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设计 《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主要由“气候湿润地红土地”、“我重要的水田农业区等两部分组成。下面就本节课 的教学思路从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方 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来进行探讨。 、课程标准依据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一节《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 征与农业和具有北方特色的东北三省、黄土高原等地区。本章内容在第七章中是不可 或缺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中国地理差异。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 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三、说学情 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 素。具备了解自然地理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识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 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地理知识,对 于一个地区的自然状况还不是很熟悉,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学习,对中国地理有了一定感 知,也培养一些读图分析能力,同时对南北方地区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课教学只 要从学生的身边事例谈起,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大胆放手,只起到引导作用,本节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说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学生学情,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 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 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 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 兴趣 3.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 的积极性 4.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 刻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
1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设计 《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主要由“气候湿润地红土地”、“我重要的水田农业区等两部分组成。下面就本节课 的教学思路从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方 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来进行探讨。 一 、课程标准依据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二 、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一节《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 征与农业和具有北方特色的东北三省、黄土高原等地区。本章内容在第七章中是不可 或缺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中国地理差异。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三 、说学情 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 素。具备了解自然地理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识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 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地理知识,对 于一个地区的自然状况还不是很熟悉,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学习,对中国地理有了一定感 知,也培养一些读图分析能力,同时对南北方地区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课教学只 要从学生的身边事例谈起,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大胆放手,只起到引导作用,本节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说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学生学情,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 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 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 2.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 兴趣。 3.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 的积极性。 4.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 、生活方式的深 刻影响。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
3.思考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明确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突破方案:图画图话法、读图填图法、合作探究法、多图“会诊”法、填充表格法。 确立依据:区域地理学习基本内容和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难点 认识四大地形区的特点,分析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情况。 突破方案: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生活感悟法和总结归纳法 确立依据: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是了解区域概况的 基础。 六、说教法、学法 1.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认识人地关系的整体性 2.引导学生作比较,认识区域差异,加深对本区区域特征的认识 3.查找南方四大地形区地形特点和南方人民饮食的的相关资料 七、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 展示PT课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PPt美景图片并且给美景配上古诗词。与学生一起 边欣赏美景边,回忆背诵古诗。 设计:(如下图)第一幅图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篮,能不忆江南?” 第二幅图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 叶南,鱼戏莲叶北。”第三幅图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日出江花红胜火
2 3.思考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 五 、说教学重点、难点 ( 一)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明确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突破方案:图画图话法、读图填图法、合作探究法、多图“会诊”法、填充表格法。 确立依据:区域地理学习基本内容和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 二)教学难点 认识四大地形区的特点,分析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情况。 突破方案: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生活感悟法和总结归纳法。 确立依据: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是了解区域概况的 基础。 六 、说教法、学法 1.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认识人地关系的整体性。 2.引导学生作比较,认识区域 差异,加深对本区区域特征的认识。 3.查找南方四大地形区地形特点和南方人民饮食的的相关资料。 七 、说教学流程 ( 一)导入新课 新 课导入: 展示 PPT 课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 PPt 美景图片并且给美景配上古诗词。与学生一起, 边欣赏美景边,回忆背诵古诗。 设计:(如下图)第一幅图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篮,能不忆江南? ” 第二幅图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 叶南,鱼戏莲叶北。”第三幅图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江南同采莲,莲叶何田田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古诗的美景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 学生:南方地区。 教师:说的好。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吗?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与学生一起一边看图欣赏美景,一边回忆古诗,能引起 思想和情感的共鸣。通过图、诗词相连接,让学生先从感性的角度认识南方地区,然后慢慢 过渡到理性分析,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新课学习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教师:(出示南方地区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 知道,研究一个区域,往往先从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开始,学习南方地区也不 例外。请大家结合教材读图,完成下面几个小题,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前指图介绍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说出本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位于哪个温度带?(重要知识点在图上做 标记) (2)说出本区主要包括哪些省份
3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古诗的美景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 学生:南方地区。 教师:说的好。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吗?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与学生一起一边看图欣赏美景,一边回忆古诗,能引起 思想和情感的共鸣。通过图、诗词相连接,让学生先从感性的角度认识南方地区,然后慢慢 过渡到理性分析,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二)新课学习 1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教师:(出示南方地区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 知道,研究一个区域,往往先从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开始,学习南方地区也不 例外。请大家结合教材读图,完成下面几个小题,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前指图介绍。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说出本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位于哪个温度带?(重要知识点在图上做 标记) (2)说出本区主要包括哪些省份
