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位列世界第四。科威特的人口数量较少,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在这里行不通,因此才制造出了“令人心惊胆战的物价”。到了科威特,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好像花得特别快,一天的生活费在100美元左右。很多人会觉得科威特是个危险的地方,实际上这里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战争并没有给当地人留下什么阴影,海湾战争后,他们在阳光灿烂的土地上飞快地重建了科威特城,这是一座高楼林立、随处可见绿色树木和蓝色海洋的城市,当然也少不了金黄色的沙土。因为只在科威特逗留两三天,所以我就没带旅行手册,也不知道这里的物价和汇率具体是什么情况。凭着经验和感觉,我觉得100美元怎么也够我活一段时间的了。于是我来到机场换钱的地方,抽出一张百元美钞递了过去。工作人员接过钱,看了我一眼,好像在说:“就这些吗?”我也一脸无辜,好像在说:“就这些,嫌少吗?不是假钞,快点换!”他从堆积如山的科威特第纳尔中拿出几张小票递给了我。我一数,才20第纳尔。我一看汇率牌,原来4美元才能换1第纳尔。从机场到市区,一路上你会发现和你并肩驰骋的不仅仅有汽车,还有游艇(用汽车拉着)。在科威特,人均游艇拥有率可能是亚洲最高的国家。如果你选择让计程车司机带你去找酒店,那这将会是一段非常可怕的经历。你会发现在科威特根本就找不到100美元以下的酒店。在东京或者加勒比海地区,只要花50美元便能找到合适的旅店。但在这里,它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你对当地情况相当熟悉。从各种旅游手册的反馈信息来看,在科威特如果你能找到一间60美元的旅店,就算是最廉价的选择了。许多计程车司机会告诉你,科威特根本没有60美元的旅店,只有家庭旅馆才有60美元的房间,也就是大约要15第纳尔。在科威特,也许只有汽油和水比较便宜。中东人爱吃西方快餐,巴林中东的阿拉伯人和美国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一一美国人需要阿拉伯人的石油,而阿拉伯人需要美元、武器和快餐。说到美式快餐,我之前还不太理解为什么阿拉伯人会如此钟爱这样的食物,去过一些中东国家之后,我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美国快餐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汉堡和热狗,都是“肉+面饼”的模式,这和遍布中亚、中东的主流食物kebab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在细节上有些许不同。所以说,从本质上讲,美国快餐和阿富汗山洞里的kebab其实是一回事,中东人喜欢西方快餐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很淳朴。一个渔村两个国家,阿曼我在阿曼见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渔村,令我惊奇的是,小小的渔村里居然设有一处国际关卡,关卡两侧的土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这个关卡是个不设边检的国境线,遮雨棚的一边是阿曼,另一边是阿联酋,国境线把一个小小的渔村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国家。听当地人讲,渔村里有三个酋长,他们分别控制着渔村的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酋长是阿联酋的酋长,另外两个是阿曼的部落领袖,也许这就是造成一个渔村两个国家”的主要原因。渔村中那一小块属于阿曼的土地并没有和本国的大部分领土相连,它完完全全被阿联酋的国土给包围住了。虽然不需要任何签证就可以从这个关口通过,但两国的士兵还是要确认你的身份出示护照、驾照都可以。老人们常说多吃鱼,可以变聪明。吃鱼和变聪明之间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大概只有科学家们才能研究得出来,但我猜想老人们的话也许是有道理的。阿拉伯人曾以精准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巧妙的几何建筑艺术闻名于世,而在他们生活的地方,最丰富的食物资源恰巧就是鱼类。别看阿拉伯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荒芜的沙漠,但大海下面的世界却是丰富多彩的。捕鱼是阿拉伯人重要的食物采集方式,渔夫白天出海打鱼,晚上把鱼拿到市场上来卖,鱼市的繁华程度绝不亚于日本的大型鱼市。阿拉伯人世世代代都是吃着红海和波斯湾里的鱼长大
