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内容探究: 第一段,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岗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 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 先写清朝末年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民主国家而艰苦奋斗的情况,一个 最”字突出了黄花岗起义死伤之惨重,损失之巨大。但作者并未被这巨大的悲 痛所压倒,“然”字笔锋一转,给这次战斗以极高的评价,并抒发了自己对烈士 深挚的赞颂之情。这里,作者的感情进人了另一髙潮。“碧血横飞,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 了烈士们战斗之激烈,牺牲之豪壮,精神之威武!正是由于这壮烈的战斗,才令 “久蛰之人心”大为振奋,使他们千年的“怨愤”,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正是由于这壮烈的战斗,鼓舞了人心,激励了士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吸取了 沉痛的教训,才在不长的时间里,赢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黄花岗起义是武昌起 义的序幕,有了“斯役”,才有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巨大胜利!段末 作者再次满腔热忱地肯定“斯役”的伟大意义及深远影响,它可“惊天地,泣鬼 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在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第二段,记叙因时局不宁,致使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不得流传的事实,表现了作者 巨大的悲痛。 由于“民国肇造,变乱纷乘”,致使烈士坟莹,仍“湮没于荒烟蔓草间”,民国 七年门918),“始有墓绸之建修”,民国十年(1921),“始有事略之编纂” 这里,作者连用两个时间短语,意味着时间之漫长,也表明修墓编史进程之缓慢。 七十二烈士的事迹有的虽有记载而不详尽,有的仅有姓名而无事迹,更有甚者 有的连姓名也无法知道!在详尽地记叙了上述惨痛事实后,作者又引用历史上 “善传游侠”的史迁“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的事作比较,进一步抒发了作者悲 痛的情怀。这一段记烈士遭受冷落的境况,恰与上一段评说黄花岗之役“直可惊 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形成对照,强烈地表达了“滋可痛已”的 深沉情感 第三段,激励人们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实现理想的中华民国,从而使《事 略》传世而不朽。 这是作者作序的目的所在,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先略述邹君求序的事,然后较详 尽地写了非常环境中自己肩负的重任。是时,国内“贼氛方炽”,形势动荡不安 以致作者“三十年前所主唱”、“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的“三民主 义”“五权宪法”,均“不获实行”;作者桂林督师讨贼,其责任之重大,尤倍 于三十年前。值此义旗髙举,整装待发的时刻,恰逢邹君求序,作者借此机会再 次为北上讨贼鼓舞士气、激励民心。之后从正面阐明发扬先烈牺牲精神的重要, 从反面指出空发感慨的无济于事,正反说理,论述透彻,具有极强的号召力量。 文章最末一句,以简洁的文字点明了“为斯序”的目的:痛逝者,动国人。这 痛 勋”,寄情无限,正是序文的主旨。 、文章鉴赏(学生归纳,老师总结) 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语言也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文章第一段,以抒情为主,兼有记叙和议论;第二段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 情;第三段则以议论为主,兼有抒情和记叙。文章第一段表现得尤为突出。文章 先以“历艰难险巘,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几个简练的句 子,概述了革命历程之艰险,斗争之艰苦,突出革命者坚毅不屈的精神。接着以 饱蘸激情的笔锋,热情讴歌、评价了这次战役。“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
第二课时一、内容探究: 第一段,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岗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 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 先写清朝末年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民主国家而艰苦奋斗的情况,一个 “最”字突出了黄花岗起义死伤之惨重,损失之巨大。但作者并未被这巨大的悲 痛所压倒,“然”字笔锋一转,给这次战斗以极高的评价,并抒发了自己对烈士 深挚的赞颂之情。这里,作者的感情进人了另一高潮。“碧血横飞,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 了烈士们战斗之激烈,牺牲之豪壮,精神之威武!正是由于这壮烈的战斗,才令 “久蛰之人心”大为振奋,使他们千年的“怨愤”,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正是由于这壮烈的战斗,鼓舞了人心,激励了士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吸取了 沉痛的教训,才在不长的时间里,赢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黄花岗起义是武昌起 义的序幕,有了“斯役”,才有 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的巨大胜利!段末 作者再次满腔热忱地肯定“斯役”的伟大意义及深远影响,它可“惊天地,泣鬼 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在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第二段,记叙因时局不宁,致使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不得流传的事实,表现了作者 巨大的悲痛。 由于“民国肇造,变乱纷乘”,致使烈士坟莹,仍“湮没于荒烟蔓草间”,民国 七年门 918),“始有墓绸之建修”,民国十年(1921),“始有事略之编纂”。 这里,作者连用两个时间短语,意味着时间之漫长,也表明修墓编史进程之缓慢。 七十二烈士的事迹有的虽有记载而不详尽,有的仅有姓名而无事迹,更有甚者, 有的连姓名也无法知道!在详尽地记叙了上述惨痛事实后,作者又引用历史上 “善传游侠”的史迁“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的事作比较,进一步抒发了作者悲 痛的情怀。