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位在全市公立医院铺开的,改革覆盖面要广得多。根据《深圳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实施方案》,深圳从2012年7月1日起取消全市所有公立医院2962种医保目录药品15%~25%的加成,实现“进货价卖药”,成为全国首个在全部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全面实行“零加成”的大城市。7月21日深圳再出“硬招:全面提高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查费标准,依据医院等级设置的不同,分级提高门诊和住院诊查费的价格标准,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承担本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诊查费增加部分,不增加患者负担。此车旨在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深圳模式的一大亮点是引入了社会药房竞争机制。在保留公立医院门诊药房的前提下,允许患者凭医生处方到社会零售药店购买药物。不难看出,深圳模式的思路清晰、全面,力度较大。上海:药房独立经营管理经过反复推敲后,上海最终将“医药分开”试点圈定在仁济南院、市六东院、瑞金北院和华山北院四家三甲医院的郊区分院。这四家将进行试点的医院均为新建分院,100%政府投资、全额财政拨款的独立法人,收入缺口将由财政予以补偿,并独立于体量巨大的母体医院分开核算。上海“医药分开”改革已形成的总体方案,具体措施包括四大方面,即药品零加成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医院联合集中采购;优化药房经营管理;以及规范医院诊疗行为。除了延续北京、深圳的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措施之外,上海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将药房剥离,独立经营管理。药房收益从医院运营中删除,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化管理的新探索从几家试点医院的情况看,药房将和医院脱钩,由医院委托给上药集团和国药集团经营管理。新医改回归公益新医改于2009 年开始启动,核心的理念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居民不分地域、民族、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都能公平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表明医疗改革据弃市场化、向公益性回归的新思维。25
25 到位在全市公立医院铺开的,改革覆盖面要广得多。 根据《深圳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实施方案》,深圳从 2012 年 7 月 1 日起 取消全市所有公立医院 2962 种医保目录药品 15%~25%的加成,实现“进货价卖 药”,成为全国首个在全部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全面实行“零加成”的大城市。 7 月 21 日深圳再出“硬招”:全面提高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查费标准,依 据医院等级设置的不同,分级提高门诊和住院诊查费的价格标准,社会医疗保险 统筹基金承担本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诊查费增加部分,不增加患者负担。此举 旨在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深圳模式的一大亮点是引入了社会药房竞争机制。在保留公立医院门诊药房 的前提下,允许患者凭医生处方到社会零售药店购买药物。不难看出,深圳模式 的思路清晰、全面,力度较大。 上海:药房独立经营管理 经过反复推敲后,上海最终将“医药分开”试点圈定在仁济南院、市六东院、 瑞金北院和华山北院四家三甲医院的郊区分院。这四家将进行试点的医院均为新 建分院,100%政府投资、全额财政拨款的独立法人,收入缺口将由财政予以补 偿,并独立于体量巨大的母体医院分开核算。 上海“医药分开”改革已形成的总体方案,具体措施包括四大方面,即药品 零加成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医院联合集中采购;优化药房经营管理;以及 规范医院诊疗行为。 除了延续北京、深圳的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措施之外,上海模 式的最大亮点在于将药房剥离,独立经营管理。药房收益从医院运营中删除,取 而代之的是社会化管理的新探索。 从几家试点医院的情况看,药房将和医院脱钩,由医院委托给上药集团和国 药集团经营管理。 新医改回归公益 新医改于 2009 年开始启动,核心的理念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 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居民不分地 域、民族、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都能公平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 表明医疗改革摒弃市场化、向公益性回归的新思维
把基本医疗作为公共产品,其核心在于改变医疗卫生机构的营利化经营趋势, 重新回归其公益性的定位。新医改强调“政府主导”,作为公立医院当然要回归 公益属性。 政府应该向国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这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共识。经过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财政有能力为社会公共产品提供财政支持。坚持公益 性,强调政府的责任和主导作用,为全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医疗服务,是新医改的 最大亮点。 三、案例分析 1.案例涉及核心问题 强调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意味着人人都可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 务,而政府作为产品的提供者,就是要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惠及全民、人人受益。 2.案例中涉及财政学知识点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所谓纯公共物品是指那种向全社会 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它的特点就是非竞争性 和非排他性。相对来说,私人物品是指那些只向为其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提供且在 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且很容易将未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物 品或服务。准公共产品又称混合产品,它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包括 共有资源和自然垄断两个部分,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 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医疗服务就是一种 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在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一方面,谁都 可以进入医院就医,另一方面,医院的收费制又使得那些不愿为此付款的人享受 不到医院的服务。 四、问题描述 1.解决问题的思略和方法 医疗服务具有市场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特点,市场属性是指医疗服务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以满足不同层次公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差异性需求为目标,以营利性 经营为手段,以适应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为原则的服务属性。 社会属性是指医疗服务在社会福利的固有性质下,以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提供