曾位列世界第四。科威特的人口数量较少,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在这里行不通,因此才制造 出了“令人心惊胆战的物价”。到了科威特,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好像花得特别快, 一天的生活费在 100 美元左右。 很多人会觉得科威特是个危险的地方,实际上这里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 战争并没有给当地人留下什么阴影,海湾战争后,他们在阳光灿烂的土地上飞快地重建了科 威特城,这是一座高楼林立、随处可见绿色树木和蓝色海洋的城市,当然也少不了金黄色的 沙土。 因为只在科威特逗留两三天,所以我就没带旅行手册,也不知道这里的物价和汇率具体 是什么情况。凭着经验和感觉,我觉得 100 美元怎么也够我活一段时间的了。于是我来到机 场换钱的地方,抽出一张百元美钞递了过去。工作人员接过钱,看了我一眼,好像在说:“就 这些吗?”我也一脸无辜,好像在说:“就这些,嫌少吗?不是假钞,快点换!”他从堆积 如山的科威特第纳尔中拿出几张小票递给了我。我一数,才 20 第纳尔。我一看汇率牌,原 来 4 美元才能换 1 第纳尔。 从机场到市区,一路上你会发现和你并肩驰骋的不仅仅有汽车,还有游艇(用汽车拉着)。 在科威特,人均游艇拥有率可能是亚洲最高的国家。如果你选择让计程车司机带你去找酒店, 那这将会是一段非常可怕的经历。你会发现在科威特根本就找不到 100 美元以下的酒店。在 东京或者加勒比海地区,只要花 50 美元便能找到合适的旅店。但在这里,它显然是一个不 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你对当地情况相当熟悉。从各种旅游手册的反馈信息来看,在科威特 如果你能找到一间 60 美元的旅店,就算是最廉价的选择了。许多计程车司机会告诉你,科 威特根本没有 60 美元的旅店,只有家庭旅馆才有 60 美元的房间,也就是大约要 15 第纳尔。 在科威特,也许只有汽油和水比较便宜。 中东人爱吃西方快餐,巴林 中东的阿拉伯人和美国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美国人需要阿拉伯人的石油,而 阿拉伯人需要美元、武器和快餐。说到美式快餐,我之前还不太理解为什么阿拉伯人会如此 钟爱这样的食物,去过一些中东国家之后,我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美国快餐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汉堡和热狗,都是“肉+面饼”的模式,这和遍布中 亚、中东的主流食物 kebab 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在细节上有些许不同。所以说,从本质上 讲,美国快餐和阿富汗山洞里的 kebab 其实是一回事,中东人喜欢西方快餐的理由其实很 简单,很淳朴。 一个渔村两个国家,阿曼 我在阿曼见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渔村,令我惊奇的是,小小的渔村里居然设有一处 国际关卡,关卡两侧的土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这个关卡是个不设边检的国境线,遮雨 棚的一边是阿曼,另一边是阿联酋,国境线把一个小小的渔村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国家。听当 地人讲,渔村里有三个酋长,他们分别控制着渔村的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酋长是阿联酋的酋 长,另外两个是阿曼的部落领袖,也许这就是造成“一个渔村两个国家”的主要原因。渔村 中那一小块属于阿曼的土地并没有和本国的大部分领土相连,它完完全全被阿联酋的国土给 包围住了。虽然不需要任何签证就可以从这个关口通过,但两国的士兵还是要确认你的身份 ——出示护照、驾照都可以。 老人们常说多吃鱼,可以变聪明。吃鱼和变聪明之间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大概只有科 学家们才能研究得出来,但我猜想老人们的话也许是有道理的。阿拉伯人曾以精准的数学运 算能力和巧妙的几何建筑艺术闻名于世,而在他们生活的地方,最丰富的食物资源恰巧就是 鱼类。别看阿拉伯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荒芜的沙漠,但大海下面的世界却是丰富多彩的。 捕鱼是阿拉伯人重要的食物采集方式,渔夫白天出海打鱼,晚上把鱼拿到市场上来卖,鱼市 的繁华程度绝不亚于日本的大型鱼市。阿拉伯人世世代代都是吃着红海和波斯湾里的鱼长大
