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立:(正如现在)①哲学代替了宗教的地位。 这里要考察的是三派哲学:斯多葛主义、伊璧鸠鲁主义 和怀疑主义。柏拉图的哲学当然还纯粹地保持着,特别是在 老学园派里;新学园派便完全转变成怀疑主义了。西塞罗时 代以前的逍遥派也是这样;这种后期的逍遥派哲学已不复是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而变成通俗的哲学,象我们在西塞罗那 里所看见的那样。亚里士多德采取了经验的出发点和推理的 途径。但是亚里士多德在概念这个焦点上对推理作了综合的 了解,所以他是思辨的。思辨是他的精神所特有的,但他还 不能把它发展成为方法:思辨还没有被自由地、单独地提出 来,它还不能成为原则。 独断哲学是这样一种哲学,它树立一个特定的原则, 个标准,并且只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这样就有三个原则是必 然的:(一)思维的原则,即普遍性本身的原则,而这个普遍 性本身是确定的;思维是真理的标准,是规定真理的东西。 二)与思维对立的一方是特定的东西本身,是个别性的原则, 也就是一般的感觉、知觉、直观。以上就是斯多葛派哲学和 伊璧鸠鲁派哲学的原则。这两个原则都是片面的,如果把它 们绝对化了,就成了理智的知识。抽象的思维在它本身并不 是具体的。特殊性是在思维之外的,必须就它本身去把握,把 它当成一个原则;因为特殊性有绝对的权利对抗抽象的思维 这是关于一般与个别的对立)。C三)在斯多葛主义和伊璧 鸠鲁主义以外,存在着第三者,怀疑主义,这是前面两种片 ①据米希勒本,第二版,英译本,第二卷,第二三五页增补
立 ; 〔 正 如 现 在 〕 ① 哲 学 代 替 了 宗 教 的 地 位 。 这 里 要 考 察 的 是 三 派 哲 学 : · 斯 · 多 · 葛 · 主 · 义 、 · 伊 · 璧 · 鸠 · 鲁 · 主 · 义 和 · 怀 · 疑 · 主 · 义 。 柏 拉 图 的 哲 学 当 然 还 纯 粹 地 保 持 着 , 特 别 是 在 老 学 园 派 里 ; · 新 · 学 · 园 · 派 便 完 全 转 变 成 怀 疑 主 义 了 。 西 塞 罗 时 代 以 前 的 逍 遥 派 也 是 这 样 ; 这 种 后 期 的 逍 遥 派 哲 学 已 不 复 是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哲 学 , 而 变 成 通 俗 的 哲 学 , 象 我 们 在 西 塞 罗 那 里 所 看 见 的 那 样 。 亚 里 士 多 德 采 取 了 经 验 的 出 发 点 和 推 理 的 途 径 。 但 是 亚 里 士 多 德 在 概 念 这 个 焦 点 上 对 推 理 作 了 综 合 的 了 解 , 所 以 他 是 思 辨 的 。 思 辨 是 他 的 精 神 所 特 有 的 , 但 他 还 不 能 把 它 发 展 成 为 方 法 : 思 辨 还 没 有 被 自 由 地 、 单 独 地 提 出 来 , 它 还 不 能 成 为 原 则 。 独 断 哲 学 是 这 样 一 种 哲 学 , 它 树 立 一 个 特 定 的 原 则 , 一 个 标 准 , 并 且 只 树 立 这 样 一 个 原 则 。 这 样 就 有 三 个 原 则 是 必 然 的 : ( 一 ) · 思 · 维 · 的 · 原 · 则 , 即 · 普 · 遍 · 性 本 身 的 原 则 , 而 这 个 普 遍 性 本 身 是 确 定 的 ; 思 维 是 真 理 的 标 准 , 是 规 定 真 理 的 东 西 。 ( 二 ) 与 思 维 对 立 的 一 方 是 特 定 的 东 西 本 身 , 是 · 个 · 别 · 性 · 的 · 原 · 则 , 也 就 是 一 般 的 · 感 · 觉 、 知 觉 、 直 观 。 以 上 就 是 斯 多 葛 派 哲 学 和 伊 璧 鸠 鲁 派 哲 学 的 原 则 。 