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府的教育职能 教育作为政府职能之一,政府通过制度和财政投人影响教育,教育财政是教 育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国家各级财政的一个专门范畴,是以国家为主体的, 为满足国家扶持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需要,并运用国家政治权力而进行的 一种特殊的分配活动,它的实质是国家干预和调控教育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功能: 资金筹措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供需调节功能、监督管理功能。 四、问题描述 1.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我国,小学到初中九年己列为国家义务教育,政府在财政投入有根本保证, 但我国教育权力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教育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教育对象日益广泛,培养目标日趋多元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日趋复杂:政府的教 育负担越来越重,国家及区域性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教育的支持和配合:社会 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等。政府的作用应该表现在解决市场失灵和促进社会 公平两个基本方面。政府管理教有的基础性责任应该是追求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 保证教育领域的公共利益。 2.解决问题的过程描述 政府在追求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保证教育领域的公共利益方面取得长足的 进步,张女士的女儿其实己经在享受义务教育,而择校费本就不是义务教育的范 畴,是张女士自己的额外教育支出。而张女士和政府真正应面对的是九年义务教 育后的高中及大学教育的费用。 政府应从各级各类教育的微观管理层面逐步撤出,为了使市场机制在教育资 源配置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政府应从一切可以由学校自主决策的领域逐步退出。 政府的职能是维护和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而不是亲力亲为去从事具体的活动。 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实践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政府运行的基本原则 是:凡是市场能办的事情就让市场去办,凡是基层能办到的事情就让基层去办。 市场机制对我国教育发展己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 作用有助于增加教育资源供给,特别是有助于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市场机制 在扩大公众的教育选择权、促进教育公平和有效提高公共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方面,也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并且对于就业市场有着直接的、显著的贡献。因
15 (2)政府的教育职能 教育作为政府职能之一,政府通过制度和财政投人影响教育,教育财政是教 育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国家各级财政的一个专门范畴,是以国家为主体的, 为满足国家扶持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需要,并运用国家政治权力而进行的 一种特殊的分配活动,它的实质是国家干预和调控教育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功能: 资金筹措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供需调节功能、监督管理功能。 四、问题描述 1.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我国,小学到初中九年已列为国家义务教育,政府在财政投入有根本保证, 但我国教育权力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教育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教育对象日益广泛,培养目标日趋多元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日趋复杂;政府的教 育负担越来越重,国家及区域性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教育的支持和配合;社会 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等。政府的作用应该表现在解决市场失灵和促进社会 公平两个基本方面。政府管理教有的基础性责任应该是追求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 保证教育领域的公共利益。 2.解决问题的过程描述 政府在追求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保证教育领域的公共利益方面取得长足的 进步,张女士的女儿其实已经在享受义务教育,而择校费本就不是义务教育的范 畴,是张女士自己的额外教育支出。而张女士和政府真正应面对的是九年义务教 育后的高中及大学教育的费用。 政府应从各级各类教育的微观管理层面逐步撤出,为了使市场机制在教育资 源配置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政府应从一切可以由学校自主决策的领域逐步退出。 政府的职能是维护和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而不是亲力亲为去从事具体的活动。 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实践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政府运行的基本原则 是:凡是市场能办的事情就让市场去办,凡是基层能办到的事情就让基层去办。 市场机制对我国教育发展已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 作用有助于增加教育资源供给,特别是有助于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市场机制 在扩大公众的教育选择权、促进教育公平和有效提高公共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方面,也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并且对于就业市场有着直接的、显著的贡献。因
此,积极鼓励民间办学的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学校法人制度,消除教育领域的 行政依附和行政垄断,扩大公众对教育的参与,通过教育投资的理论创新更加有 效地动员社会对教育的投资,同时利用政府力量主动、有序地消除教育发展的体 制性障碍,切实探索政府退出教育活动微观层面的政策途径,推进政府公共教育 管理改革步伐,应该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教育体制改革中政府公共政策的基点。 五、思考和评价 1.讨论问题 政府管理教育的基础性责任应该是追求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保证教育领域 的公共利益吗? 2.引申思考 如何使九年教育可以真正做到义务? 16
16 此,积极鼓励民间办学的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学校法人制度,消除教育领域的 行政依附和行政垄断,扩大公众对教育的参与,通过教育投资的理论创新更加有 效地动员社会对教育的投资,同时利用政府力量主动、有序地消除教育发展的体 制性障碍,切实探索政府退出教育活动微观层面的政策途径,推进政府公共教育 管理改革步伐,应该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教育体制改革中政府公共政策的基点。 五、思考和评价 1.讨论问题 政府管理教育的基础性责任应该是追求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保证教育领域 的公共利益吗? 2.引申思考 如何使九年教育可以真正做到义务?