这一段记烈士遭受冷落的境况,恰与上一段评说黄花岗之役“直可惊 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形成对照,强烈地表达了“滋可痛已”的 深沉情感。 第三段,激励人们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实现理想的中华民国,从而使《事 略》传世而不朽。 这是作者作序的目的所在,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先略述邹君求序的事,然后较详 尽地写了非常环境中自己肩负的重任。是时,国内“贼氛方炽”,形势动荡不安, 以致作者“三十年前所主唱”、“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的“三民主 义”“五权宪法”,均“不获实行”;作者桂林督师讨贼,其责任之重大,尤倍 于三十年前。值此义旗高举,整装待发的时刻,恰逢邹君求序,作者借此机会再 次为北上讨贼鼓舞士气、激励民心。之后从正面阐明发扬先烈牺牲精神的重要, 从反面指出空发感慨的无济于事,正反说理,论述透彻,具有极强的号召力量。 文章最末一句,以简洁的文字点明了“为斯序”的目的:痛逝者,动国人。这一 “痛”一“勋”,寄情无限,正是序文的主旨。 二、文章鉴赏(学生归纳,老师总结) 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语言也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文章第一段,以抒情为主,兼有记叙和议论;第二段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 情;第三段则以议论为主,兼有抒情和记叙。文章第一段表现得尤为突出。文章 先以“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几个简练的句 子,概述了革命历程之艰险,斗争之艰苦,突出革命者坚毅不屈的精神。接着以 饱蘸激情的笔锋,热情讴歌、评价了这次战役。“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
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这次战役的悲壮场面,热烈赞颂 了烈士们勇于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 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次战役影响之大,威力之猛。末句是对此役的高度 评价。先用“惊天地,泣鬼神”这样夸张的描写作热情的歌颂,然后以“与武昌 革命之役并寿”这切实准确的比衬议论作具体的评价。从“然是役也”起至段 末 呵成,热情奔放 2、这篇书序用语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如“末造”、“贼氛”、“清季”,蔑 视之意显然;“菁华”、“碧血”、“浩气”,表彰之情可掬。 3、全文排偶叠用,整散错落有致,形成一种激荡之势,读来琅琅上口。比喻精 辟,用典切当,也使这篇序显得更有文采。如“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 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烈士们 战斗之激烈,牺牲之豪壮,精神之威武!“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 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这里运用了比喻、 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次战役影响之大,威力之猛。“惊天地,泣鬼 神”这一夸张、对偶句,满腔热忱地肯定了“斯役”的伟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布置作业。 补充注释: 1.“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嗷,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跪 路者屡”:“造”即时代,区别于下文“民国肇造”中作建立解的“造”。“艰 难险城”与“顾路者屡”,当主要指革命党人发动和组织的1895年10月广州起 义,1904年11月长沙起义,1906年底萍。测、难起义,1907年5月潮州黄冈 起义,同年6月惠州七女湖起义,同年9月钦州、廉州防城起义,同年12月镇 南关起义,1908年3月钦州起义,同年4月河口起义,包括1910年2月和1911 年4月两次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是在第二次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等大 小多次武装起义的均归失败和革命党人的不断牺牲。“贼”,指满清反动统治者, 区别于下文“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中指北洋军阀的“贼” 2.“碧血”语出《庄子?外物》中“谷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之句 后多用它来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3.“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变乱”,系指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把政权 交给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夭折;1913年3月坚持“共和”制度的年轻有为的 政治家宋教仁被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钩、洪达祖派遣的特务武士英所刺杀;19141 年5月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并于1915年12月公然宣布恢复帝制,自称为“皇 帝”;1917年7月段棋瑞导演张勋复辟的丑剧;1917年7月开始的护法运动支 持了仅一年又告失败,以及段棋瑞、徐世昌、曹银、吴佩罕、张作霖等新老军阀 的连年混战等情况。 4.“史载田横事”:田横(?一前202),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 本齐国贵族。秦朝末年,从兄田膻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不 久为汉军所破,投奔彭越。汉朝建立,率徒党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髙祖命他去 洛阳 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加诛焉!”横被迫前往。 途中他顿悟自己“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奈何北面事之?”不愿称臣,于是自 杀。留居海岛的五百余人闻田横死讯,也全部自杀。上述事情在《史记》与《汉 书》中均有记载