这 两 个 原 则 都 是 片 面 的 , 如 果 把 它 们 · 绝 · 对 · 化 了 , 就 成 了 理 智 的 知 识 。 抽 象 的 思 维 在 它 本 身 并 不 是 具 体 的 。 特 殊 性 是 在 思 维 之 外 的 , 必 须 就 它 本 身 去 把 握 , 把 它 当 成 一 个 原 则 ; 因 为 特 殊 性 有 绝 对 的 权 利 对 抗 抽 象 的 思 维 。 这 是 关 于 一 般 与 个 别 〔 的 对 立 〕 。 ( 三 ) 在 斯 多 葛 主 义 和 伊 璧 鸠 鲁 主 义 以 外 , 存 在 着 第 三 者 , 怀 疑 主 义 , 这 是 前 面 两 种 片 6 哲 学 史 讲 演 录 第 三 卷 ① 据 米 希 勒 本 , 第 二 版 , 英 译 本 , 第 二 卷 , 第 二 三 五 页 增 补 。 — — 译 者
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 面性的否定。前面两派都是片面的,这种片面性是必然会被 意识到、被认识到的;因此这第三个原则就是对任何标准的 否定,对一切确定的原则的否定,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则:感 性的、反省的或思维的表象、知识。斯多葛派哲学把抽象思 维当成原则,伊璧鸠鲁派把感觉当成原则;而怀疑主义则是 对于一切原则持否定态度,而且是行动性的否定。其结果首 先就是原则不可能被认识。前面我们也看到过这些原则表视 为犬儒派和居勒尼派的哲学。而当我们在西塞罗那里看到这 些原则时,我们感到要把斯多葛派的原则和犬儒派的原则、以 及和逍遥学派的道德的原则区别开来,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一方面是原则、标准:;另一方面是主体使自己遵循 这原则,因而赢得了精神的自由和独立。这是主体本身的内 心的自由;这种精神的自由、这种不动心、这种漠不关心、宁 静不摇、平静不扰、精神上的等视一切,不受外物干扰,不 受外物牵连,乃是所有这几派哲学的共同目的,一一所以不 论人们以为怀疑主义是如何悲观绝望,以为伊璧鸠鲁派是如 何卑鄙下流,它们却都是哲学。个人得到了满足,保持着不 动心,他既非快乐、亦非痛苦、亦非另外的束缚所能左右:真 正的伊璧鸠鲁派也同样是超出一切特殊的束缚之外的。认为 精神的满足仅在于超出一切、对一切漠不关心,是所有这几 派哲学的共同观点。它们诚然是希腊哲学,但却转移到罗马 世界了。象柏拉图那里的那种具体的伦理生活,以及那种通 过法制把原则贯彻到世界里面的要求,象在亚里士多德那里 的那种具体科学,在这里却看不见了;在罗马世界的悲苦中 精神个性的一切美好、高尚的品质都被冷酷、粗暴的手扫荡
面 性 的 · 否 · 定 。 前 面 两 派 都 是 片 面 的 , 这 种 片 面 性 是 必 然 会 被 意 识 到 、 被 认 识 到 的 ; 因 此 这 第 三 个 原 则 就 是 对 任 何 标 准 的 否 定 , 对 一 切 确 定 的 原 则 的 否 定 , 不 管 是 什 么 样 的 原 则 : 感 性 的 、 反 省 的 或 思 维 的 表 象 、 知 识 。 斯 多 葛 派 哲 学 把 抽 象 思 维 当 成 原 则 , 伊 璧 鸠 鲁 派 把 感 觉 当 成 原 则 ; 而 怀 疑 主 义 则 是 对 于 一 切 原 则 持 否 定 态 度 , 而 且 是 行 动 性 的 否 定 。 其 结 果 首 先 就 是 原 则 不 可 能 被 认 识 。 前 面 我 们 也 看 到 过 这 些 原 则 表 视 为 犬 儒 派 和 居 勒 尼 派 的 哲 学 。 而 当 我 们 在 西 塞 罗 那 里 看 到 这 些 原 则 时 , 我 们 感 到 要 把 斯 多 葛 派 的 原 则 和 犬 儒 派 的 原 则 、 以 及 和 逍 遥 学 派 的 道 德 的 原 则 区 别 开 来 , 是 极 其 困 难 的 。 