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少子化”现象的严重程度不容忽视,但是如何有效的处理和应对, 在这里可能无法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也许,全面二孩政策是一个有效政策,只 是目前其政策优势并没有完全显现,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评估,就让我们拭目 以待吧!
10 中国的“少子化”现象的严重程度不容忽视,但是如何有效的处理和应对, 在这里可能无法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也许,全面二孩政策是一个有效政策,只 是目前其政策优势并没有完全显现,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评估,就让我们拭目 以待吧!
第二章政府目标与财政职能 案例三 一、案例名称 垄断餐饮价格牟取暴利一一首都机场吃“红牌” 二、案例内容 1.案例涉及核心问题 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政府发挥自身职能,运用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综合地 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快速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2.案例中涉及财政学知识点 (1)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 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这个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 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和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 府经济职能明显扩大,从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职能。政府经济 职能的内容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稳定的宏观经济是 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包括生产者、投资者、消费者)的共同要求,因为每个人 都可以减少风险,在稳定中获益。实践表明,市场的自我组织机制不可能消除经 济周期性波动,也很难恢复新的均衡,唯有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才有可能“熨平” 波动。 (2)宏观经济政策 综合地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强需求管理,才能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 衡。宏观经济的目标主要有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经济 增长是指一国物质财富的增长,政府为实现经济稳定常用的政策主要有:①财政 政策,指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对政府收入和财政支出所作的决策。政府实行 财政政策的原则是所谓的“逆经济风向行事”,以便起到弱化经济波动的作用。 ②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银行金融系统,组织和调节全国货币的供应,确立和实 施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要量的相互关系的准则,是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 制、调节和稳定货币措施的总和。 三、案例分析 1.解决问题的思略和方法 11
11 第二章政府目标与财政职能 案例三 一、案例名称 垄断餐饮价格牟取暴利——首都机场吃“红牌” 二、案例内容 1.案例涉及核心问题 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政府发挥自身职能,运用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综合地 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快速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2.案例中涉及财政学知识点 (1)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 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这个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 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和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 府经济职能明显扩大,从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职能。政府经济 职能的内容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稳定的宏观经济是 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包括生产者、投资者、消费者)的共同要求,因为每个人 都可以减少风险,在稳定中获益。实践表明,市场的自我组织机制不可能消除经 济周期性波动,也很难恢复新的均衡,唯有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才有可能“熨平” 波动。 (2)宏观经济政策 综合地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强需求管理,才能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 衡。宏观经济的目标主要有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经济 增长是指一国物质财富的增长,政府为实现经济稳定常用的政策主要有:①财政 政策,指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对政府收入和财政支出所作的决策。政府实行 财政政策的原则是所谓的“逆经济风向行事”,以便起到弱化经济波动的作用。 ②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银行金融系统,组织和调节全国货币的供应,确立和实 施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要量的相互关系的准则,是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 制、调节和稳定货币措施的总和。 三、案例分析 1.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方法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根据宏观经济规律,依靠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杠杆,通过调 节经济利益,引导、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促使国民经济发展朝着预期战略目标 方向运行的一种手段,在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中发挥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经济手段上要包括价格杠杆、税收杠杆、信贷杠杆、外汇杠杆等。这 些手段的综合使用,使国家稳定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得以顺利实施,显现 其效果。 2.解决问题的过程描述 自1997年以米,我国一直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以 及良好的金融调控力度,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今,货币政策导 向发生转变,并同时提出稳健的财政政策,反映出目前经济环境可能有所改变 (1)开发新内需时代 一方面,由于中国实行低收人、多出口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使得投资、贷款 和外汇储备出现快速增长,消费相对低迷,经济发展较多依赖出口而内需加不足, 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储备大幅增长,持续增长的外储并没有给中 国带来兴奋的感觉,如何有效提高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拉动力才是当务之急。 