的,难怪会出了那么多数学家和建筑学家。中东版陕北窑洞,约旦说到窑洞,可能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中国的陕北。其实不只中国才有窑洞,中东地区也有一个十分夸张的窑洞群。在约旦南部有一个叫佩特拉的地方,这里的气候以及地貌与中国的陕北高原颇有几分相似,少雨、少树木,多的只是连绵不断的山丘。这里是奈伯特人世世代代的家园,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奈伯特人和陕北人作了类似的选择一一他们把房子建在了山体之上,或者地下,可谓“进村不见村”。就算你在这里待上一个星期,也未必能将这里的所有山洞走完。不过佩特拉的山体基本上是偏红色的砂岩,在这样的山上开凿房屋,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开凿陕北窑洞多很多。更让人膛目的是,这些窑洞的巨大规模,密集程度,以及洞里洞外的雕饰都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窑洞,这里更像是宗教场所。人们把毕生的热情都用在建筑雕塑上,使这里显得超凡脱俗。阿拉伯女孩的时尚生活,叙利亚中东地区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人类都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相同的观念。众人齐心协力修了一座很高的塔,可以通往天庭。这件事触怒了神灵,于是神把人类分成了不同的部落,给了他们不同的语言和价值观。从此,人类便不再像从前一样团结了,以至于矛盾频发,战争不断。我们今天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虽然有英文这样的通用语言,并且还有互联网和电视这样的传播工具,可是信息传播依旧失真,误解仍然存在。在旅行中我才惊奇地发现,不少西方人至今仍以为中国男人还留看辫子。同样的,也有很多人对阿拉伯国家存在着误解,认为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女性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第5章丝绸之路的另一端,中亚、中东(3)在城市里,现代阿拉伯女郎的头巾和服装样式非常漂亮,但在乡村和宗教场所,阿拉伯女性的装束依然十分保守,不过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她们是与时俱进的。即便在相对落后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阿拉伯女郎们除了会随身携带头巾以外,她们还像其他地区的女孩一样,包里时刻装着外形时尚的手机。不是所有阿拉伯女郎都要戴头巾的,如果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女孩子,那么只有在幼年时是不需要戴头巾的,一进入少女时代就必须戴上头巾,而且一戴就是一辈子。传统的阿拉伯女性都是穿着黑衣、戴着黑巾、脸上裹着黑纱的。她们的样子只能给丈夫看,切勿以为这是对女性的摧残,这样做恰恰是为了保护女性。从巴基斯坦到摩洛哥,在阿拉伯世界里,女性始终处于被呵护的地位。在中东国家就更是如此,就连公车上最好的位置都是留给女性的。面纱后的阿拉伯女孩,通常都拥有细嫩白皙的皮肤,深邃的眼睛和高鼻梁,她们兼具欧洲人的面目轮廓和亚洲人的风韵妩媚。由于阿拉伯食物容易让人发胖,加之阿拉伯女性很少运动,黑纱后面的美人往往都比较胖。在现代的阿拉伯社会,女性已经变得越来越敢穿了,像约旦女警的制服,就已经被改良得可以凸显女性曲线美了。与此同时,女性依然占据着被保护者的地位。我的结论是,在-个较为开放的阿拉伯社会中,女性的幸福指数是非常高的。她们不仅能享有传统的被呵护的社会地位,还能走上工作岗位。中东小巴黎,黎巴嫩
的,难怪会出了那么多数学家和建筑学家。 中东版陕北窑洞,约旦 说到窑洞,可能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中国的陕北。其实不只中国才有窑洞,中东地区也 有一个十分夸张的窑洞群。在约旦南部有一个叫佩特拉的地方,这里的气候以及地貌与中国 的陕北高原颇有几分相似,少雨、少树木,多的只是连绵不断的山丘。这里是奈伯特人世世 代代的家园,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奈伯特人和陕北人作了类似的选择——他们把房子建在 了山体之上,或者地下,可谓“进村不见村”。就算你在这里待上一个星期,也未必能将这 里的所有山洞走完。 不过佩特拉的山体基本上是偏红色的砂岩,在这样的山上开凿房屋,所需要的时间和精 力要比开凿陕北窑洞多很多。更让人瞠目的是,这些窑洞的巨大规模,密集程度,以及洞里 洞外的雕饰都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窑洞,这里更像是宗教场所。人们把毕生的热情都用 在建筑雕塑上,使这里显得超凡脱俗。 阿拉伯女孩的时尚生活,叙利亚 中东地区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人类都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相同的观念。 众人齐心协力修了一座很高的塔,可以通往天庭。这件事触怒了神灵,于是神把人类分成了 不同的部落,给了他们不同的语言和价值观。从此,人类便不再像从前一样团结了,以至于 矛盾频发,战争不断。