因 此 一 方 面 是 原 则 、 标 准 ; 另 一 方 面 是 主 体 使 自 己 遵 循 这 原 则 , 因 而 赢 得 了 精 神 的 自 由 和 · 独 · 立 。 这 是 主 体 本 身 的 内 心 的 自 由 ; 这 种 精 神 的 自 由 、 这 种 不 动 心 、 这 种 漠 不 关 心 、 宁 静 不 摇 、 平 静 不 扰 、 精 神 上 的 等 视 一 切 , 不 受 外 物 干 扰 , 不 受 外 物 牵 连 , 乃 是 所 有 这 几 派 哲 学 的 · 共 · 同 · 目 · 的 , — — 所 以 不 论 人 们 以 为 怀 疑 主 义 是 如 何 悲 观 绝 望 , 以 为 伊 璧 鸠 鲁 派 是 如 何 卑 鄙 下 流 , 它 们 却 都 是 哲 学 。 个 人 得 到 了 满 足 , 保 持 着 不 动 心 , 他 既 非 快 乐 、 亦 非 痛 苦 、 亦 非 另 外 的 束 缚 所 能 左 右 ; 真 正 的 伊 璧 鸠 鲁 派 也 同 样 是 超 出 一 切 特 殊 的 束 缚 之 外 的 。 认 为 精 神 的 满 足 仅 在 于 超 出 一 切 、 对 一 切 漠 不 关 心 , 是 所 有 这 几 派 哲 学 的 共 同 观 点 。 它 们 诚 然 是 希 腊 哲 学 , 但 却 转 移 到 罗 马 世 界 了 。 象 柏 拉 图 那 里 的 那 种 具 体 的 伦 理 生 活 , 以 及 那 种 通 过 法 制 把 原 则 贯 彻 到 世 界 里 面 的 要 求 , 象 在 亚 里 士 多 德 那 里 的 那 种 具 体 科 学 , 在 这 里 却 看 不 见 了 ; 在 罗 马 世 界 的 悲 苦 中 , 精 神 个 性 的 一 切 美 好 、 高 尚 的 品 质 都 被 冷 酷 、 粗 暴 的 手 扫 荡 独 断 主 义 和 怀 疑 主 义 7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净尽了。在这种抽象的世界里,个人不得不用抽象的方式在 他的内心中寻求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满足;他不得不逃避到 思想的抽象中去,并把这种抽象当作实存的主体,一一这就 是说,逃避到主体本身的内心自由中去。这样的哲学是和罗 马世界的精神非常适合的 甲、斯多葛派哲学 我们必须概括地指出:斯多葛派与伊璧鸠鲁派哲学分别 代替了犬儒派和居勒尼派晢学(正如怀疑主义代替了学园派 样),或者可以说,它们采取了犬儒主义和居勒尼主义,不 过把它们的原则更提高到了科学思维的形式。不过由于在前 者和后者里面,内容都是一个固定的、确定的东西,都是把 自我意识孤立地放在一边,所以这种情况的确扼杀了思辨,因 为思辨是不承认这种固定的东西的,它毋宁要加以废除,并 且将它的对象当作绝对概念,当作在它的差别中之不可分的 整体。因此事实上在斯多葛派和伊璧鸠鲁派晢学里,我们只 看见片面的有限的原则之应用,而遇不到真正的思辨思维。在 亚里士多德那里,作为根本的绝对理念是无限的,并不被设 定为在一个规定性中,具有一个差异性。他的缺点只是在实 现过程中的缺点,即没有和一个概念相结合。在斯多葛派这 里,将唯一的概念设定为本质,并且将一切东西都归结到它, 这是表现了所要求的联系;但是那个在其中一切是一的本质, 却并不是真实的东西。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每一个概念都是 在其规定性里以绝对的方式予以考察、予以分别研究的。而