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这次战役的悲壮场面,热烈赞颂 了烈士们勇于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 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次战役影响之大,威力之猛。末句是对此役的高度 评价。先用“惊天地,泣鬼神”这样夸张的描写作热情的歌颂,然后以“与武昌 革命之役并寿”这切实准确的比衬议论作具体的评价。从“然是役也”起至段 末,一气呵成,热情奔放。 2、这篇书序用语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如“末造”、“贼氛”、“清季”,蔑 视之意显然;“菁华”、“碧血”、“浩气”,表彰之情可掬。 3、全文排偶叠用,整散错落有致,形成一种激荡之势,读来琅琅上口。比喻精 辟,用典切当,也使这篇序显得更有文采。如“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 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烈士们 战斗之激烈,牺牲之豪壮,精神之威武!“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 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这里运用了比喻、 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次战役影响之大,威力之猛。“惊天地,泣鬼 神”这一夸张、对偶句,满腔热忱地肯定了“斯役”的伟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三、布置作业。 补充注释 : 1.“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嗷,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跪 路者屡”:“造”即时代,区别于下文“民国肇造”中作建立解的“造”。“艰 难险城”与“顾路者屡”,当主要指革命党人发动和组织的 1895 年 10 月广州起 义,1904 年 11 月长沙起义,1906 年底萍。测、难起义,1907 年 5 月潮州黄冈 起义,同年 6 月惠州七女湖起义,同年 9 月钦州、廉州防城起义,同年 12 月镇 南关起义,1908 年 3 月钦州起义,同年 4 月河口起义,包括 1910 年 2 月和 1911 年 4 月两次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是在第二次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等大 小多次武装起义的均归失败和革命党人的不断牺牲。“贼”,指满清反动统治者, 区别于下文“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中指北洋军阀的“贼”。 2.“碧血”语出《庄子?外物》中“谷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之句; 后多用它来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3.“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变乱”,系指 1912 年 4 月孙中山被迫把政权 交给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夭折;1913 年 3 月坚持“共和”制度的年轻有为的 政治家宋教仁被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钩、洪达祖派遣的特务武士英所刺杀;1914 年 5 月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并于 1915 年 12 月公然宣布恢复帝制,自称为“皇 帝”;1917 年 7 月段棋瑞导演张勋复辟的丑剧;1917 年 7 月开始的护法运动支 持了仅一年又告失败,以及段棋瑞、徐世昌、曹银、吴佩罕、张作霖等新老军阀 的连年混战等情况。 4.“史载田横事”:田横(?一前 202),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 本齐国贵族。秦朝末年,从兄田膻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不 久为汉军所破,投奔彭越。汉朝建立,率徒党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命他去 洛阳,说:“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加诛焉!”横被迫前往。 途中他顿悟自己“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奈何北面事之?”不愿称臣,于是自 杀。留居海岛的五百余人闻田横死讯,也全部自杀。上述事情在《史记》与《汉 书》中均有记载
5.“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三十年前”是一个约数。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人会盟书上的“驱除动虏,恢复中国,创 立合众政府”的誓词,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满清帝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的主张;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在《民报》(同盟会机关报) 发刊词中,才公开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鲜明地举起了三民 主义的旗帜。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不是孙中山革命伊始就一下子完整地提出来的, 而是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1923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更进一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的三民主义 6.“此行”:即指率师北伐之举。 雷雨(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重点】戏剧冲突;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品读与讨论法。 第 导入新课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 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无数的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 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美丽。 滴眼泪也能折射初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雷雨》就是这样 的一部作品。 板书:雷雨 二.作者作品介绍 这是一出话剧。作者曹禺。 1.