26 把基本医疗作为公共产品,其核心在于改变医疗卫生机构的营利化经营趋势, 重新回归其公益性的定位。新医改强调“政府主导”,作为公立医院当然要回归 公益属性。 政府应该向国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这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共识。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财政有能力为社会公共产品提供财政支持。坚持公益 性,强调政府的责任和主导作用,为全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医疗服务,是新医改的 最大亮点。 三、案例分析 1.案例涉及核心问题 强调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意味着人人都可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 务,而政府作为产品的提供者,就是要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惠及全民、人人受益。 2.案例中涉及财政学知识点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所谓纯公共物品是指那种向全社会 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它的特点就是非竞争性 和非排他性。相对来说,私人物品是指那些只向为其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提供且在 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且很容易将未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物 品或服务。准公共产品又称混合产品,它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包括 共有资源和自然垄断两个部分,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 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医疗服务就是一种 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在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一方面,谁都 可以进入医院就医,另一方面,医院的收费制又使得那些不愿为此付款的人享受 不到医院的服务。 四、问题描述 1.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医疗服务具有市场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特点,市场属性是指医疗服务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以满足不同层次公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差异性需求为目标,以营利性 经营为手段,以适应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为原则的服务属性。 社会属性是指医疗服务在社会福利的固有性质下,以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提供
相同标准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为目标,以非营利性运作为手段,以实现卫生 服务的公平性,并进而保证社会福利的公平享有为原则的服务属性。社会属性要 求在医疗服务中必须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公平服务。 (2)无差异性服务。 (3)无歧视性服务。 此外,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会产生很大的外部效应,并且这种外部 效应是无法量化到每个受益成员的。例如对于传染病患者的治疗、隔离和预防, 虽然针对的是某个个人,但是受益的是社会群体。同样,传染病具有有害的外部 效应,如果政府不提供免费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有些人可能由于贫困或其他原 因不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受损害的不仅是患者个人,而且还会传染 给更多的人。健康权是每个公民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健康权直接关系到每个公 民的疾苦与其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任何人无论富贵贫贱,当有疾病时都应当得 到及时的治疗,无论他是否有能力支付医疗费。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还可以缩小 贫篇差距,减少低收入家庭的家庭费用开支,大幅度提高居民的生活预期,刺激 消费并带动宏观经济的增长。医疗服务是社会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 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涉及公民最基本生活利益,对提高生活质量、维护 社会稳定和经济正常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在医疗服务的供给中 应承担相应责任。 2.解决问题的过程描述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需要政府财政支持或免 费提供。“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目前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医疗 服务。把基本医疗作为公共产品,必然要求政府在医疗卫生投入中加大力度,以 政府增加投入的途径来弥补“市场失灵”、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新医改方案将建 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 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新医改的核心的理念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 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居民不分地域、民族、年龄、 性别、职业、收入水平,都能公平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该方案要求建立“基
27 相同标准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为目标,以非营利性运作为手段,以实现卫生 服务的公平性,并进而保证社会福利的公平享有为原则的服务属性。社会属性要 求在医疗服务中必须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公平服务。 (2)无差异性服务。 (3)无歧视性服务。 此外,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会产生很大的外部效应,并且这种外部 效应是无法量化到每个受益成员的。例如对于传染病患者的治疗、隔离和预防, 虽然针对的是某个个人,但是受益的是社会群体。同样,传染病具有有害的外部 效应,如果政府不提供免费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有些人可能由于贫困或其他原 因不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受损害的不仅是患者个人,而且还会传染 给更多的人。健康权是每个公民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健康权直接关系到每个公 民的疾苦与其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任何人无论富贵贫贱,当有疾病时都应当得 到及时的治疗,无论他是否有能力支付医疗费。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还可以缩小 贫富差距,减少低收入家庭的家庭费用开支,大幅度提高居民的生活预期,刺激 消费并带动宏观经济的增长。医疗服务是社会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 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涉及公民最基本生活利益,对提高生活质量、维护 社会稳定和经济正常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在医疗服务的供给中 应承担相应责任。 2.解决问题的过程描述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需要政府财政支持或免 费提供。“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目前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医疗 服务。把基本医疗作为公共产品,必然要求政府在医疗卫生投入中加大力度,以 政府增加投入的途径来弥补“市场失灵”、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新医改方案将建 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 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 新医改的核心的理念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 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居民不分地域、民族、年龄、 性别、职业、收入水平,都能公平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该方案要求建立“基
本医疗卫生服务”在政府主导下的供给,旨在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满足民众最基本的医疗需求,让其“平时少得病、看病更 方便、看病有保障、看病少花钱”。 五、思考和评价 1.讨论问题 结合所学有关公共产品的知识,届时国家为什么承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重 任? 2.引申思考 是否可以由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是否还有其他提供方式?