我们今天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虽然有英文这样的通用语言, 并且还有互联网和电视这样的传播工具,可是信息传播依旧失真,误解仍然存在。在旅行中 我才惊奇地发现,不少西方人至今仍以为中国男人还留着辫子。同样的,也有很多人对阿拉 伯国家存在着误解,认为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女性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第 5 章 丝绸之路的另一端,中亚、中东(3) 在城市里,现代阿拉伯女郎的头巾和服装样式非常漂亮,但在乡村和宗教场所,阿拉伯 女性的装束依然十分保守,不过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她们是与时俱进的。即便在相对落后 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阿拉伯女郎们除了会随身携带头巾以外,她们还像其他地区的女孩 一样,包里时刻装着外形时尚的手机。 不是所有阿拉伯女郎都要戴头巾的,如果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女孩子,那么只有在幼年时 是不需要戴头巾的,一进入少女时代就必须戴上头巾,而且一戴就是一辈子。 传统的阿拉伯女性都是穿着黑衣、戴着黑巾、脸上裹着黑纱的。她们的样子只能给丈夫 看,切勿以为这是对女性的摧残,这样做恰恰是为了保护女性。从巴基斯坦到摩洛哥,在阿 拉伯世界里,女性始终处于被呵护的地位。在中东国家就更是如此,就连公车上最好的位置 都是留给女性的。 面纱后的阿拉伯女孩,通常都拥有细嫩白皙的皮肤,深邃的眼睛和高鼻梁,她们兼具欧 洲人的面目轮廓和亚洲人的风韵妩媚。由于阿拉伯食物容易让人发胖,加之阿拉伯女性很少 运动,黑纱后面的美人往往都比较胖。 在现代的阿拉伯社会,女性已经变得越来越敢穿了,像约旦女警的制服,就已经被改良 得可以凸显女性曲线美了。与此同时,女性依然占据着被保护者的地位。我的结论是,在一 个较为开放的阿拉伯社会中,女性的幸福指数是非常高的。她们不仅能享有传统的被呵护的 社会地位,还能走上工作岗位。 中东小巴黎,黎巴嫩
贝鲁特,中东小巴黎一提到黎巴嫩,人们就会想起《奇袭贝鲁特》。贝鲁特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暴力的地方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我认为贝鲁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在这座城市里,你不仅能领略到中东风情,还能体验到浪漫的欧洲情调。如果你不喜欢在冰天雪地中度过圣诞节,那么黎巴嫩对于你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度节胜地”。这里冬天的日间气温依然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而在这样温暖的城市中,却到处充满了“圣诞气氛”,就连首都贝鲁特大清真寺门前的广场上也会竖起一棵巨大的圣诞树。贝鲁特市区中心的老城区有一大批欧式建筑,在这里有欧洲人熟悉的钟塔、街灯和小阳台,就连马路上的地砖都和欧洲某些国家的风格一致。现在这里是黎巴嫩的高级住宅区和商业区,只可惜这里并不是黎巴嫩最热闹的地区。进入这个区之前会有手持冲锋枪的士兵检查你的背包,这可能是这个区行人稀少的最大原因。在贝鲁特古老的欧式城区里,街灯似乎比路人还要多,恐怖袭击让这里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夕阳斜射在充满欧洲情调的建筑物上,孤单的影子烙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融合了欧洲与阿拉伯文明的老城区,本该是度假胜地,如今它只能像这些影子一样,孤单地叹着气。除了欧式建筑,黎巴还有许多欧洲名牌商品。贝鲁特恐怕是中东地区商店数量最多的一个城市,除了地中海东岸第一大港口这个便利条件外,当地人不排斥欧洲文化也是贸易繁荣的重要原因。各类商品塞满了古城小巷内的一家家小商店,无论是食物、装饰品,还是书籍,其质量都远比别的中东城市要好。贝鲁特人的食物受欧洲影响很深,咖啡、蛋糕、面包和地中海菜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然,在这里你也很容易就能找到阿拉伯食物,甚至还有来自远东的印度食物、中餐以及日本料理。值得一提的是,黎巴嫩在古代曾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因此,在乡野之间散落着许许多多的古罗马文明遗迹,其中包括了一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摄影师慕名而来,在伟大的罗马帝国遗迹前驻足欣赏。傍晚是观赏罗马帝国遗迹的最佳时间,红晕的阳光和废弃的建筑相得益彰。我漫步在荒野的小路上,太阳的余晖酒在断壁残坦之上,伴随着晚风送来阵阵清凉。虽然帝国的光辉不再,但荒草之间巨大的石柱和高大的石台依然能够让我感受到当年繁荣的景象。贝鲁特海滩的蓝色浪漫碧海蓝天,白色的小游艇,偶尔会有人站在快要被海水淹没了的珊瑚礁上悠然垂钓,这是多少人向往的悠闲生活啊!