作者介绍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 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 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 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 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 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等剧本,这些剧 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2.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故事以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周朴园为核心,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他为了发黑心 财,故意使承包的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多工人。他和侍女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周 萍、鲁大海),又抛弃了她。后来又结过两次婚,和第二个妻子蘩漪生了个儿子
5.“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三十年前”是一个约数。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人会盟书上的“驱除动虏,恢复中国,创 立合众政府”的誓词,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满清帝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的主张;1905 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在《民报》(同盟会机关报) 发刊词中,才公开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鲜明地举起了三民 主义的旗帜。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不是孙中山革命伊始就一下子完整地提出来的, 而是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1923 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更进一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的三民主义。 6.“此行”:即指率师北伐之举。 雷雨(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重点】戏剧冲突;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3 课时 【教学方法】品读与讨论法。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 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无数的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 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美丽。 一滴眼泪也能折射初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雷雨》就是这样 的一部作品。 ——板书:雷雨 二.作者作品介绍 这是一出话剧。作者曹禺。 1.作者介绍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 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 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 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 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 1933 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 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等剧本,这些剧 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2.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反映 30 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故事以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周朴园为核心,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他为了发黑心 财,故意使承包的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多工人。他和侍女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周 萍、鲁大海),又抛弃了她。后来又结过两次婚,和第二个妻子蘩漪生了个儿子
周冲。侍萍留下的孩子周萍和后母蘩漪产生了变态的恋情兵发生乱伦关系,又和 弟弟周冲都爱上了来周家作侍女的、侍萍再嫁后生的女儿四凤。怀上了周萍孩子 的四凤得知自己和周萍是同母兄妹后冲入雷雨中,不幸触电身亡,周萍也拔枪自 杀 这是一个多幕剧,节选部分为第二幕,情节背景是:蘩漪因为周萍和四凤热恋 便通知四风的妈妈一一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佣人、两年才回家一次的侍萍来周 家带走四凤。在周家,侍萍意外地与上了当年抛弃她的周朴园。 三.看课文视频,整体感知课文。 四.这是一段灵魂的对白。故事的情节十分简单,主要讲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 相遇以及相认的经过 在戏剧中,我们要从语言角度去分析人物的性格 这节课就让我们从语言出发,来看看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读文本找出答案, 说明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明理由。 注意下面几句话: 我要的是旧雨衣一一说明周朴园还很念旧 窗户谁叫打开的一一保持着侍萍当初的习惯 由侍萍熟悉的口音感到奇怪,进而询问、打听—一说明心中还有当初侍萍的影子。 你可以打听着她的坟在哪儿么?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 旧衬衣也捡出来。 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一一四月十八一一每年我总记得。一切 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一说明他的专横、高高在上的封建 专制,具有浓厚的等级观念。