(3)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四大地形区,简介地形特点。(在图上做标记) (4)找出本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并简介河湖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学习某个地理区域往往都是先研究它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内容,学生已经 很熟悉了。让学生边读图,边完成题目,并且把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上做好标记,安排 他们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师:(出示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武汉市气温曲线 和年降水量柱状图)请大家结合P46教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2)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年降水量是多少? (3)描述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4)这里的植被类型是怎样的?土壤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图看教材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在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中基本上学过了,学生比较熟悉。因此 完全让学生自学即可,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点拨:南方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内部各地形区之间地理差异 显著,请同学们自读P46“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说出两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完成表格 「地形特点 土壤特点 对农业影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为了更好地认识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我设计成表格的形式,条 理非常清晰,便于学生们进行比较。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师点拨: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差异,请大家分小组 合作探究P46活动题第1、2、3两小题。 完成下列表格(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探究1、2、3小题,然后相互交流) 海拔高低 范围大小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设计意图】 这两个小题难度较大,尤其是第2题,我安排同学们课前先查找相关资料,课上 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交流,从而降低了难度,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南方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区域内差异显著。多样的环境为农业的 多种经营提供好了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向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地区,古代就有 “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区的农业 教师:出示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安排学生看P47的教材和
4 (3)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四大地形区,简介地形特点。(在图上做标记) (4)找出本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并简介河湖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学习某个地理区域往往都是先研究它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内容,学生已经 很熟悉了。让学生边读图,边完成题目,并且把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上做好标记,安排 他们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 师:(出示我国 1 月份气温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武汉市气温曲线 和年降水量柱状图)请大家结合 P46 教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2)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年降水量是多少? (3)描述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4)这里的植被类型是怎样的 ?土壤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图看教材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在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中基本上学过了,学生比较熟悉。因此 完全让学生自学即可,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点拨:南方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内部各地形区之间地理差异 显著,请同学们自读 P46“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说出两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完成表格。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地形特点 土壤特点 对农业影响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为了更好地认识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我设计成表格的形式,条 理非常清晰,便于学生们进行比较。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师点拨: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差异,请大家分小组 合作探究 P46 活动题第 1、 2、3 两小题。 完成下列表格(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探究 1、2、3 小题,然后相互交流) 海拔高低 范围大小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设计意图】 这两个小题难度较大,尤其是第 2 题,我安排同学们课前先查找相关资料,课上 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交流,从而降低了难度,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南方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区域内差异显著。多样的环境为农业的 多种经营提供好了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向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地区,古代就有 “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区的农业。 教 师:出示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安排学生看 P47 的教材和
图7—7“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哪类干湿地区? (2)耕地类型是什么?作物熟制是怎样的 (3)本区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4)本区有哪些农作物或农产品?是怎样分布的? 【设计意图】 南方地区的农业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关于农业的知识在上册学习过,学生应 该有印象,而且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所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 析、总结能力 教师点拨: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多样,水热条件充足,农业发达,为全国人民提供 了丰富的农产品。其中,四川盆地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自古就 有“天府之国”的美称。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更是十分优越,技术管理水平高,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同时,河湖众多,渔业发达,有“鱼米之乡 美称 教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地理环境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学生 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咱们就共同探讨一下南方人的“吃”。根据你的学生活经验和课 前查找的资料,完成P48的两道活动题。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 这两道题目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农业学生产(农产品)和人们饮食之间的 关系。对于从小就学生活在北方的学生来说,南方地区的食材比较陌学生。我安排学 生课前査找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既解决了问题,又锻炼了学生们搜集信息、整 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八、说板书设计 成功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 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我们不妨设计以下板书: 秦岭一淮河以南 位置和范国青藏色控以东 东白和南面凝临东海和南海 西部以高和盆地为主 气候湿热地胞 的红士地 部交错分布平原 中下厘 热带。热季风气候 节自然 特征:Q高温多由,冬学温湿 特征与农业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地类型水田为主 发展条件条性仗越,耕地多为水 要的水 飞胜地区势低平,河密车,事性良好 粮食作物:水稻 主要作物/经济什售花,地莫、幢胶亚 水果:柑橘、否蕉, 热带,亚热带水果 九、说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设计应以认识南方地区及其内部各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为主,理解自然 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中,应抓住该区“湿热”的气候和特殊的“红土地”两 大自然要素,认识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比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作农业的差异,明
5 图 7—7“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哪类干湿地区? (2)耕地类型是什么?作物熟制是怎样的? (3)本区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4)本区有哪些农作物或农产品?是怎样分布的? 【设计意图】 南方地区的农业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关于农业的知识在上册学习过,学生应 该有印象,而且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所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 析、总结能力。 教师点拨: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多样,水热条件充足,农业发达,为全国人民提供 了丰富的农产品。其中,四川盆 地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自古就 有“天府之国”的美称。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更是十分优越,技术管理水平高,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同时,河湖众多,渔业发达,有“鱼米之乡”的 美称。 教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地理环境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学生 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咱们就共同探讨一下 南方人的“吃”。根据你的学生活经验和课 前查找的资料,完成 P48 的两道活动题。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 这两道题目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农业学生产(农产品)和人们饮食之间的 关系。对于从小就学生活在北方的学生来说,南方地区的食材比较陌学生。我安排学 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既解决了问题,又锻炼了学生们搜集信息、整 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八 、说板书设计 成功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 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我们不妨设计以下板书: 九 、说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设计应以认识南方地区及其内部各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为主,理解自然 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中,应抓住该区“湿热”的气候和特殊的“红土地”两 大自然要素,认识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比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作农业的差异,明