这是哪里呢?新西兰?欧洲?加勒比海?不,这里是中东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一一贝鲁特。如果你认为这里只有战火和沙漠,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它是一座充满了欧洲风情的浪漫城市。美丽的贝鲁特港口坐落在地中海东岸,这里依山伤海、风景宜人。冬天的时候,周围的山会被冰雪完全覆盖,这更为山脚下的贝鲁特增添了几分魅力。贝鲁特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港口,自古就是阿拉伯世界和欧洲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因此,当地的文化和建筑也受到了欧洲的影响,走在贝鲁特城内,你会经常有种身处某座南欧城市的感觉。地中海是贝鲁特迷人的根源所在,它不仅给了贝鲁特蓝色,也给了贝鲁特人更多的娱乐选择。垂钓是最流行的活动之一,在海岸边钓鱼的人沿着海岸线排开,可以延续几公里不断。有钱人会坐船出海钓鱼,港湾里停满了欧洲富人的游艇。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生活:开着游艇出海“兜风”,站在海中的珊瑚礁上垂钓,任凭冰凉的海水拍打着脚丫…这该是多么的惬意啊!对于一个并不缺少阳光的滨海城市来说,沙滩足球也许是最适合男人的运动。贝鲁特的市区紧靠着海滩,每天下午,海滩上都会聚集一群当地青年,大家在一起切球技。他们古铜色的皮肤、年轻的身形,均散发着男性特有的魅力,旁边步行道上的众多市民常常会停下
贝鲁特,中东小巴黎 一提到黎巴嫩,人们就会想起《奇袭贝鲁特》。贝鲁特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暴力的地方, 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我认为贝鲁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在这座城市里,你不 仅能领略到中东风情,还能体验到浪漫的欧洲情调。 如果你不喜欢在冰天雪地中度过圣诞节,那么黎巴嫩对于你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度节 胜地”。这里冬天的日间气温依然保持在 15 摄氏度以上,而在这样温暖的城市中,却到处充 满了“圣诞气氛”,就连首都贝鲁特大清真寺门前的广场上也会竖起一棵巨大的圣诞树。 贝鲁特市区中心的老城区有一大批欧式建筑,在这里有欧洲人熟悉的钟塔、街灯和小阳 台,就连马路上的地砖都和欧洲某些国家的风格一致。现在这里是黎巴嫩的高级住宅区和商 业区,只可惜这里并不是黎巴嫩最热闹的地区。进入这个区之前会有手持冲锋枪的士兵检查 你的背包,这可能是这个区行人稀少的最大原因。在贝鲁特古老的欧式城区里,街灯似乎比 路人还要多,恐怖袭击让这里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夕阳斜射在充满欧洲情调的建筑物上,孤 单的影子烙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融合了欧洲与阿拉伯文明的老城区,本该是度假胜地,如 今它只能像这些影子一样,孤单地叹着气。 除了欧式建筑,黎巴嫩还有许多欧洲名牌商品。贝鲁特恐怕是中东地区商店数量最多的 一个城市,除了地中海东岸第一大港口这个便利条件外,当地人不排斥欧洲文化也是贸易繁 荣的重要原因。各类商品塞满了古城小巷内的一家家小商店,无论是食物、装饰品,还是书 籍,其质量都远比别的中东城市要好。 贝鲁特人的食物受欧洲影响很深,咖啡、蛋糕、面包和地中海菜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 部分。当然,在这里你也很容易就能找到阿拉伯食物,甚至还有来自远东的印度食物、中餐 以及日本料理。 值得一提的是,黎巴嫩在古代曾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因此,在乡野之间散落着许许多 多的古罗马文明遗迹,其中包括了一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摄影师 慕名而来,在伟大的罗马帝国遗迹前驻足欣赏。傍晚是观赏罗马帝国遗迹的最佳时间,红晕 的阳光和废弃的建筑相得益彰。我漫步在荒野的小路上,太阳的余晖洒在断壁残垣之上,伴 随着晚风送来阵阵清凉。虽然帝国的光辉不再,但荒草之间巨大的石柱和高大的石台依然能 够让我感受到当年繁荣的景象。 贝鲁特海滩的蓝色浪漫 碧海蓝天,白色的小游艇,偶尔会有人站在快要被海水淹没了的珊瑚礁上悠然垂钓,这 是多少人向往的悠闲生活啊!这是哪里呢?新西兰?欧洲?加勒比海?不,这里是中东最适 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贝鲁特。如果你认为这里只有战火和沙漠,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实际 上它是一座充满了欧洲风情的浪漫城市。 