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一一他把被自己凌辱过的使女说成是 “小姐”,为的是美化自己,按照剥削阶级的意识,少爷与下人有这种关系是可 耻的,要门当户对,要维持面子,自然就把侍萍说成是“小姐” 侍萍说:可是她不是小组,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当侍萍说 出实情时,周朴园“汗涔涔地噢”一一这话犹如利刃,触及了周朴园对侍萍始乱 终弃的丑恶行径,显出一副狼狈像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一一虚伪 当侍萍说“老爷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 冷酷、残忍。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一一立刻就显出了他的狰狞的面目。因为他认为 侍萍的出现,会对他的名誉和地位构成威胁。这句话撕去了刚才用来伪装“善 人”的面纱,露出了他凶恶的本相 谁指使你来的?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他对侍萍软硬兼施,先是反脸不认人,说什么“”为了怕家人知道,他竟提出不 许侍萍“哭哭啼啼”,接着想哄骗侍萍忘记“从前的旧恩怨”,叫她“过去的事 不必再提”,企图掩盖自己的罪恶。他花言巧语,要侍萍“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 了”,想以他过去那廉价的感情打动侍萍,拉拢侍萍
周冲。侍萍留下的孩子周萍和后母蘩漪产生了变态的恋情兵发生乱伦关系,又和 弟弟周冲都爱上了来周家作侍女的、侍萍再嫁后生的女儿四凤。怀上了周萍孩子 的四凤得知自己和周萍是同母兄妹后冲入雷雨中,不幸触电身亡,周萍也拔枪自 杀。 这是一个多幕剧,节选部分为第二幕,情节背景是:蘩漪因为周萍和四凤热恋, 便通知四凤的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佣人、两年才回家一次的侍萍来周 家带走四凤。在周家,侍萍意外地与上了当年抛弃她的周朴园。 三.看课文视频,整体感知课文。…… 四.这是一段灵魂的对白。故事的情节十分简单,主要讲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 相遇以及相认的经过。 在戏剧中,我们要从语言角度去分析人物的性格。 这节课就让我们从语言出发,来看看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读文本找出答案, 说明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明理由。…… 注意下面几句话: 我要的是旧雨衣——说明周朴园还很念旧。 窗户谁叫打开的——保持着侍萍当初的习惯。 由侍萍熟悉的口音感到奇怪,进而询问、打听——说明心中还有当初侍萍的影子。 你可以打听着她的坟在哪儿么?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 旧衬衣也捡出来。 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 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说明他的专横、高高在上的封建 专制,具有浓厚的等级观念。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他把被自己凌辱过的使女说成是 “小姐”,为的是美化自己,按照剥削阶级的意识,少爷与下人有这种关系是可 耻的,要门当户对,要维持面子,自然就把侍萍说成是“小姐”。 侍萍说: 可是她不是小组,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当侍萍说 出实情时,周朴园“汗涔涔地噢”——这话犹如利刃,触及了周朴园对侍萍始乱 终弃的丑恶行径,显出一副狼狈像。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虚伪 当侍萍说“老爷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 冷酷、残忍。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立刻就显出了他的狰狞的面目。因为他认为 侍萍的出现,会对他的名誉和地位构成威胁。这句话撕去了刚才用来伪装“善 人”的面纱,露出了他凶恶的本相。 谁指使你来的?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他对侍萍软硬兼施,先是反脸不认人,说什么“”为了怕家人知道,他竟提出不 许侍萍“哭哭啼啼”,接着想哄骗侍萍忘记“从前的旧恩怨”,叫她“过去的事 不必再提”,企图掩盖自己的罪恶。他花言巧语,要侍萍“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 了”,想以他过去那廉价的感情打动侍萍,拉拢侍萍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一在他看来,金钱能化却侍萍的愤恨, 金钱能赎回他的罪恶,金钱能使受害者微笑,金钱能使造孽者心安,金钱能永远 消除这件事对他的威胁。 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到周家来(包括前面:鲁贵我 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 这些集中反映出他的了老奸巨滑和阴险。为 确保自己的名誉地位不受威胁,他不许侍萍同自己的亲生骨肉相认,并勒令“以 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这是一张伍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以上通过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 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板书:冷酷虚伪贪婪残酷专制自私 五.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不见时怀恋,相见时又绝情,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 萍呢? 应该承认,周朴园的怀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但是他怀念的不是眼前的鲁妈, 而是讷格年轻貌美、贤惠体贴的梅小姐,是那个已经投河自尽不会对他构成威胁 的梅小姐。从这个角度说,他的怀念全是虚伪的,自私的,所以当鲁侍萍出现在 周朴园的面前时,他才会惊慌失措。 六.总结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来,一千个读者,也会有 一千个周朴园和鲁侍萍了!这超越了中国传统戏剧中“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 坏人”的脸谱化单一模式,表现了生活的深度和厚度。这也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 第三教时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曹禺的《雷雨》,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有关内容。 