净 尽 了 。 在 这 种 抽 象 的 世 界 里 , 个 人 不 得 不 用 抽 象 的 方 式 在 他 的 内 心 中 寻 求 现 实 世 界 中 找 不 到 的 满 足 ; 他 不 得 不 逃 避 到 思 想 的 抽 象 中 去 , 并 把 这 种 抽 象 当 作 实 存 的 主 体 , — — 这 就 是 说 , 逃 避 到 主 体 本 身 的 内 心 自 由 中 去 。 这 样 的 哲 学 是 和 罗 马 世 界 的 精 神 非 常 适 合 的 。 甲 、 斯 多 葛 派 哲 学 我 们 必 须 概 括 地 指 出 : 斯 多 葛 派 与 伊 璧 鸠 鲁 派 哲 学 分 别 代 替 了 犬 儒 派 和 居 勒 尼 派 哲 学 ( 正 如 怀 疑 主 义 代 替 了 学 园 派 一 样 ) , 或 者 可 以 说 , 它 们 采 取 了 犬 儒 主 义 和 居 勒 尼 主 义 , 不 过 把 它 们 的 原 则 更 提 高 到 了 科 学 思 维 的 形 式 。 不 过 由 于 在 前 者 和 后 者 里 面 , 内 容 都 是 一 个 固 定 的 、 确 定 的 东 西 , 都 是 把 自 我 意 识 孤 立 地 放 在 一 边 , 所 以 这 种 情 况 的 确 扼 杀 了 思 辨 , 因 为 思 辨 是 不 承 认 这 种 固 定 的 东 西 的 , 它 毋 宁 要 加 以 废 除 , 并 且 将 它 的 对 象 当 作 绝 对 概 念 , 当 作 在 它 的 差 别 中 之 不 可 分 的 整 体 。 因 此 事 实 上 在 斯 多 葛 派 和 伊 璧 鸠 鲁 派 哲 学 里 , 我 们 只 看 见 片 面 的 有 限 的 原 则 之 应 用 , 而 遇 不 到 真 正 的 思 辨 思 维 。 在 亚 里 士 多 德 那 里 , 作 为 根 本 的 绝 对 理 念 是 无 限 的 , 并 不 被 设 定 为 在 一 个 规 定 性 中 , 具 有 一 个 差 异 性 。 他 的 缺 点 只 是 在 实 现 过 程 中 的 缺 点 , 即 没 有 和 一 个 概 念 相 结 合 。 在 斯 多 葛 派 这 里 , 将 唯 一 的 概 念 设 定 为 本 质 , 并 且 将 一 切 东 西 都 归 结 到 它 , 这 是 表 现 了 所 要 求 的 联 系 ; 但 是 那 个 在 其 中 一 切 是 一 的 本 质 , 却 并 不 是 真 实 的 东 西 。 在 亚 里 士 多 德 那 里 , 每 一 个 概 念 都 是 在 其 规 定 性 里 以 绝 对 的 方 式 予 以 考 察 、 予 以 分 别 研 究 的 。 而 8 哲 学 史 讲 演 录 第 三 卷
甲、斯多葛派哲学 在斯多葛派哲学里,概念与个体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地、自在 自为地予以考察的。因为个别并没有得到绝对的考察,而只 是相对地考察的,所以事实上对于整体的发挥就没有什么意 义了;个别与全体的关系只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在亚里士多 德那里诚然个别是被接受了,不过这种对于个别的接受通过 思辨的考察又被取消了。但在斯多葛派这里,个别只是被接 受了,而对于个别的处理却是外在的。当有了某种东西,要 对它的本性本身加以考察时,我们所得到的,每每正是这种 外在的联系。这种考察没有抓住自在自为的本质,只是根据 些不确定的原则,或者只是根据一些顺便拾取的原则予以 形式的推论 对于这两个学派,我们想只限于对它们的原则作一般性 的考察,首先提出的斯多葛派几个著名人物来讲讲。 关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历史斯多葛学派的创立人芝诺 (是栖提雍人芝诺,不是爱利亚人芝诺),生于塞浦路斯岛上 的一个城邦栖提雍,大约在第一○九届奥林比亚赛会时。他 的父亲是一个商人,经商到了雅典。雅典在当时和相当长时 间内还是哲学和一大批哲学家的中心,他从那里给他的儿子 带回许多书籍,特别是苏格拉底学派的书籍,因此便引起他 对于哲学的渴求和爱好。芝诺本人也曾旅行到雅典。①据说他 因为在那次旅行中船沉了,丧失了所有的财物,反而更加强 了他为哲学而生活的信念。②—他没有丧失的,是他精神 根尼·拉尔修”,第七卷,第一 三—三二节:邓尼曼:第四册 第四变第改:拉尔;第七卷、第五节,布售克尔“批评的哲学史