美丽的贝鲁特港口坐落在地中海东岸,这里依山傍海、风景宜人。冬天的时候,周围的 山会被冰雪完全覆盖,这更为山脚下的贝鲁特增添了几分魅力。贝鲁特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 港口,自古就是阿拉伯世界和欧洲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因此,当地的文化和建筑也受到了 欧洲的影响,走在贝鲁特城内,你会经常有种身处某座南欧城市的感觉。 地中海是贝鲁特迷人的根源所在,它不仅给了贝鲁特蓝色,也给了贝鲁特人更多的娱乐 选择。垂钓是最流行的活动之一,在海岸边钓鱼的人沿着海岸线排开,可以延续几公里不断。 有钱人会坐船出海钓鱼,港湾里停满了欧洲富人的游艇。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生活:开 着游艇出海“兜风”,站在海中的珊瑚礁上垂钓,任凭冰凉的海水拍打着脚丫.这该是多么 的惬意啊! 对于一个并不缺少阳光的滨海城市来说,沙滩足球也许是最适合男人的运动。贝鲁特的 市区紧靠着海滩,每天下午,海滩上都会聚集一群当地青年,大家在一起切磋球技。他们古 铜色的皮肤、年轻的身形,均散发着男性特有的魅力,旁边步行道上的众多市民常常会停下
来观看他们的比赛。比起沙足,中年男子可能更喜欢网球,飞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类不需要直接对抗的运动可以防止身体受到过多伤害。除了钓鱼和球类运动,还有许多其他项目可以选择。贝鲁特西临地中海,北部则有高算的雪山一—你可以去雪山上滑雪,也可以到地中海的碧波中潜水。黎巴嫩女孩的幸福生活黎巴嫩国内有一半人信奉伊斯兰教,一半人信奉基督教。因此,你在这里经常能看到不戴头巾的女孩。黎巴嫩女孩和欧洲人的血统十分相近,身材高挑,金发碧眼,她们的新潮打扮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生活在那里的女孩却相当时尚。信奉基督教的黎巴嫩人大多都集中在大城市,而乡间则住满了信奉伊斯兰教的黎巴嫩人。虽然信仰不同,但他们之间却鲜有矛盾,人们依旧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共享这座中东最美丽的城市。和以色列男女大兵的零距离接触,以色列当计程车带我来到以色列和约旦边境关口的时候,戴着墨镜、拥有模特般身材的以色列女兵示意我摇下玻璃窗,这位美女问我的唯一一个问题真的很雷人——“doyouhaveanyweapon?(你是否携带武器?)”我楞了半秒钟,等明白过来以后,我马上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在此提醒您,走访巴以争端地带,例如,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请勿轻易举起长焦摄影镜头,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附近的士兵可不知道您拿的到底是相机还是武器。在机场,以色列带给我的震撼也不小。这里到处都是持枪(带有瞄准器)的男女士兵空姐还用温柔的声音在广播中提醒乘客,要到机场大厦的吸烟房才能吸烟。以前经常在荧幕上看到美国兵,但很少见到以色列士兵。我曾经看过两部关于以色列的影片一一《慕尼黑》和《别惹佐汉》,在真正见到神勇的以色列士兵后,我才发现,《别惹佐汉》虽然剧情荒诞,但其中描写无敌的以色列士兵的那一部分并不算很夸张。这群人拥有先进的武器和健硕的身材,他们会出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中,给你的感觉只有两个字一安全。以色列大兵看上去都很酷,高大英俊,对人也非常友好,还很愿意与游客合影。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关卡,就有一位以色列哨卡警官主动要求和我合影,为了能够摸一摸他那把上了子弹的枪,我只好向他保证一定会把这张照片寄给他。刚到以色列的时候,我经常看到全副武装的大兵:身穿防弹服,配有无线电通信装置,装备有强大火力忧间,甚至会以为自己走进了战争电影的拍摄场地。中东地区最美丽的女孩仿佛都出生在靠近地中海的国家,比如以色列和黎巴嫩。去过以色列的人,往往不会对风景秀丽的死海留下很深的印象,反倒是扛着冲锋枪满街晃悠的以色列美女士兵更能吸引人的眼球。我见到过的最美的以色列女兵,是一个刚服役不久的女孩。除了美丽的面庞、匀称的身材和金黄色的头发,她还拥有雪一样的白皙皮肤。难能可贵的是地中海女孩的皮肤和大多数欧洲女孩不同,十分细腻。这位姑娘嚼着口香糖,背着一件武器上了长途汽车,转身那一刻我才发现,那件武器居然是一把冲锋枪,枪管十分粗,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火箭筒。旅途中背包客们常常凑在一起分享自己在其他国家的旅行经验,谈及以色列时,大家都会提到以色列女兵,还会争先恐后地描述他们所见过的最夸张的场面,如某个超级美女抗着一个小火箭筒在商场里购物。大家的评价是一致的一一疯狂!起初我以为这不过是个传说,毕竟人云亦云的事情太多了。直到我真的来到以色列,我才发现以前听到的传说都是真的
