 “好吧,喝最后一杯!”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 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9.结合选段内容,简要概括文中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形象特点 外祖父: 外祖母: 20.关于本名著的情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一天,阿廖沙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 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 B、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为继父的虐待和流言,使阿廖沙在学校抬不 起头来。 C、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小小年纪年纪就享受不到父 爱和母爱,只能寄居在外祖父家里,遭千般折磨。 D、雅科夫舅舅毫无人性,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徒工小茨冈。。 (三)阅读下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 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 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 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1、这段文字抓住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特点进行说明。(2 分) 2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2 分) A、总—分 B、分—总 C、空间 D、一般到特殊 23、文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 分)
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 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轼的词:“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 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 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 自己也并不想信。他们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 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 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 常有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 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 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 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 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敏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 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 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 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 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的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 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 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24.本文表明作者中心观点的句子是 全文从整体上主要 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3分) 25.本文论证过程十分严密。请摘录文中照应“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的四个标志性语句。(2分) (1)
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 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轼的词:“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 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 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 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 自己也并不想信。他们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 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 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 常有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 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 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 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要上进, 只有科 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 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 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 ,考;硕士想当博士, 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 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的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 一个“平凡的真 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 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24.本文表明作者中心观点的句子是 。全文从整体上主要 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3 分) 25.本文论证过程十分严密。请摘录文中照应“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的四个标志性语句。(2 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