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抗震规范规定:结构基本周期T>1.4T。,则需在结构顶部附加集中水平地震作用结构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AF,-S,FEKSn1.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和钢结构房屋按下表采用表3-4T >1.4T。T,≤1.4TT,(s)不考虑0.08T+0.07≤0.350.08T+0.010.35~0.55≥0.550.08T-0.022.多层内框架砖房8,=0.23.其它房屋可不考虑
我国抗震规范规定: 结构基本周期 1 4Tg T 1. ,则需在结构顶部附加集中水平地震作用 Fn = n FEK 结构顶部 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n 1.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和钢结构房屋按下表采用 不考虑 0.35~0.55 T (s) g 0.35 0.55 T 4Tg 1. 1 0.08T1 + 0.07 0.08T1 + 0.01 0.08T1 − 0.02 T Tg 1.4 1 2.多层内框架砖房 n = 0.2 3.其它房屋可不考虑 表3-4
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时结构的底部剪力仍为Fek=Geqαi但各质点的地震作用须按下式分布Fk-AF,=(1-S,)FEkGH,(1-S,)FEKF=ni=1,2,...,nZGHj=l
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时 结构的底部剪力仍为 FEK = Geq1 但各质点的地震作用须按下式分布 EK FEK F (1 ) − Fn = − n n n EK j j j i i i G H G H F (1 )F 1 = − = i =1,2, , n
*鞭梢效应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比较均匀的结构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时,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鞭梢效应,即局部突出小建筑的地震反应有加剧的现象。因此按底部剪力法计算作用在小建筑上的地震作用,需乘以增大系数3但是(或计算建作用在小建筑上的地震作用向建筑主体传递时筑主体的地震作用效应时),则不乘增大系数
*鞭梢效应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比较均匀的结构 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时,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 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鞭梢效应,即局部突出小建筑的地震 反应有加剧的现象。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作用在小建筑上的地震作用,需乘以增大 系数3 作用在小建筑上的地震作用向建筑主体传递时(或计算建 筑主体的地震作用效应时),则不乘增大系数 因此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