在 斯 多 葛 派 哲 学 里 , 概 念 与 个 体 的 关 系 并 不 是 绝 对 地 、 自 在 自 为 地 予 以 考 察 的 。 因 为 个 别 并 没 有 得 到 绝 对 的 考 察 , 而 只 是 相 对 地 考 察 的 , 所 以 事 实 上 对 于 整 体 的 发 挥 就 没 有 什 么 意 义 了 ; 个 别 与 全 体 的 关 系 只 是 一 种 外 在 的 关 系 。 在 亚 里 士 多 德 那 里 诚 然 个 别 是 被 接 受 了 , 不 过 这 种 对 于 个 别 的 接 受 通 过 思 辨 的 考 察 又 被 取 消 了 。 但 在 斯 多 葛 派 这 里 , 个 别 只 是 被 接 受 了 , 而 对 于 个 别 的 处 理 却 是 外 在 的 。 当 有 了 某 种 东 西 , 要 对 它 的 本 性 本 身 加 以 考 察 时 , 我 们 所 得 到 的 , 每 每 正 是 这 种 外 在 的 联 系 。 这 种 考 察 没 有 抓 住 自 在 自 为 的 本 质 , 只 是 根 据 一 些 不 确 定 的 原 则 , 或 者 只 是 根 据 一 些 顺 便 拾 取 的 原 则 予 以 形 式 的 推 论 。 对 于 这 两 个 学 派 , 我 们 想 只 限 于 对 它 们 的 原 则 作 一 般 性 的 考 察 , 首 先 提 出 的 斯 多 葛 派 几 个 著 名 人 物 来 讲 讲 。 · 关 · 于 · 斯 · 多 · 葛 · 派 · 哲 · 学 · 的 · 历 · 史 斯 多 葛 学 派 的 创 立 人 · 芝 · 诺 ( 是 栖 提 雍 人 芝 诺 , 不 是 爱 利 亚 人 芝 诺 ) , 生 于 塞 浦 路 斯 岛 上 的 一 个 城 邦 栖 提 雍 , 大 约 在 第 一 ○ 九 届 奥 林 比 亚 赛 会 时 。 他 的 父 亲 是 一 个 商 人 , 经 商 到 了 雅 典 。 雅 典 在 当 时 和 相 当 长 时 间 内 还 是 哲 学 和 一 大 批 哲 学 家 的 中 心 , 他 从 那 里 给 他 的 儿 子 带 回 许 多 书 籍 , 特 别 是 苏 格 拉 底 学 派 的 书 籍 , 因 此 便 引 起 他 对 于 哲 学 的 渴 求 和 爱 好 。 芝 诺 本 人 也 曾 旅 行 到 雅 典 。 ① 据 说 他 因 为 在 那 次 旅 行 中 船 沉 了 , 丧 失 了 所 有 的 财 物 , 反 而 更 加 强 了 他 为 哲 学 而 生 活 的 信 念 。 ② — — 他 没 有 丧 失 的 , 是 他 精 神 甲 、 斯 多 葛 派 哲 学 9 ① ② “ 第 欧 根 尼 · 拉 尔 修 ” , 第 七 卷 、 第 五 节 ; 布 鲁 克 尔 : “ 批 评 的 哲 学 史 ” , 第 一 册 , 第 八 九 五 页 。 “ 第 欧 根 尼 · 拉 尔 修 ” , 第 七 卷 , 第 一 、 一 二 、 三 一 — — 三 二 节 ; 邓 尼 曼 : 第 四 册 , 第 四 页 ; 第 二 册 , 第 五 三 二 页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上受过教养的高尚品质和他对于理性知识的爱好。芝诺访问 了好几类的苏格拉底学派中人,特别克塞诺格拉底,①这是 个属于柏拉图学派的人,由于他的道德的谨严和态度的真诚 而很著名。据说他也象阿西西的圣佛兰西斯一样,②遭受过类 似的考验,③而没有屈服。当时在雅典,不经过宣誓,是不发 给居留证的,而对他却免除了宣誓 因为单凭他的话就 取得了信任。据说他的老师柏拉图常常向他说,他应当为美 神献牺牲。以后芝诺又访问了一个麦加拉人斯底尔波,这人 我们已经讲到过。他在斯底尔波那里学习了辩证法十年。哲 学一般被他认作终身的事业,他并不象那样一种匆匆流览 下哲学讲义、便慌忙转到别的东西上面的人。虽说芝诺主要 地是研究辩证法和实践哲学,他也象别的苏格拉底派一样,并 不忽视自然哲学,而且特别学习了赫拉克利特关于自然的著 作,①最后他本人作了一个独立的教师,在一个叫做画廊(rca 1on)的大厅里讲学,这大厅是用波吕格诺特的绘画加以装 饰的;因此他的学派得到“斯多葛”这一名称。⑦他象亚里士 多德一样,主要的出发点是把哲学综合成一个整体。正如他 的方法特别以辩证法的技巧和教养以及敏锐的论证著称,同 样地,他的人格也以接近犬儒派的严肃的道德著称,不过他 不象犬儒们那样故意吸引别人的注意。他没有虚荣心,对满 第欧根尼·拉尔修”,第七卷,第二节 克尔:“批评的哲学史”,第一册,第八九九页:参看法布里修:“希腊丛书” ⑦“第欧根尼·拉尔修”,第七卷,第五节。[按σ的发音是‘斯乡亚’——一译者]