案例五 一、案例名称 准公共产品线上到线下协商困境研究一以延安市公共交通为例 原文:近年来,延安市城区公共交通困境突显,主要表现为城市交通拥堵 和出行困难等问题,体现于城市公共交通公众满意度和公共交通服务绩效较低、 公共交通安全隐患较多、公共交通公平性较差等。例如,市区三家公共交通经营 企业的经营模式为单车核算与司乘员绩效联动,由于利益的驱动,易出现公共交 通运营车辆压站、抢站、中途调头、强超和抢会等不文明及交通违规违章行为。 同时,公共交通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放弃向低经济效益的较偏远或需要进山 沟的城市新建小区(如市场沟、红化三期、黄蒿湾、百合花园、桃园山庄、东 十里铺等)投放运营车辆,将运营车辆集中投放在了以中心街(市中心)为辐射的 区域,造成公共交通运营线路较短,公共交通运营车辆较集中,出现了市区主要 街道交通拥堵的状况。加之城区部分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经常性出现损毁,如道 路路面出现大坑或路面排水盖缺失、路面交通管理标志标线坏损、红绿灯停止“工 作”等,严重影响了公众出行需求的实现。基于此,延安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 (2010一2015年中多次提到:“下功夫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切实解决出行难问 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市区公共交通管理体制,规范公共交通运营 行为,完善公共交通线路,延长运营时间,增加新建居民小区公共交通车次,方 便群众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及时调整运营线路和站点,更新运营车辆, 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与此同时,延安市交通运输局编制并发布了《延安市“十 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辟专门章节制定了“城市客运发展规划”。该城市客 运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交车停车场5个、公交 站牌138个、回车道12个和停车港湾14个入、新增或延伸公共交通运营线路(新 增公共交通运营线路7条、延伸4条)、计划购置420辆公交通运营车辆等具体 规划。在政策方面,强调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和主导性,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主 导的城市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国有主体、规模经营、科学发展、优质服务、安 全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体制。同时延安市交通运输局还加大对城市公共交 通经营企业服务质量的监管和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补贴与免税政策扶持力度, 虽然延安市政府和交通运输局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办法,积极对出现的城市
17 案例五 一、案例名称 准公共产品线上到线下协商困境研究—以延安市公共交通为例 原文:近年来,延安市城区公共交通困境突显,主要表现为城市交通拥堵 和出行困难等问题,体现于城市公共交通公众满意度和公共交通服务绩效较低、 公共交通安全隐患较多、公共交通公平性较差等。例如,市区三家公共交通经营 企业的经营模式为单车核算与司乘员绩效联动,由于利益的驱动,易出现公共交 通运营车辆压站、抢站、中途调头、强超和抢会等不文明及交通违规违章行为。 同时,公共交通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放弃向低经济效益的较偏远或需要进山 沟的城市新建小区(如市场沟、红化三期、黄蒿湾、百合花园、桃园山庄、东二 十里铺等)投放运营车辆,将运营车辆集中投放在了以中心街(市中心)为辐射的 区域,造成公共交通运营线路较短,公共交通运营车辆较集中,出现了市区主要 街道交通拥堵的状况。加之城区部分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经常性出现损毁,如道 路路面出现大坑或路面排水盖缺失、路面交通管理标志标线坏损、红绿灯停止“工 作”等,严重影响了公众出行需求的实现。基于此,延安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 (2010—2015 年中多次提到:“下功夫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切实解决出行难问 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市区公共交通管理体制,规范公共交通运营 行为,完善公共交通线路,延长运营时间,增加新建居民小区公共交通车次,方 便群众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及时调整运营线路和站点,更新运营车辆, 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与此同时,延安市交通运输局编制并发布了《延安市“十 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辟专门章节制定了“城市客运发展规划”。该城市客 运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交车停车场 5 个、公交 站牌 138 个、回车道 12 个和停车港湾 14 个)、新增或延伸公共交通运营线路(新 增公共交通运营线路 7 条、延伸 4 条)、计划购置 420 辆公交通运营车辆等具体 规划。在政策方面,强调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和主导性,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主 导的城市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国有主体、规模经营、科学发展、优质服务、安 全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体制。同时延安市交通运输局还加大对城市公共交 通经营企业服务质量的监管和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补贴与免税政策扶持力度。 虽然延安市政府和交通运输局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办法,积极对出现的城市
