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目标 到2005年全国6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 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固体废物等)排放 总量总体上比“九五”末期削减10%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氰化物、石油类等污染物得 到有效控制 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两控区”二氧化硫削减20%,降水酸度和酸雨发 生频率有所降低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十五”计划的综合指标体系
.“十五”目标 到2005年全国6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 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固体废物等)排放 总量总体上比“九五”末期削减10%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氰化物、石油类等污染物得 到有效控制 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两控区”二氧化硫削减20%, 降水酸度和酸雨发 生频率有所降低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十五”计划的综合指标体系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主要指标 名称 19952000% 2005 % 烟尘(万吨)1744165.00-3321060.302000-9.0 粉尘(万吨)1731109200-369 898.71 /-177 SO2(万吨)23701995.00-1581796001800-10.0 其中两控区 1316.40 1053.20 20.0 COD(万吨)2233141500353130001300-10.0 其中工业 704.54 646.78 -8.2 生活 740.46 653.22 11.8 氨氮(万吨) 183.50 165.00165 -10.1 其中工业 77.84 70.89 8.9 生活 105.66 94.11 10.9 石油类(吨) 84370 氰化物(吨)3495 砷(吨) 1446 汞(吨) 07 铅(吨) 1700 镉(吨) 285 六价铬(吨)670 工业固体废物 排放量(万吨)61703186.09-4342860.002900-10,2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主要指标 名称 1995 2000 % 2005 % 烟尘(万吨) 1744 1165.00 - 33.2 1060.30 2000 -9.0 粉尘(万吨) 1731 1092.00 - 36.9 898.71 -17.7 SO2 (万吨) 2370 1995.00 -15.8 1796.00 1800 -10.0 其中两控区 1316.40 1053.20 -20.0 COD (万吨) 2233 1445.00 -35.3 1300.00 1300 -10.0 其中 工业 704.54 646.78 -8.2 生活 740.46 653.22 -11.8 氨氮 (万吨) 183.50 165.00 165 -10.1 其中 工业 77.84 70.89 -8.9 生活 105.66 94.11 -10.9 石油类(吨) 84370 氰化物(吨) 3495 砷(吨) 1446 汞(吨) 27 铅(吨) 1700 镉(吨) 285 六价铬(吨) 670 工业固体废物 排放量(万吨) 6170 3186.09 -43.4 2860.00 2900 -10.2
口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2.1基本原则 1.2.1.1指标筛选原则 危害大、国家重点控制 ·有支持手段 能够实现 主要污染物 “九五”控制计划 “十五”控制计划 ●气(3)烟尘、工业粉尘、SO2 气(3)烟尘、工业粉尘、SO 水(8)COD、石油类、氰化物、水(2)COD、氨氮 砷、汞、铅、镉、六价铬 固(1)工业固体废物排 团(1)工业固体废物
1.2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2.1 基本原则 1.2.1.1 指标筛选原则 危害大、国家重点控制 有支持手段 能够实现 主要污染物 “九五”控制计划 “十五”控制计划 气(3)烟尘、工业粉尘、SO2 气(3) 烟尘、工业粉尘、SO2 水(8) COD、石油类、氰化物、 水(2) COD、氨氮 砷、汞、 铅、镉、六价铬 固(1)工业固体废物排 固(1) 工业固体废物
1.2.12基数确定原则 “九五”计划 “十五”计划 ·1995年环境统计数值为基数2000年达标排放环境统计值 为基数 按产品产量和排污系数测算排污系数测算 氨氮按初步统计数据,适当 调整 1213分解原则 九五”计 划 “十五”计划 ·服从总目标 以改善环境为根本出发点 ·突出重点 考虑不同地区环境容量 ·区别对待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别对待 ·扶持优强 西部地区适当放宽
1.2.1.2 基数确定原则 “九五”计划 “十五”计划 1995年环境统计数值为基数 2000年达标排放环境统计值 为基数 按产品产量和排污系数测算 排污系数测算 氨氮按初步统计数据,适当 调整 1.2.1.3 分解原则 “九五”计划 “十五”计划 服从总目标 以改善环境为根本出发点 突出重点 考虑不同地区环境容量 区别对待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别对待 扶持优强 西部地区适当放宽
1.22基本做法 全国计划、分解 力争增产不增 省市计划、逐级控制 年度计划 检查考核 1.2.3保证措施 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综合决策机制(重大政策、规划、法规、 区域环评 执法 完善环保法规,依法保护环境 科技进步、清洁生产环境容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管理 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排污总量收 费制度 宣传
1.2.2 基本做法 全国计划、分解 省市计划、逐级控制 力争增产不增污 年度计划 检查考核 1.2.3 保证措施 政府负责、部门协调 综合决策机制(重大政策、规划、法规、 区域环评) 执法 完善环保法规,依法保护环境 科技进步、清洁生产 环境容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管理 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排污总量收 费制度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