十七大报告里也特别提出改善民生,预计2008年企业所得税将由目前的33% 下调至25%,政府意在将这部分财富转化为企业员工收入,提高劳动力成本将极 大促进国民消费,这是2008年财政政策稳健取向的最重要的内涵所在。 (2)防止经济过热和全面通胀 2008年中国对美国净出口将会有所下降,但短期内贸易顺差局面仍难改变, 并且欧洲各国纷纷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中国现有的利率水平和升值幅 度对海外资金极具吸引力,流动性过剩使得银行系统放贷压力不减:另外,CPI 增长压力较大,2007年CPI成为宏观经济指标重中之重,2008年CPI仍将维持 高位,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收紧是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的。 (3)加息和准备金率均有使用空间 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连续两次的美联储例会都将有降息议题,这极 大限制了中国未来的加息空间。但鉴于CPI高企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从政府日 益关注民生的角度考虑,中国央行消除负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2008年下半 12
12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方法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根据宏观经济规律,依靠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杠杆,通过调 节经济利益,引导、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促使国民经济发展朝着预期战略目标 方向运行的一种手段,在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中发挥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经济手段上要包括价格杠杆、税收杠杆、信贷杠杆、外汇杠杆等。这 些手段的综合使用,使国家稳定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得以顺利实施,显现 其效果。 2.解决问题的过程描述 自 1997 年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以 及良好的金融调控力度,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今,货币政策导 向发生转变,并同时提出稳健的财政政策,反映出目前经济环境可能有所改变 (1)开发新内需时代 一方面,由于中国实行低收人、多出口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使得投资、贷款 和外汇储备出现快速增长,消费相对低迷,经济发展较多依赖出口而内需加不足, 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储备大幅增长,持续增长的外储并没有给中 国带来兴奋的感觉,如何有效提高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拉动力才是当务之急。 十七大报告里也特别提出改善民生,预计 2008 年企业所得税将由目前的 33% 下调至 25%,政府意在将这部分财富转化为企业员工收入,提高劳动力成本将极 大促进国民消费,这是 2008 年财政政策稳健取向的最重要的内涵所在。 (2)防止经济过热和全面通胀 2008 年中国对美国净出口将会有所下降,但短期内贸易顺差局面仍难改变, 并且欧洲各国纷纷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中国现有的利率水平和升值幅 度对海外资金极具吸引力,流动性过剩使得银行系统放贷压力不减;另外,CPI 增长压力较大,2007 年 CPI 成为宏观经济指标重中之重,2008 年 CPI 仍将维持 高位,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收紧是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的。 (3)加息和准备金率均有使用空间 2007 年 12 月和 2008 年 1 月连续两次的美联储例会都将有降息议题,这极 大限制了中国未来的加息空间。但鉴于 CPI 高企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从政府日 益关注民生的角度考虑,中国央行消除负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2008 年下半
年CPI增速会有所下调,届时加息政策才可能相应淡出。 四.思考和评价 1.讨论问题 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和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手段有哪些? 2.引申思考 如何认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13 年 CPI 增速会有所下调,届时加息政策才可能相应淡出。 四.思考和评价 1.讨论问题 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和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手段有哪些? 2.引申思考 如何认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案例四 一、案例名称 教育支出是我家重头戏 二、案例内容 1.背景 一个普通职工之家养大一个孩子所需的教育费用是多少。 2.时间与地点 (时间)略(地点)略 3.案例详情描述 人物:张女士(女儿初中一年级) 职业:普通职工 据调查,养大一个孩子要49万元,我觉得应该差不多,其中教育费用就是 很大一笔数字。 以我家为例,教育支出确实是我们家的一个重头戏,每年平均花在教育上的 费用差不多有一万六千元左右。择校费就占了一大笔,女儿上小学时就交了4 万元的择校费。 去年上初中,又一次性交了4.51万元择校费。当然,也有人会说你既然觉 得负担过重,就不要交那么多钱去读那种学校呀。但是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我 们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到好点的学校读书,所以咬咬牙还是要出这笔钱。 好在女儿还算争气,学习成绩很不错,因而没必要请补习老师。唉,真希望择校 费可以低一点,九年教育可以真正做到义务,那样我们就可以真正松口气了。 三、案例分析 1.案例涉及核心问题 教育财政以及公共教育管理。 2.案例中涉及财政学知识点 (1)财政学的分析工具 财政学的分析工具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数据的取得有文献检索、 实地调研和可控实验三种途径,实地调研有很多种具体形式,主要可以分为问卷 调查和访谈两类。本案例数据的取得就是对被访问人的访谈。 14
14 案例四 一、案例名称 教育支出是我家重头戏 二、案例内容 1.背景 一个普通职工之家养大一个孩子所需的教育费用是多少。 2.时间与地点 (时间)略(地点)略 3.案例详情描述 人物:张女士(女儿初中一年级) 职业:普通职工 据调查,养大一个孩子要 49 万元,我觉得应该差不多,其中教育费用就是 很大一笔数字。 以我家为例,教育支出确实是我们家的一个重头戏,每年平均花在教育上的 费用差不多有一万六千元左右。择校费就占了一大笔,女儿上小学时就交了 4 万元的择校费。 去年上初中,又一次性交了 4.51 万元择校费。当然,也有人会说你既然觉 得负担过重,就不要交那么多钱去读那种学校呀。但是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我 们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到好点的学校读书,所以咬咬牙还是要出这笔钱。 好在女儿还算争气,学习成绩很不错,因而没必要请补习老师。唉,真希望择校 费可以低一点,九年教育可以真正做到义务,那样我们就可以真正松口气了。 三、案例分析 1.案例涉及核心问题 教育财政以及公共教育管理。 2.案例中涉及财政学知识点 (1)财政学的分析工具 财政学的分析工具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数据的取得有文献检索、 实地调研和可控实验三种途径,实地调研有很多种具体形式,主要可以分为问卷 调查和访谈两类。本案例数据的取得就是对被访问人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