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依图描述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了解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认识地形的复杂性,识 记主要河湖 (2)阅读图文资料,知道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了解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学生产、居民学生活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树立地理学科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2)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和主要农产品。 2.难点: 认识四大地形区的特点,分析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情况。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认识人地关系的整体性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依图描述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了解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认识地形的复杂性,识 记主要河湖。 (2)阅读图文资料,知道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了解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学生产、居民学生活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树立地理学科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2)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和主要农产品。 2.难点: 认识四大地形区的特点,分析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情况。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认识人地关系的整体性
2.引导学生作比较,认识区域差异,加深对本区区域特征的认 3.查找南方四大地形区地形特点和南方人民饮食的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挂图。 学生:复习上册课本我国的地形、气候和农业的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歌曲《我的祖国》视频):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歌中的“ 条大河”指的是哪条河? 学生:长江 教师:“风吹稻花香两岸”反映了当地怎样的农业特点? 学生:以种植水稻为主。 教师:“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说明什么? 学生:长江上来往船只多,水运发 教师:整幅画面描绘了我国哪个地理区域的景色? 学生:南方地区。 教师:同学们想了解南方地区更多的地理知识吗? 学生:想了解。 教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今天,我们先学第一节 设计意图: 首经典老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很快把学生带到了宽阔的长江两岸地区,带到了稻花飘香的江 地区。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导入新课,学生身心愉悦,兴趣浓厚,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2.引导学生作比较,认识区域差异,加深对本区区域特征的认识。 3.查找南方四大地形区地形特点和南方人民饮食的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挂图。 学生:复习上册课本我国的地形、气候和农业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歌曲《我的祖国》视频):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歌中的“一 条大河”指的是哪条河? 学生:长江。 教师:“风吹稻花香两岸”反映了当地怎样的农业特点? 学生:以种植水稻为主。 教师:“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说明什么? 学生:长江上来往船只多,水运发达。 教师:整幅画面描绘了我国哪个地理区域的景色? 学生:南方地区。 教师:同学们想了解南方地区更多的地理知识吗? 学生:想了解。 教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今天,我们先学第一节。 设计意图: 一首经典老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很快把学生带到了宽阔的长江两岸地区,带到了稻花飘香的江 南地区。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导入新课,学生身心愉悦,兴趣浓厚,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推进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请大家一起读教学目标,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 教师:首先请大家谈一谈你印象中的南方地区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老教师给与评价 (一)教师(出示南方地区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知道,研究一个区 域,往往先从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开始,学习南方地区也不例外。请大家结合课文读图,完成下面 几个小题,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前指图介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说出本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位于哪个温度带?(重要知识点在图上做标记) 2.说出本区主要包括哪些省份。 3.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四大地形区,简介地形特点。(在图上做标记) 4.找出本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简介河湖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学习某个地理区域往往都是先研究它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内容,学生已经很熟悉了。让学生边 读图,边完成题目,并且把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上做好标记,安排他们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 学能力 (二)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1.(学生指图介绍:)纬度位置:大部分在22°N——34°N之间,(海南岛和南海诸岛除外)大部分位 于亚热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2.主要省份有: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东部、重庆、广西、广东 海南、台湾、港澳等省份 3.(学生指图介绍:)主要山脉:秦岭、南岭、横断山、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等
二、推进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请大家一起读教学目标,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 教师:首先请大家谈一谈你印象中的南方地区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老教师给与评价。 (一)教师(出示南方地区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知道,研究一个区 域,往往先从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开始,学习南方地区也不例外。请大家结合课文读图,完成下面 几个小题,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前指图介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说出本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位于哪个温度带?(重要知识点在图上做标记) 2.说出本区主要包括哪些省份。 3.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四大地形区,简介地形特点。(在图上做标记) 4.找出本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简介河湖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学习某个地理区域往往都是先研究它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内容,学生已经很熟悉了。让学生边 读图,边完成题目,并且把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上做好标记,安排他们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 学能力。 (二)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1.(学生指图介绍:)纬度位置:大部分在 22°N——34°N 之间,(海南岛和南海诸岛除外)大部分位 于亚热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2.主要省份有: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东部、重庆、广西、广东、 海南、台湾、港澳等省份。 3.(学生指图介绍:)主要山脉:秦岭、南岭、横断山、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等
四大地形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地势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东 部位于我国第三阶梯,地势较低,平原、低山、丘陵交错分布,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4.由学生介绍: 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钱塘江、珠江、闽江、京杭运河等 主要湖泊: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等; 特点:河湖密布,水量充沛。 (三)教师(出示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武汉市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 找出下面几个小题的答案 1.南方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2.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年降水量是多少? 3.描述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4.这里的植被类型是怎样的?土壤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图看书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在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中基本上学过了,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完全让学生自学即可, 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1.最冷月平均气温>0°C,不少省份>8°C;最热月平均气温28°C~30°C 2.位于季风区,年降水量>800毫米,很多地方超过1000毫米 3.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4.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红土地
四大地形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地势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东 部位于我国第三阶梯,地势较低,平原、低山、丘陵交错分布,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4.由学生介绍: 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钱塘江、珠江、闽江、京杭运河等; 主要湖泊: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等; 特点:河湖密布,水量充沛。 (三)教师(出示我国 1 月份气温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武汉市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 找出下面几个小题的答案。 1.南方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2.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年降水量是多少? 3.描述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4.这里的植被类型是怎样的?土壤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图看书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在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中基本上学过了,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完全让学生自学即可, 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1.最冷月平均气温>0ºC,不少省份>8ºC;最热月平均气温 28ºC~30ºC 2.位于季风区,年降水量>800 毫米,很多地方超过 1000 毫米。 3.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4.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红土地
(五〕教师:南方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内部各地形区之间地理差异显著,请同学们自 读“紫色盆地与喀斯特高原”,说出两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完成表格。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地形特点 土壤特点 对农业影响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为了更好地认识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我设计成表格的形式,条理非常清晰,便于学 生们进行比较。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四周是高山,内部 石灰岩分布,多石林、孤峰、溶洞、 地形特点 低山丘陵起伏 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形 富含磷钾,土壤肥 以红壤为主。山间小盆地,土壤肥沃 土壤特点 沃,紫色盆地。 适于耕种。 天府之国,物产极喀斯特地形区雨水易渗漏,表土易流 对农业影响 为富饶。 失,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七)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海拔 范围大小 完整性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五)教师:南方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内部各地形区之间地理差异显著,请同学们自 读“紫色盆地与喀斯特高原”,说出两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完成表格。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地形特点 土壤特点 对农业影响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为了更好地认识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我设计成表格的形式,条理非常清晰,便于学 生们进行比较。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地形特点 四周是高山,内部 低山丘陵起伏。 石灰岩分布,多石林、孤峰、溶洞、 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形。 土壤特点 富含磷钾,土壤肥 沃,紫色盆地。 以红壤为主。山间小盆地,土壤肥沃, 适于耕种。 对农业影响 天府之国,物产极 为富饶。 喀斯特地形区雨水易渗漏,表土易流 失,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七)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海拔 范围大小 完整性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