来观看他们的比赛。比起沙足,中年男子可能更喜欢网球,飞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类不 需要直接对抗的运动可以防止身体受到过多伤害。 除了钓鱼和球类运动,还有许多其他项目可以选择。贝鲁特西临地中海,北部则有高耸 的雪山——你可以去雪山上滑雪,也可以到地中海的碧波中潜水。 黎巴嫩女孩的幸福生活 黎巴嫩国内有一半人信奉伊斯兰教,一半人信奉基督教。因此,你在这里经常能看到不 戴头巾的女孩。黎巴嫩女孩和欧洲人的血统十分相近,身材高挑,金发碧眼,她们的新潮打 扮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生活在那里的女孩却相当时尚。信奉 基督教的黎巴嫩人大多都集中在大城市,而乡间则住满了信奉伊斯兰教的黎巴嫩人。虽然信 仰不同,但他们之间却鲜有矛盾,人们依旧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共享这座中东最美丽的城市。 和以色列男女大兵的零距离接触,以色列 当计程车带我来到以色列和约旦边境关口的时候,戴着墨镜、拥有模特般身材的以色列 女兵示意我摇下玻璃窗,这位美女问我的唯一一个问题真的很雷人——“do you have any weapon?(你是否携带武器?)”我愣了半秒钟,等明白过来以后,我马上把头摇得像拨 浪鼓一样。在此提醒您,走访巴以争端地带,例如,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请勿轻易举起长焦 摄影镜头,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附近的士兵可不知道您拿的到底是相机还是武器。 在机场,以色列带给我的震撼也不小。这里到处都是持枪(带有瞄准器)的男女士兵, 空姐还用温柔的声音在广播中提醒乘客,要到机场大厦的吸烟房才能吸烟。以前经常在荧幕 上看到美国大兵,但却很少见到以色列士兵。我曾经看过两部关于以色列的影片——《慕尼 黑》和《别惹佐汉》,在真正见到神勇的以色列士兵后,我才发现,《别惹佐汉》虽然剧情荒 诞,但其中描写无敌的以色列士兵的那一部分并不算很夸张。这群人拥有先进的武器和健硕 的身材,他们会出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中,给你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安全。 以色列大兵看上去都很酷,高大英俊,对人也非常友好,还很愿意与游客合影。在约旦 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关卡,就有一位以色列哨卡警官主动要求和我合影,为了能够摸一摸他那 把上了子弹的枪,我只好向他保证一定会把这张照片寄给他。刚到以色列的时候,我经常看 到全副武装的大兵:身穿防弹服,配有无线电通信装置,装备有强大火力.恍惚间,甚至 会以为自己走进了战争电影的拍摄场地。 中东地区最美丽的女孩仿佛都出生在靠近地中海的国家,比如以色列和黎巴嫩。去过以 色列的人,往往不会对风景秀丽的死海留下很深的印象,反倒是扛着冲锋枪满街晃悠的以色 列美女士兵更能吸引人的眼球。我见到过的最美的以色列女兵,是一个刚服役不久的女孩。 除了美丽的面庞、匀称的身材和金黄色的头发,她还拥有雪一样的白皙皮肤。难能可贵的是, 地中海女孩的皮肤和大多数欧洲女孩不同,十分细腻。这位姑娘嚼着口香糖,背着一件武器 上了长途汽车,转身那一刻我才发现,那件武器居然是一把冲锋枪,枪管十分粗,不仔细看, 还以为是火箭筒。旅途中背包客们常常凑在一起分享自己在其他国家的旅行经验,谈及以色 列时,大家都会提到以色列女兵,还会争先恐后地描述他们所见过的最夸张的场面,譬如某 个超级美女抗着一个小火箭筒在商场里购物。大家的评价是一致的——疯狂!起初我以为这 不过是个传说,毕竟人云亦云的事情太多了。直到我真的来到以色列,我才发现以前听到的 传说都是真的
第6章世界屋脊的南面,南亚(1)炮制一场明星婚礼,不丹梁朝伟和刘嘉玲的婚礼让不丹一下子成为媒体的焦点,这个半封闭式的国家一夜之间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的地方,更有无数新人将不丹视为最理想的婚礼举办地,但在不丹举行婚礼的高消费却难倒了大多数抱有这种想法的情侣。我算了一下,如果是夫妻两个人去,结婚附带度蜜月,四大三夜大约需要5200美元(不包括钻戒、婚纱和礼服的费用),平均每个人的旅费是2100美元,剩下1000美元是举办婚礼用的。至于要不要请亲戚朋友观礼,那就要视个人的经济情况而定了。下面是我列出的和结婚有关的实用信息。航班去不丹的航线很少。从曼谷起飞后要在不丹附近的一个国家(如孟加拉、尼泊尔或印度)转一次机才能抵达,所需的机票费用足可以把你从北京送到纽约了。从曼谷到不丹的往返机票约800美元,从北京或上海去曼谷的往返机票每人大约要花费500美元。结婚一辈子就那么一次,所以我不建议大家选择廉价航空。旅费在不丹,如果不算结婚的费用,仅仅是食宿和政府收取的税费就可以达到200美元V天的标准。这个价格是非常固定的,因为不丹不充许独自旅行,即使你是一个人去的,当地的有关部门也会派一名向导和一名司机随行,好在人数虽然增加了,但是费用不会改变。四大三夜的旅费每人需要700美元左右。