28 本医疗卫生服务”在政府主导下的供给,旨在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满足民众最基本的医疗需求,让其“平时少得病、看病更 方便、看病有保障、看病少花钱”。 五、思考和评价 1.讨论问题 结合所学有关公共产品的知识,届时国家为什么承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重 任? 2.引申思考 是否可以由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是否还有其他提供方式?
案例七 一、案例名称 “神六”的经济意义 二、案例内容 1.背景 2005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安全准 确着陆,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活动方面再次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胜利。 2.时间与地点 2005-10-17中国 3.案例详情描述(事件) 对于中国的神舟载人就天计划,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称之为“昂贵的证明”。 此大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共花费9亿元人民币,全部由国家投入,目 前我画的年人均GDP仅为10O0多美元,相比之下,好像“神六”是“贵”了点。 然而美国航天飞机从制造到返回要花费约25亿美元,俄罗斯仅发射一次飞船也 要的1.52亿美元。试问,中国的“神六”贵在哪里?在过去的11年中,中国载 人航天工程在载人飞船、火箭和其他相关设施的研制过程中共花费了约23亿美 元,而美国去年的航天经费就是153亿美元。中国的投入远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 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和智慧,他们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低成 本、高效益。 三、案例分析 1.案例涉及核心问题 此次“神六”的成功,引起了全社会对航天工业的高度关注,认识到发展航 天工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航天类的公共产品得到全国人 民认可,有利于政府加大对航天工业的投“神六”飞行计划圆满成功,必然大大 地推动我国的航天工业,然而,它的经济作用并不止于此,还将继续拉动相关产 业。根据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的评估,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社会将得到 7广12元的回报。最主要的经济作用,取决于航天技术在相关产业中民用化的程 度。美国转化空间技术,己产生了2万亿美元的高额回报,比如耗资250亿美元 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宇航局仅是将字航技术中的材料、能源、通信和控制等
29 案例七 一、案例名称 “神六”的经济意义 二、案例内容 1.背景 2005 年 10 月 17 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安全准 确着陆,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活动方面再次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胜利。 2.时间与地点 2005-10-17 中国 3.案例详情描述(事件) 对于中国的神舟载人就天计划,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称之为“昂贵的证明”。 此大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共花费 9 亿元人民币,全部由国家投入,目 前我画的年人均 GDP 仅为 1000 多美元,相比之下,好像“神六”是“贵”了点。 然而美国航天飞机从制造到返回要花费约 25 亿美元,俄罗斯仅发射一次飞船也 要的 1.5~2 亿美元。试问,中国的“神六”贵在哪里?在过去的 11 年中,中国载 人航天工程在载人飞船、火箭和其他相关设施的研制过程中共花费了约 23 亿美 元,而美国去年的航天经费就是 153 亿美元。中国的投入远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 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和智慧,他们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低成 本、高效益。 三、案例分析 1.案例涉及核心问题 此次“神六”的成功,引起了全社会对航天工业的高度关注,认识到发展航 天工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航天类的公共产品得到全国人 民认可,有利于政府加大对航天工业的投“神六”飞行计划圆满成功,必然大大 地推动我国的航天工业,然而,它的经济作用并不止于此,还将继续拉动相关产 业。根据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的评估,航天领域每投入 1 元钱,社会将得到 7~12 元的回报。最主要的经济作用,取决于航天技术在相关产业中民用化的程 度。美国转化空间技术,已产生了 2 万亿美元的高额回报,比如耗资 250 亿美元 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宇航局仅是将宇航技术中的材料、能源、通信和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