上 受 过 教 养 的 高 尚 品 质 和 他 对 于 理 性 知 识 的 爱 好 。 芝 诺 访 问 了 好 几 类 的 苏 格 拉 底 学 派 中 人 , 特 别 克 塞 诺 格 拉 底 , ① 这 是 一 个 属 于 柏 拉 图 学 派 的 人 , 由 于 他 的 道 德 的 谨 严 和 态 度 的 真 诚 而 很 著 名 。 据 说 他 也 象 阿 西 西 的 圣 佛 兰 西 斯 一 样 , ② 遭 受 过 类 似 的 考 验 , ③ 而 没 有 屈 服 。 当 时 在 雅 典 , 不 经 过 宣 誓 , 是 不 发 给 居 留 证 的 , 而 对 他 却 免 除 了 宣 誓 。 — — 因 为 单 凭 他 的 话 就 取 得 了 信 任 。 据 说 他 的 老 师 柏 拉 图 常 常 向 他 说 , 他 应 当 为 美 神 献 牺 牲 。 ④ 以 后 芝 诺 又 访 问 了 一 个 麦 加 拉 人 斯 底 尔 波 , 这 人 我 们 已 经 讲 到 过 。 他 在 斯 底 尔 波 那 里 学 习 了 辩 证 法 十 年 。 ⑤ 哲 学 一 般 被 他 认 作 终 身 的 事 业 , 他 并 不 象 那 样 一 种 匆 匆 流 览 一 下 哲 学 讲 义 、 便 慌 忙 转 到 别 的 东 西 上 面 的 人 。 虽 说 芝 诺 主 要 地 是 研 究 辩 证 法 和 实 践 哲 学 , 他 也 象 别 的 苏 格 拉 底 派 一 样 , 并 不 忽 视 自 然 哲 学 , 而 且 特 别 学 习 了 赫 拉 克 利 特 关 于 自 然 的 著 作 , ⑥ 最 后 他 本 人 作 了 一 个 独 立 的 教 师 , 在 一 个 叫 做 画 廊 ( σ BCá DEι FGη ) 的 大 厅 里 讲 学 , 这 大 厅 是 用 波 吕 格 诺 特 的 绘 画 加 以 装 饰 的 ; 因 此 他 的 学 派 得 到 “ 斯 多 葛 ” 这 一 名 称 。 ⑦ 他 象 亚 里 士 多 德 一 样 , 主 要 的 出 发 点 是 把 哲 学 综 合 成 一 个 整 体 。 正 如 他 的 方 法 特 别 以 辩 证 法 的 技 巧 和 教 养 以 及 敏 锐 的 论 证 著 称 , 同 样 地 , 他 的 人 格 也 以 接 近 犬 儒 派 的 严 肃 的 道 德 著 称 , 不 过 他 不 象 犬 儒 们 那 样 故 意 吸 引 别 人 的 注 意 。 他 没 有 虚 荣 心 , 对 满 1 0 哲 学 史 讲 演 录 第 三 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第 欧 根 尼 · 拉 尔 修 ” , 第 七 卷 , 第 五 节 。 [ 按 σ BEá 的 发 音 是 ‘ 斯 乡 亚 ’ — — 译 者 ] 布 鲁 克 尔 : “ 批 评 的 哲 学 史 ” , 第 一 册 , 第 八 九 九 页 ; 参 看 法 布 里 修 : “ 希 腊 丛 书 ” , 第 二 册 , 第 四 一 三 页 。 同 上 书 , 第 七 卷 , 第 二 节 。 同 上 书 , 第 七 , 第 六 节 。 “ 第 欧 根 尼 · 拉 尔 修 ” , 第 四 卷 , 第 七 节 。 这 是 一 八 ○ 五 — — 一 八 ○ 六 年 的 讲 演 。 “ 第 欧 根 尼 · 拉 尔 修 ” , 第 七 卷 , 第 二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