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 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 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雷雨》属于;从作品的容量 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雷雨》属于: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 现代剧,《雷雨》属于;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雷 雨》属于;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雷雨》属于 2.昨天我们分析了人物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从周朴园的话中读出了周 朴复杂的个性:这是一个既有怀念真情,更是一个虚伪、冷酷、自私专横的人 所以说,语言是人的心声,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语言上知道一个人的个性。 那么,我们就通过鲁侍萍的有关语言来分析一下这个人物的个性。注意运用 有关句子来说明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③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④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⑤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软弱,自尊,觉醒,坚强 鲁侍萍是一个下层劳动妇女,既善良温柔婉约,又不乏坚强。三十年前被周朴园 始乱终弃之后,曾投水自尽,所幸获救,在接下来的上十年里,为了生计,鲁侍 萍带着孩子流落他乡,尝尽了世间冷暖,终于使她逐渐坚强。三十后与周朴园不 期而遇,她深刻的认识到周朴园的自私虚伪本质,拒收周朴园的钱。这表现了她 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她心地的磊落及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体现了她的尊 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在他看来,金钱能化却侍萍的愤恨, 金钱能赎回他的罪恶,金钱能使受害者微笑,金钱能使造孽者心安,金钱能永远 消除这件事对他的威胁。 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到周家来(包括前面:鲁贵我 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这些集中反映出他的了老奸巨滑和阴险。为 确保自己的名誉地位不受威胁,他不许侍萍同自己的亲生骨肉相认,并勒令“以 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这是一张伍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以上通过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 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板书:冷酷 虚伪 贪婪 残酷专制 自私 五.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不见时怀恋,相见时又绝情,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 萍呢?…… 应该承认,周朴园的怀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但是他怀念的不是眼前的鲁妈, 而是讷格年轻貌美、贤惠体贴的梅小姐,是那个已经投河自尽不会对他构成威胁 的梅小姐。从这个角度说,他的怀念全是虚伪的,自私的,所以当鲁侍萍出现在 周朴园的面前时,他才会惊慌失措。 六.总结: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来,一千个读者,也会有 一千个周朴园和鲁侍萍了!这超越了中国传统戏剧中“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 坏人”的脸谱化单一模式,表现了生活的深度和厚度。这也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 第三教时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曹禺的《雷雨》,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有关内容。 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 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 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雷雨》属于;从作品的容量 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雷雨》属于;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 现代剧,《雷雨》属于;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雷 雨》属于;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雷雨》属于 。 2.昨天我们分析了人物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从周朴园的话中读出了周 朴复杂的个性:这是一个既有怀念真情,更是一个虚伪、冷酷、自私专横的人。 所以说,语言是人的心声,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语言上知道一个人的个性。 二.那么,我们就通过鲁侍萍的有关语言来分析一下这个人物的个性。注意运用 有关句子来说明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③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④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⑤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软弱,自尊,觉醒,坚强 鲁侍萍是一个下层劳动妇女,既善良温柔婉约,又不乏坚强。三十年前被周朴园 始乱终弃之后,曾投水自尽,所幸获救,在接下来的上十年里,为了生计,鲁侍 萍带着孩子流落他乡,尝尽了世间冷暖,终于使她逐渐坚强。三十后与周朴园不 期而遇,她深刻的认识到周朴园的自私虚伪本质,拒收周朴园的钱。这表现了她 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她心地的磊落及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体现了她的尊 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