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 1.口算 12-8 7+9 16-7 15-5 2.★★★★★★★★ ●●●● ★和●一共有多少个? 3、△△△△△△△△△△△ 还剩多少个△? 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画面 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3、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4、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5、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 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 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 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十课时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1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 P20 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 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 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 9 人,我们队踢进了 4 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 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 9 人,还有几人没来? 3、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4、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 4 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5、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 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 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 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 P20 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 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12+4 2.比多少。 ○○○O○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比○_△ 比○_口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 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 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査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 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 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 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 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
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 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比 比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 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 8 个,小华套中 12 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 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 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 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 4 根小棒,就表示 小华比小雪多套了 4 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 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 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 4 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 P21 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 8 棵大白菜,15 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
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五、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第十一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 2、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3、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 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 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4、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给予表扬。 5、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6、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 7、课堂练习 完成教科书P23第5、7题。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 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 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13 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五、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第十一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完成教科书 P22 第 2 题 2、完成教科书 P22 第 4 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3、完成教科书 P22 第 1 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 15 个大字,小红已经 写了 7 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 6 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 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4、完成教科书 P21 第 3 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给予表扬。 5、完成教科书 P23 第 6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6、完成教科书 P23 第 8 题 7、课堂练习 完成教科书 P23 第 5、7 题。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 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 个学生计算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 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 导学生得出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 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1题 6、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14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 20 以内退位 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 20 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 20 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 36 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 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 1。引 导学生得出: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 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 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 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 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 3 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 1 题 6、完成练习六第 2 题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口算检测 、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 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单一标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髙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 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15 1、进一步巩固 20 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 P25 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独立练习教科书 P25 的第 5 题。 3.出示教科书 P26 的第 8 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 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 P26 的第 7 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 P26 的 6 题。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单一标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 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 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