公共交通问题实施治理,城市交通困境有所缓解。但是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的 “血液”和“窗口”,受到公共交通运营企业的利益追求、城市居民便捷性的出 行需求、城市私人交通、城市交通秩序维护、城市布局与建设规划、城市管理和 城市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城市公共交通困境仍然为交通运输部门难以诊断和治 疗的“顽疾”。伴随着延安市政府信息化的推进,延安市政府于2011年7月29 日出台《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 “政府网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 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并且特别提出“对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要主动 在政府网站予以回应,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有关政策措施以及处理结 果等”。这些办法措施的实施为延安居民参与网络问政与协商提供了便利,使得 许多居民开始通过延安市政府网互动平台留言与建议。为了加强通过网络平台开 展政民互动,倾听民声、解决民难、汇集民智,及时有效地解决延安市公众反映 的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13年8月27日印 发《延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市长信箱”留言办理管理办法》,并指出“凡是 网民反映的问题,都要深人研究,认真核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 同时规范了“市长信箱”办理流程和办理期限等事项。而且,延安市政府网的“市 民热线”也遵照“市长信箱”管理办法执行。在这些政策的带动下,广大居民网 络协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量延安市民通过“市长信箱”和“市民热线”反 映其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与公众出行切身相关的公共交通问题, 显然会成为“市长信箱”和“市民热线”的主要话题之一。通过对延安市人民政 府门户网站的“市民热线”和“市长信箱”2012一2014年度)的初步考察发现: 出行中候车等待时间较长、乘车舒适度较低、交通拥堵持续时间较长、道路破损 和交通指引标志标线损坏等诸多问题,都会成为延安市居民在“市长信箱”和“市 民热线”平台协商的重要话题。而且就这些公共交通困境的化解,并不拘泥于延 安市政府公共政务平台,政府或交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还会积极与在政务平台提 出问题或建议的居民进行线下面对面沟通或电话沟通,共同协商处理公共交通问 题。 以延安城区数名居民通过“市长信箱”反映“城区北关交通线路实施由双向 行驶改为单向行驶的交通管制,给市民正常出行带来不便”,并与公共交通相关 18
18 公共交通问题实施治理,城市交通困境有所缓解。但是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的 “血液”和“窗口”,受到公共交通运营企业的利益追求、城市居民便捷性的出 行需求、城市私人交通、城市交通秩序维护、城市布局与建设规划、城市管理和 城市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城市公共交通困境仍然为交通运输部门难以诊断和治 疗的“顽疾”。伴随着延安市政府信息化的推进,延安市政府于 2011 年 7 月 29 日出台《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 “政府网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 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并且特别提出“对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要主动 在政府网站予以回应,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有关政策措施以及处理结 果等”。这些办法措施的实施为延安居民参与网络问政与协商提供了便利,使得 许多居民开始通过延安市政府网互动平台留言与建议。为了加强通过网络平台开 展政民互动,倾听民声、解决民难、汇集民智,及时有效地解决延安市公众反映 的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 2013 年 8 月 27 日印 发《延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市长信箱”留言办理管理办法》,并指出“凡是 网民反映的问题,都要深人研究,认真核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 同时规范了“市长信箱”办理流程和办理期限等事项。而且,延安市政府网的“市 民热线”也遵照“市长信箱”管理办法执行。在这些政策的带动下,广大居民网 络协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量延安市民通过“市长信箱”和“市民热线”反 映其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与公众出行切身相关的公共交通问题, 显然会成为“市长信箱”和“市民热线”的主要话题之一。通过对延安市人民政 府门户网站的“市民热线”和“市长信箱”2012—2014 年度)的初步考察发现: 出行中候车等待时间较长、乘车舒适度较低、交通拥堵持续时间较长、道路破损 和交通指引标志标线损坏等诸多问题,都会成为延安市居民在“市长信箱”和“市 民热线”平台协商的重要话题。而且就这些公共交通困境的化解,并不拘泥于延 安市政府公共政务平台,政府或交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还会积极与在政务平台提 出问题或建议的居民进行线下面对面沟通或电话沟通,共同协商处理公共交通问 题。 以延安城区数名居民通过“市长信箱”反映“城区北关交通线路实施由双向 行驶改为单向行驶的交通管制,给市民正常出行带来不便”,并与公共交通相关