签证签证费和各种杂费加在一起,平均每人约100美元。婚礼当地的消费水平不及北京或上海,不丹传统服装摄影、婚纱摄影以及几桌酒席算在一起大约需要500美元。再加上结婚时候的红包,请向导喝酒,给向导小费等,最多要花费1000美元。如果您富裕到可以带着亲友团去结婚的话,每十个人可以免一人的费用,不过机票和签证费是不能减免的。如何联系我去不丹的所有手续都是通过e一mail和旅行社联系的,签证、机票也是这样搞定的。钱可以用网上银行汇款过去,中途在一家美国银行绕了一下,被扣了30美元。我大约是提前半年就预订好了,相关信息可以去不丹旅游局的官网查询,主页上就有不丹所有正规旅行社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我选择的那家旅社服务质量很好,但为了避嫌,我就不在这里放它们的网址了。漫天花雨的浪漫圣城,印度对于印度教徒来说,他们有一个圣城,那就是坐落在恒河边上的瓦拉纳西,当年玄千里要去的“西天”就是这里。相传印度三大主神中的湿婆创造了这座城市,它是人们心自中离天国最近的地方,度诚的印度教徒都希望自己能死在这里,然后直接进入天国。千百年来,无数印度教徒在迟暮之年用尽毕生积蓄来到瓦拉纳西,静静等待着神灵的召唤。他们在这里死去,身体在恒河岸边被烧成灰烃。在那里,你总能看到火光或烟雾,教徒们的灵魂在此飞向传说中的天国。从加尔格答坐火车到瓦拉纳西,必须要跨过恒河。这里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所以我到达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船游览恒河。夕阳西下,夜生活的喧还没有自市中心涌起,老船工慢慢地划着船,宽广浩瀚的恒河缓缓向东流去,凝重的河水把白天吸收的热气无声无息地释放出来,连同河内杂物的气味一起散发到圣城瓦拉纳西的大街小巷。岸上的人不多,三
第 6 章 世界屋脊的南面,南亚(1) 炮制一场明星婚礼,不丹 梁朝伟和刘嘉玲的婚礼让不丹一下子成为媒体的焦点,这个半封闭式的国家一夜之间成 为了许多人向往的地方,更有无数新人将不丹视为最理想的婚礼举办地,但在不丹举行婚礼 的高消费却难倒了大多数抱有这种想法的情侣。我算了一下,如果是夫妻两个人去,结婚附 带度蜜月,四天三夜大约需要 5200 美元(不包括钻戒、婚纱和礼服的费用),平均每个人的 旅费是 2100 美元,剩下 1000 美元是举办婚礼用的。至于要不要请亲戚朋友观礼,那就要 视个人的经济情况而定了。下面是我列出的和结婚有关的实用信息。 航班 去不丹的航线很少。从曼谷起飞后要在不丹附近的一个国家(如孟加拉、尼泊尔或印度) 转一次机才能抵达,所需的机票费用足可以把你从北京送到纽约了。从曼谷到不丹的往返机 票约 800 美元,从北京或上海去曼谷的往返机票每人大约要花费 500 美元。结婚一辈子就 那么一次,所以我不建议大家选择廉价航空。 旅费 在不丹,如果不算结婚的费用,仅仅是食宿和政府收取的税费就可以达到 200 美元\/天 的标准。这个价格是非常固定的,因为不丹不允许独自旅行,即使你是一个人去的,当地的 有关部门也会派一名向导和一名司机随行,好在人数虽然增加了,但是费用不会改变。四天 三夜的旅费每人需要 700 美元左右。 签证 签证费和各种杂费加在一起,平均每人约 100 美元。 婚礼 当地的消费水平不及北京或上海,不丹传统服装摄影、婚纱摄影以及几桌酒席算在一起 大约需要 500 美元。再加上结婚时候的红包,请向导喝酒,给向导小费等,最多要花费 1000 美元。如果您富裕到可以带着亲友团去结婚的话,每十个人可以免一人的费用,不过机票和 签证费是不能减免的。 如何联系 我去不丹的所有手续都是通过 e—mail 和旅行社联系的,签证、机票也是这样搞定的。 钱可以用网上银行汇款过去,中途在一家美国银行绕了一下,被扣了 30 美元。我大约是提 前半年就预订好了,相关信息可以去不丹旅游局的官网查询,主页上就有不丹所有正规旅行 社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我选择的那家旅社服务质量很好,但为了避嫌,我就不在这里放它们 的网址了。 漫天花雨的浪漫圣城,印度 对于印度教徒来说,他们有一个圣城,那就是坐落在恒河边上的瓦拉纳西,当年玄奘千 里迢迢要去的“西天”就是这里。相传印度三大主神中的湿婆创造了这座城市,它是人们心 目中离天国最近的地方,虔诚的印度教徒都希望自己能死在这里,然后直接进入天国。千百 年来,无数印度教徒在迟暮之年用尽毕生积蓄来到瓦拉纳西,静静等待着神灵的召唤。他们 在这里死去,身体在恒河岸边被烧成灰烬。在那里,你总能看到火光或烟雾,教徒们的灵魂 在此飞向传说中的天国。 从加尔格答坐火车到瓦拉纳西,必须要跨过恒河。这里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所以我到 达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船游览恒河。夕阳西下,夜生活的喧嚣还没有自市中心涌起,老 船工慢慢地划着船,宽广浩瀚的恒河缓缓向东流去,凝重的河水把白天吸收的热气无声无息 地释放出来,连同河内杂物的气味一起散发到圣城瓦拉纳西的大街小巷。岸上的人不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