部门线上线下协商缓解交通困境为例。2014年10月9日延安市某居民通过“市 长信箱”平台写信反映“近期市区内交通设置成单行大循环,杨家岭延大附近和 师范至大砭沟附近道路交通更加拥堵:许多人被迫要绕一大圈,本来过个桥就到 的地方,现在也要加人到堵车的队伍中,使拥堵更加严重,请市长先生在百忙之 中能关注此事”。由于“市长信箱”的回复时间为2014年11月4日,公众等待 时间长达近26天。延安市区北关市民于2014年10月期间再次通过“市长信箱” 反映,先后达6人次之多:同时北关居民联名通过“市民热线”先后3人次反映 “北关的交通线路更改给市民正常出行带来不便,尤其对学生的上学影响很大, 希望市民热线帮助解决”。延安市政府公共政务电子平台接到群众来信后,将此 事件作为重点督办事项。市交通管理主管部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展开对 公众所反映的交通沿线布局与规划和居民居住与集中范围调查研究,进一步考察 延安市城区“三山两河”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区机动车数量的增长趋 势,同时系统分析居民所反映的“师范路”和“圣地路”在延安城区的南北主干 道交通作用,最终以交通管理效率的提升和城市交通畅通度的改善为目的,对“师 范路”和“圣地路”实施单向交通管制策略。同时,延安市公安交通警察部门与 城市建设相关部门协调城市供水网工程建设对城市道路的占用事宜,进一步缓解 城市交通拥堵压力。市交通警察部门对“师范路”和“圣地路”实施单向交通管 制后,“师范路”早晚车流高峰分别提前3040分钟结束:“圣地路”基本可确保 全天畅通。显然,实施交通单向管制后,“师范路”和“圣地路”交通拥堵压力 减轻,但是居民出行需绕行,便捷度和可达性降低了。市公安交警工作人员与公 众线下沟通,解释施行单行交通管制措施的依据和原因等,公众表示理解。而交 通不仅关注“通”,更要重视“达”,公众出行需求的高质量实现,才是城市公共 交通运输的宗旨。因此公众追加建议政府应该以群众出行便利为目的,尽快规划 与制定该区域公共交通线路方案,提升公共交通覆盖面积和公众出行质量。进而 延安市交警部门、公众、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共同协商,经过反 复讨论论证,决定由市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开辟“师范路”一“王家坪大桥”一“圣 地路”一“兰家坪大桥”一“师范路”小环线,并投放46辆中型公共交通车辆, 不间断运营。“圣地路”、“师范路”沿线居民出行时,可先乘坐该小环线公交, 然后换乘其他公交线路。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在小环线线路票价方面给予优惠
19 部门线上线下协商缓解交通困境为例。2014 年 10 月 9 日延安市某居民通过“市 长信箱”平台写信反映“近期市区内交通设置成单行大循环,杨家岭延大附近和 师范至大砭沟附近道路交通更加拥堵;许多人被迫要绕一大圈,本来过个桥就到 的地方,现在也要加人到堵车的队伍中,使拥堵更加严重,请市长先生在百忙之 中能关注此事”。由于“市长信箱”的回复时间为 2014 年 11 月 4 日,公众等待 时间长达近 26 天。延安市区北关市民于 2014 年 10 月期间再次通过“市长信箱” 反映,先后达 6 人次之多;同时北关居民联名通过“市民热线”先后 3 人次反映 “北关的交通线路更改给市民正常出行带来不便,尤其对学生的上学影响很大, 希望市民热线帮助解决”。延安市政府公共政务电子平台接到群众来信后,将此 事件作为重点督办事项。市交通管理主管部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展开对 公众所反映的交通沿线布局与规划和居民居住与集中范围调查研究,进一步考察 延安市城区“三山两河”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区机动车数量的增长趋 势,同时系统分析居民所反映的“师范路”和“圣地路”在延安城区的南北主干 道交通作用,最终以交通管理效率的提升和城市交通畅通度的改善为目的,对“师 范路”和“圣地路”实施单向交通管制策略。同时,延安市公安交通警察部门与 城市建设相关部门协调城市供水网工程建设对城市道路的占用事宜,进一步缓解 城市交通拥堵压力。市交通警察部门对“师范路”和“圣地路”实施单向交通管 制后,“师范路”早晚车流高峰分别提前 30~40 分钟结束;“圣地路”基本可确保 全天畅通。显然,实施交通单向管制后,“师范路”和“圣地路”交通拥堵压力 减轻,但是居民出行需绕行,便捷度和可达性降低了。市公安交警工作人员与公 众线下沟通,解释施行单行交通管制措施的依据和原因等,公众表示理解。而交 通不仅关注“通”,更要重视“达”,公众出行需求的高质量实现,才是城市公共 交通运输的宗旨。因此公众追加建议政府应该以群众出行便利为目的,尽快规划 与制定该区域公共交通线路方案,提升公共交通覆盖面积和公众出行质量。进而 延安市交警部门、公众、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共同协商,经过反 复讨论论证,决定由市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开辟“师范路”一“王家坪大桥”一“圣 地路”一“兰家坪大桥”一“师范路”小环线,并投放 4~6 辆中型公共交通车辆, 不间断运营。“圣地路”、“师范路”沿线居民出行时,可先乘坐该小环线公交, 然后换乘其他公交线路。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在小环线线路票价方面给予优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